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见闻】塞北的第一场雪(散文)
龙年伊始,在广袤无垠的塞北,下了第一场雪。
早晨起床,拉开窗帘,雪下得正大,纷纷扬扬。窗外一片洁白,城市的肌肤,像涂了一层“雪花膏”,顿时润朗了起来。
雪,在塞北,是“稀客”。在一年四季缺雨少雪的塞北平原,一夜之间,披上了银装,如婚纱一般,一眼望去,天地间都被白雪笼罩,一切都安静了下来,人们的心情顿时也清爽了起来。
这是塞北的第一场雪,站在窗前欣赏这动态的雪,赏心悦目,一场杂念与烦恼,远我而去,眼前只有这奇妙的景观。
雪,是凝固升华了的雨,是撕碎了的云片。细察之,雪花各不相同。有的雪花像秋叶,打着旋儿向下飘落;有的雪花像柳絮,悠悠然,漫无目的地下坠;偶然也夹杂几片如鹅毛般的大雪片,就显得卓而不群;那些裹挟在大雪中的细沙般的雪渣儿,也急急忙忙地拥挤在中间,于是雪花与雪花之间便有了关联,就像行进中的大人携带着小孩。
万里高空,雪片积蓄了足够的力量,盛装出发,如盛大的马拉松赛,倾泻而下。一阵微风,使拥拥挤挤的雪花加紧了步伐,横斜着飘向大地,似风墙阵马,飘落的雪花,也是有阵势的。任何事物,只要积聚了集体的力量,那就非常壮观!
其实,雪花飘落大地,是第二次投胎,每一片雪花的命运如同人的命运,是各不相同的。飘落在不同的地方,其归宿也不一样。落在院落,堆成雪人,雪便有了灵魂,和玩童来一场欢愉;落在树枝,成了枝头绿叶的血液;落在田园,成了绿油油的庄稼;落在江河,春雪融化,再来一次奔流。昆仑的雪,千秋万代;江南的雪,随即融化。
塞北的第一场雪,不是平常事儿,倒像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我绝对不能只站在窗前赏雪。
雪还是下着,而且越下越大。
我下楼,走出小区,去我每天晨练的公园,果然,一切是一派全新的景象。
雪花落在发际脸庞,只觉得凉凉的、爽爽的,一点也感觉不到冰冷。我站定,仰面伸长舌头,雪片落在舌面上,有幸品尝了这来自天外的一剂清凉。置身于这似烟非烟,似雾非雾的环境中,周身被飞舞的雪花包围,沁人心脾。毕竟是在塞北,这样的景象平常并不多见。
那些叶片上压满了雪的松树和柏树,像墨绿的身段挂满了银饰,顿时精神了许多,“雪压松柏”最富有诗意了。鸟雀也凑起热闹,唧唧喳喳,飞来飞去,落在树枝上,时不时弹落一些雪团儿。公园里到处挂的大红灯笼上面,压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很像回族姑娘头顶的白纱。眼前的一切,仿佛进入童话世界。
尽管下着大雪,毕竟是“七九”的扫尾了,没有一点寒意。公园里竟然比平素游人还多,到处是孩子的笑声,相互抓着雪蛋儿抛向对方的打闹声。
平如镜面的湖面上,大人们领着孩子们堆雪人,雪人堆好,刻画五官,脖子上系上红飘带。孩子们还要站在雪人旁,来一个有调皮动作拍照。有的孩子在湖面上用脚踏出一个“龙”字;有的用雪铲出“龙年吉祥”;还有几个孩子联合铲出一条很不像龙的长龙,一瞬间,这一切又被大雪覆盖得影影绰绰。
来到“中华亭”前,有三个姑娘拍雪景照,招呼我,给她仨来一张合影。我给她拍了不同姿态的合影,有个穿粉红色羽绒服的姑娘突发奇想,叫其他两个向她头顶抛雪,正当雪落在她的眼前时,让我给她抓拍一张。两个姑娘双手捧雪,我喊“注意,一、二、三,开始”,“咔嚓”一声,我按下连拍键,拍摄非常成功。这个姑娘看了,特别满意。画面上,雪的瀑布后面,姑娘笑得像一朵花儿。白的瀑布,姑娘的笑脸,粉红色羽绒服,叠加成一幅艺术照。这时,才体悟到“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境。
于是其他两个姑娘都要如法炮制,都给她们拍了瀑布照,一个姑娘说,麻烦您老人家了,谢谢!我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你们玩,我陪你们玩,我也高兴了。来,给我也拍一张!一个姑娘哈哈一笑说,叔叔,要不要我们仨同时给您也抛雪?我说,不抛,不抛。只拍雪景中的我就行了,纪念这一场久违的瑞雪,让这美好的景致凝固下来。
天上没聚积的云块,周天白茫茫,上苍慷慨地将大把大把的雪片抛向大地,施惠于人间。
广袤的塞北大地,仿佛被这迟来的大雪重新塑造。人们在这天地皆白的场景中踏雪,浴雪,赏雪,玩雪,尽情领略这大自然给芸芸众生的恩赐。
一切美好的景致,只要有了人的参与,那景致便有了生气。公园里穿戴花花绿绿的游人,置身于这如梦如幻的白色世界,到处欢声笑语,这才是雪景中最鲜活的部分。
“瑞雪兆丰年”!看来,在这个龙年,所有人的运势,都一定会不错的!
巧了,就在我写完以上文字时,一位女性朋友在朋友圈发来几张雪景图片,还附了两句感言,我姑且剽窃一下,我想她是不会介意的。“想了一百个关于初雪的文案,都不及这一刻恰好飘来的雪。”
2024.2.23日于银川
作者用词精准、句式多变,将原本平凡的雪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富有人性和灵性。
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中,和作者一起同乐、一起享受,令人流连忘返。
向作者学习并问好作者,祝一路顺风龙年行好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