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既往】八碟四海碗儿(散文)

精品 【东篱·既往】八碟四海碗儿(散文)


作者:天方夜谭 秀才,122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2发表时间:2024-02-24 11:13:22
摘要:过年的话题当然绕不过吃,在家吃,出门吃,待客吃。今年春节和母亲准备过年的食材,话题有落在了过去的“八碟四海碗儿上”


   过年的话题当然绕不过吃,在家吃,出门吃,待客吃。今年春节和母亲准备过年的食材,话题有落在了过去的“八碟四海碗儿上”。
   八碟四海碗儿,也俗称八碟儿四。是过去过年待客的标配。
   过去,小孩子盼着过年,有长长的假期可以疯;有好看的新衣服可以美;有糖、更有美食可以饱口福。可对于贫穷中度日的大人,年,又称年关,须得仔细筹划,小心应对。且不说要像杨白劳那样应对欠的地租,借款,单说准备待客的吃食——八碟儿四海碗儿,也让捉襟见肘的家庭主妇煞费苦心。
   我的祖母生了四儿四女,父亲是老大。打我记事起,家里过年就非常热闹。在我的记忆里,只记得最小的老姑出嫁。所以开始是三个姑姑,后来就是四个姑姑携夫带子,在每年的初二上午到来,亲亲热热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晚上大人孩子一般会再住上一晚。先一天是奶奶家待客,第二天是我家。大人们住在奶奶家的炕头,孩子们则是和我昏天黑地地玩耍,累了倒在我家炕头上睡觉。最多的时候除了我和妹妹炕上还有要挤着七个小脑袋,有时候被子不够用,就挤在一个被窝,连翻身的余地也没有。大家你捅我一下,我捅你一下,嘻嘻哈哈,好不热闹。那时候大姑家的老三胖乎乎的,年龄也最小,大概三两岁,从没离开过大姑的怀里单独睡,那天也非得挤着跟我们一起睡。大姑怕他半夜想妈,想把他抱走跟她在奶奶那屋睡。老三执意不肯,还奶声奶气地说:“就是不去,你再来抱我,就让大妗子把你扔到猪圈里去!”
   过去家乡的礼节,回门的姑娘至少要在娘家住上一晚,新姑爷更要至少给人家摆上三年“成桌”,叫做待新亲,新姑爷也一定要有老姑爷来作陪。老姑爷的孩子长大结了婚,更要带着对像来拜年。
   所以我家的待客,一待就带了很多年。
  
   二
   先说米。家乡并不产大米,平时想吃干饭,就是吃高粱米的,也叫秫米干饭。我记得小时候过小年就基本上吃秫米干饭。后来才有了换大米的,老百姓叫它“线米”。没有什么大米的香气,渣渣拉拉,味同嚼蜡。但软和,和红豆一起捞饭,会染上一层淡红,颜色诱人。这种米我猜测可能是南方的三季稻。母亲总是想法让过年的亲人能吃上一碗大米饭,或者换,或者高价买。母亲总说,亲人们聚一起不容易,好歹也让孩子们吃上一碗粳米干饭(大米饭)。那时候有一首童谣,孩子们捉到了大老扁(北京叫挂大扁,蝗虫的一种),往往用手捏着它的两只小腿,让它在手上颤动,口念“老扁,老扁,簸簸箕,你挪过,我过去,去过干啥去,挑水去,挑几担,挑八担,粳米干饭和鸭蛋”。可见大米彼时在我们这里的地位!
