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既往】高跷与活报(散文)

精品 【东篱·既往】高跷与活报(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256.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8发表时间:2024-02-19 05:33:25
摘要:临近春节了,想起旧俗。近日翻阅《荣成民俗》,发现关于“高跷”的文章,只介绍了200来字,“活报”就根本没有介绍。突然,觉得心里不自在,就像应该获得一份荣誉,而却被轻描淡写,于是回忆这两个民俗,留下历史的记忆。

我生长在胶东半岛的一个山村,民俗活动非常丰富多彩,四五十年前,高跷和活报极其著名。是大年初一的经典节目,是和年饭一样的娱乐盛宴,意在为新的一年,开光喝彩。
  
   一
   高跷与活报,这两个词,在年轻人的字典里,几近消失,可在曾经的春节里,这是点亮一个村落的最美风景。
   高跷,是归于民间舞蹈,表演者双足绑缚在两根棍儿上,棍儿顶端或靠顶端有踏脚板,手持道具,在场地或大街行走。
   活报,是以纸扎的方式,表现各类物象,是舞蹈者手中的道具。这种文艺形式,在五六十年代的威海地区极为流行,可以说是专有项目。
   到底为什么叫“活报”,我也破费神思,待行文再饶舌吧。
   我们村对春节庆祝活动的最大贡献是将高跷和活报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别开生面的庆春形式。每当近年,和老者谈起曾经的春节,我都被推为主讲,古有“南桥之春”(村名南桥头)的说法,我为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自豪。
   我们村,在每年初一,一定要有一场相当隆重的高跷活报,将春节的喜庆推向高潮,南庄北疃,几乎齐聚村南街,几百表演,数千观者,场面宏大,堪称一绝。
  
   二
   三里南街,中间一处是社戏的戏台。初一,那里鞭炮齐鸣,将一村人吸引过去。高跷在戏台四周排布开,台上台下都有人给表演者打点。表演者坐在台边,麻绳捆脚于高跷踏板;台上有人给表演者简单画个脸谱,白脸黑脸花脸小丑脸,堪比川剧的“变脸”,我是挨个细看,看看是谁此时这么光鲜,他们都跟我做鬼脸獠牙状,一声惊叫,迅疾快闪躲到人缝里。锣鼓点,缓缓地敲着,就像怕敲坏了乐器,仿佛是要让人入睡的节奏。我明白,这个节奏是告诉那些人,要慢条斯理,尤其是半天敲一下锣,就像半夜打更,要等下一声锣鸣,太难。难得春节,该是以其节奏,留住新春的第一天吧。日子并不富裕,有春闹可弥补,素餐糟食,谁还计较。满足于食,常以“过大年的,谁家还不包顿肉包子吃”来点轻松的炫耀,似乎平时的窘迫都不值一提。
   各色各式的活报,递到表演者的手中,戏台四周边是一圈五彩的花环一般。我担心没有谁更多关注踩高跷的人,目光都被活报摄去了,颇有喧宾夺主之意。
   我们小孩子一定要准备好鞭炮,家长不多给钱,五角算是开荤了,我们早就把连接小鞭的线绳都除掉,留下一枚枚小鞭,衣兜里鼓鼓囊囊的,没有谁喊不能燃鞭,鞭都是哑的,安分于衣兜,时不时按一下衣兜,跃跃欲试,心情憋着,到时炸响。有的禁不住诱惑,时而掏出一枚,点着,抛得很高,在天空炸响。一定是衣兜的鞭炮多得会流出来,我们除了羡慕,一定投去讨厌的目光,狠狠地瞪一眼,想杀死那个不守规矩的孩子。也杀狠,明年要装上两兜小鞭,试试谁的先响完。这样一比,心中是满满的获胜感。其实,我也被同学先勤拖去提前燃鞭,心情不一样,好像一万只眼睛都投来羡慕的光。心情几度反转,跌宕起伏。
   时而也有几声唢呐试声的,“鸿泰”大哥哥领衔,十几个唢呐手,举笛待发。真的是吊足了胃口,投去期待的目光,他们却视而不见。
  
   三
