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花烂漫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花】游瘦西湖(散文)

编辑推荐 【山花】游瘦西湖(散文)


作者:海上稼轩 布衣,28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5发表时间:2024-03-05 08:56:31
摘要:此文写于2015年。

近些年来,扬州没有下过像样的大雪。即使下雪,也是落地即化。我们来扬州的前一天,下了一场鹅毛大雪,屋顶、树梢都戴上了白色的帽子,大地也裹上了银色的冬装。
   晴天瘦西湖,雨中瘦西湖,我都见过,唯有这雪景瘦西湖可是可遇不可求的。红日升起,树上的雪开始溶化,噼噼啪啪地往下落,时不时会有雪团落到我们的头上、身上,有时还会钻进脖领里。
   瘦西湖其实是扬州城外一条较宽的河道,原名保扬湖。面积480多亩,长4.3千米。原是唐罗城、宋大城的护城河遗迹,南起北城河,北抵蜀冈脚下。明清时期,许多富甲天下的盐业巨子纷纷在沿河两岸,不惜重金聘请造园名家擘画经营,构筑水上园林。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均六次南巡来此,对这里的景色赞赏有加。
   乾隆年间寓居扬州的诗人汪沆感慨富商挥金如土,作诗一首:“垂柳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后,扬州盐业衰退,湖上园林也逐渐萧条荒废。此后又经历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乱,更是残破不堪。此后,一些景点陆续恢复和重建。
   瘦西湖园林群在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所谓“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走近瘦西湖,如同走入立体的山水画卷。
   瘦西湖清瘦狭长,从乾隆御码头开始,沿湖过冶春、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莲性寺、白塔、凫庄、五亭桥等,再向北至蜀岗平山堂、观音山止。湖长十余里,既有天然景色,又有独具扬州风格的园林。
   锦镜阁是根据李斗《扬州画舫录》中所述锦镜阁重建的一座桥和楼阁合为一体的水阁,三开间飞檐重楼,形如品字,跨越一小河(夹河)之上,左右两间横跨两岸,中间空着,可通小船,行人过河时必须从楼梯上第二层楼如过桥一般,然后从另一边下楼梯到对岸。
   如果把瘦西湖比做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那么五亭桥就是少女身上那条华美的腰带。瘦西湖标志性的建筑是由五座组成的跨河石桥——五亭桥。五亭桥上建有极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风亭,挺拔秀丽的风亭就像五朵冉冉出水的莲花。亭上有宝顶,亭内绘有天花,亭外挂着风铃。桥墩由12大块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工”字型桥基。清秀的桥身和沉雄的桥基,两者为什么能配置得如此和谐呢?答案就在桥洞。五亭桥的桥身由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卷洞组成。空灵的拱顶卷洞配上敦实的桥基,桥基在直线配上桥洞的曲线,加上自然流畅的比例,就取得了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站在五亭桥上向东看,远处的湖光水色就是一幅典型的江南山水图景。桥东面有一座四面环水的建筑——凫庄。凫庄建于1921年,因为形状类似浮于水面的野鸭而得名。它的整体建筑紧凑得体,有效地烘托映衬了五亭桥和白塔。
   瘦西湖深入湖心的钓鱼台,原来是演奏丝竹乐器的地方。相传当年的乾隆皇帝逛到此地,一时来了钓鱼的兴趣。平日里一呼百应的皇帝钓了半天,就是没有一条鱼上钩。陪同的扬州盐商悄悄选了几个水性好的水手带着活鱼潜到水下。上面的乾隆鱼杆一落,下面的活龙鱼就被挂上了钩,乾隆爷龙颜大悦,将此地命名为“钓鱼台”。
   在中国,以“钓鱼台”命名的景点非常多,但扬州的钓鱼却是众多钓台中体量最小,也是极富特色的一座。它是中国名亭建筑的典范,是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代表作品。以钓鱼台为近景,北边的圆洞中可以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南边的椭圆形洞中则正好可以看到巍巍白塔。这一景象一彩一素,一横一卧,真是堪称绝妙。
   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风亭、吹台、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全都集中在这里。关于“小金山”的名字,还有着一段来历:说是有一回扬州和镇江的两个和尚闲聊,镇江和尚说:“青山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扬州的当然不同意这种说法,于是两人就下棋打赌。结果扬州的和尚棋高一着,此景定名“小金山”,并在庭中挂了这样一副对联:“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只用了一个“小”字,就把镇江的“金山”引渡过来了。院中有一块奇异的石头,据说是宋代花石纲的遗物。古代运输用船编号记数,十船为一纲。用船运送花和石头,就被称为“花石纲”。当年的北宋皇帝宋徽宗很喜欢奇花异石,在他六十大寿之际,决定在京城开封府建造一座万寿山。这块钟乳石来自广西,是方腊的农民起义而遗落在扬州的。这块钟乳石造型独特,呈两岸夹一水状,恰似瘦西湖的微缩盆景。再沿着山路拾级而上,便能登上小金山的风亭。风亭是瘦西湖景区的制高点,亭上有一楹联“风月无边,到此胸怀何以;亭台依旧,羡他烟水全收”。“风亭”这个名称就取自于上下联第一个字。