   最劳神的就是要凑足“八碟儿四海碗儿”。八碟,指的是四凉四热。四凉又分两荤两素。那时候北方冬天的蔬菜基本上就是萝卜、白菜,有地窖的还能存下菠菜。菠菜扛冻,看似冻透了的叶子放在暖和屋子,就能缓过来。至于土豆和洋葱这两个耐储存的菜,那时候本地也无人种植,也属于细菜。凉菜里面的两个素菜基本是拌红萝卜丝,拌菠菜,拌酸菜心,银耳拌红果罐头之类的;凉菜的荤菜基本是拌猪耳朵、肘花、灌肠、炸饹馇签等。四个热菜就是高价买来的土豆,洋葱,胡萝卜,木耳炒肉,或者肉丸子,白菜肉卷等。母亲秋天储备的用输液瓶子罐装的西红柿罐头这时候也派上了用场,用来炒蛋或者放汤,都是冬季里的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四海碗一般就是鸡鱼肉肘,这四个字简单,可最费金钱和考验主妇的能力。
   每逢过年除夕当天,父亲就会一大早劈柴烧火。母亲则会在灶台操持着熬鱼炖肉。整个院子里烟气缭绕,香味扑鼻,这是准备待客的吃食。我很小就知道这许多的美食基本我是吃不到的,只能吸溜着鼻子过过瘾。临近中午,屋子里香气四溢。色泽鲜红,软烂的红烧肉被母亲切成方块或者长条装碗,鱼被炸好放进鱼盘,鸡肉被拆下来入碗,这些统统被父亲装进屋外的大缸,或者扣在院子里的铁锅里储存起来。中午能上桌的就是一些鸡骨头和肉汤熬粉条,里面能有几块零星的碎肉就阿弥陀佛了。
   那时候有些家庭为了能省下几块肉,会把肉做成半生不熟,或者齁咸烂丁,为的就剩下了自己家大人孩子能多吃上一口。我家虽然穷,母亲却从来不会做那样的事儿。有一年她从娘家学会了做腐乳肉,这个做法肉香不腻,很受大人孩子欢迎。一次母亲主动要教给村里其他妯娌这个做法,那个婶子说,我可不这样做,要不等下了桌,我连块肥肉,油汤都吃不上了。
   母亲总是想着把最好的东西给别人,说是名声千金不换,这种品质也传染给了我。我后来一直做业务,总体做的还算凑合。总有人问我做业务的秘密。我细思之下,几十年,同学,同事,比我聪明,比我勤奋的人大有人在,可很多最后都寂寂无声了。我的小有成绩和骨子里敢于吃亏,注重名声的性格有直接的关系。
   那时候家家都不富裕,办一桌酒席就要铆足了劲,我家年年要办三桌,这还是妇女、孩子不上桌的前提下。炕上一桌,两个小炕桌一并,就盛得下这12个盘碗了,一般是奶奶和姑姑们带着幼小的孩子们坐;屋里一桌,厨房一桌,坐的都是叔叔和姑父们。母亲和婶子们都在忙着炒菜,端菜。半大孩子只能在院子里候着。我们时不时的趴着窗户台往里看看,看看大人们是不是快吃完了,桌上还剩不剩菜,相互汇报。二姑夫是个酒鬼,他打起酒官司没完没了。自己喝起来没完,允许别人提前下桌,滋喽一口酒,吧嗒一口菜,嘴里还天南地北,神仙鬼怪,骡子下崽,母猪上树,叨唠个没完。一会又说这个没喝完,酒盅子里面能养鱼,一会儿又鼓捣大家用筷子敲桌子喊“棒子棒子鸡……”我们眼见着别的桌子吃完了,剩下的好菜往这个桌子上端,又慢慢见了底,心里这个着急,闷着这个气。没办法,二姑家的小表弟就成了我们出气的对象,我们拉着手,把他围在中间,一起唱:“馋老鬼儿,卖冰水儿,一打一咧嘴儿……”
   最后孩子们和忙碌的女主人吃到的往往是下桌的鸡头鱼刺蘑菇根的大烩菜。如果实在不够就在菜里再加一些粉条或者酸菜。
  
   三
   关于八碟儿四海碗的最早来源据说记载于孤竹国文献,但形成成例倒是有一个故事在冀东一带流传,记载在《唐山文史资料大全》滦县篇里面。
   滦州城北五里滦河西岸有一座辽金时代留下的“偏凉汀帝王行宫”,俗称“辽宫”,历代屡有增修,规模宏大,景色秀丽。清朝建都北京以后,往来盛京,必过滦河,偏凉汀行宫就成了驻跸观景和君臣盛宴之所在。宴席越摆越大,满汉全席也由120道菜发展到360道、480道,要吃三五天才上得完。百姓怨声载道。清朝第一位汉族妃子,恪妃就是地道的滦县人,这个历史背景我在《我的家在研山脚下》里面有过介绍,这里不在赘述。恪妃小时候就知道百姓疾苦,入宫之后有一次返乡被招待行宫大宴,亲眼目睹了奢侈之风,十分痛心。
   后来康熙继位,东巡滦州,以晚辈身份向恪妃辞行。恪妃又提到此事。她说:“滦州百姓,苦哇。行宫酒宴,自然要有皇家格局,可也要有分寸。我亲眼所见,宴席上八碟八碗全都用不了,再多就白搭了;照古人说,那就叫‘暴殄天物’,是有罪的呀。”康熙皇帝到滦州之后,令内务府会同偏凉汀行宫拟定宴席规格。几经比较察验,贵宾席就定为八碟八碗,俗称“重八”,共四个凉碟,四个热碟,四个大碗炖菜,四个大碗鸡鱼肉肘。亲王以上者开大席,件数仍不超过重八。当然制作时还有种种变化,但比起当初几百道菜的满汉全席确是省之又省了。