   开始了。开始,在此时,是一个令人激动的词。好像是用的《定军山》黄罗宝帐领将令的调子,这调子就像击鼓进军的急切,我喜欢杨子荣的骑马进深山的段子,但据说,没有人喧声烈的气势。唢呐声喧,催起了那些早就按捺不住的高跷人。人群霎那间闪开一条路,我们不能放走这拉开春闹序幕的精彩机会,将香头点燃,鞭炮在高跷队的前面“啪啪”作响。
   头跷高约二尺,属于矬子,因为他要举起一个大红的灯笼,两人合抱的样子,灯笼写“五谷丰登”,转到哪个字,都是满心的喜欢,“五”是全,包罗万象,至于后面几个字,字字沉甸甸,自不必说了。这是春的最深刻主题,一直可以管到冬天,还有什么字具有如此强大的穿透力。
   其后是各色夸张的农作物造型。金色的玉米,呲着大金牙,绒绒的穗茸飘逸如老者的胡须。我们一下子想起金牙伯,四下瞅瞅,未见,才安下心观看,生怕在身边,有这个想法都会被他张开的金牙吓一跳呢。紫红的高粱穗,不经摇,以纸球模拟的高粱粒啪啪直掉,这叫“爆秋”,提醒人们快动镰收割。最遭罪的是那个抱了个小麦个子的人,那架势,我们偷笑他抱新娘子。后来,人们还根据所持抱之物起了雅号。所以,走进我们村,如果不知某人的雅号,那就难找了。地瓜,萝卜,花生,大豆,大白菜,西红柿,西葫芦,大约我们那地里种植的,都上场了,漏掉哪一样都怕来年不丰收。农耕的主题,被夸张,被艺术化。这就是“活报”,这是从“活报剧”演变而来,“剧”情被拿掉,只剩下了主题词。这是农家以自产的成果来献给春节,古老的春节,祭神祭祖,也都是粮酒等物,一直传袭至今,最朴素的,往往最忠诚,他们也是在祈求神祖护佑他们的生活,唯一的希望就是物足年丰,从未高攀,幸福可以几度夸张,但不悬空,均来自土地。
   唢呐一路,高跷踮踮。踩高跷那活儿很累,要不停地踮着,以保持身体的平衡。有时候踩高跷的人故意做出要倾倒的样子,惹得周围的人“哎哟哎哟”地叫。那些都是高跷高手所为,故意逗逗观众的。踩高跷是技术活,如果不能把握平衡,很容易跌倒,尤其要用摆臂的动作,找到平衡点。所以,走一场高跷,下来会筋疲力尽,腰酸腿疼。最高的高跷是四五尺高,那人手持一面国旗,在空中左右摇摆,做“飘飘”状,我觉得这个高跷很好踩,他手里的旗杆,随时可以当一只腿,点地歇歇。如果累了,还可以吆喝人群躲开,以手握住房草靠墙休息。
   若喜欢看场面的,就找一处高墙,居高临下,踩高跷的人那是红红绿绿,十分妖冶,中国人从来都是通过色彩的大红大绿来表达喜庆的,红绿本身就构成了一篇伟大壮丽的乐章。那时过年,人们多穿蓝灰色衣装,也有女人穿花色衣服的,空中一片红绿,地面彩色漾动,如波澜推涌,真是五彩和煊,点燃了一个盛大的春节。
   那些红绿衣装来自村“老戏队”,也有村民捐助。我的父母就为村子捐献了戏台的大幕,侧幕,内幕,那些绸缎是父母从朝鲜回国带的,据说也出自中国,属于“丝绸之路”产品。当然,父母也捐了活报演出服,父亲有时也站在街边看看,如果他的拐杖变成高跷,他会怎样兴奋啊。毕竟我代替了父亲活跃在高跷队伍中,父亲得了一丝欣慰。那年,我随高跷队跑,新衣还被鞭炮烧了一个窟窿,父亲笑笑说,留个纪念吧。
   还有一簇簇内敛的女人,均站在大门口,拥挤着推搡着。有的怕只露半个脸,干脆搬出凳子高亮亮地站着。全村人都要露露脸,怎么可以少了女人花。据说,他们善于观察评论,那个青年踩高跷带劲,就多了一双眼睛的观众,而且还会被青睐。不会像云贵的情歌酬和那么直接煽情,不知踩高跷的青年是不是站得高,更看得清那些女人的样子,是不是有过眼光的瞬间交织与碰撞。我所了解的,他们往往把这份喜欢和好感,不断在心中发酵,到一定的火候就找媒人提亲。鸿泰大哥哥就在春节闹活报被村里的粉子姑娘看中了,结婚时,我还去闹过洞房呢。
   据说,那帮吹唢呐的,正月里腮帮子都是疼的。长吹的曲子多是京剧,我们村就有京剧队,春节一定上演一块,只是到了改革开放换了现代剧,紧跟着社会形势。约略记得几个曲目是选自《盗玉马》《空城计》《天仙配》《贵妃醉酒》的段子。这些段子,是否适合配上高跷舞蹈,那就要看踩高跷的人的悟性了,人们看热闹,哪管步点是否和乐。唢呐震耳,仿若鼓起一片松涛,叱咤风云的,在热闹的氛围里,曲子舒卷张弛,嘈杂纷扰,似有龙吟凤哕之妙,高亢而不婉约,激越而不缠绵。我想,那些吹奏的人,心中有缠绵,有得意,有欢悦,回家一定说说感受,题目应该叫“醉南街”吧。
  
