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璞】首次介入搜捕杀人犯行动(随笔)

编辑推荐 【文璞】首次介入搜捕杀人犯行动(随笔)


作者:朱炳初 白丁,4.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0发表时间:2024-03-01 09:33:44
摘要:原陆军第63军副军长因腐化堕落问题被停职审查,经军党委多次帮助批评并没认清自己问题的严重性,反而认为是组织上与他过不去,从而产生报复心理,盗手枪两支,行凶杀人后潜逃,军里组织力量搜捕,结果是自杀身亡。此事教训严重。我参与行动主要是汇集搜捕情况,向有关领导部门回报。并从此事件引发人生思考!


   1972年5月18日,我任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党务科干事,随军区张正光副政委带领的工作组赴太原,准备整顿63军党委,解决领导班子不团结的问题。刚下火车,接到报告:“副军长余洪信行凶杀人后潜逃”。
   副军长行凶杀人,这是个极其严重的恶性事件,我们工作组的任务一下就转到了搜捕上去了,由我担当搜捕情况的记载整理及上报任务。
   余洪信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杀人犯,潜逃后是怎样展开搜捕的呢?
   余洪信,河北省武强县孙庄乡人,1942年入伍,战争年代英勇善战,多次立功,数次负伤,是所在部队著名的战斗英雄;新中国成立后工作成绩突出,43岁任师长,44岁提拔为副军长。
   “文革”中,余洪信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任军管会主任期间,由于放松世界观的改造,政治上无视党纪国法,作风上横行霸道,以“太上皇”自居,作威作福。尤其在生活上腐化堕落,淫乱思想极其严重,以致达到猖狂的程度,在不长的时间里依仗权势,为所欲为,引诱、胁迫奸污、猥亵妇女30余名,不少受害者慑于威势,敢怒不敢言,只得忍气吞声,以泪洗面。有一位遭受百般蹂躏的女医生得知总政治部工作组到巴盟,就提呈了控诉信。此信转军区后,军区党委十分重视,随即组织人员调查。
   余洪信的问题败露后,被停职审查。军常委多次听取余的思想检查,但他避重就轻,搪塞应付,因而没有通过。常委决定继续对余批评帮助、教育挽救。但余对此,极为不满,极力对抗,认为军常委,尤其是正副书记(军长、政委),与自己过不去,故而怀恨在心。
   5月17日晚,他得知军区首长次日来军,以为是解决他的问题,于是在夜深人静之时,到侦察连盗窃手枪两支、子弹数发(无疑,他是准备在处理他问题时,见机行事的)。妻子李俊芝担心余深夜出门可能有什么问题,就起床查看,刚出门就看到余回家时口袋里插着手枪,惊觉不妙:丈夫可能会自杀(在这之前,已收缴了余的枪支,包括猎枪等,把背包带及绳子都进行了清理),随即上前夺枪,不料走火,以为余要杀她,吓得逃跑;此时余的女儿出来抱住父亲夺枪,被余挣脱。女儿即刻去找母亲。
   一声枪响,冲昏了余的头脑,感到预谋既已暴露,就一不做、二不休,铤而走险,旋即去敲军长的门,急促地叫“军长、军长!”军长阎同茂听余的叫声中藏有杀气,就没有理睬;这时,军政委曹步墀听到枪声,即给政治部值班室打电话,并叫妻子别开灯,而政委妻子邢玉荣却拉亮了灯,从床上坐起,说时迟,那时快,余洪信想杀军长不成,即刻赶到军政委家,透过窗帘,看到床上有个人影,以为是曹政委,就“砰、砰”开了两枪,其中一枪正中邢玉荣头部,当即身亡。
   军副政委杨兆魁听到枪响后,立即从屋里出来,边走边喊“谁打枪、谁打枪啊?!”此时,正碰上余洪信,余叫了声:“老杨啊!”话音刚落,“砰、砰”就是两枪,其中一枪打中杨副政委的肩头,他一下子就矬在了地上。余洪信很快就到了军部北边办公楼前,这时政治部的公务员下楼去叫保卫处长,刚出门就碰上了余洪信,余朝公务员连开两枪,其中一枪打在了公务员的腿上……余怕有人追来,立即翻过围墙,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出了如此大案,震惊中央,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公安部副部长于桑直接指挥军区保卫部侦破,通缉令广为散发,各条战线展开,撒下天罗地网,投入无数公安人员、民兵,并广泛发动群众,进行抓捕。远处,卡住黄河渡口和中蒙、中苏边境,严防逃出国境投奔苏联,那时中苏关系紧张,而余又熟悉内蒙军事设施,一旦被苏利用,后果不堪设想,故而必须严防。近处,对太原市及其周边的沟坑山谷旱井进行地毯式的仔细搜索,甚至偌大的晋阳湖都用耙子探查,可谓全面彻底,滴水不漏。
   每天上午,我参加指挥组听取各路“捕余大军”汇报一天来的搜索情况,而后进行分析汇总,整理成文,呈报有关领导。几乎天天都有重要线索,多处发现余的可疑足迹,但仅仅是可疑而已。当然,在大量虚情中,也破了不少原来难以侦破的实案,这就是“捕余”的副产品,天罗地网的侦察,成绩还是很大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大量的“捕余”信息一天天的积累,随着不少犯罪案件的侦破,对我们也是很大的安慰。
