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晓荷】合二为一的身份(随笔)

精品 【晓荷】合二为一的身份(随笔) ——读西游


作者:久久 童生,787.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8发表时间:2024-02-23 00:49:29

读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小说里面有个相当了得的神仙,那就是菩提祖师,TA是小说第一男主孙悟空的授业恩师,有时候心生好奇,不禁要问:这么厉害的角色,TA的原型是谁?
   可查阅资料会发现,关于“菩提”的出现,只有一个“须菩提”的说法,那这个须菩提等不等同于菩提祖师呢?
   可能听到这个问题,不少人就懵了,好家伙!这难道不是同一个人吗?
   严格意义上讲,还真不是同一个人,但我认为,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老先生把这两个人的身份糅合了,没有刻意做区分,但这两者的身份非常值得探究,不然西游记当中菩提祖师的出现和消失,乃至于他在西游记中说的话都会显得很奇怪。因为他是西游记当中出现得非常早的人物,而且举足轻重,孙悟空一身本领都是他教的,但就是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偏偏只出现了两回就突然消失了,此后西游记的章回中再没有他的身影。
   这里边的疑问可太多了,不过,也更有意思了,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须菩提和菩提祖师不是同一个人。
   “须菩提”这三个字出自《金刚经》,是佛陀(释迦摩尼)十大弟子之一,以“恒乐安定、善解空义、志在空寂”著称,号称“解空第一”。 曾经每次化缘都选择去有钱人家里。(这段话很重要,后面说)
   但要特别注意,《金刚经》中提到的须菩提是须菩提尊者,这个尊者称号和“祖师”完全不是同一个等级,尊者上面还有菩萨,菩萨上面是佛陀,而佛陀是佛教的最高层次,所以说须菩提是佛陀的弟子,这个没有问题,可到了《西游记》当中,须菩提三个字后面加上了祖师两个字。祖师指的可是宗教派别以及各行各业的创始人,佛教的创始人是谁?西天佛祖如来呀,按逻辑,祖师的级别应该等同于佛祖,这不就把尊者和祖师搞混了吗?显然吴承恩老先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们大可理解为春秋笔法,古人写书最爱用这种笔法,所以《西游记》当中只写须菩提三个字,却没有再加尊者二字,但把“尊者”改为“祖师”的也会有争议呀,我个人认为,这是作者的刻意为之,春秋笔法嘛,明线上说他是祖师,创始人。暗线是在告诉读者,这个须菩提祖师的真正的身份就是佛祖,而不是写成佛祖的一个弟子。
   证据有四。
   证据一:菩提祖师的洞府位置、称号。
   原著第一回是这样描述的:“见崖边立一大石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一头一尾藏灵山二字,灵山可不就是佛祖待的地方?后一句斜月三星洞,“心”字的一瞥比作斜的月,三点比作三星,佛教语就是明心见性,整部《西游记》无处不在昭示着“心”的重要。另外,这洞府在哪儿呢,原著中也有描述:“猴王在南赡部洲,不觉八九年余,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个依前作筏,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很显然,这个菩提祖师的洞府在西牛贺洲,而好巧不巧,西天佛祖所在的大雷音寺也位于西牛贺洲,同一地界住着两个不同名字的神仙可以理解,但住着两个不同名字的祖师,这就不能理解了,甚至是费解,一山还不容二虎呢,何况这是两个祖师,只有一种解释逻辑才通,那就是根本没有两个祖师,就是同一个人。
   可能有人就会有疑问了,会不会太绝对?万一须菩提作为如来的大弟子同样在西牛贺洲地界修行呢?