   四
   在游庆活动中,也设计压轴惹眼的看点。
   四个踩高跷的,抬着一尊巨大的粮仓。当然粮仓的重量很轻,不过,那些挂饰,却很繁纭。沿圈挂着玉米穗子,穿成串的大花生,网兜里装着地瓜,还有大白菜也抢眼。红绸飞扬,囍字贴了好几张。舞起来,肩头的扁担有节奏地颤着,可能就是为了平衡。这组高跷很招人,我们小孩子也戳个缝隙钻进去,随着四个高跷跑。有时候点了小鞭往那仓子扔,没有招致呵斥,估计是我们帮主庆丰收,“伸手不打笑脸人”嘛,我更是得意忘形,那些小鞭几乎都放给了粮仓了。
   这仓子的构思完全不属于艺术,是生活的直接表达。那个年代的农民,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敬畏农事之心,越发迫切,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但没有限制住他们始终追求温饱的美好情愫。他们只想用这种形式留住丰满的农耕时光。谁还会想到今天,这些已经伸手可得呢。
   锣鼓又起,开始卸妆了。初一,就这样在欢庆的氛围里过去了,剩下的时间,街上就安静下来,街两边的剁肉声此起彼伏的,年夜饺子要登场,没有“春晚”不打紧,我们有“南桥之春”伴随,话里话外,都是“庆丰”的主题,那些年从不跑题,说跑题,就是累了那些高跷人,本村演出完毕,马上奔赴外村,受邀是一种荣幸。距村20华里的石岛,向来繁华,素有“小香港”之称,不知是受邀还是“撒野”,我们村的高跷和活报,都进去了,那场面是万人空屋,争相目睹。能够把欢乐带给别人,可能是他们唯一的想法,这已经是一种可爱的民风了。我们有时候跟着去看,小村的场面不如我们村,人少,热闹度就低了。我们干脆就不去了,沿街捡拾那些没有炸响的鞭炮。引线短的,就把香火老远伸过去,哑巴鞭炮,我们拆开,露出火药,变成“天女散花”。
   一年一度,人间总有清喜淡欢,日子再怎么混沌,怀着一颗感恩土地的心,就能抓到欢喜的引线。风俗,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如果腐败了,被丢弃了,我们的语言也就腐败了,如果没有这些风俗文化,我不知今年的初一可以说点什么了。这是英格兰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本·琼森对风俗的理解。信然。
   那条南街,在365天里,都是推车吱呀的声音,都是匆匆奔往农田的脚步声,只有春节这一天,南街要换一个场面。站在高处走,极目丰收的景象;把收获的农物极度表现出来,展示农人最有份量的情感。在他们心中,一天就是一年。烟花散尽,却不凉,这股热量,一直存储在他们的心窝里。
   听说,邻市的文登把高跷和活报又拾掇起来了,还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村的人也想再次把南街点亮。美丽乡村,要美到骨子里,把老情怀拿出来亮亮相。
   我可能只能站在街边,为“南桥之春”喝彩了。
   也买几挂鞭炮,逢孩子就送,从他们身上找我曾经的影子吧。
  
   2024年2月19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1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生长在胶东半岛的一个山村,民俗活动非常丰富多彩,高跷和活报,是大年初一的经典节目,意在为新的一年,开光喝彩。高跷,是归于民间舞蹈,表演者双足绑缚在两根棍儿上,棍儿顶端或靠顶端有踏脚板,手持道具,在场地或大街行走。其中的道具,称为“活报”。每年初一,齐聚村南街,几百表演,数千观者,场面宏大,堪称一绝。三里南街,中间一处是社戏的戏台。