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古典名著中的惊蛰(散文)
古典名著中的惊蛰
(文/张凤英)
长期给地方性报纸写稿件,总是比较关注时令的变化,早晨起来,习惯性地翻看一下台历。喔,惊蛰节气就要到了,在台历的画卷上,印着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句:“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拟古·惊蛰》)是啊,惊蛰在故乡农民的视野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可当前一些年轻人并不了解这个节气。不由自主地想对这个节气进行一些研究,于是想起了自己在多年以前写的随笔。
惊蛰是继立春、雨水后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是惊蛰最初的涵义,可也有人说,雷声没有那么大,不能惊动地下冬眠的虫。我感觉这是形而上学的说法。惊蛰是一种大地复苏的态势,惊动或不惊动,都不是问题的重点,重点是大地在惊蛰时节回暖了,虫儿们感受到了春天到来的讯息。他们从睡梦中起来了。
虽然已经过了立春,昆虫仍冬藏伏土,不饮不食,称为“蛰”。而天气转暖,由南至北,渐有春雷(冬天是没有雷的,所以古人有“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的誓言)。“惊蛰”,顾名思义,就是上天以雷惊醒蛰居动物。蛰伏的虫子听到雷声而苏醒,结束漫长的冬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闻雷》里写道:“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由此可见,古人对惊蛰的关注和描写是由来已久的。
就是在古典小说《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也描写了他们在惊蛰这一天的活动细节。大观园的少男少女们都感受到了生命的原动力。他们作诗作画迎接春天的到来。书中描写了哥哥姐姐哥哥绘画和诗句的状态。着重一笔写了林黛玉道:“人物还容易,你草虫上不能。”李纨道:“你又说不通的话了,这个上头哪里又用的着草虫?或者翎毛倒要点缀一两样。”黛玉笑道:“别的草虫不画罢了,昨儿‘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那一天黛玉等女孩们绘画作诗忙的不亦乐乎呢!
“母蝗虫”多么性感的词汇,它就是生命力的象征,它表示生机勃勃的日月就要来了。在《红楼梦》中还孕育了“瘟疫止步于惊蛰”的生态哲学理念,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先进了。就是说一般情况下疫情三年就会止步于惊蛰这一天,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我们的老祖先很早以前就有这个认识了。可见惊蛰对于人类的生存关系重大,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有所认识。
自从我长大以后,长辈们经常鼓励我研究古典文学中的惊蛰,我曾经研究过惊蛰在中国其他古典书籍中的描述,记得《三国演义》中有个“曹操的惊蛰之变”,可见古人对惊蛰这一天的运势是很重视的。据说,这一天有利于起兵打仗,有利于一件事情的确立与爆发。这是阳气达升的时刻,容易获得成功。
童年时,惊蛰这一天我非常忙,要跟着三叔一起研究古典,研究天时地利与人和,还有研究惊蛰的许多老规矩。除了关心惊蛰这一天的讲究和意义外,记得还叫喊着要跟三叔去看生产队毛驴配种呢!多年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惊蛰的根本意义:新一波的生命轮回拉开了帷幕,阳气生发,一切生命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故乡的土地上,最鲜明的变化,就是这一天需要套上牛耕地,俗话成“吃犁”即给母亲大地“吃犁”,所以百姓家也会“吃梨”。在《黄帝内经》里,“犁”与“梨”都是阳气的,同音不同字。意思都是阳气上升,因此,我们故乡的土地上保留了“惊蛰吃梨”的风俗。
在一些经典著作中也有“吃犁”的描写。可见“犁”是代表着生殖与繁衍的意义的。《金瓶梅》对此也有描写。你仔细想一想,口罩的第三年,是不是惊蛰以后就到头了,这就是古人总结的“瘟疫止于惊蛰。”
惊蛰是新生命的萌动日子。无论是孵小鸡、配种,还是买种猪,生小兔子等等,都是表明,生机盎然的春天即将到啦。在故乡,非常讲究惊蛰生孩子,说那天孩子长寿、健康。总而言之,惊蛰是生命力的象征,让我们都敬畏“惊蛰”这个节气吧!

1、我的大学老师(散文)《青年文学家》2024年第2期上旬刊
2、难忘儿时端午节(散文)《参花》2024年第2期中
3、表妹的复仇计划(小说)《现代作家53》2024年第5期封面文章
4、张凤英散文小辑《现代作家》2024年第2期
5、草原春意浓《当代文学海外版》2024年第1期
6、王秀梅中篇小说读后感《当代文学海外版》2024年第1期
7、王秀梅的中篇小说是现实生活的镜子《西北文艺》2024年第1期
8、托娅的救赎(小说)《苏州文学》2024年第二期
9、母亲纳的千层底《烟台日报》2024年1月23日
10、有关婆婆的散文小辑《黄土地文学》2024年第2期
11、母亲的一碗水端平了吗《现代作家》54期
12、感恩有您,尊敬的大姐大姐夫《黄土地文学》第二期
13、儿时的惊蛰《烟台晚报》2024年3月5日文学角
14、青春爱情树《齐鲁晚报》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烟台版
15、老唱片里的岁月《烟台散文》春季刊
16、我与绿色推拿院《黄土地文学》第二期
17、我的“凤凰男”妹夫《现代作家》57期
18、体检中心奇遇记《芝罘文艺》2023年冬季刊(今年春季收到)
19、就好这口羊肉《烟台晚报》2024年3月23日星期六
20、修铁路的父亲《烟台晚报》2024年3月20日星期三
21、正能量与负能量《芝罘文艺》春季刊
22、像姐姐一样的妹妹《苏州文学20》2024年4月刊
23、母亲的照片《老年生活报》2024年3月29日星期五
24、母亲的照片《齐鲁晚报》今日芝罘(同上)
25、世界读书日随笔三题《烟台晚报》2024年4月27日星期六
26、娘,我来看您了《老年生活报》2024年5月10日星期五
27、今夜无眠忆母亲《烟台晚报》2024年5月13日星期一
28、我眼中的莫言及其作品《当代文学海外版》2024年(总55期)夏季刊(刊号ISSI2296-8976)
29、张凤英作品选三篇被选入《阅读》2024年海外孔子学院教材(主编:戴维·雷姆尼克)亚特兰大孔子学院与香港传媒出版社联合出版
30、小宝宝穿越宝宝的童年《丑小鸭》2024年第2期(夏季刊)
31、书籍的魅力《北海文学》2024年6月8日星期六夏季刊
32、难忘儿时端午节《烟台晚报》2024年6月9日文学角
33、劳动节我读了《大国工匠》这本书《西北文艺》2024年6期
34、怀念三叔《烟台晚报》2024年6月15日星期六
35、父亲的信《烟台晚报》2024年6月20日星期四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