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恒】小小生意郎(散文)
小时候,家里确实穷。父母漫山遍野种玉米,一家人只能混个温饱;穿的衣服破破烂烂,真正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房子是土夯的,四处漏风。父母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谋点出路。在他们的促成中,我就成了小小生意郎。
又是一年中秋节将至,桂花飘香,万家灯光,团圆佳节。在我们家乡,每家每户都吃“酥月”——纸质包装,整整四块叠放在一起;圆圆的,形状酷似月饼,内含多种坚果,价格便宜,味道甘甜,是孩子们的最爱。父母敏锐地捕捉到商机,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山路,从隔壁乡镇批来数十斤酥月,一元三一盒。他们忙于劳作,没有时间售卖。我和哥哥中秋节放假,不用上学,恰好有时间。
临行时,父母再三叮嘱我们:“你们就用小篮子装着,挎在手臂上,隔壁的四邻八村都走一遭,转一圈,多喊几句。每盒卖一块四,比商店里便宜点,应该会有人买。赚到的一毛钱,就归你们自己所有,可以自己零花。”“别忘了嘴甜一点,多喊人,有礼貌一点,这样买的人会多些。”
听说赚到的利润全都归我们自己所有,我和哥哥的眼里立马放出光芒,像茫茫大海里升起的那一轮太阳。我们吃完早饭,迎着晨光,收拾妥当,迫不及待地启程。
一路上,山路崎岖,露珠晶莹,沾湿了鞋面,但我和哥哥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只顾着夸下海口:一定要把所有的酥月都卖出去,这样就可以大赚一笔,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特别是零食。在我们眼里,即使少到几毛钱,也是一笔巨款。
我看了看哥哥,挠了挠头:“到了村口,我们要记得爸妈的话,大声喊叫,这样才能吸引好多人前来购买。”
哥哥也连忙补充道:“对,我们也要把价格一起喊出来,别人才知道我们的酥月便宜,比小卖部还便宜,肯定卖得出去。”
我们对话的感觉,真像一双十足的小小生意郎。
很快,我们到了第一个村子上洙坦。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有我们最亲的太姑婆。她一生未婚,终身信佛,为人向善,是太爷爷的妹妹,最为疼爱我们。果真,到了上洙坦,我们还没开始张罗,头发花白的太姑婆已丢下手上的农活,迈着小脚,蹒跚着脚步,每家每户替我们推销。
只是,由于我们做生意的时间已近中秋,许多人家的酥月已经备好;没有备好的,定是由于家庭贫困或者骨子里的节俭因素,也不打算购买;再说,农村人勤劳,这时候许多人已经扛着锄头在田地里干活,根本不在家。所以,尽管太姑婆非常卖力,费尽了口舌,一家一户地敲门,我们的酥月也一斤没有售出。
我们无可奈何地告别太姑婆,继续踏上销售路,进入下一个村庄。我和哥哥从小老实本分,笨嘴拙舌,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尽管我们鼓足了劲,一次又一次张大嘴,还是喊不出一句“卖酥月了”,更不要说什么“便宜”之类的话。我们只能提着篮子四处转悠,走过这条小路,穿过那过小巷;看看这户人家,瞧瞧那个行人;遇到旁人问起时,我们才红着脸,挤出一句“这酥月是卖的”。旁人听后,也只是微微一笑,就擦身而过。
实在没有办法,我们只能转道到达西坑——村委会所在地,户数过百,人口密集,是附近几个村庄里最为繁华的,更是我们最后的希望所在。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走得筋疲力尽,整个村庄都转悠完毕,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曾流连几秒,酥月还是原封不动地躺在小小的篮子里,静静的,无声无息,像是无言的嘲笑。
西坑村头有个小店,曾是我们无尽的向往。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梦寐以求的东西,来往的顾客也挺多。我们没有钱,但脚步还是不由自主地迈向小店。小店里玻璃柜台干净整齐,摆满了各色货物。我们看到花花绿绿的零食直流口水,咽了一回又一回唾沫。毕竟,早上出发的路上,就已经盼望了数次,把未到手的利润在幻想中花完。
我们到这里,并非卖酥月,因为我们知道小店本就有卖;退一万步讲,就算顾客想买,也会碍于情面,不可能在我们这里购买。
店主热情,毕竟来者都是客,大家都是熟人。他看了看我们的酥月,包装精美,带着玩笑似的问了价格。当我们报价后,不曾想,店主居然瞪大了双眼,似一盏挂在头顶的灯泡,不敢置信地开了口:“这酥月卖得这么便宜,比我店里还便宜。大家不买,我来买上一斤。”
我以为是个玩笑,他却真拉开抽屉,数出一元四角钱,递给我。我急忙踮起小脚,举起双手,努力地将篮子举得高高的,摆放在他的柜台上,让他挑上一盒酥月。
接钱时,我不带一点犹豫,生怕迟了一会,他就反悔了。直到钱在手,看了几遍,摸了数回,又放在鼻尖闻了闻,脸颊成了一朵花,眼睛成了一弯月。我把一元三角钱交给哥哥保管,再把剩下的一角钱交还给店主:“叔叔,我买一角钱糖。”哥哥想阻止我,建议我买点别的东西,可我哪里同意,毕竟这是我的利润,归我所有,归我使用。糖果才是我的最爱。
店主笑嘻嘻地拿出了几颗糖,递给我。我连忙剥开,塞到嘴里,甜滋滋的味道真美,赛过琼浆玉露。至于是几颗糖,有没有分给哥哥吃一颗,我已经全部忘记。毕竟那时,我才几岁,不过刚上小学,许多记忆已经全部模糊。
到了中午,回到家里,父母看看没有卖出的酥月,只能无声地叹口气:“唉,看来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种田,以后这生意就别做了。本来还想到孩子们锻炼一下,开心一些,结果折了本。”
虽然父母不开心,但我们开心,因为卖不出去的酥月,最后全成了我们的零食,填进我们的肚子。这小小生意郎没做成,但小小贪吃鬼吃着酥月的样子,如同天上的明月,昭示着阴晴圆缺,本就是人生路上最正常不过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