初一,表演者坐在台边,台上表演者坐在台边,麻绳捆脚于高跷踏板;台上有人给表演者简单画个脸谱,类似川剧“变脸”;锣鼓点,缓缓地敲着;各色各式的活报,递到表演者的手中;作者这些小孩子们,一定要准备好鞭炮;鸿泰”大哥哥领衔,十几个唢呐手,举笛待发。总之,这样的场面,吊足观众的胃口。好戏开始。唢呐声喧,香头点燃,鞭炮炸响,高跷队走起,闹春开启。头跷举着大红灯笼,大红灯笼上写“五谷丰登”。气候是各色夸张的农作物造型的活报,唯一的希望就是物足年丰。唢呐一路,高跷踮踮。最高的高跷是四五尺高,那人手持一面国旗,国旗飘飘。若想看清楚场面,必须找一处高墙,居高临下。作者的父母为村子捐献了戏台大幕,侧幕,内幕,那些绸缎是父母从朝鲜带回的。父亲有时也站在街边看看,他多希望,手里的拐杖变成高跷。还有一簇簇内敛的女人,挤着推搡着,争取露露脸,说不定就碰到被提亲的机会,带给自己意外的惊喜。据说,那帮吹唢呐的,正月里腮帮子疼。心中有缠绵,有得意,有欢悦,回家一定说说感受,题目应该叫“醉南街”吧。压轴的看点是,四个踩高跷的,抬着一尊巨大的粮仓。这粮仓的构思完全不属于艺术,是生活的直接表达。锣鼓又起,开始卸妆了。初一,就这样在欢庆的氛围里过去了,街上安静下来。年夜饺子就要登场,高跷队,又受邀奔赴外村。作者感慨,一年一度,如果没有这些风俗文化,初一就不知该说点什么。那条南街,烟花散尽,却不凉,这股热量,一直存储在村民的心窝里。听说,邻市的文登把高跷和活报又拾掇起来了,还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村里的人也想再次把南街点亮。幻想着,站在街边,作者再次为“南桥之春”喝彩,买几挂鞭炮,逢孩子就送,从孩子身上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作者用细腻的笔墨,回忆了两项家乡重要的年俗活动,高跷和活报,以及这些游庆活动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文风洒脱,行文自然,感悟深邃,对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深度佳作,力荐赏读。【东离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219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2-19 05:34:20
  老师文中讲到的高跷,在北方很流行,尤其跳大秧歌时,高跷队更令人刮目相看。但这些年,有消失的迹象,连跳秧歌都不踩高跷了,老百姓称之为“地蹦跶”。至于活报,更是闻所未闻,不知和活报剧是不是一回事。由此,老师这篇文章,不仅仅增长了我们的知识,还弘扬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积极态度,正能量满满。感谢老师对东篱的厚爱和坚守,顺祝新年快乐,春暖,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19 07:56:30
  谢谢韩老师的辛苦编辑,谢谢美评。过年了,大家都在忙,东篱的文章,也在紧俏之中,快到正月十五了,忙完了年,就恢复正常了。高跷,在五六十年代最时髦,是主要的欢乐方式,我们胶东半岛过去很少看见扭秧歌的,秧歌在陕北和东北最流行,我喜欢看,极富魅力。可能是现在的文艺形式太多,高跷就退出了舞台,不过,有时候看看真的不错。山东很多地方还有这个欢庆项目。活报出自活报剧,后来剧情扔掉了,只剩下道具,所以拿在手里跳舞很合适。农民的欢度新春,形式朴素,主题集中到农事,表达他们的愿望,我喜欢这样的形式。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这样 的方式,肯定要淡出的,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可能这些老东西都会复活。遥握,问候春祺,期待韩老师的佳作,祝龙年大吉,佳作连连!