   小皇帝康熙回京以后,告知恪妃,恪妃沉吟一时,担心地说:“古诗讲得好:‘宫中八寸袖,城外长二尺’,上行下效,层层加码,总是越弄越玄;就怕跟着比呀。莫如让州府下个令,就说行宫宴制是皇家格局,民人不许擅用,违者严惩;这就省了百姓发愁了。民间喜庆宴席,别超过八碟四碗,八碟四凉四热,四碗是熬鱼、炖肉、各炸、干豆腐,碗不怕大,干力气活儿的务必吃个心盛;如果大户人家真有钱,就四凉碟四热碟四炖菜再加上鸡鱼肉肘,就够体面的了。”
   后来果然实行民间,前者就叫“八碟四海碗”,后者就叫“小四四儿”。这虽是传说,但恪妃来自忠良之家,故而体恤民情,是可信的。
  
   四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家餐桌上的食材越来越丰盛了,主妇们可以随心所欲采购她们喜欢的吃食了。什么八碟四海碗,小四四,已经不能满足了。即便是家庭聚会,桌在上也往往堆列着16、18、20道菜,各种山珍海味,代替了往日的大鱼大肉。妇女孩子不上桌的习俗也丢到爪哇国里去了。甚至有些家庭为了不让人受罪,不怕钱受罪,直接在饭店订上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或者待客饭,连准备食材和刷锅刷碗的过程都省去了。不过我倒是觉得这少了很多过年的气氛和兴致。
   再好的饭菜现在也难以留住客人了。我和我的表兄弟姐妹们一样,往往拜完年,屁股还没坐热就张罗走了。究其原因,一个是大家都已成家立业,家里都有一些自己的事儿;再一个现在不比以前,来去就是一脚油门的事儿。还有一个最简单的,谁也不馋那口吃食了!
   不知道再往后亲人的感情还靠什么增进,维系血缘关系,会不会亲人的面孔只会出现在手机里,也像这“八碟四”一样只留下回忆?
  

共 36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八碟四海碗儿,看这名字,好喜庆,虽赶不上什么满汉全席,却也是农家的奢侈。作者从小就盼着过年,主要是这些豪华的美食在引诱着味蕾。尤其是嫁出去的四个姑姑带着她们的家人来作者家中,孩子们相聚一炕头,就等着那顿大餐。菜肴的丰盛,不能没有好的主食,尽管家乡不产大米,但无论怎样也要换一点,或高价买上一些,天天那儿歌,就知道大米在孩子们心中的位置了。八碟四海碗儿的用材也都是家乡所出,算不是什么新奇,但绝对是郑重其事。除夕冬天,父母就开始了操劳,将美食做好摆桌。孩子们盯着那些肉食,要开荤,母亲总是将最好的美食留给客人,作者也传承了这份情怀,在生意中,也以隆重的礼仪对待客户和朋友。那时过年热闹,人多要摆上好几桌,饮酒欢歌,所有的菜肴都剩不下。置于八碟四海碗儿,作者追溯其源头,原来是从节俭之风而来。如今,所谓的八碟四海碗儿,也渐渐打破了格局,主要是日子好了,人们摆上桌的菜肴就丰盛起来,甚至不在家中做饭,预订年夜饭,不过,少了一种朴素的气氛。如今,条件好了,饭菜的样数没有谁计较了,开车拜年,吃了就走,少了过年的氛围,回忆是美的,遗憾是留下的,今天的日子,岂是八碟四海碗儿可比的。这篇散文,写出唐山一带过年的隆重,介绍了八碟四海碗儿,追思过往,温暖还在,感恩曾经,方知今日的美好。文章写得朴实,味道沉厚,写出了日子的难,更写出了相聚的和乐,还有那种尽管贫穷但不失快乐的人性美。一道菜,一桌饭,对作者的人生有着重大影响,这就是生活。懂得生活者,就能够从生活中过滤出精彩。特别是关于恪妃这个人物,在简廉过节,淳朴民风,纠正奢侈上,有着特别的贡献,这也是滦县的骄傲。叙述从容,介绍清晰,内容沉厚,一桌饭写出了民情,写出了那时的口味,写美食,作者是高手。写这类文章,往往流于介绍,但这篇散文,有着很强的氛围,作者参与其中,情感朴实饱满。力荐佳作,赏读为快,为今日之元宵节添一道老味道的八碟四海碗儿吧。【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225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2-24 11:16:59
  八碟四海碗儿,这是滦县最传统的过年大餐,编辑的时候,就有点流口水了,我是最喜欢凑在炕头上吃一顿农家饭。吃不多,但那种氛围好。在最贫困的日子,农家对于年的虔诚和礼遇,真的是到了倾其所有了,这是中国老百姓的传统,也是一种精神。天方老师在元宵节奉献这篇佳作,让这个节日生辉了,直透百年。遥握,问候春祺,继续期待天方老师的佳作,祝你元宵节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2-25 08:36:42
  老师这么快就编辑了,非常感谢和荣幸。老师说的好,成桌席是农家的奢侈。写这种如果介绍如何采买,制作就流于形式了,所以用了简笔,我就着重写了亲情,乡情,文章成文仓促,还显得很粗糙,感谢老师润色,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祝老师天天开心!