   瘦西湖与玲珑花界隔湖相对的建筑是望春楼和小李将军画本。它们完全是江南园林的风格,建筑规模从属于熙春台,色调显得清心淡雅,体现了南方之秀。望春楼下层南北两间分别为水院、山庭,将山水景色引入室内。卸去楼上的门窗就变成了露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
   小李将军指的是唐代大画家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这一对父子虽然不曾经带过兵,却都有将军的封号和待遇。他们二人都是当时著名的大画家,共同开创了中国唐代金碧山水画派。取名小李将军画本是指此地的景色和小李将军的山水画画意十分相近。
   熙春台与小金山遥遥相对,都处在湖面的转折处。这里也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熙春台夜景“熙春”一词出自老子的“众人熙熙,如登春台”。意指熙春台前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的繁华场面。郁达夫曾评论说:二十四桥的明月是中国南方的四大秋色之一。相传当年扬州盐商曾在这里为乾隆皇帝祝寿,所以这一景又被称为”春台祝寿”。熙春台一带的建筑风格处处体现出皇家园林富丽堂皇的宏大气派。所有的建筑都选用了绿色的琉璃瓦朱栋、白玉的玉体金顶相映成趣。熙春台气势恢弘大气,有北方皇家园林的气概。
   相传乾隆皇帝第六次坐船游览扬州瘦西湖。从水上看到五亭桥一带的景色,不由遗憾的说:“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这而看起来和北海的琼岛春阴就像极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财大气粗的扬州盐商当即花了十万两银子跟太监买来了北海白塔的图样,当晚连夜用白色的盐包堆成了一座白塔。这就是在扬州流传至今的“一夜造塔”的故事。白塔高27.5米,下面是束腰须弥塔座,八面四角,每面三龛,龛内雕刻着十二生肖像。和北海白塔的厚重稳健不同,白塔比例匀称,玉立亭亭,和身边的五亭桥相映成趣。
   扬州赏月的地方很多,月观就是其中之一。“月观”坐西朝东,前临开阔的湖面,每当皓月东升,凭栏而立,天上水中的两个月亮交相辉映,能体会到这“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的美妙意境。人们常说“月色如水”,在这里,月光和湖水相溶,云影和山影相连。
   长堤的尽头便是“徐园”。它是辛亥革命时期军阀徐宝山的祠堂。园中听鹂馆取名来自“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意。馆内的楠木罩隔,是扬州现存罩隔中的精品。听鹂馆门前的这两大口铁镬,是1500多年前的镇水神器,当年扬州冶炼业的发达的扬州经济的繁盛由此可见一斑。徐园中有一馆、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内有池塘,花木竹石,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的精巧雅致。
   “二十四桥”是瘦西湖的著名景点,其名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人心目中的二十四桥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九曲桥及吹萧亭组合而成,中间的玉带状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侧各有24个台阶,围以24根白玉栏杆和24块栏板。关于二十四桥到底指哪座桥,至今众说纷纭。
   乾隆极盛时期瘦西湖有二十四景:卷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览胜、冶春诗社、长堤春柳、荷浦薰风、碧玉交流、四桥烟雨、春台明月、白塔晴云、三过流淙、蜀岗晚照、万松叠翠、花屿双泉、双峰云栈、山亭野眺、临水红霞、绿稻香来、竹市小楼、平岗艳雪、绿杨城廓、香海慈云、梅岭春生、水云胜概,誉为“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昨夜的大雪给瘦西湖披上了银装,使得这位纤瘦的美女更加婀娜多姿,我们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选取雪景上。朵朵腊梅傲雪绽放,更显出冰清玉洁的品格。雪从树梢上落下,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为雪中的瘦西湖奏响了春的舞曲。
   据说,扬州十年来都没有积过雪,我也从来没有见过雪中的扬州。我这次去扬州,并不是为了要去看雪,遇到雪景就是一种机缘。我本想约了朋友一同再来观雪景,导游说,这种雪景十年不遇,以后什么时候会有谁都不知道。缘,就是不期而遇,有缘则遇,无缘则陌。

共 34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作者游痩西湖写下的《游痩西湖》,笔墨细腻、纵咏横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真是笔到深处情自海;必然游尽乐思写天空。”、“寥寥几笔纵辽阔;默默繁思写江山。”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编辑:黄江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江山        2024-03-05 08:57:16
  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2 楼        文友:海上稼轩        2024-03-07 06:53:37
  感谢黄江山老师的辛勤编辑和大力推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