2 楼        文友:周丽纯        2024-02-19 07:50:41
  拜读怀才老师美文,可以说这篇文章让我增长见识,高跷这个名词我知道,也在电视里看见过。活报我却没听说,不知怎么回事。老师这篇文章详细生动地描述了这两个民俗活动,让我印象深刻。涨知识了!
秋之枫叶如霞火红。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19 08:01:32
  谢谢周老师的点评,祝你龙年大吉,佳作频出!高跷,在胶东农村还有,隔壁的文登区就很火热,感觉这种形式更能表现农村欢乐特点吧。活报是从五十年代的活报剧来的,剧情抹去了,就剩下道具,和高跷配合演出,多半了农村的事物。这两样民俗逐渐淡出我们的眼目,过年了,突然想起,写写,留个纪念吧。读周老师的文章,其中有一种柔和之美,流淌于全篇,这种风格很温热,给情绪点火,真好,希望周老师佳作频出。遥握,问候春祺,谨祝创丰!
3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2-19 09:52:04
  高跷和活报,这两项年俗活动在特定的时代有着非凡的意义,让年味变得浓郁,让孩子们获得巨大的快乐,让整个乡村沉浸在热烈喜庆的氛围里。怀才老师回忆旧时光里的故事,回忆童年过大年的震撼,笔墨温婉,感情深挚,画面感十分强烈。作者尤其擅长细节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本文写踩高跷时,突出了动作的难度之大,以及观众的反应,很有趣。写活报时,那些道具极具民间特色,表演富有节奏感,有故事的意味。文中五谷丰登的表演,作者的淘气可爱溢于言表。年轻姑娘的眼神动作心理等刻画得栩栩如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通篇文笔灵动,想象丰盈,活色生香,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年俗的多姿多彩,有声有色。表演者非常灵活非常出色,观众们热情参与。乡愁漫漶之力作,感佩才情,问好怀才老师,龙年吉祥!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19 16:57:31
  谢谢罗老师的精彩点评,辛苦了。高跷和活报,是曾经我的故乡的盛大仪式,尽管朴素,但我觉得一点也不乏色彩,那些欢乐的场景,带着斑斓的颜色,乡亲并不因为贫穷而放弃快乐的深刻,他们对生活永远充满信心和热爱。我那时是孩子,完全属于跟着瞎转悠的,老了回忆起来,还真的很有味道,这也是文化,这些文化也滋养了我。那些人的心理,我也是听说,在地里干活,这些都是乡亲聊天的话题,感觉有趣。活报并不是什么真正的艺术创作,但以丰收为背景,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我感觉就是真正的艺术。乡愁,总是被一些往事激起,所以,落叶归根,这是中国人永远的归宿,不是一句时髦的话。遥握,问候罗老师春祺,谨祝编创快乐,期待罗老师的佳作。
4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2-19 10:24:32
  高跷,在我的家乡很流行,小时候,每年正月都能看到高跷队表演,但活报,从未听说过,读怀才老师这篇美文,真是大开眼界,增长见识。怀才老师这篇文章,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老师家乡独特的年俗,也把我们带回到五六十年代过年时的生动场景,真是喜庆热闹,别开生面,丰富多彩,特别是人们对五谷丰登的期盼,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令人欣慰的是,这种独特的年俗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有了传承和保护的意识。怀才老师这篇文章具有弘扬家乡民间文化艺术的非凡意义,令人赞叹!拜读老师的大美之作,大赞特赞!问好怀才老师,遥祝新春快乐!万事顺意!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19 17:05:18
