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既往】贴春联(散文)

精品 【东篱·既往】贴春联(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256.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7发表时间:2024-02-10 07:22:16
摘要:贴春联,三个字,一下子引出我童年的记忆。老了,能被童年的新春欢乐唤醒,还是没有老,跃跃欲试,梦中组成了一队人马,在北街南街和大山后留下了我们的欢歌,留下我们的贴春联的故事。


   进入了小年的日子,最隆重的村上活动,就是在我老家百米远的“包子棚”那写春联了。
   摩拳擦掌。我们那些孩子一年干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跟着贴春联。
   包子棚是小学老师办公的地儿,几张斑驳的办公桌对一起,就是文案,红纸飞,翰墨香,飞龙走蛇,不仅是会写毛笔字的老师参与写对联,还有几个村上的“老书底子”也在挥笔,周围站的人是村干部,也有闲看眼的村民。我们几个孩子,就像五月底的槐树花,飘来飘去,看不见大人挥笔,就在人群乱钻乱窜,只想获得那份一年一度的欢乐。大人们在我们额上点墨,成花脸,做一个怪相。
   年三十的清早,我们是不能错过的。早就骑在包子棚的短墙上,装作闲玩的样子,这个时候爬墙头没有大人呵斥。顾不了新衣被弄脏,眼睛不离包子棚的大门。贴春联的队伍就在这里集合。
   锣鼓队的来了,在门口摆了锣鼓,咚咚咚……咚,随便敲,没有正式的鼓点,就像唱戏的亮亮嗓。提锣和镲儿的,交头接耳,半天敲打一下,总不进入谐和的节奏。这是急死人的场面,慢吞吞的,真想催促他们几声,可谁拿我们小孩子当回事。
   终于几个活跃的女子来了,根据往年的经验,贴春联马上就要开始了。五六个女子,穿戴标致,大红大绿的打扮,每人手中握着一袭红绸。我们朝天扔几个小鞭炮,砰咔几声,她们根本就充耳不闻,不为所动。“片儿婶”来了,马上就有了官派头,好像逐个叮嘱一番,她是村妇女主任,很会发动妇女群众,女人戏称她为“片儿”,我们不懂得,可能是像雪片儿,落哪哪就融化吧。
   全村十个生产队,大约烈军属有150多户,(那时全村1080户)村里每逢春节,都要组织为他们贴春联。据说,建国第三年就有了这个庆春项目了。大约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那年,我们村就有10几个军人参战。我们村处在胶东半岛革命老区,当兵的人很多,哪一年都要送几个子弟兵。我家东壁是邻居六母家,有两个参军的;西壁隔门是洪珠大爷,是老残废军人。环境影响吧,我高中毕业第二年,17岁就报名去公社体检准备参军,结果“隐瞒年龄”,被刷下来了。洪珠大爷知晓了,见面嘱我,明年去,不晚。但比大爷我就晚了两年……这话很刺激我,也让我觉得洪珠大爷那么幸运,革命从15岁就开始了。说完,敲着有节奏的拐棍声远去。那声音,很铿锵;他的腿瘸了,但不影响他的高大。
  
   二
   我家在一队,贴春联就从我们队开始。一扇门,一笤帚,刷两溜浆糊,横批一刷子,门柱点两个“福”字位。这个活是两个青年干的,我不羡慕。尽管其中的国聚叔总是煞有介事地说,这个才不能乱点鸳鸯谱,我刷哪,对联就要贴在哪。似乎他就是总指挥。我们不买账,且给了他一个外号“浆糊”,这名字无关糊涂,他聪明得很,只是爱显摆,爱沾人。我母亲曾负责过煮浆糊的事儿,母亲说,离包子棚近沾光了。那时,我也形成一个意识,只有烈军属才有资格在春节贴春联。母亲开导我说,好好念书,学着编对联,学着写毛笔,等娶媳妇的时候,自个写去。娶媳妇还要自己贴对联?亘古未见。母亲只是个托辞,绕开话题。其实,母亲是不舍得买一张红纸,那年月,过得穷,连给门上送一副对联的能力都欠缺。母亲总说,好过的是年,难熬的是日子。意在让我不要在乎年不年的。