2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2-24 12:11:59
  八碟四碗儿,是天方老师家乡过年的标配,和我的家乡结婚时八碟八碗儿有些相似,但我的家乡过年时待客比较随意,比如一顿鲜美的饺子搭配几盘炒菜就可令亲戚们满意。天方老师这篇回忆性的文章,生活气息浓郁,让我们看到了过去过年时的热闹喜庆的场景,淳朴的民风,也反映了那个物质匮乏年代人们生活的真实状态,读着有温暖,也有心酸,也是时代的一个缩影。文章场景描写生动细腻,情感真挚,有很强的感染力。拜读学习,大赞!问好天方老师,祝元宵节快乐!
回复2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2-25 09:00:56
  八碟八碗是小四四,比八碟四海碗高一个档次。我们这里原来结婚办酒席最早也是八碟四,条件好的小四四。过年因为我们最有新亲,所以就是待客成桌较多。不过这些年虽然走动,但留下吃饭的少了,这个世界发展变化快亲情变得淡了,老师的家乡和我的家乡并不算远,估计同样受满族影响不小,我们这里闯关东也多,所以很多民俗相近也是正常的。前两天搜集皮影戏的素材,看到老师的家乡也有呢!祝老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天天开心每一天!
3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2-24 12:50:01
  一看到这个题目,就知是一美食篇,果然,作者是一位称职的美食家,将家乡的年俗写得风生水起,写得诱人食欲。作者回忆童年生活,那么多小家伙挤在一床,想想都逗乐有趣,但任何一个都不嫌挤,都快乐到想飞。八碟四碗,装的是贫困年代最诱人的关味,装的是亲情相处其乐融融的氛围。在那清苦年月里,亲戚间频频走动,过年时把相聚的欢乐热闹推至巅峰,随着时代的进步,亲戚间反而生疏淡薄了,所以更怀念曾经的温暖清瘦的光阴。该文文笔娴熟,表达淋漓,场景描写细腻有味,极富画面感,启人遐想,引人入境。好文,想象丰沛,情味浓烈,文采斐然,盛赞,问候天方老师,元宵节快乐,春安创丰!
回复3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2-25 08:45:43
  罗老师好,感谢您关注小文,其实八碟四海碗食材没有成例,全国各地也应该都有类似的,所以我这篇文章没在食材、制作方面多费笔墨,而是多些乡情、乡韵,引入历史故事。也算是尝试另一种写法,感谢罗老师喜欢。祝老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天天开心!
4 楼        文友:岚亮        2024-02-24 13:21:07
  很喜欢天方兄这篇醇香浓郁的文字。民以食为天,美食文化,是天大的文化。老师这篇“八碟四海碗儿,充满乡土气息,很接地气,写得纵横飞扬,甚有价值。拜读学习,元宵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2-25 08:51:03
  能得到亮哥赞誉,非常荣幸,也让人汗颜,文章实在写的粗糙,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那天看到恪妃的传说里有这段记载,就萌生了写此文的想法,我最近写的乡俗,乡韵,包括童谣偏多,也是用文字记载一下快要消失的东西。祝亮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天天开心!
