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黄河当作战马骑(散文)

精品 【流年】黄河当作战马骑(散文)


作者:董攀山 布衣,10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509发表时间:2024-03-09 16:05:51

1976年8月下旬,我们连正在济南南面的台前水库进行紧张的游泳训练。这天,突接上级命令,要我们即刻赶赴菏泽东明进行抗洪抢险。灾情就是命令,全连立刻集合、上车、启动,以最快的速度向东明扑去。
   东明县的一些农村地处黄河滩区,连日的暴雨使这里变成了一片汪洋。野外,洪水淹没了树梢;村子里,街道变成了河道;有的临街人家的院子里面也进了水。我们在黄河大堤上扎下帐篷、放下背包、安顿下来后,便以排为单位,划着橡皮舟挨家挨户帮助村民把家里的东西运到高处去,防止洪水再度上涨时被淹。这天,我们排分划三个橡皮舟,在排长赵兴成的带领下,整整干了一整天。傍晚,正准备返回驻地时,有几名下乡察看水情的公社领导,需要我们用橡皮舟把他们由黄河的西岸送到东岸去。
   如果是在平时特别是在枯水期,这根本不在话下。就在上个月,我们连奉命到济南北面的黄河济南段,执行纪念毛主席7.15畅游长江10周年活动的安全保障任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等上万人次横渡黄河,还有济南军区空军带有实战背景的渡河作战演练,我们划着橡皮舟来来往往,保障所有人的安全,前后长达一个多星期,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任何事故苗头。我舟划得不错,就是那时学会的。可是,现在的黄河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此时,新一轮洪峰刚刚来临,河中心一浪赶着一浪,发出“哇——”“哇——”的怪叫声。那阵势,就像一群发怒的狮子张开血盆大口要把人吞下去似的。更何况,早晨出来时,对困难估计不足,没有带午饭,认为遇有商店或小商小贩等,买点东西吃就行了。可是,所到之处一片汪洋,连水井都被洪水淹没了,老百姓吃的水是把街道上的洪水提进来,澄清了再吃。因此,我们全排从吃过早饭一直到此时此刻,整整11个小时,连口凉水也没捞着喝,肚子里咕咕直叫唤,浑身发软。怕吗?是有点怕。要知道,一旦橡皮舟被浪打翻或稍有点别的什么意外,我们就被冲到太平洋里喂老鳖去了,不,根本到不了太平洋,甚至连黄海、渤海湾都到不了,估计就在东营的黄河入海口处就被吃光了,连尸首都找不到的。但是,怕也不行,怕也要把地方领导安全地送到河对岸。我对自己说,参军那天在乘车赶往部队的途中,你不是想了一路子,要当李玉和,不当王连举,像杨子荣那样打虎上山、最终把座山雕拿下吗,怎么到了关键时刻就怕了呢?一起行动的不光你自己,还有排长、班长和各位新老战友,你的命值钱,人家的命难道就不值钱!我们把身上的救生背心脱下来,让地方领导穿上,又检查了一遍所带设备确无问题之后,便奋力向河对岸划去。
   还是新兵训练结束刚到舟桥连时,就听指导员和其他领导讲连史:舟桥连是一支领受任务坚决、完成任务圆满、敢啃善啃硬骨头的连队。自建连以来,年年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抢救人员20万余众,抢救各类物资无数,有力地支援了地方经济建设,荣立集体二等功。有一年,全连奉命外出到八百里外的地方抗洪抢险。完成任务返回时,他们没有像往常那样乘车回来,而是架起一座四方形的可移动舟桥,顺着黄河水一路下来,既按时返回济南,又训练了操作舟桥的本领。大家总结这次重大行动时,概括为一句诗:飞下直流八百里,黄河当作战马骑。从此,这句诗就成了鼓舞全连发扬传统、再创辉煌的精神动力。我想,自己入伍时间晚,没能“骑”上当年那匹飞下直流的八百里“战马”,那么这次横跨一下这匹战马,也不枉为舟桥连的一员吧!
   越接近河中心就越难划行。在平静的水面上,划一下前进一步,可是在波涛汹涌的黄河里,划一下前进不了半步,并且还要被河水往下游打去老远。三个橡皮舟就像三条蠕动着的小虫,一点一点地往前拱。
   我所在的舟上共有4个人:我,我们班副班长,连队器材员,一名地方公社领导。器材员是掌舵的,他不能划,否则偏离了方向,得不偿失;地方领导是被护送的,更帮不上忙;划舟的是副班长和我。而我们副班长车开得不错,舟划得一般,所以我们那个舟上,真正出力的就我一个人。不过还行,和其他两只舟相比,我所在的这只橡皮舟虽不领先,但也不是很落后,始终保持着离岸时的距离。
   河中心到了。前一个浪头还没有过去,后一个浪头又赶来了,两个浪头撞在一起,溅起冲天的浪花。原来那“哇——”“哇——”的声响,就是这么制造出来的。再往前靠近一点,一个浪头过来,把我们的那只橡皮舟一下子顶到三层楼高的高处,往远处一看,所有的农田、村庄、道路包括黄河两岸的大堤都在自己的脚下,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左右一看,那两只舟下沉到“谷底”,舟和人员立刻小了一倍多,很是好玩。还没看过瘾,顶着我们的那个浪头落下,我们又沉到了谷底,舟两边是两堵厚厚的水坝,“坝”上面是那两只橡皮舟,估计他们看我们也是小了一倍。就这样,三只橡皮舟像三片柳叶,随着浪头漂上浮下。如果把浪头比做人的手指,那么我们的舟就是黏在手指上的年糕,怎么也甩不掉。所不同的是,年糕不会移动,我们的舟却是移动着的。我按照平时练就的“两快一慢”(摇桨时,入水和出水时快,拉动时慢)的动作要领,使出全身的力气,一下接一下地划啊划……划啊划……当舟处在谷底的时候好说,因为两旁都是水,便于双桨拨动;当舟处在浪头顶端时就不行了,舟在浪尖上,桨够不着水,所以只能抓住谷底的那一瞬间前进一步。我一边划,一边默默地念叨:冲过河中心就是胜利,冲过河中心……冲……说也怪,开始时还有点害怕,这时却一点儿也不怕了,准确地说是顾不得怕了。尽管全身都在忙活着,可好奇心还时不时地作怪。当浪头再一次将我们顶上“高楼”时,我控制不住地扭头左右观望。
   “不要到处看!”
   一个低沉而严厉的声音传来,是副班长在提醒我。是的,他批评得对。都什么时候了,生死关头,还有心“一览众山小”!就像开始时所担心的那样,万一橡皮舟被打翻,我们就被冲到黄河入海口处喂鱼虾去了,哪怕你“狗刨”刨得再快,蛙泳游得再好(游泳训练时,我的“狗刨”和蛙泳都可以),也是无济于事的。再说,舟上不仅有你,还有别人,还有地方领导,大意不得。我急忙把目光从远处移了回来。
   别看河中心浪大水急,但脱离了河中心水流则是相对平稳的。在冲出激流跨入平稳水域的一刹那,我使出浑身的力气,并在心里大喊一声:“胜利了!”谁知由于用力过猛,只听得“咔嚓”一声,我左手的那只桨被折断,身子失去平衡的我,面向一侧猛地朝滚滚的激流中摔去。说时迟那时快,副班长一把抓住我的一只胳膊,器材员一把抓住副班长的一只胳膊,进入平稳水域的另一只舟上的七班班长一把抓住器材员的一只胳膊,已经靠了岸的排长又一把抓住了七班长的一只胳膊……就这样,一个抓一个,全排齐心协力,如同猴子捞月亮般地把我从死神的手中夺了回来。
   好险啊!
   一般说来,这时的我,应该是魂不附体和有着无限的后怕,可是没有这种心理状态,有的是满腔的懊丧和不甘。它奶奶地,没“骑”上“战马”时想骑,真的“骑”上了竟被“摔”了下来。若不是同志们奋力搭救,我不但小命不保,还真的被冲到黄河入海口处或在渤海湾里被大鲨鱼打牙祭去了。唉,这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摇桨的动作要领是“两快一慢”。慢,就是用力要均匀,不宜突然间使劲。我倒好,为了尽快地冲出激流,竟然违背要领胡乱操作,怎么样,出事了不?不顾包括自己在内的四名同志的生命安全,企图一举逃离河中心,也是一种贪生怕死的表现啊!“你啊,离合格兵的要求还差得远着嘞,还需继续加强摔打!”我在心里责怪自己说。
   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我们的橡皮舟在下游10多里处总算靠岸了。为感谢副班长、器材员和全排同志们的救命之恩,我把所有的桨和救生背心等器材往舟里一放,独自一人拉起橡皮舟,沿着水边往上游10多里处的驻地赶去。尽管自己也是又饿又累,汗流浃背。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飞下直流八百里,黄河当作战马骑。”
   当心情平静下来时,我又开始回味起“黄河”、“战马”、“浪遏飞舟”的情景来。原来,我只不过是朗读和背诵这些铿锵有力的词句,今天总算亲身体验了一把。好,很好!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年的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在连队组织的一系列的悼念活动中,我不止一次用这句诗词来激励自己,感染他人,决心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当一个有灵魂、有血性、有担当的革命军人。