   给先叔贴春联,先叔总是表现出饱满的热情,太冷,他的手也不抄着,裸在外,似乎一旦放进袖口里,就不恭敬了。据说他武功高强,给一个司令级别的军官当过警卫员,我们觉得他比司令还威武,主要是司令我们未见,只见到先叔。
   那时我就觉得,一个村落,出了这样的名人,脸上满是自豪,遇到邻村的同学,讲起故事,必然出现我们杜撰的先叔好身手的故事。少年,需要英雄榜样,没有英雄的滋养,少年就少了骨头。先叔是英雄,他又是非常平凡的一个人,在我们中间。他也有遗憾,说自己没有上过抗战的战场,阅历不够,解放战争,排山倒海,他只是借着解放军的气势,有了自己的荣誉。
   他识字很少,只要是红色的,过年贴着就感到兴奋。我们听了他的这个意思,觉得他属牛,喜欢去顶一件红头蓬。我们可以在他面前做牛吼的声音,他全然不知。
   那些年,贴什么春联,真不记得。可唯独先叔门的春联,至今记得——铁甲斗风沙尘起,新春咏梅日月新。感觉读春联可以回到战火纷飞时,转头又到了好日子。不知此联出自谁之口,感觉特别好。但典叔看了摇头。先叔问,典叔说“贴反了”。难不成像“福”字倒着贴?没反。先叔据理力争。典叔是村中念书很多的人,他应该是说上下联反了。
   我那时,一点不懂对联对仗、平仄、步韵的要求,无知反正。后来知晓一点点,看对联,末字是个平声字(阴平或阴平)就一定要放在下联。先叔说,管它反正,先说喜庆事,再说打仗有什么不能的,先叔有先叔的逻辑。
   后来有人说先叔打仗行,看对联不行,想让人揭下重贴,浆糊干了。这件趣事,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读高中,并无这方面的课程,只是听老师讲课捎带着说了“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这样的顺口溜,直到读师范,学到“音韵学”,才恍然得悟。
  
   三
   贴春联到南街,尤其是到了“国旗奶奶”的住处,我们很快乐。这是解放后分胜利果实时,村上分给“国旗奶奶”的,“国旗”是她孙子的乳名。她的门前就是升国旗的地方,应该是为了纪念升国旗而取的名字。她的儿子是当兵的,一直把儿媳和孙子撂在家里,我未见过她儿子的英姿。房屋比一般民房高大,砌墙石都是刻着钻纹的,很平滑;大门伸进过道里,朱漆的,一推开,便发出吱嘎的声音,那时翻看几页《红楼梦》,觉得不输贾府。贾府悬“荣禧堂”牌匾,但这门匾字已经抠掉了,代之以门右框上有牌子写“光荣人家”。旧样子没有拭去,时代给了新称呼。
   贴春联的,翻检出一副大春联来,可能是预备给“国旗奶奶”家的,忘记了春联写的什么,但贴上春联,这所大屋就像有了眼睛,尤其是配着门侧撑出来的大红灯笼,我真想就坐那一天。
   三个窗子,都是精雕的老式,镂空的,窗内糊纸,两边分别雕刻龙和凤的图案,皆如腾如飞的样子,栩栩如生。中间窗子雕刻牡丹图案,好富贵的样子。我偷出一个“福”字,在背面抹上浆糊,攀上地基出层,一把贴在牡丹上。贴春联的人,居然没有呵斥,都把目光投向了我。那一刻,我是主角,感觉我就是画龙点睛的人。
   “国旗奶奶”不知何时就站在我的身后。转头见她,我吐了舌头,就像做了坏事,羞愧得很。她一把搂住我,我仰首而望,她被鱼尾纹层层圈住的眼睛,闪着泪花。
   一年里,她始终在等这个日子?这个日子,我突然出现,突然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大人们凑上来,安慰着“国旗奶奶”,忘记说什么了,过年嘛,贴春联,送慰问,在这样的氛围,奶奶一定是想儿子了。
