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花烂漫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花】顶街记忆与妈妈(散文)

编辑推荐 【山花】顶街记忆与妈妈(散文)


作者:黄江山 举人,3062.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4发表时间:2024-03-09 11:04:02

昨天是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本想写一点什么,表示对中国妇女的盛赞,结果还是撂下了,只能在今天补上。
   此时,我想到妈妈。
   妈妈属虎,今年87岁高龄了,日子过得很快,日月如梭,一闪就过。
   妈妈当过童养媳,在老山福建省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横路下组放过牧,管过牛,农家的活样样都能拿得起手,是个勤劳的劳动妇女,性格顽强而且好胜,喜欢做大,就是什么都想当老大,逞强好胜。
   这是我记事的时候就督见的。
   几乎没有任何一件事能难倒妈妈。
   童年我们在霞寨圩长大,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读于霞寨小学,五个兄弟姐妹都就读这一间小学,这所小学后来改称霞寨中心小学。
   妈妈的身体板块结实,有一身硬朗的身体,勤劳坚强,我们的五个兄弟姐妹都拣到妈妈的优点,长得结实硬朗,有一副粗壮结实高大的身体结构。
   这不像爸爸那么矮小。
   所以,爱劳动、勤劳这就从妈妈的身上得予延续下来。
   妈妈带领我们五个兄弟姐妹,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她永远都是队长。
   霞寨镇,拾柴火,最远要到坂仔西坑,天不亮就得启程,而且没带“饭包”即点心,因为那个时候粮食紧张,我们居民户是靠定量供应的,又要经常从事体力活动,所以定量供应是吃不饱的。
   缺粮少衣少穿是那个年代的时代烙印、时代特征。
   妈妈很聪明、眼色好,会裁缝、裁剪衣服,我们的衣服从小到大都是她做的,妈妈还会织毛衣。
   童年我们是很苦的,什么都没有,据说妈妈生二姐时是一九六零年,妈妈都根本没吃上几只鸡、得予补补身体,因为当年是国家的困难时期。
   而妈妈又在一九六零年被挂红花精简机构回家了。
   以后就是靠四处打短工得来的微薄报酬以贴补家用。
   童年我们在顶街和坎圩两个小队长大。
   寒假和暑假的时候,我们去帮顶街小队割稻谷、“挖地瓜尾”即生产队主地瓜(也称番薯)挖好了,我们再进行第二次挖,拣点零零星星的蕃薯地瓜,还去帮生产队抱稻谷、拣稻穗以获得一些稻谷,我记得劳作一天,顶街小队有个小组长叫周和平,是我同学周和成的亲哥哥,周和平读了很多书,特别是文学书籍,总能出口成章、之乎者也的,他最爱说的一句经典口头禅:“上欺天子、下欺善人。”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时拂耳旁。
   顶街生产队最远的山田在西瓜坑和顶寮两个地方,割稻子我们都会去帮工,劳作一天可吃一顿“公饭”,而且我们随身自带“胶箩”(一种竹篾编的盛具),周和平都会捧一些湿稻谷粒给我们做报酬,这我们是很难忘怀的,稻谷晒干之后就可以拿去碾米厂碾成大米,以增补粮食填饱肚子。
   等我们稍稍长大的时候,妈妈就带领我们回到故乡“虎页”去栽种蕃薯地瓜了。
   故乡在福建省平和县钟腾村横路下组,这里是亲爷爷黄承波的出生地,爷爷十三岁那一年就离开故乡横路下到霞寨圩发展了,首先是杀猪,后来从事糕饼和酱油制作和销售,最后也熏陶成霞寨镇的一个商贾富户,培养了爸爸和叔叔的黄家第一代读书识字的人。
   因为爷爷和奶奶都不识字,觉得没读书很苦,连记账都不会。
   妈妈靠劳动,使我们五个儿女在毛泽东时代那个特殊的年代是很少挨饿的,因此妈妈是大功臣。
   我们长得高大、像妈妈,有一副结实的劳动板块,这有好身体,才能从事体力劳动。
   我们扛得起锄头,还会插秧、犁田、耙田,这我们本地话叫:“犁耙播”。
   我们养猪就卖给顶街生产队,换成稻谷,以填饱肚子。
   妈妈心灵手巧,性格顽强,这是她童年在大山里面常常劳动铸就的勤劳和吃苦耐劳的品格,她坚贞而勇敢、智慧和敏捷,虽书读得不多,但却勤学好学,什么都一学就会。
   “7·29”做大水以后,我们租的民房就在顶街生产队队址旁,而且一住就是七、八年,所以顶街的老百姓、父老乡亲对我们都挺好的,我们是不会忘记的,也是永远记在心底的。
   我们挑碗土,割茅草、拾柴火,在顶街度过了美好的童年,也把欢声笑语录在那里。
   我们拾柴火,一路是去坂仔西坑、一路是去官峰、五美、一路是去大湖深渡,靠的都是步行,那个年代,自行车都是少之又少,就是凤毛麟角的,所以“十一”路车,是我们最好的工具,即两个一代表两条腿,两条腿行走是我们儿时最家常便饭的、最习以为常、最司空见惯的事了。
   今天呀,我们是过上幸福的日子了,回首往事,回忆过去,星期六下午要割一担茅草、星期日要拣两担柴火已经远逝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了,我们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靠党的好政策,全靠祖国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是感激和感恩在心的。
   所以我们深深记忆着妈妈的勤劳和坚强,也常常记忆起顶街的那些老百姓,社会虽然进步了,但我们绝对不能忘本,吃水不忘挖井人,儿女不忘父母恩,这是常理。
   我也为我们能栖身顶街、栖身坎圩,能做为顶街和坎圩、特别是顶街的:“编外村民”而倍感幸福、倍感骄傲和自豪、而这些平凡的故事,热忱的帮助,沉淀在我们的童年记忆里,也永远激励着我们长大以后去奋勇前行,并夺得人生的每一个璀璨的成果。所以我顶街有好同学、老同学:周建树、周和成、周振龙、周树海都相继考上大、中专,这也都是我童年玩耍的好伙伴,这也将与记忆相永恒。
   顶街记忆,与岁月和历史永恒。
  
   2024.3.9.
  
   写于漳州

共 21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童年的记忆是很美好的,一桩桩、一件件,看似平常,却很不平常。铁人王进喜的一句撼天动地的话,可以掂来一用、那就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作者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写出了《顶街记忆与妈妈》这篇散文,读来是让读者深受感动的。作者成长的年代,是毛泽东时代,那个时候,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个年代,能让肚子不挨饿,能填饱肚子就是一个大问题。”作者用在童年经历的时光,并把在他身上发生的故事,沉淀成美文,是有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的:“读来触目惊心也;书之感人涕下之。”妈妈伟大、顶街人伟大、也映衬出中国人民的伟大。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家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了,也赶上这个好时代、伟大的时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非同以往,但是我们仍然要怀揣一颗感恩感激之心,奔中国梦、奔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但更重要的我们还得不忘过去、吃井不忘挖井人,因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就让我们放开脚步,去迎接新的壮举、新的飞跃吧!同时也祝中国人民,龙年吉祥!皆得所愿!放手奔搏!夺取新硕!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编辑:郭红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江山        2024-03-09 11:11:40
  衷心感谢郭红娟老师的辛勤编稿和精彩独到、囊括精粹的点评!衷心感谢!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2 楼        文友:郭红娟        2024-03-09 14:47:33
  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
知足常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