   6月17日,在榆次县东阳公社的麦田里,群众收麦子时,发现了一具尸体。随即保护现场,报告63军领导。得到这一信息后,“捕余”指挥部极为重视,马上带着法医赶到现场,当时我也去了。只见尸体旁地上有两支手枪,两枚弹壳,一个空烟盒,一个火柴盒,几个烟头。据分析,余在这麦子地里,坐了好久了,吸着烟,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自感已经杀人,死罪难逃,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到一大片麦子地中央,附近没有村庄,估计死后不会有狗吃掉尸体,而一个月后割麦子定会被发现。于是,下了用两支枪(一支对头部,一支对心脏)同时开枪自杀的决心。在其上衣口袋里发现一张写给妻子的纸条:“俊芝:我为什么要勉强走这么远死到这里来?为的是不使你们看到我这副丑相而难过,当你们发现我的时候,已经是模糊不清了。余洪信,日期记不清了。”
   尸体经过一个月的阳光曝晒,已经腐烂,脖子已烂断,但骨架完好、大部分皮肤肌肉仍在,面目可辨。腐烂处蛆爬蝇飞,散发出阵阵恶臭。法医对尸体一点一点地细心地进行全身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部位。经法医鉴定后,将尸体运到军医院进行整理,而后让余洪信的妻子李俊芝来亲自辨认。李看了余的遗体后,写了证词。到此,“捕余”战斗结束。
   为了庆贺“捕余”了结,军区工作组部分成员与63军领导合影留念。
   余洪信事件给人们的启示是深刻的,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立下赫赫战功的老革命、老英雄,为什么会蜕变成腐化堕落者,进而变成杀人凶犯呢?那完全是他的世界观决定的。余在艰苦的岁月,在战争年代,能够冲锋陷阵、舍生忘死、浴血搏斗;在和平年代,有了地位与权力,就忘乎所以,抛弃党的宗旨,图乐趣、讲享受,而且把极其腐朽的思想当作人生信条。他在检查中说:自己受到所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思想的侵蚀,觉得“能乐一天是一天,乐极生悲也不怨”,“一个人不做点坏事,活着没有意思”,“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余洪信在这种思想毒害与支配下,必然走向革命的反面,不能自拔,跌落深渊,“遗臭万年”。
   1972年11月8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将余洪信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清除出党,开除军籍。
   由余洪信问题联系到当今落马的一批高位贪官,无不是从生活腐化堕落、贪图美色性欲开始,蜕化变质,走向犯罪道路的。还有一些出卖国家机密的叛国者,经不起金钱美色诱惑而成了人民的敌人。以德为本,讲道德、立公德、树官德,应该成为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古人云:“贪色为淫,淫为大罚。”这是被历史所见证了的哲理,值得记取啊!
   当然,作为一级党委,对所属成员了解不够、监督不力、放任不管,也是有责任的。余洪信的问题,不是一下形成的,思想不是突变的,假如能够经常过问,及早发现,适时给予批评帮助,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随着这场让人揪心的“捕余”战斗的结束,我们工作组也卸下了沉重的包袱,随即投入到原先的任务中去!我颇有兴致地在军部小园留影。
   这是我参加所有工作组以来,唯一只是日常汇总情况而无需写总结报告的一次。因为,搜捕情况结案由保卫部去写;余洪信事件的沉痛教训,必须由63军党委认真总结,报告给军区党委!
   (2024年2月29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8岁休干)
  

共 29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回忆性随笔文章。原陆军第63军副军长因腐化堕落问题被停职审查,经军党委多次帮助批评并没认清自己问题的严重性,反而认为是组织上与他过不去,从而产生报复心理,盗手枪两支,行凶杀人后潜逃,军里组织力量搜捕,结果是自杀身亡。此事教训严重。作者参与行动主要是汇集搜捕情况,向有关领导部门回报,并从此事件引发人生思考。文章逻辑清晰,叙事详尽,史料翔实,议论深刻,说理通透,从历史中见证哲理,很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期待新作。【文璞书苑编辑:别似幽居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4-03-03 12:27:46
  朱老先生文丰笔健,创作不断,问好朱老先生,向您学习!
2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4-03-05 15:07:40
  一次惊心动魄的搜捕,惊叹人坠落的可怕。
曾经的乡下少年,我愿用我的笔写我的过往,我的现在,甚至我的将来,分享我的喜极而泣,悲从中来,甚至是吊儿郎当。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