   后来,大人告诉我,“国旗奶奶”的儿媳就是我的亲大姨,只是我被送人抚养,很少走动了。其实,我还是认为,奶奶的泪花是被贴春联的举动感动的,尤其是还有我们这些孩子的参与,让奶奶发现了花一般的惊喜。
   锣鼓敲起来了,淹没了一切,奶奶的泪花,被锣鼓声收走了,她扭着小小的脚,站在房子的对面,欣赏着这无比喜庆的场面。我真不希望奶奶把眼泪收走,这是她最幸福的时刻,泪花闪着幸福的光。我在她的身边,很乖,生怕再让奶奶挤出眼泪,时不时地抬头看一眼。那些持彩绸载歌载舞的女子,本来在南街这家门前有一番盛大的表演,居然都来凑在奶奶身边,嘘寒问暖的,她们是把心中的歌舞送给奶奶。
   回忆往事,想起雪小禅写的一篇散文题目就叫“绸缎是微凉的”,离开儿子的光阴是微凉的,只有此时,眼泪才是最热的。
   在这春日迟迟里,绸缎终于找到了配得上的女人,她们罢工了,把绸缎挂在了奶奶的脖颈上。是大俗里的艳,是舞台上的戏。奶奶成了一尊老艳的吉祥物。这一刻,所有的沧桑,味寡的尘世,都一下子闪起了光泽,清凉的南街,突然燃起了一团火。
   那日,我见过民国名媛张充和和陆小曼的披红玉照,想起披红的一幕,我觉得“国旗奶奶”可以与之为伍,一点不少妖娆的气质。
   我四下巡视着,生怕有和我一般的孩子点着一只鞭炮,惊动了奶奶,这个时候,需要安静,让奶奶沉浸在静谧的世界。
   突然,我觉得很对不起她,我们平时有为烈军属担水的义务,可从来没给奶奶送一桶水,总觉得“国旗”和我们一般大,这个理由,我一直不能推翻。据说,奶奶的儿子在海南岛当兵,是我们村跑出去当兵最远的人。解放战争,解放海南岛一战结束后,奶奶的儿子就留守在那里了。突然觉得也应该帮奶奶做点什么。
   长大后一直想“国旗奶奶”,她简直就是一部书。经历了分果实,翻身做主人的时代,因有大义送子参军的精彩历史而备受人们的关爱与呵护,看到了新社会新生活的样子,沧桑巨变,让她的人生那么充实,那么值得。奶奶不懂得“家国”两个字,但她始终把家和国放在一起。一个人,能够经历过波澜壮阔的时代,会在内心产生幸福感。我读懂了奶奶的眼泪。
  
   四
   小分队贴春联也快,最后汇集于村西,我们还要穿山越岭,赶四五里,到“大山后”,这是散居于主村之外的一个小屯,有不到十户人家,就像一块海外飞地,周围被石龙山前、马岭董家等围裹。那里有四户军属,据说,往年都是“穿山风”代为贴春联,穿山风是村治保主任,名字有“峰”字,步行过山快如风,于是得了这个雅号。这一年,大队书记决定要把欢乐送过去。
   蜿蜒的山路,绕过黄泥水库,爬上钓鱼台山,转过西风口,几处民居画在一丛大树的下面。这是第十生产队,50几个人,截住我们的路,锣鼓点震响,一齐进队,没有人观看,但热烈的氛围就像被万人包围,早有各家把我们这些孩子领进自家,等我们衣兜被塞满了好吃的,春联也贴完了。
   我不知,那些“老书底子”为这几户人家写的什么春联,但见梯田如绣,大树修颀,屋舍俨然,老少和乐,我倒觉得,这本身就是春联。
   离家半世,春节三十和初一,没有回老家过,淳朴热闹的氛围,只能在心中回忆。我听说,村子依然继承了这个给烈军属送春联的习俗,特别加上了挂灯笼的项目。
   过小年前,老乡宗范捎话给我,让我为村子贴春联创制三十副春联。真的想回到曾经时,跟随着大人,敲锣击鼓,踏遍村寨,看遍人家,但已经老了,能在欢庆新春的时光里,还有一抹温暖的记忆,也让我再添新春的快乐。如今的我,也变成了当年的“老书底子”,只是离家而去五十几年,中间的环节空白了。好在首尾相接,也算我的圆满吧。我不相信世上的因果说,但却总感觉处于一种因果关系里,美好,是离不开我。
   儿时的伙伴“国旗”,应该代替他的奶奶出来迎接贴春联的队伍了吧?他还会想起我吧?
