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怀念故乡的味道(散文)
那天是正月初二,我鬼使神差地翻开了旧相册,看着那年在故乡村口照的照片,一股思乡之情悠然而生。是啊,这是一个回娘家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成群结队的出嫁姑娘就会从村口走这条路回娘家,可是我的娘家妈妈和爹爹都走了十几年了,如今老家的院子里野草从生荒芜满院。我出生的那个北屋也是爬满了蜘蛛网,真是有家不能回啊!
猛然想起在离村子不远的县城里,还有三个同村的亲人,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叔叔,他们虽然都不是近亲,但是都是沾亲带故的同姓人啊!我和他们有同族血脉,他们的爷爷的爷爷是我的血亲。我一直与他们有联系。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有着类似的童年,有着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于是我联系了网名叫“心简单”的妹妹,与她聊起故乡的年俗,她是我妈妈在世时,最喜欢的女孩,她叫我妈妈伯母,那时候她上学没有书包,我妈妈就用缝纫机给她做了一个。她背着这个书包走过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我们聊起了家乡的味道。她问我对家乡的什么印象最深,我说出了最怀念的三种美食:咸肉萝卜干饺子,粉条萝卜丝包子,过年的大枣饽饽。
她赶紧说:“这好办,大枣饽饽我寄一个给您,我明天回村,给你找来咸猪肉萝卜干的材料寄去,你自己做出家乡的味道吧。”于是她紧接着介绍了三种美食的制作技巧。我录音后,用计算机生成文字资料,存了起来。
一周后,我收到了心简单妹妹寄来的超大型快递,快递员气喘吁吁地爬上楼,说:“大姨,您这是什么啊?死沉死沉的,快递费59元啊。”我开心的笑了,这是家乡的味道啊!打开快递,我看到了久违的故乡咸猪肉,故乡特有的白萝卜干,还要著名的故乡大红枣……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开始动手按照传统的家乡配方制作起来了。这个配方是我们苍山村独有的,其他村的制作方法和我们略有不同。我根据妹妹的传授和自己记忆深处的场景,开始做故乡大年初二招待闺女婿的美食——咸猪肉萝卜干饺子。
咸猪肉是故乡保存猪肉的一种方法,腊月天,每家都会把养了一年的年猪杀了。那是正儿八经的“土猪肉”,黑毛的,嘴短、腿短、尾巴短,泼辣不挑食,是家乡特有的品种。村里人养猪都是粗康野菜,从来不用科学饲料,他们认老理儿,感觉用饲料养猪不好吃。妹妹寄来的咸猪肉一开开包装,一股扑鼻的香味儿扑面而来。突然间,我就想起小时候,跟奶奶一起打开咸猪肉缸的情景。那时候,我猛吸鼻子,似乎是沉醉在这香味儿中似的。
我将萝卜干洗干净,放入沸腾的开水中,煮十分钟左右,关了火,自然冷却下来。妹妹说了,不能用冷水激,那样就失去味道了。趁着萝卜干自然凉下来的时候,我和面、摘韭菜,洗韭菜,控水。最重要的是,首先把四四方方的咸猪肉切成小丁,要切得细小,越小越好但不要剁碎,要的就是沙子的感觉。在将生姜切成末,大葱切成末,与肉丁搅合起来,放上小磨香油,小粒的花椒粉面,再搅和均匀。其次,将萝卜干捞出,剁碎,搅和起来,最后,韭菜切成碎末,搅和进去。这时候面团已经醒好了,揪剂子,擀皮,包饺子。我包的饺子是和母亲一样的形态,比奶奶的还要好看,这天我一个人包了三十多个,烧开水,煮饺子,迫不及待的盛出来,趁热乎尝一尝,一股沁人肺腑的香气,立刻唇齿间流传开来,我眯着眼睛很沉醉地说:“久违了,家乡的味道……”顿时,泪如雨下。
小时候,奶奶做这一切的时候,她垫着小脚在宽敞的院子里来回穿梭,我像一个跟屁虫,在后面跟着她在院子里跑来跑去。那情景就好像在昨天。时间老人真会和我们开玩笑,奶奶去世已经很多年了,我也到了奶奶最后的年龄。故乡啊,回不去的才是最想念的。
三天后,我尝试包萝卜丝包子。妹妹寄了干萝卜丝,需要用开水焯一下,放凉后再用。粉条是故乡特有的土豆粉条,开水煮一下,软了后剁成馅儿。萝卜丝凉后也段成丁,然后将咸猪肉段成馅儿,放上香油花生油,花椒粉,葱末,姜末,一起搅拌起来。就可以备用了。最后的制作过程,和普通包子没啥区别。这个包子荤素搭配,非常有营养,是孩子们的最爱。通过这几天的故乡美味儿还原过程,我沉睡多年的儿时梦想苏醒了。记得那时候,我多么喜欢和奶奶一起做包子啊,奶奶手把手交给我给包子捏褶,奶奶还说:“包子好吃不在褶皱,可是女儿的手艺就看褶皱,你啊需要好好学习做饭,将来才能当个好媳妇。”
半个世纪过去了,我已经过了“好媳妇”的体验过程,成长为“好奶奶”了,我包的饺子,宝宝贝贝都喜欢吃,可惜那时候忘记给他们包一顿故乡的咸猪肉萝卜干饺子了。等下一次去杭州,我一定把故乡的美食给他们尝一尝。小时候,我就是靠了故乡的味道吃得身体强壮,从来没有去过医院,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三叔的几味草药就搞定了。
喔,多么诱人的故乡味道啊,我至今难以忘怀!人生最初的味道是令人难忘的。