   那我只能说这可是大逆不道的罪过了,你作为佛祖的弟子,称号后面直接加祖师,比肩自己师父,这不是以下犯上吗?再者,我们看看原著中是怎么描写菩提祖师的——“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伺立台下,果然是: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诗中提到“空寂”,很符合佛祖弟子须菩提“志在空寂,解空第一”的身份,但“大觉金仙”出自《宋史·宋徽宗四》中的记载,诏:佛改号大觉金仙(而佛也叫大觉金仙),馀为仙人大士。我们知道,观音不仅称观音菩萨,也叫观音大士。可见佛第一,大士次等,西游记中,观音就是如来座下弟子,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西游记把须菩提祖师称为大觉金仙,就是指佛祖,但这个佛祖又有须菩提尊者的特点,另外,孙悟空的空字不也正合须菩提“解空第一”的宗旨吗?再是诗的最后一句“空寂自然随便化,真如本性任为之。”,前半句的“空寂”就是须菩提的修行宗旨,而后半句的“真如”,原著中多处有提及,交代最明显的一处就是第七十七回的标题,“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这个回目讲的是取经团队路过狮驼山,遇到狮王、象王、大鹏三怪,最后没奈何,孙悟空请如来帮助降服,很明显,标题的“真如”就是指如来,一句诗写一个人,却将须菩提尊者和如来佛祖的特点都包括了,所以我才觉得吴承恩老先生应该是糅合了这两者的身份,称号各去一边,又各取一边,合二为一。
   好,已经解释了须菩提和菩提祖师在作者笔下是同一个人,我们也说祖师就是佛祖,那为什么笃定菩提祖师就是指如来佛祖,而不是其他佛祖呢?(因为西游记中佛祖很多,西天有如来佛祖,孙悟空看守蟠桃园期间出现了一个燃灯上古佛,还有弥勒佛,孙悟空称他为东来佛祖,就是东边来的佛祖,跟如来的西边正好相反。这里简单解释下,西游记讲的是唐三藏从东土出发往西天取经,既然东边有个弥勒佛,为啥不去弥勒佛那里取经呢,这个西游记中有介绍,弥勒佛的地盘在小西天小雷音寺,他是小乘佛法的佛祖,而如来佛在大雷音寺,是大乘佛法的佛祖,唐三藏要取的经就是大乘佛法。)
   证据二:孙悟空伤心时的心里话。
   原著第三十四回,就是遇难金角、银角大王那一回,“到了三层门里,只见那正当中高坐着一个老妈妈儿,孙大圣见了不觉得伤心流泪起来。你道他哭怎的?他想到: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
   这段孙悟空的心理描写很值得考究,首先这段话是孙悟空心里想的,可不是对外说的,这个细节特别重要,因为人的内心活动都是真实的,不会掺假,但对外说可不一样,你可以说假话,毕竟当初菩提祖师严令孙悟空不得透漏师承。有了这一点基本认知,再来审视这段心理活动就很不对劲了,为什么孙悟空第一个想的是西天拜的佛祖,而不是说拜的菩提祖师?难道是作者写着写着忘了?
   绝无可能!你想想,西游记几乎全篇都时刻体现着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尊师重道,菩提祖师可是孙悟空的授业恩师,一身本领都是菩提祖师给的,而且原著第一回就写了:“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看吧,早在过去,孙悟空都知道重要的事情要多说几遍。
   而且,原著中孙悟空拜唐僧拜了四拜都写清了,这给授业恩师磕头不计其数能给忘了?要是这么重大的事都能忘,那《西游记》根本配不得四大名著之一的名头了。
   可见,吴承恩老先生绝无可能忘了,就是在告诉读者,这菩提祖师就是西天如来,所以到了第三十四回这里,孙悟空才说第一拜是如来佛祖,当然此时他已经知道菩提祖师就是如来变化来的。(至于如来佛祖为什么要隐瞒身份来教孙悟空本事,容我暂时按下不表,以后有机会再详说)。
   证据三:原著第一回描写灵台方寸山景色的诗句
   “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诗句中这个‘隐’字特别有意思,你说它不是春秋笔法都难以服众,因为纵观全书,凡是写到景的,无论山势多巍峨,景色多秀丽,都没有特意像这样一笔点人的,‘隐姓名’,何故要隐姓名呢?在西游记里面,写人物介绍都有个普遍特点,就是见面先问个来处,大家也都不藏着掖着,甚至恨不得把牛皮吹到天上去。尤其孙悟空在妖怪面前炫耀自己,书里那是洋洋洒洒数十行,可见高人向来不爱隐藏,可第一回就来了这么个高人隐姓名,你说‘隐’得奇不奇怪,更怪的是,诗里说必有高人隐姓名,可接下来,孙悟空马上就遇到了一个樵夫,樵夫却说,“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好家伙!敢情这菩提祖师不仅没有隐藏自己,还广收门徒。那这不矛盾了吗?不矛盾,因为隐姓名说明菩提祖师这就不是本名,另有名字,谁呀?如来。
   证据四:六耳猕猴
   这六耳猕猴出自原著第五十八回,这一回原本讲的是呀,孙悟空弄杀了几个拦路抢劫的强盗,唐僧相当不悦,怪罪孙悟空更无一毫善念,即刻就要赶他走,师徒二人生出嫌隙,才有了这真假美猴王一出好戏。这一幕算是西游记里面很精彩的片段,作者共花了好几回来写,甚至这一次不管是玉帝还是观音菩萨,都辨别不出谁是真悟空谁是假悟空,到了地府,地藏王菩萨身边的谛听倒是听出来的,但这兽简直不是人(也确实不是人啊),它对地藏道:“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当面说出便怎么?”谛听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又问:“何为不能助力擒拿?”谛听道:“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佛法无边。”