   现在,我有了鉴赏春联的知识了,先叔可惜走了,不能让我帮他看看春联贴得是否合适。不过,我还是记得,先叔只要两扇门抹上红色就行,我怎么可以拿那些八股来扫先叔的兴致呢。
  
   2024年2月10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3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进入小年的日子,村子里最隆重的活动就是请村里的老师和“老书底子”们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为村子的烈军属写对联。年三十,就热热闹闹,大张旗鼓地为他们送对联,贴春联,这是从建国第三年就兴起的一项庆春活动,以此告慰烈士的英灵,慰藉烈军属的心,也是对他们“愿得此身长报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铭记。胶东不愧革命老区,只“我”的村子就有150多个烈军属,抗美援朝胜利后一年就有十多个人参军。“我”的西邻六母家就有两个军人,东壁的红珠大叔是15岁就参军的一位老伤残军人。受其影响“我”17岁就报名参军,因年龄不够被刷下来。贴春联的小分队首先给先叔贴对联,先叔武功高强,给司令员当警卫员,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崇拜得五体投地,少年,需要英雄榜样,没有英雄的滋养,少年就少了骨头。印象中唯一记得的对联就是给先叔的那幅:“铁甲斗风沙尘起,新春咏梅日月新。”很符合他的身份,赞美了他的一生功绩。贴对联贴到南街的“国旗奶奶”家,见到的是高门大院,是解放后分的胜利果实,其气派不输《红楼梦》中的贾府。院前是升国旗的广场,为了纪念,特给孙子取命“国旗”。“国旗奶奶”的儿子在解放海南岛后就留在了那里,别妻离子,不计乡关途万里,会当取志向天涯。“国旗奶奶”,她简直就是一部书,内容之丰富,故事之精彩,品格之高标,令人敬佩。贴春联小分队贴到村西,这是主村之外的一个小屯,距主村四五里远。不到10户人家,就有四户军属。这个小屯梯田如绣,大树修颀,屋舍俨然,老少和乐,本身就是一副吉祥的春联。“我”半世没有回家过年,今年年前竟意外收到要“我”为村里创制三十副春联的请托,为“我”的新春增添了新的快乐,虽然中间空白,但首尾相接,亦算是圆满。美好,是离不开“我”。本文构思奇妙,把几十年前的英雄烈士及其光荣事迹,通过当年村民贴春联串连起来,也体现出至今人们仍以贴春联这种形式来怀念铭记这些革命军人,把革命英雄与村民的缅怀二者巧妙结合在一起,满满的正能量,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叙述议论抒情有机结合,通篇闪烁着睿智的哲理和深刻的人生感悟的光芒。语言精粹形象,用词精炼,总有惊人之语,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过人的创作能力。最欣赏老师母亲的一句话,“好过的是年,难熬的是日子。”极具智慧和哲思。“离开儿子的光阴是微凉的,只有此时,眼泪才是最热的。”“她简直就是一部书”,都闪耀着哲理的光辉。本文内容厚重丰盈,铺排井然。美文佳作,力荐各位文友赏读。【东篱编辑:淡墨花开】【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210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4-02-10 07:25:34
  “把酒家家乐,桃符万象新”,今天大年初一,贴春联正当时,大家贴好对联,再来欣赏怀才老师的《贴春联》,是不是乐上加乐,喜上添喜呢?借此之机,祝怀才老师龙年大吉大利,生活万事如意。祝东篱的各位老师春节快乐,龙年吉祥!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10 10:13:59
