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大年初一是新年(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大年初一是新年(散文)


作者:为文学打工 布衣,18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05发表时间:2024-02-14 17:56:38
摘要:癸卯年的除夕,是在阵阵爆竹的陪伴下度过的。网上说2024年至2029年都没有大年三十,所以我要在这个除夕夜与“春节晚会”共眠,好好享受那种神奇而美妙的感觉。

【丁香】大年初一是新年(散文) 癸卯年的除夕,是在阵阵爆竹的陪伴下度过的。网上说2024年至2029年都没有大年三十,所以我要在这个除夕夜与“春节晚会”共眠,好好享受那种神奇而美妙的感觉。
   刚到凌晨5点,手机的铃声就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抬头一看,妻子正在屋里低头收拾着。我一咕噜爬起来,穿好新衣服,用欢乐的心情迎接“大年初一”的到来。
   “大年初一”叫春节、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春节象征团结、兴旺,是一个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等我起来后,妻子已把“上大供”的水饺煮好,盛到了碗里。
   我的任务是放鞭炮,我在街门放了一挂鞭炮,然后把街门打开。这叫“开门炮仗”,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
   然后我在院子里又放了一挂大鞭炮,这是“上大供”的鞭炮。
   妻子在“天爷”、“全神”、“灶神”“仓管”、“南海”“门神”等神灵前摆好“供品”,点上香烛。
   蜡烛的光亮在跳跃着,映着神灵或明或暗。香在不停地燃烧着,香烟在空中弥漫着,给家中的神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此时,他们便是家中至高无上崇拜。
   妻子在诸位神灵面前跪拜着,嘴中还默默地祷告着。我知道她是在祈求神明保佑全家在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上完大供后,东方的太阳已经露出了笑脸,它的笑脸与人们脸上的笑容交融着,释放着喜庆欢乐的气氛。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叫“年”的怪物,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出来,挨家挨户地残食人群。人们只得把肉食放在门口,然后关上大门,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上,人们开门见了面,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兽吃掉。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
   人们最感兴趣的,最具有情感色彩的还是传统的拜年方式,拜的是厚重的情感,拜的是民俗文化的韵味,拜的是浓浓的年味。
   我和儿子回到“老家”,给老母亲拜年。老母亲快八十的人了,身体依然健壮,这是我们儿女的福分。
   从老家出来,儿子和自家的侄子给村里的乡亲拜年去了,我便回到了家里。
   在回家的途中,望着成群结队的拜年大军,在农村的大街小巷涌动着,踩得大地直晃荡。
   往事如烟,童年的记忆在我脑海中飘绕。
   40多年前的农村,拜年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事,只有在新年这一天,孩子们才能尝到一年来想吃而吃不到的东西,只有在这一天,他们期盼的心才能得到满足。孩子们把拜年赚到的好吃的珍藏起来不舍得吃,一直能吃到二月。
   回到家里,外孙女已经起床了,来到我和妻子面前朗诵着新年祝福。“大年初一是新年,鞭炮响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祝我新年长一岁,恭祝姥爷姥娘新年好。”这个新年祝福是外孙女从“抖音”上学的,已经练了好几天。女儿在法国打工,外孙女在我们家里住着已经快4个年头了,在她的意识里,早已是我们家中一员了。
   她拉着妻子的手天真地说:“姥娘,我背完新年祝福,该发红包了。发红包,发红包......”
   我笑着说:“这新年祝福背的不错,让你姥娘给你发压岁钱。”外孙女接过红包高兴万分,她那红扑扑的脸上乐开了花。
   望着外孙女欢快的身影,让我不由得想起了童年的时代。记得在我10岁那年,那是我们家过的最体面的新年。年前父亲把家里老母猪下的猪仔卖了,割了2斤猪肉,买了10斤白面。父亲还给了我8毛钱的压岁钱,那是父亲第一次给我那么多的压岁钱。我可高兴了!晚上睡觉都把钱搂在怀里,做梦都笑出声来。
   我一分钱都没舍得花,最后交了学费。
   如今国家政策好了,农民富了,新年的年味儿更浓了!就连新年给孩子的压岁钱也升级了,从几块涨到几十了,甚至还有几百的压岁钱。
   一排排火红的灯笼悬挂在乡村的大街小巷,那吉祥的红燃烧的火焰,把静美的家乡照亮。
   一盏盏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增添的不仅仅是浓浓年味,更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满满祝福,展现着家乡厚重的历史文化。
   有灯就是节,有灯就是吉祥团圆的“年味”。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象征着喜庆和吉祥,代表着日子红火火,表达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农村的大街小巷挂满了喜庆的红灯笼,家家户户门前贴着吉祥如意的红对联,那阵阵的鞭炮声在新年的上空回荡。
   家乡的每一片土地,在吉祥喜庆的滋润下散发出浓浓的故土情怀,凝结着华夏的情结,充满浓浓的年味儿。
   大年初一的年味儿,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家家户户门前的红对联,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一份温情……
   在这新年之际,我祝愿远在法国的女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前途似锦!
   我祝愿天下的游子情系乡愁、心想事成、好运连连。
   我祝愿我们的祖国,在新的一年里突飞猛进国富民强。
  

