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关于酒的那些事儿(散文)
酒文化,在我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对于酒的热爱,有太多的故事和传说,并被人们津津乐道,酒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历史的沉淀。
会喝酒的人都熟知酒为很好的兴奋剂,喝了酒之后人会精神焕发,神情振作,而且酒桌上的酒友还会话很多,海阔天空,谈天说地,豪饮而阔谈。当然,有时还会口无遮揽,有时还会酒中吐真言,将平时不能说的话,在酒的助兴作用下,讲出了平时不肯说出的隐言匿情。当然,也有酒后无德之人,喝了酒而口出狂言,甚至是还骂人者也有之,但这应属另类了。
著名相声演员师胜杰的相声《唱酒歌》,说的是一个嗜酒者,喝了酒便唱歌。此人在酒后唱到:娘啊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那白酒厂,让儿的脑袋朝着酒缸,馋了儿就来二两。相声大师侯宝林的一段著名相声,说的是两个人喝醉了酒的人,其中一个人从兜里掏出了一个手电筒,推上电门,放出一道电光,让另一个人顺着电光柱子爬上去。另一个人说:别跟我来这个,我懂,我爬上去,你一关电门,把我从柱子上掉下来了……。
饮酒的优越性在于有酒助英雄胆之说,古代英雄豪杰喝了酒之后,便会豪气冲天,天下无敌的神勇之气倍增。《水浒传》中就有武松酒后打虎之精彩故事,还有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故事。
而文人饮酒,更有李白斗酒百篇及与尔同消万古愁之精典。还有三国时期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名句。看来酒在我国古代的文人武将中确为助兴之佳品。
当然,也有酒后犯事的故事,如宋江因酒后杀了闫婆媳及酒后吟反诗的故事。因之便有宋江杀了闫婆媳,烧酒不是好东西之说。
而酒在现代社会,更增添了一种商交文化意味,谈生意时常常要饮酒。朋友聚会更是要“酒逢知己千杯少”。逢年过节则更要饮酒,以增添浓厚的欢乐气氛。人在劳累过后也要饮酒,已消除疲劳之感。
在早些年,官场打官腔曰:“研究研究”,那言下之意就是烟酒烟酒地拿来,以此为办事的媒介。近些年则有华子(中华烟)茅台之说。当然这都是小意思。
近些年来,真正以粮食酿的酒并不多,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以酒精勾兑的酒,再冠上名亮牌子加豪华包装,便是以较低成本售之浮躁泡沫价格。央视就曾经暴光过,竟然连同“国酒茅台”也为酒精勾兑的,经暴光后,那大“国酒”厂也进行了一番整改,将“国酒茅台酒厂”的“国酒”二字在厂大门上处理掉了。
因白酒中多为酒精勾兑之品,于是饮酒多了会伤人。我的一个很近的亲戚,平时几乎每天都要饮酒,并且还有高血压,我就劝他不要再酗酒了,再这样下去,就该喝瘫痪了,他不信,于是回复我说:“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意思是说我喝了这么多年酒了,都没怎么样,再喝也不会瘫痪。结果两年以后,患了急性脑干梗死,住进了医院经抢救治疗后,又治疗康复了很长时间,命算保住了,但人已陷入了半瘫痪状态了,每天手扶着助行器行走,尤其是还失忆了,竟然连字都不认识了。人突然衰老了似近二、三十岁。有一次我与他视频,他正在读书念字,我玩笑他“这把返老还童了?上小学一年级学认字了?”,于是他便老泪双流,大哭了一场。而他在患病之前,我却从未见他哭过,那时还属倔强型之人,如今则完全变成了另一种类型的人了!
最近,我遇到一位中年人,喝醉酒后从二楼滚下一楼,口唇豁裂了,缝合了许多针。我与他开玩笑说“这把喝透了”?他回复“喝得透透的了!”,我又问他一顿能喝多少白酒?他说:“能喝一斤多”,这应该是属于较大酒量之人了。
我还熟悉一位中年人,他已离婚好几年了,由于单身生活有些无拘无束,经常喝醉酒,一醉就是好几天,而且还需打吊针治疗,不然痛苦难忍。他也多次说:“我这辈子会死在酒上”。
我还熟悉一位中老年男性,那时他还在机关上班,由于已接近了退休年龄,上班工作也没有多少事,上衣兜里每天都装着一小瓶酒,一会儿就喝一、两口,以解忍不住的酒瘾。后来,他便死于了心脑血管病。
我也有段饮酒史。我年轻时,喝不了多少酒,一顿也就喝三两白酒,这在北方人中属低酒量者。
记得有一次我陪上边下来检查工作的一行人喝酒,当时我也是太实在了,喝完酒后,当时正值冬天,那时我还能骑着自行车返回家,但当我进了院子大门后,便躺倒在了大门内,再也坚持不住走进楼内了。好在我夫人出楼门后发现了我,她与我母亲将我抬进了屋内躺在了床上,好在那时还年轻恢复的也快,第二天还能照常上班。当然,如果自己一个人在节假日时喝酒是不会喝醉的,而每当醉酒都是陪着多人喝酒,一喝便施展了豪爽之气,有时还喝完后呕吐,于是头就如同快炸开一样疼痛,比得了一场大病还痛苦。当然,我的醉例也不是很多,因为我酒量较小,但几次就足够痛苦难奈的了。
而我现在虽已进入到了古来稀之龄,但我精力充沛,体质在同龄人中亦属优等者,于是每逢春节还是想喝点小酒。前几年春节都是从超市买的茅台酒,当时喝后没有什么明显的不良反映,喝过两次以后,第二天感觉头疼,即所谓酒上头,而且头疼很长时间也不会消失,于是只能服用中草药汤剂治愈。去年春节,我们去广州在我儿子那过春节,正好在超市遇见了竹叶青酒,我很喜欢竹叶青酒的味道,喝时觉得味道很舒服,但同样是喝两天以后就头疼很长一段时间,于是又只得服用中药治疗头痛。
今年春节,我的亲戚送一塑料筒从故乡带过来的小烧酒,据说是以大米酿制的。我喝了觉得味道还挺纯,尤其是喝了以后第二天也不头疼。这就让人费解了,从超市上买的国之“八大名酒”喝了头疼,而喝故乡酿制的小烧酒却不感觉头疼。于是使人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大型超市买豪华牌子的洋货却伤人,而地方土制的酒却不伤人,这也就是所谓的“接地气”者更可人。
有人说:酒是水中火,火中水。人们还认为水火不相容,但在这酒中就溶为了一体了。是否也正由于酒有如此之特性,于是酒被饮之即可使人兴奋,又可使人醉之痛苦。
曹操有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看来还是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最值得珍惜呀!还有更深层的致理,那就是习主席指出的:高质发展,高度安全!传承酒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是我们每个现代人的责任。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