  谢谢如菊老师的美评。高跷可能在胶东半岛和辽宁一带都有,相距很近,容易互相影响。我看辽宁以及东北在我们这里定居的人,差不多和我们的习俗相仿,活报是从活报剧来的,这是五十年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只不过在我村变成一种道具了,并无剧情。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孩子,只能跟着快乐,很少思考,老了,想到这些,多了一些思考,从乡村文化的角度写出来,感觉也是很快乐。中华民族,留下太多的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我老家的民俗,只能算区域性的文化遗产,也不能丢下,所以记。遥握,问候如菊老师春祺,祝你龙年大吉,期待你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5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4-02-19 14:24:49
  我曾看过踩高跷的,近些年没有了,都是“地跑”的扭大秧歌的了,画着浓重的妆容,穿戴着花花绿绿的扭秧歌的鲜艳服装和头面。随着老一辈人的离世,现在扭秧歌的也越来越少了。看了老师的文,描述了春节表演高跷和活报的热闹场面,烘托出欢快的春节气氛,描写细腻,语言精彩,情感火热。祝老师龙年体健文丰。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19 17:10:27
  谢谢淡墨老师的美评。祝多么老师新春快乐!我们基本上同属北方,乡村文化习俗基本上差不多,算是大同小异,我喜欢看踩高跷的,高高的,很帅气的观感。化妆,穿戴也讲究喜庆,只是我们这里不大时兴扭秧歌,扭秧歌是现在东北人过来,看广场上的秧歌舞,几乎每晚都来那么一段,很欢快,我也喜欢站着看一会。我对秧歌舞感兴趣,但没有下场跟着跳,我的跳舞舞步很差,心中有舞点,但脚步不行,人总是有不足,我常常这样原谅自己,并不好啊。遥握,问候春祺,期待淡墨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6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2-19 16:56:16
  只在电视媒体上看到过踩高跷的活动,活报剧第一次见识,很有意思,热热闹闹庆祝大年,老师家乡的年俗真丰富。那段描写把鞭炮放在兜里,写出了孩子的心境,妙趣横生,特别喜欢,感受到了老师孩提时过年的快乐!怀才老师描述生动有趣,五彩缤纷,拜读学习了!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19 17:13:32
  谢谢欣然老师的美评。活报,源自活报剧,我隐约有点印象,村子里的踩高跷加上活报,已经少了剧情,完全属于道具了。那时,我们很穷,买不起大的爆竹二踢脚等,烟花更是奢侈,只能父亲给几角钱,买的小鞭拆开,一个个放,也有趣,多少不是是否快乐的理由,时光里总有我们的快乐,捕捉到了就是自己的。遥握,问候春祺,期待欣然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7 楼        文友:言泊远        2024-02-19 20:35:20
  拜读社长的美文,分享精彩,祝福新春快乐!
   原来社长是山东老乡。我的老家是肥城,但我是山东移民在黑龙江出生的第一代人。与家乡的乡友唱和,原来直接发在新浪上,再拿来在江山发。后来江山要求首发,所以现在是先在江山上发,然后再到新浪上发。通过网络,认识了老乡,也知道了家乡的情况,这成了我晚年生活的乐趣。年纪大了,无所事事,就在网上消磨时间!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0 07:11:43
  言老师过年好。我们是楼下啊,愿你在东篱社团找到乡愁的感觉。东北人大部分是山东老家,胶东半岛也有很多闯关东去的人,见面就感觉亲切。愿老师老乡在东篱创作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谢留下的精彩留墨!
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2-19 21:58:28
  高跷,看到过。活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应该很有味道,很有节日的气氛。这些分物质文化遗产要发扬光大才行。杜老师的文,有长见识长知识了。东篱真好,南方北方都有人,可以相互了解各处的风俗文化。拜读老师的佳作,点赞学习,祝老师天天吉祥!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0 07:07:35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文字过当年,是文学人的福利啊。期待老师的美文,问候春祺。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