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好样的,我的乡村后生(散文)

精品 【丹枫】好样的,我的乡村后生(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3598.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6发表时间:2024-02-26 22:10:51
摘要:原创首发!


   退休后,回村的机会多了,渐渐把自己融进了村子,融进了父老乡亲的日常生活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惊喜地发现:看似平日里相对冷清、平静的村子,每每遇到红白喜事,便一下子热闹起来。那些在外工作或打工的乡村后生,不论远近,亦不分男女,都准时赶回村子,帮忙、操心、跑前跑后,各负其责。
   开始,我并不太注意,觉得这很正常,当初我还在村子的时候,红白喜事就这么热闹,个个帮忙,全家出动,跟闹市一般。可我哪里知道,近四十年的农村巨变,这种自古洎今绵延不绝的红白喜事,也经历了从高峰走向低谷的艰难历程。若不是村子里的几个老者告诉我,至今我还以为这种热闹场面本该如此,也一直如此。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这段时间,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农村也进入了艰难的抉择阶段。继续传统的粮食种植,显然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也很难走上发家致富的正确道路。可改粮食为果树、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虽可一年治富,但毕竟如同赌博,风险太大。权衡利弊,唯有外出打工,才最为可靠。
   于是,凡未考上大学的年轻后生,不管男女,皆纷纷外出。有去本县本市的,有去外县外市的,家里无后顾之忧的就直奔南方,不是广东就是深圳。因为,这两个城市,是当时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新,经济活,用人多,挣钱易。
   这样一来,第一批外出打工者很快站稳脚跟,很快将消息传回家乡,很快一传十、十传百的亲朋好友纷纷加入,欲凭自己的一腔热血,打捞改革开放的第一桶金;村子里那些本已成家,上有老、下有小的成人壮年,也在农闲时间无事可干的情况下,拖儿带女地走出家门,投身到如潮水般的打工洪流之中;原本热闹、充满生机的村子,就此显得寂寥而平静。往日里饭前饭后在村头闲聊的现象没有了,吃饭时走东家串西家的现象没有了,雨雪天聚在一起玩麻将、打扑克的现象没有了,干活时有说有笑的现象没有了……
   留守在村子里的只剩下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若遇到红白喜事,问题就暴露得非常明显。自古以来,红白喜事对一个家庭是大事,对一个村子也是大事,需要全村人的齐心协力,共同操办,才能使大事办好,不出差错。可是,在几近空巢的村子里,莫说全村人,就是能召集个三分之一,也非常不易。
   那时候,我长期在外奔波,根本不知道这些,也是几位年长者后来告诉我的:“比起生产队时的红白喜事,简直不值一提。要人没人,要气氛没气氛,跑里跑外的都是些老人和妇女。特别是白喜事,连个抬棺材的青壮劳力都找不到几个,真是叫人心酸啊。”
   每每听到这些,我就感到非常惭愧。虽然没有一个人埋怨我当时没有回来,甚至还一个劲地寻找理由为我开脱,说我工作忙,距离又远,不回来能理解,礼到就行。可我总觉得这不是理由。难道工作忙,距离远就是理由吗?难道有人代我行礼就万事大吉了吗?我真是恨自己,恨自己的薄情寡义,恨自己的惰性思想,恨自己的忘根忘本。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一定会请假赶回,为村子里的红白喜事出一把力,尽一份心。
  
   二
   好在这种现象仅仅维持了两年,就被另一种情景代替了。往后遇到的红白喜事,参加的人数渐渐多了起来。除了周边乡镇和县城工作或打工的年轻人赶回来外,远在宝鸡、西安、延安、榆林等地的工作者或打工者也尽力赶回,实在太忙不好请假的,也让帮其带孩子的老人回来,是红喜事的助助兴,表示庆贺;是白喜事的送送别,表示哀悼。
   更叫人欣喜的是,村子里还专门成立了“红白喜事筹备委员会”,由村小组长和德高望重的几个人组成,下设正副总执事及采购、音乐、接待、宴席、礼桌、茶水、水电等组,每个组设有组长,并根据工作量的不同分别由不同人员组成。凡被列入“红白喜事筹备委员会”名单的所有人,必须按时到场,进入角色,各司其职,共同操办。
   起先我并不知道这事,以为是村委会专门设立的一个惠民组织。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红白喜事筹备委员会”的成立,完全是自发组成。说得更确切一点,就是长期以来深刻在村民们心中的那种勤劳、善良、朴实、诚恳的品质及“仁义礼智信”的传统观念,使“红白喜事筹备委员会”应运而生,就像“群雁高飞头雁领”那样,有人牵头,才能带领大家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那段时间,不但“红白喜事筹备委员会”的几个骨干人员积极行动,以身作则,劝诫在外工作或打工的孩子,若遇红白喜事能回来的一定要回来;就连留守在家的老人们也非常上心,只要一遇到红白喜事,就赶紧打电话给孩子,说啥也得回来。并相互提醒,让在外帮子女照看孩子的老伙计们也回来,拉拉家常,叙叙旧,把酒言欢,共庆喜事。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谁家都有红白喜事,谁家都需要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忙。
   就这样,往日里热热闹闹的红白喜事,在经过近两年的担忧、冷清和尴尬之后,又一次回到了从前,而且越来越热闹,越来越正规,越来越彰显出一股正气在村子的每个角落发酵、氤氲、弥漫。
   这种正气是民风的纯正与淳朴,是民情的厚重与博爱,是民俗的多元与活力,是“仁义礼智信”传统观念的坚守和传承。
  
