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见闻】我家的土屋(散文)

精品 【晓荷·见闻】我家的土屋(散文)


作者:李正亭 童生,718.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11发表时间:2024-02-17 23:50:51

说起来你可能不敢相信,在我家的老宅院落里,至今还有座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是我小时候跟着父亲用泥巴垛成的两间土屋子。
   土屋不是太大、太高。说是土屋,其实也并非完全都是土,只不过主墙是用土一点点垛起的。而根基却是用大砖加白灰砌成的。横七竖八的木质梁檩,手拉手似地看上去结实而牢固。屋顶,一排又一排的小绿瓦,跟农田里的麦苗一般,规规矩矩,齐齐整整总让人觉得亲近而又温馨。
   而其实,我家的土屋是偏房。紧挨着的堂屋是爷爷留下的,修修补补已住了好多年。虽然土屋看上去简陋又粗糙,却在当年耗费了父亲诸多的心血与汗水。因为那时家里太穷,人口又多,每天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父亲为了再盖几间房子,早早几年就着手开始筹备了。
   听母亲说:砖瓦都是父亲和村里人和伙烧制的,梁檩也是老辈人栽的树,后来出了几棵加工成梁檩已存放了好多年。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岁月里,农村人除了地里没啥收成。盖房都是慢慢积攒的,树出了当年都要栽上树苗,为的是下一代人能敂用上。这就是世世代代留下的老规据,叫作:”上辈人栽树,后辈人乘凉”。依依稀稀还记得,父亲把梁檩、砖瓦一切备齐之后,才开始拉土垛的墙。当时,在农村,拉车子是最好的运输工具了。父亲天不亮就早早地起来,喊上我帮忙驾车子(扶车把)到村子外面的荒地去拉土。那时的父亲年青力壮,拉着车子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我一路小跑在后边跟着,不一会便累得气喘嘘嘘。父亲看了着急,回头车把往上一掀,我嘻嘻哈哈笑着顺势爬了上去。父亲重新驾平车,拉着我继续匆匆往村外走。
   到了村外的荒地,我便成了驾车的好帮手。父亲一句话不说“吭哧吭哧”地拿铁锨挖土装车。不一会的功夫,一车土就垒得高高装得满满。之后父亲接过车把,套上盘绳(拉子辅助的绳),喊一声“:嘿!”弯下腰拉起车子就走。每每此时,我就赶忙跑到车后帮着使劲推。有好几次,车轮深深陷进了士坑,父亲附下身拼命地往前拉,我㤺里慌张跑前面帮着拽绳子。眼睁睁看见父亲脖子里青筋直冒,盘绳也紧紧陷进了他的肌肉里,我鼻子一酸,强忍着眼泪咬着牙狠心地暗暗加劲一一车子终于拉了出来:父亲长长出了口气,拿袖子一抹脸上的汗,瞅瞅我欣慰地笑了。
   土,不知拉了多少车,一车一车拉满了整个院子。父亲照着别人家的房子量了又量,就开始自己一个人挖地基。他好像一切胸有成竹,不急不燥。等挖好地基,整平了,又一个人用不知多少年积攒的大砖参着白灰砌了又宽又厚的墙。一直垒到出了地平线,封上土,才弄些麦秸开始和泥垛墙。那时的父亲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大桶大桶地拎水,把泥浸泡个差不多,就撤麦秸拿瓜钩一遍遍不停挠抓。之后再用铁掀反复折叠,来来回回,一阵子下来汗就水洗似湿透了衣衫。于是父亲便索性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开始垛墙。等垛好一茬,总要停一停,用爪钩(一种农具)挂得齐齐整整。一直到墙的水分少了硬实了再垛第二茬,以免垛高了支撑不住轰然倒蹋。这期间,一家人自然闲不住:我们兄妹几个齐下手,压水(那时用压井取水)、抬水、撤麦秸、踩泥巴……一整天下来,个个都跟父亲一样成了泥巴人。遇上阴雨天,还要用塑料布帮父亲盖泥墙。记得有一次电闪雷鸣,雨瓢泼般下得急。一家人顿时慌作一团。等用塑料布把墙盖好,一切好像都晚了一一只听“胡咚!”一声,刚垛的墙还是蹋了。没办法,一家人淋成了落汤鸡,只好躲进堂屋里……。看着母亲呆呆地坐在凳子上一直不说话,两个妹妹吓得抱着头哇哇大哭。父亲急了,一边催母亲找衣服一边吼:“哭啥哭?谁这辈不经几回难?有难光哭管啥用?记住,闺女,咱人不怕穷,就怕没骨气呀!”说着,又朝屋外望着天大声喊:“下吧,下吧!可劲下,我就不信你这辈子没晴天!”说得妹妹赶紧抹了抹眼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好意思地红了脸破涕一笑。待到雨过天晴,父亲又召呼一家人接着干。看着他那股不服输的劲,一家人顿时忘了劳累与潮湿。一个个学着父亲的样光着脚丫精神抖擞重新开始一一如此前前后后,忙忙禄禄,陆陆续续大约一个多月,主墙才算终于垛好了。
   上梁檩、盖瓦的时候,左邻右舍都来帮忙。大家说说笑笑,干得热火朝天。父亲拿出自己亲手酿造的高粱酒还买了挂鞭,母亲则忙着张罗午饭。随着一声“噼哩啪啦”的鞭炮声从高处响起,两间普普通通却又结结实实的土房建成了。
   庆功酒喝得庄重而热烈:满满的一桌菜肴,多半是地里产或自个加工做的一一煮花生、炒粉条,醋白菜、豆腐丝,热卷垫、炸薯丸……一下子做了许多。消息传开,连村子里婶子大娘都来凑热闹。她们围着土屋看了又看,一个个忍不住啧啧称赞:“不容易呀!拉扯几个孩子,吃饭都成问题,又弄了两间屋,肯定做了不少难呐!”“可不是嘛!人只要有志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熬过去,终有个出头的日子!”眼看村里人来了许多,父亲母亲赶忙笑脸相迎出来陪着看:那时的新屋,真的跟个农村小伙一般,看去普普通通不亢不卑却气宇昂昂、精神百倍。
   至此,这所土屋便成了我兄妹几人儿时最多的去处。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寒冬腊月,我们都会躲在土房里,看着父亲默默地抽着烟,和母亲一起细细地盘算着艰难的每一天。在我印象里,他们从未在孩子面前流过眼泪。哪怕面对百般无耐的日子,他们好像除了努力挣扎别无选择。
   后来迫于生计离开家离开了父母。可土屋的模样和小时候帮父亲建土屋的点点滴滴依旧漂浮在我的脑海里,许多年都翻涌不止,忘不掉,挥之不去。直到突然有天接到父亲的电话,说:我家的老屋下雨快蹋了,问我还要不要修?我心里一阵难过,赶忙抽出时间匆匆忙忙住家里赶。
   家里早已没了原来的模样:荒凉的院落杂草众生,残破不堪的土屋仿佛一夜间苍老了许多。墙角,丛生的苔藓已覆盖了半边根基;地上,到处都是稀稀疏疏的瓦片。被岁月浸浊的士墙,也层层脱落得斑斑驳驳。好像一切只有几根看上去摇摇欲坠的梁檩,还在倔强地勉强支撑着身上的一切负荷。
   见我回来,依靠在老屋墙角颤颤巍巍的父亲勉强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我紧步上前,望着年迈的父亲及破旧不堪的土屋,一时间禁不住泪流满面。
   经过几翻努力,我在新宅盖了二层楼房,并让父亲搬到了新居。可父亲没事总往老宅里去,他常常一边抽烟一边望着土屋发呆,那种沉浸在往事的痴迷,让人看了既心酸又无耐……
   所以,每一次回到故土,我都想方设法陪着父亲去老宅。看着风中默默伫立的土屋,遍是月岁沧桑,一桩桩往事若隐若现,仿佛一刹那我又找到了,年轻时坚强不屈的父亲,以及我的那个,天真、欢快、辛酸的童年……