共 33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作者多年前的一次抗洪抢险经历,读来惊心动魄。七六年夏,山东菏泽发生洪灾,作者所在的部队奉命前去支援。官兵们饿着肚子,划着橡皮舟往来穿梭抢救人员和物资,傍晚时又接到任务,将几名公社领导渡过岸去。作为舟桥连的一员,这样的任务原本不在话下,但战士们都饿着肚子干了一天了,浑身已经没有力气,而此时的黄河又像发怒的雄狮难以驯服,让人不免心生惊惧。不过战士们还是勇敢领受了任务。三个橡皮舟,迎着滔天的巨浪努力前进,一会儿被推上波峰,一会儿又跌落谷底,作者为代表的战士们始终牢牢把控着小舟,直到把领导顺利送到对岸。在即将靠岸时,作者的桨还断了,是战友们齐心协力把他拉上了岸。舟桥连要在黄河里训练,他们便以黄河为战马,苦练本领,成为一名有血性和担当的革命军人,关键时刻才能挺身而出。散文写得紧凑、生动,有感染力,突显了战士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和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高尚节操。佳作,流年推荐赏阅。【编辑:闲云落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314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4-03-09 16:10:01
  真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护送,看得人寒毛直竖。所有的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如今回望这些往事,心里定是感慨良多,所以笔下才有了不竭涌流之势。佳作欣赏。
   感谢分享,期待更多精彩。
闲云落雪
2 楼        文友:董攀山        2024-03-10 22:54:04
  那一次就没准备活下来,能活下来全靠命大。感谢江山文学推出,感谢闲云落雪编辑,感谢各位文友!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3-18 18:28:1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