5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4-02-24 16:46:00
  天方老师的八碟四海碗写得真实温馨热闹。最初过年待客,主要是待几辈的老少姑娘。上至老姑奶奶,下至姐姐妹,哥几个轮流待,最初是一家一天,中午成席(八碟四海碗),晚上吃顿肉饺子。后来时间紧了,就一家一顿,近几年,我家过年就是由小辈哥几个姐几个在酒店请长辈吃一顿了事,省了很多事,不用准备年礼,不用串亲,不用备饭,省了很多事,少了许多情,大势所趋吧,再过些年,社会上孩子们就时兴“断亲”了,亲戚见面互不相识,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不知那时还有什么意思。扯远了,由天方老师的佳作越想越远了,令人担忧。祝天方老师元宵节快乐!
回复5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2-25 09:09:57
  王老师好,感谢留墨关注小文。我们家比较特殊,三叔比我爸小十多岁,二叔,老叔那时候都没娶媳妇,所以基本上亲戚都在我奶奶家和我家吃成桌。即便是三叔留着,谁家也不可能会住这老吃。您的家庭现在可以轮流坐庄请吃饭,省去了很多麻烦,真的是麻烦,拿着那这些不爱吃,用不上的东西,来回串门。我很羡慕。但是我们家不现实,简单说,亲戚肩膀不一样高,甚至现在我有的表兄弟因为各种原因都不来了,但我还是坚持去。祝老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一天更比一天好!
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2-24 16:52:53
  八碟四海碗儿,好像东北也有类似风俗,只是那时候穷,难以凑出这样的数字。老师的文字,绘声绘色,细腻温婉,回忆,是为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过年读读这样的文章,非常必要,好吃别浪费。点赞佳作,拜读学习,祝元宵节快乐!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6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2-25 09:14:57
  韩老师好,感谢您驻足关注小文。我们这里风俗与东北相近,究其原因,满人入关后在我们这里跑马圈地,留下很多满族,我们村子都有三成满族,在一个闯关东的也多,人员流动频繁。我是先看到恪妃创说才萌发写此文的,要不就容易流于形式,套路!祝老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天天都是好心情!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2-24 21:33:58
  “八蝶四海碗儿”,名字很有趣味,应该和我们这里说的以前家里来客人了,要“八个碗儿四个蝶儿”待客差不多。老师的文章风趣幽默,让人忍不住想笑,足见老师的文学功底深厚。南方北方的风俗都爱不多,出嫁姑娘们回娘家一般都要住几天,老表们在打打闹闹中长大,感情一般都很深,现在可不同咯,都是手机亲。很美的文章,点赞学习,老师元宵节快乐,阖家幸福!
回复7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2-25 09:19:15
  老师说得对,亲情最是在打打闹闹中增长的,所以来了就不想走,一个炕头上睡着七八个小脑袋,挤得都得侧身睡。我没有姥姥,只在我二姨家睡过,感觉在外住两天人就能长大了。祝老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天天开心每一天!
8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2-25 17:01:14
  天方老师,新年好!正月应酬太多,你的大作还未来得及品尝就已经成精了,大赞!祝贺!“八碟四海碗儿”滦县年俗,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风俗,长知识长见识了。文笔娴熟,表达从容,文学功底深厚,好文拜读学习,问好天方老师,祝新年快乐!
回复8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2-25 22:12:48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吴老师元宵节快乐!这篇文章是看到恪妃那段流传的故事才想起写的,要不很容易流于介绍,采买和制作也采取简笔,多用场面描写和谚语,俚语,索性获精。很喜欢吴老师的文章,年过完了,期待您的大作。再次祝您开心快乐!
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2-26 14:39:55
  我记得我们这儿过年中午待客是一盘零食(七个格),叫“洋盘”,里面放着花生、瓜子之类,总共七样,5个小碟(炒菜),一大盘面和一大盘“米果”。晚上就是12海碗菜。现在依然留存着这种风俗,只是由5个小碟变成12个小碟,零食里的瓜子花生变成开心果,腰果之类了,12海碗变成近20个菜了。但客人确实没之前多了,一般出了正月15就各奔东西了。很喜欢读天方老师的文,读着有味,有代入感!祝贺摘精!遥握问候,谨祝新年好!
回复9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2-26 21:51:05
  过去,是农业社会,人与人之间走得近,物质匮乏,肚子里缺少油水,所以咱们都记忆深刻;现在工业社会,人与人之间变得不再需要,共同话题都找不到。物质丰富,交通方便,留下来吃饭的太少了。您家没事,以后三个姑娘姑爷都回来,热闹!祝生活开心!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