1、两次难忘的教诲
2、送给给婆婆的礼物
3、忆在草原当小学教师的岁月
4、圣诞礼物
5、穿千层底布鞋的岁月
6、生命之光
7、最后一次探亲假
8、满仓想妈妈
9、第二故乡亲人圈
10、飘香的胡萝卜羊肉粥
11、代课岁月
12、烟台人在内蒙
13、儿童慈善活动应该经常化
14、酸菜水饺
15、冬储白菜和大葱
16、不要等到教师节才想起尊师重教
17、我的拿手好菜——白菜心凉拌龙口粉丝
18、父亲的手
19、难忘济南五谷杂粮粥

1、ytwbytj@126.com《烟台晚报》
2、qlwbsuibi@163.com《齐鲁晚报·随笔》
3、jwbfkb@163.com《今晚报·副刊》
4、qlwbxz@163.com《齐鲁晚报·写作》
5、mangyuan6@sina.com《莽原》
6、qilupinglun@sina.com《齐鲁晚报·评论》
7、syrbcghfk2020@163.com《光明日报·副刊》
1、ytwbytj@126.com《烟台晚报》
2、qlwbsuibi@163.com《齐鲁晚报·随笔》
3、jwbfkb@163.com《今晚报·副刊》
4、qlwbxz@163.com《齐鲁晚报·写作》
5、mangyuan6@sina.com《莽原》
6、qilupinglun@sina.com《齐鲁晚报·评论》
7、syrbcghfk2020@163.com《光明日报·副刊》
8、

1、我的大学老师(散文)《青年文学家》2024年第2期上旬刊
2、难忘儿时端午节(散文)《参花》2024年第2期中
5、草原春意浓《当代文学海外版》2024年第1期
6、王秀梅中篇小说读后感《当代文学海外版》2024年第1期
7、王秀梅的中篇小说是现实生活的镜子《西北文艺》2024年第1期
8、托娅的救赎(小说)《苏州文学》2024年第二期
9、母亲纳的千层底《烟台日报》2024年1月23日
13、儿时的惊蛰《烟台晚报》2024年3月5日文学角
14、青春爱情树《齐鲁晚报》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烟台版
15、老唱片里的岁月《烟台散文》春季刊
16、我与绿色推拿院《黄土地文学》第二期
17、我的“凤凰男”妹夫《现代作家》57期
18、体检中心奇遇记《芝罘文艺》2023年冬季刊(今年春季收到)
19、就好这口羊肉《烟台晚报》2024年3月23日星期六
20、修铁路的父亲《烟台晚报》2024年3月20日星期三
21、正能量与负能量《芝罘文艺》夏季刊
22、像姐姐一样的妹妹《苏州文学20》2024年4月刊
23、


31、书籍的魅力《北海文学》2024年6月8日星期六夏季刊
32、难忘儿时端午节《烟台晚报》2024年6月9日文学角
33、劳动节我读了《大国工匠》这本书《西北文艺》2024年6期
34、怀念三叔《烟台晚报》2024年6月15日星期六
35、父亲的信《烟台晚报》2024年6月20日星期四
36、怀念故乡的味道,烟台晚报2024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