共 26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家老宅的两间土屋,是父亲和我们花费很多心血,才修建好的。老屋虽然不是很高、很大,但它却能为我们遮风挡雨。清楚地记得记得儿时,我们兄妹几人常常躲在土房里的情形。那时候,家里穷,我们的日子总是过得非常艰难。父亲喜欢默默地抽烟,母亲总是精打细算。后来,为了生计,我们离开了故土。随着岁月的流逝,父母老了,土墙也开始垮塌。为了安顿父母,我在故乡修建了新居。不知怎的,每次回到家乡,我都要陪着父母,去看看那满是沧桑的土屋……一篇语言流畅、结构紧凑的散文,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父母坚强、勤劳的品质,以及邻里之间团结互助的温馨画面。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222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02-17 23:55:33
  文章的细节刻画非常不错,通篇感情真挚,末尾那句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为老师的孝顺点赞,更为老师的才好点赞。祝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李正亭        2024-02-18 09:58:04
  感谢编辑精彩按语。辛苦,问好!
3 楼        文友:何叶        2024-02-18 11:48:37
  喜欢李老师朴实有温度的文,写得不错。感谢支持社团!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何叶
4 楼        文友:李正亭        2024-02-18 14:10:44
  感谢您百忙中的阅读与留言,问好!
5 楼        文友:何叶        2024-02-23 11:51:39
  恭喜精品!李老师真棒!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何叶
回复5 楼        文友:李正亭        2024-02-23 12:09:48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问好!
6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2-23 11:56:06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6 楼        文友:李正亭        2024-02-23 12:10:50
  感谢文友阅读并留言,问好!
7 楼        文友:李正亭        2024-02-23 12:19:58
  感谢何叶老师与编辑的推荐,鼓励与支持,感谢陌小雨文友的来访与留言。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