  谢谢淡墨老师的美编美评。辛苦了,怀才抱器问候淡墨老师新春快乐,龙年大吉!这篇散文,选这个日子发表,就是为了让贴春联新旧有个对比吧。那时候贴春联是给烈军属的,我记忆里,这份新春纪念,非常温暖。现在贴春联是全民性的,阖家欢乐,但我听说我的老家,村里还有给烈军属送春联,真的是温暖。愿每个人在吉语祥年里万事如意。遥握,问候春祺。期待淡墨老师的佳作。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2-10 08:29:52
  老师这个文很应景,贴春联是过年三大项的首选。给军烈属送春联,以前农村是很多,要不是老师的文提醒了自己,我把这段历史早就淡忘了。佩服老师擅于挖掘题材的能力,大赞!老师和伙伴去贴春联,几乎跑遍了整个村子,带给先叔和国旗奶奶的岂止是祝福,那一片红一定是让他们想起来什么。深情大作,拜读学习,祝春节快乐,龙年吉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10 10:23:28
  谢谢韩老师的美评,谨祝韩老师暨全家人新春快乐,龙年大吉!这个文章插在这个档口,图个吉利吧,正是贴春联的日子,愿大家对比过去,珍惜今日之幸福。给军烈属送春联,帮助烈军属家庭担水扫地,是我们那时的拥军主要活动。我估计全国都是这么做的,现在我的村还保留着这个传统。记住那些为国家参军献身的人和家庭。这是春节的一个重要意义。我那时还是个孩子,贴春联贴红了我的记忆。中国文化在春节显得更妖娆更突出了。遥握,问候春祺,谨祝快乐。期待韩老师的佳作。
3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2-10 09:14:43
  过年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怀才老师的家乡一直传承着给军烈属送春联的习俗,非常温暖人心。怀才老师儿时,曾经给军烈属送春联贴春联,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怀才老师笔下的战斗英雄先叔、残疾军人洪珠大爷、军属“红旗”奶奶等人物生动鲜活,栩栩如生,他们淳朴善良,令人感动。文章语言精美,情感充沛,故事感人肺腑。拜读学习,大赞特赞!祝怀才老师春节快乐!龙年大吉!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10 10:28:24
  谢谢如菊老师的美评,祝贺如菊老师新春快乐,龙年大吉。在国外,也有华人闹新春的氛围,愿如菊老师融入其中,分享快乐。我们村,有很多过年的小项目,都成了习俗,特别是贴春联,一直现在还沿袭着,是给烈军属送去温暖。那时的记忆是红色的,这样的红色一直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颜色。遥握,问候春祺,期待如菊老师的佳作。
4 楼        文友:枫桦        2024-02-10 09:17:32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老师的春联是有故事的。满满的正能量,来自于一颗永远火热的心。帮助乡亲,帮助“国旗奶奶”,一腔热忱,让文章有了新鲜的读感。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10 10:31:03
  谢谢枫桦老师的美评,祝贺枫桦老师暨全家人新春快乐,龙年大吉!在东北农村,也有新春给烈军属贴春联的往事吧?我们这一代人是在红色氛围中长大的。家国情怀,一直在心中。努力回顾这个故事,印象有些模糊了,好在几个故事我大致还回顾出来了。遥握,期待枫桦老师的美文,问候春祺。
5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4-02-10 09:41:33
  今天是大年初一,张凤英在这里给老师拜年了!恭祝您:福气滿满,喜事多多,好运连连,财源滚滚,龙年大吉,新年快乐 !