共 20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新年来到,喜气盈盈。大河上下,祖国南北,到处都充满快活的空气。作者抑制不住内心深处的热烈和激情,像个孩子似的,早早就预备着早起放一挂迎接大年的鞭炮,以重温往日不曾远去的旧梦。要不怎么能在妻子的提醒下,凌晨五点就“一骨碌”爬起来。先是“开门炮仗”,继而是“上大供“的鞭炮。想象一下全村乃至全镇的鞭炮齐鸣,该是多么恢宏大气的场景。作者上有快八十岁的老母亲,下有活泼可爱的外孙女,还有事业有成远在法国的宝贝女儿,幸福的喜悦难以言表。所以一气呵成有了这篇凝结万千喜色,充盈无限热爱的新年祝福美文。正如作者所言:“如今的年,拜的是厚重的情感,拜的是民俗文化的韵味,拜的是浓浓的年味。”可不是吗?愿锣鼓喧天国运兴隆!愿鞭炮齐鸣百姓幸福!好文欣赏,推荐阅读。(丁香编辑:弓长尘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段引丽        2024-02-14 18:19:14
  为文学打工这篇文章写的相当好,写出了新的水平。作者发挥的好,通过前后对比,充分体现了党的好政策,社会的优越性。
回复1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4-02-15 12:47:34
  谢谢老师!
2 楼        文友:段引丽        2024-02-14 18:23:07
  作者写出了新年的快乐,写出了无比高兴的心情,过年好,大红灯笼高高挂,喜气洋洋过春节。文章写出了欢乐的气氛,令人心情无限的高兴,好文欣赏了,向老师学习。
3 楼        文友:张若俞        2024-02-14 20:35:14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变迁,家乡总是中华儿女的根魂,无论山南海北,都要赶在大年之际,回到魂牵梦绕的老家。一起话旧迎新,畅叙未来,齐举杯共祝愿,人寿年丰祖国好!作者用热情似火的笔墨,把一个热闹绚烂的新年景象,生动活泼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悦!
回复3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4-02-15 12:48:36
  谢谢老师!
4 楼        文友:张若俞        2024-02-14 20:43:59
  其实,无论老少,每个人都是故乡的孩子。他们都有天真烂漫的童年,都有着无以复加的憧憬新年的痴狂。渐次上了年岁,次第把梦交给最有活力追梦的人!
5 楼        文友:闰土        2024-02-14 20:51:24
  新年新气象,作者用娴熟的文笔,写出了新年快乐,写出了那热闹的场面,让人心情舒畅。前后回忆对比,还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回复5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4-02-15 12:52:16
  谢谢社长
6 楼        文友:闰土        2024-02-14 20:53:42
  语言朴实,文章结构严谨,作者也发挥的好,写景写物都很实再,读后回味无穷。
7 楼        文友:闰土        2024-02-14 20:56:49
  弓长尘弥老师编辑的好,编按写的真棒,挖出了文章的内涵,写出了文章中的精华,对读者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继续努力、加油,等待下一篇编辑。
8 楼        文友:为文学打工        2024-02-15 12:46:37
  谢谢老师的点评,辛苦了,敬茶!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