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员工们,都是不会忘记他的!(随笔) ————吊祭宗庆后
【题记】: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活着……
——《有的人》臧克家
宗庆后(1945年10月12日-2024年2月25日),男,浙江杭州人。中国企业家,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生前是娃哈哈集团董事长,浙江省饮料工业协会会长、浙江娃哈哈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等等。
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此生……足矣!还是?还是——
那天,我看见了讣告……于是,我也就惊呆了?!还是?为何?前几天,宗总,还是好好的么?最多的,也就是在——ICU抢救的呀……还是?
2024年2月25日,娃哈哈发布讣告:
讣告
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代表大会代表,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2月25日10时30分逝世,享年79岁。
那么,这个,就是真的啦……还是?还是——
据说:
宗总,在杭州黄金地段为员工建廉租房:一辈子在还房贷员工不会心情舒畅地工作。
据说:
他一年的花费,不会超过5万?整天,穿着布鞋上班。
据说:
今年1月6日,宗总躺在病床上一边吸着氧,一边和同事商量着公司里的事情。探望他的人问他,为什么不安排其他人代劳,他说,公司如同自己的小孩一样,放心不下。
据说:
今年1月25日在病房,安装了体征监测仪器,当时有点发烧,神志清醒,状态还好,还和安装人员交流了仪器使用事宜。单人病房里有打印机、许多文件,宗总住院期间,仍在办公?
据说:
早几年前,确诊肺癌,并动了手术。手术后依然坚持工作,出席各种论坛活动。2022年6月,宗董还参加了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10周年纪念大会。
据说:
宗总离世后,民众一片痛惜,没有仇富、没有阴阳,没有半分争议?!
据说:
员工们都是自发的来吊唁的呀……
据说:
走读市场的另一个收获是,它让宗总了解底层心声,也就能够处理好与娃哈哈普通员工的关系。在他看来,普通员工对企业的需求无外乎三个:一、要有钱赚;二、要有人情味儿;三、要有凝聚力。
据说:
宗总特别坚持在娃哈哈建立“家文化”,他的名言是:凝聚小家,发展大家,报效国家。他认为这三个“家”在利益是统一的,大家应该守望相助,共创大业。
据说:
宗总定下规矩:娃哈哈决不辞退45岁以上的员工!
据说: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挽联中所言:“人生搏击四十不晚,开拓者精神;创业千难夙夜求新,企业家本色。”
据说:
……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那么,我还要去述说的么?!等等。还是?还是……
毛主席早就是说过:
人,固有一死。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
是的。我想:宗总,肯定是、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是——后者也!还是?等等。
那么,我们从中都看到了什么的呢?
创业,不容易!
纵观宗总的创业史,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见证史的呀?是的。宗总,42岁才开始创业的呀!
还有:
直到1978年,随着大批知青返城,33岁的他,才回到杭州,顶替退休的母亲进入工农校办纸箱厂。此后10年间,他辗转于几家校办企业,背着工厂的产品全国各地售卖,几乎用脚丈量了整个中国市场。
还有:
1987年,42岁的宗庆后决定自主创业。他借了14万元,与两名老师一起承包了连年亏损的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每天,他戴着草帽、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叫卖棒冰、文具,风雨无阻。这是一段异常艰辛的岁月,那时候,企业又穷又小,中午十来个人挤在一起蒸饭吃,还受人家的气。渐渐地,他意识到做代销是难以长久的,须要另寻出路的。
1988年,宗总找到了浙江医科大学营养学教授朱寿民,在他的帮助下,国内第一款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营养液面世。从此,“哇哈哈”诞生的啦……之后,娃哈哈兼并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以“小鱼吃大鱼”在全国引起轰动,推动其飞速成长。
事实证明:
宗总的路子,是对的!
那么,我们从中还看到了什么的呢?
守业么,更难呢!
1990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完成了初步原始积累。1995年,娃哈哈年产值突破10亿元,利税总额达到1.8亿元。
到2002年底,娃哈哈已经在浙江以外的22个省市建立了30个生产基地,一年生产饮料323万吨,占全国饮料产量的16%。靠着多年跑市场的经验积累和敏锐嗅觉,宗总主导的产品线,几乎每次都能准确踩中时代的节点。
2013年,娃哈哈创下高达783亿元的营收记录,宗总三度登上“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首富的位置。
那么,如何守住的呢?
有媒体在采访中问宗总的女儿宗馥莉:“如果娃哈哈减去宗庆后等于什么?”她毫不犹疑地说道:“等于零。”
就这样,靠着宗总的努力,娃哈哈一步步成长为全国知名企业,旗下产品几乎遍布全国的零售终端。
当主业出现瓶颈的时候,宗总决定开启多元化的新战略。数年间,娃哈哈尝试做童装、奶粉、白酒、商场等等,但都没有溅起多大的浪花。那么,怎么办呢?
2015年以后,娃哈哈的销售业绩逐年递减。2017年,娃哈哈的营收仅为464亿元,相比2013年缩水300多亿元。对于业绩下滑,宗总承认而立之年的娃哈哈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大公司病,创新能力也在退步。
可见,不创新,就会没有:出路、活路和财路的也!
那么,我们从中还看到了什么的呢?!
企业,惟有不断创新!
2018年,宗总积极推动娃哈哈改变,重新进军保健品行业、与拼多多合作、试水社交电商等等。
在女儿的影响下,宗总开始尝试改变管理方法论,管理端尝试放权,渠道端试水电商。如今,她和父亲的分工大致是:她负责生产管理,老爸负责市场营销。
与此同时,宗馥莉还在娃哈哈的年轻化、国际化、以及资本化等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几年前,宗馥莉还换掉了娃哈哈的形象代言人王力宏,选择小鲜肉来“取代”这一重要位置。
娃哈哈正式宣布演员许光汉为娃哈哈纯净水及苏打水系列产品代言人。换掉代言人,可能是娃哈哈为了破解“中年危机”迈出的重要一步。娃哈哈属于宗总的时代已经逐渐过去,属于宗馥莉的时代已经开启!
可见,不创新的,行么?!
那么,我们从中还看到了什么的呢……
人,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宗总告诉我们,一名真正的好老板,应该做到对员工的三个“大气”:
1/.对于员工的薪资,是大气的。
2/.对于员工的个人能力,也是大气的。
3/.对于员工的时间,更是大气的。
时刻不忘替员工着想,这应该就是对宗总最高的评价了。
是的。这个,就是那个——员工第一的呀!还是?
试想一下:老板,不为员工打工的话,那么,员工如何为你——卖命的呢?!
是的。宗总,是懂得的、深谙此道的,并切切实实、实实在在和真真切切的在做、做到了,做好、做到位了。那么,他的企业能不风生水起的么?那么,他的员工、能不为他卖命的么?那么,这个市场、他应得的这个市场份额,还不会都是不属于他的么?!等等。还是?
那么,相比之下的呢?
是的。我们其他的民营企业老总们的呢?我们的国有企业老总们的呢?我们的国家干部、党员和领导们的呢……还是?等等。
于是,在下就在独思了:
那么,我们的国家,像宗庆后这样的老总,还有么、多么和在么?!那么,他的后现代的呢?
还有:
我们对于他的研究、特别是营销大师的,还多么?!
仅以此拙文、吊祭宗总的也……
这就是:
为谁服务你可知,
知道不易也要痴?
初心不改谁人在,
在天在地在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