太行飞剑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10 10:33:11
  谢谢飞剑老师为怀才小文留墨。祝贺飞剑老师新春快乐,龙年大吉!感谢老师一直选择东篱投稿,给东篱带来许多精彩。遥握,问候春祺,愿龙年佳作连连,意得情悦,万事胜意。
6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2-10 11:00:04
  贴春联的习俗,喜庆热闹,怀才老师写出了有意义往事,那些故事中的人都有专属的名字,很特别,印象深刻,突然觉得应该让生命中的一些人有属于他们的好记得名字,我老是记不住名字,可是孩提时有特别名字的人,倒还是记得,回忆起来还是那样饱满。老师写对联手,送出去很多祝福,福来福往,厚德载福,也会收到很多祝福,欣然在这里祝福亲爱的怀才老师,福星高照,百福具臻。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10 11:09:14
  谢谢欣然老师给小文的美评,祝贺欣然老师新春快乐,龙年大吉!贴春联的往事本来是尘封的,记忆都模糊了,让我写几副对联,又勾起了我的记忆,那时我们接受的是红色教育,光荣人家的牌子很亮,我很羡慕。那些名字,的确已经留在记忆的刻痕上了,抹不掉。这次年前回老家,遇到邻居喊出一串孩子们的新名字,很潮的名字,我倒记不住了。的确,把红色送给烈军属,把快乐送给身边遇到的人,那是人生的好,送出去的春联,换回来的是好心情。刚才读了欣然老师的《回家》,真好,两个字的温度一下子就燃烧了感情。遥握,问候春祺。
7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2-10 14:30:41
  小分队集体贴春联,有着非常热闹的仪式感,也是作者家乡特有的形式,为烈军属贴春联,很有意义。今天,当我们迈进小康社会,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后我们的后代,记住先烈,珍惜幸福生活,很有意义和作用。取材新颖,充满正能量。是一篇很好的教材。好文拜读学习!大年初一,祝怀才老师阖家快乐,吉祥如意!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10 17:53:00
  谢谢吴老师的精彩留墨,祝贺吴老师新春快乐,龙年大吉!这段小时候经过的事情,突然想起,觉得我们村镇的抓住了时代的主题,我们也在红色中成长起来,思想感情上很健康。如今,贴春联基本上是各自家庭的事情,那种仪式感和欢乐,打了折扣,可惜。中国人有自己的问候体系,我认为继承传统,坚持下去,才是我们的特色。遥握,问候春祺,期待吴老师的佳作。
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2-10 15:59:11
  贴春联,故事多多,精彩多多。曾经的岁月,能贴春联的只有军属和有功劳的先进工作者,普通老百姓还真的不曾贴过春联。那些温馨的记忆、感动的画面已经烙印在脑海。现在家家户户都在贴春联,火红的年味到处是。美文佳作,祝老师龙年大吉,万事如意!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10 17:55:01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现在贴春联,不再是一种福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是时代的样子,曾经那是一种荣耀,当然我们不必像之前那样,但那种教育应该有它崭新的形式,不能忘记军人对国家的贡献。遥握,问候春祺,祝贺红花草老师新春快乐,龙年大吉!
9 楼        文友:简柔        2024-02-10 19:06:37
  我们家乡,年三十上午开始贴春联,感觉春联一贴,门口红红的,年味越发浓了。给军属家贴春联我不知我们那里有没有,也没有印象了。文章很有时代感,描写细腻,老师的家乡为军人家贴春联,有锣鼓,有歌舞,把村庄过年的气氛掀到高潮,又喜庆,又热闹,也是当地政府的一份关怀吧。一幅幅春联,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人们朴实的人性,那么容易感动,知足。给怀才老师拜年,祝龙年一切都好。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10 21:23:53
  谢谢简柔老师的精美留墨。祝贺简柔老师暨家人新春快乐,龙年大吉,万事胜意。贴春联可能是中国家庭的普遍盛事,在曾经的年代,特别是农村,还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得到一副春联的。给烈军属贴春联,是我儿童时候的记忆,我们也在这样的氛围里成长。过去都是各村自发的,或者是公社有布置,各村才有了这样的活动。我觉得这个活动可以坚持下去,一副春联表达的是对烈军属的尊重和问候,更是一种光荣。遥握,问候春祺,期待简柔老师的佳作。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