   你听听你听听,这气不气人,听出来了,可就是不说,不说也就罢了,还帮都不能帮。不说可以理解,但真不能助力帮忙擒拿吗?可以呀!谛听自己都说了,这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既然实力不想上下,你们打不赢,可这真悟空不是在一旁吗?真悟空与假悟空对比战力算1对1,你们其他人再不济,加起来至少也顶个0.1的战力吧?那加起来1.1也大于1呀。怎么就助力擒拿不了了呢?非说只有如来处才能辨真假。这明显真假悟空身份有猫腻啊,而且只有如来知道。
   于是乎,真假悟空只好一路又打到如来处,最后如来就指出了这个假悟空,还被真悟空当即一棍子打死了,至今绝此一种,好嘛,把这物种都绝了。
   剧情到这里算是这一幕的结尾了,看起来简单,但处处透着股说不出的奇怪劲。当然啊,奇怪的不是我一个人,很多人在读西游记的时候,读到这里都觉得奇怪,有人还特意解读过这其中的深意,什么这里被打死的其实是真悟空,活着的是假悟空,还言之凿凿说什么后面悟空明显听话多了,跟前面的孙悟空像换了个人,是如来特意安排到取经团队里边的,我只想说,得亏吴承恩老先生泉下不知,他老人家要知,怕是连棺材板都摁不住。作为《西游记》全书第一男主角,作者都没动手,到你读者手里就给写死了,那还得了?另外一种说法呢,相对有些道理,就是说呀,这假悟空啊其实是孙悟空自己变的,所以样貌无二、本事无二、观音和唐僧念紧箍咒,真假悟空一样疼,最后只有如来点破了。至于这真假美猴王是不是孙悟空自导自演,最后由如来配合收场,我不站边,网上关于真假美猴王的阴谋论太多,多少有过分解读之嫌,我觉得自己读书还是要有自己的见解,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嘛。但我们读经典,态度一定要严谨。我现在只说菩提祖师这事,原著中,观音和如来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先是如来道:“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菩萨道:“敢问是那四猴?”如来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
   此一处出现六耳二字,还有一处在哪里呢,第二回,孙悟空学长生不老术时,因为菩提祖师在他头顶敲了三下,他意会,半夜三更到菩提祖师榻前,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六耳什么意思呢,注意了,可不是字面意思的六个耳朵啊,要是六个耳朵那还用神仙辨别吗,六耳说的是没有第三个人的意思,一个人两个耳朵嘛,六耳代表三个人,无六耳,代表这里只有你我,没有第三个人,这事只有孙悟空自己和菩提祖师知道,但又好巧不巧,如来佛也知道,什么原因呢,因为如来就是菩提祖师呀,只有这个条件成立,才能解释为什么“高人隐姓名”,才能解释为什么“谛听明明可以说破却不说破,能帮却不帮,只叫去如来处。”,才能解释为什么明明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可西游记整部书两处出现“六耳”二字,除了孙悟空自己和菩提祖师,还多了一个如来,也才能解释为什么孙悟空内心活动的话只说拜过佛祖如来,观音菩萨,唐僧,却只字未提菩提祖师,也才能解释为什么西游记菩提祖师这么重要的人物仅仅出现了两回后面再没出现了,不是没出现,用本名了,西天如来!
   我个人整理下来,觉得这个推断还是比较符合逻辑的,如果大家觉得太过主观,有失偏颇,姑且一笑带过罢。

共 500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神话故事里,各种版本都有着自己的传说,就如小编知道的菩提祖师为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同为鲲鹏祖师的弟子。接引道人将西方教改为佛教,而如来佛又是佛教的祖师,可见俩人为同一人。而准提后神秘消失,又收了孙悟空这个徒弟。菩提组师又和须菩提有牵扯,也和菩提树有渊源。老师文中娓娓道来,利用典故与神话,给我们详细分析讲解了各路神仙之间的关系,就如他们的身份之谜,在西游记篇章里的角色,让读者心中赫然开朗,原来西游记里的神仙关系,还有这样神秘的神话历史由来。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生动精彩,推理条条是道,让我们见识了一次不一样的西游神话故事。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31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2-23 00:50:09
  很精彩的一篇文章,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2 楼        文友:何叶        2024-03-13 13:08:38
  恭喜精品!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何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