   三
   如果你有幸来到我们村子,恰巧遇到正在举办的红白喜事,一定会被那热热闹闹的场景所震惊。
   若是红喜事,你会看到,从清晨开始,村里那些英俊帅气的年轻后生,便早早起床,组成迎亲队伍,由穿着笔挺西装的新郎带队,浩浩荡荡地开车驶出村子,驶向新娘家里。然后,看着新郎双手托抱着身穿华丽婚纱、头戴美丽花冠、面带微笑的新娘,坐进一辆装饰得十分漂亮的婚车。并在周围人们的欢声雷动中,依然由新郎带队,其余婚车浩浩荡荡地跟在后面,穿过大街小巷,越过田间小路,来到早已被村里人围得水泄不通的新郎家门口,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和一群年轻后生的嬉笑耍闹。这个时候,你会同村子里的所有人一样,沉浸在幸福和喜庆的气氛之中,感受到爱情的甜美和生活的美好。
   假如你遇到的是白喜事,看到的场面虽然同样热闹,但相比之下,白喜事更多的是庄重和肃穆、悲痛和怀念。同样从早晨开始,那些英俊帅气的年轻后生,早早起床,组成迎客队伍,在一阵阵低沉、悲伤的唢呐声中,由司仪和众孝子孝孙领着,迎接四面八方前来吊唁的亲戚朋友,我们叫“迎纸”。大约三四个小时过后,客人到齐,宴请完毕,便进入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起丧送灵。只见在场的年轻后生,一拥而上,抬起灵柩,缓缓前行。所有孝子孝孙孝娟身着素服,手捧香烛,低头默哀,并随亲戚朋友及父老乡亲,紧跟其后,送别逝者最后一程。这个时候,你也会同村子里的所有人一样,沉浸在悲痛与哀悼的气氛之中,感受着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无需再冗赘介绍,你已经从这些热闹的场景中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东西,就如同当初我所看到的一样:一群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的年轻后生,在“红白喜事筹备委员会”的统一安排和引导下,恪尽职守,竭尽全力,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件事。不管是红喜事还是白喜事,搭棚、拆棚、打扫卫生之类的重活脏活,他们表现的一个比一个积极,一个比一个踊跃。有好几次,我真切地看到,在阴雨连绵下的白喜中,他们抬灵柩、下墓坑、封堂口、填墓坑的那种不畏路途遥远,不顾泥水溅身的劲头,如阵阵暖流涌遍全身,给我激情,也给我力量。
   我曾问过几个后生:“单位这么忙,你们能请假回来,真叫人感动。”谁知他们竟回答的如此相同:“再忙也得请假,村子里的事就是大事。”
   这就是我们的乡村后生,一群可亲可爱的年轻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铭刻在他们心中的那种“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理念,都时刻提醒着他们:树高千尺不忘根,人活一世不忘本。
   乡村,永远是他们本,是他们永恒的依托。
   好样的,我的乡村后生。
  
   二〇二四年二月二十二日
  

共 30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乡村的美好,更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纯朴情感。邻里守望相助,亲朋共享欢乐,这都让人感受到乡村的温暖和人情味。在这里,你能够体会到真诚与善良的力量,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归属感。乡村宴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所代表的民俗文化与亲情友情相结合,使得每个在场的人都能感受到一份浓厚的情感纽带。正如作者所言:时隔多年,那乡村宴席上的一幕幕仍历历在目。那里有青梅竹马的笑声、有老人慈祥的目光、有妇女们辛勤的背影,还有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快乐。乡村宴席,早已不仅仅是一场盛宴,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一种精神的传承。每每回想起来,总让人倍感温馨,难以忘怀。作者说:乡村后生,一群可亲可爱的年轻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铭刻在他们心中的那种“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理念,都时刻提醒着他们:树高千尺不忘根,人活一世不忘本。乡村,永远是他们本,是他们永恒的依托。本文很好的体现了“我的乡村后生”的特点,深刻的主题与新颖的构思相得益彰。作者以自家的乡村为背景,反映了千千万万个中国农村发展与变化,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主题鲜明,结构严谨。这是一篇结构清晰、表达细腻、情感饱满、意境深远的作品,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在艺术上有所创新的同时,也保持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现实关怀。推荐欣赏。【编辑:北斗咏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228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斗咏春        2024-02-26 22:11:37
  感谢作者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
书写心灵,品味人生。
2 楼        文友:远山的呼唤        2024-02-27 06:47:33
  写出了当代农村的现实,我们这儿也是这样的。文笔细腻,描述详实,很有亲和力,点赞了????
3 楼        文友:安子川        2024-02-27 09:03:11
  感谢北斗老师的辛勤编辑和认真点评。
4 楼        文友:安子川        2024-02-27 09:04:07
  感谢远山老师的认真点评。我的乡村后生确实是好样的。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