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既往】那年我特别喜欢照相(散文)

精品 【东篱∙既往】那年我特别喜欢照相(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0256.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4发表时间:2024-03-12 06:03:51
摘要:真庆幸,在北京接近一年的时间,除了美好的记忆,我还有一些照片,可以让我闲坐时翻翻看看,回忆每一张照片里的风景。

【东篱∙既往】那年我特别喜欢照相(散文)
   在我出生的那个年代,照相是一件无比奢侈的事情。我的写字台板下压着一张我的百日婴儿照。感觉有点丑陋,我便不爱照相。
   2000年,我在北京教育学院进修,特别喜欢照相了。
   归结原因,并非我长英俊了,并非我特别上镜了,可能是因为背景和心情吧,那大半年,消费了8个柯达胶卷。
   在天安门前,我觉得没有年龄感,“我爱北京天安门”,一直是建国后出生的人的爱国启蒙儿歌。中年的我,那日起大早,在广场等待升旗仪式,之后,我便在金水桥上摆好了姿势,那是一身淡色的格子西服上装,汉白玉扶栏,透着乳白色的润光,五月的风,轻轻地撩起了我的西服一角,很有匆匆而过的样子,一侧的行人也走进了镜头,他们的目光都射向了我,我成了一个焦点。
   孩子和我一起欣赏这幅照片问我,是哪阵风把我吹到了天安门前?
   五月的晨风。猎猎的红旗下,晨风温润。那个背景,特别难得,所以看不清面目,我被晨风迷住了眼睛。五月的春风。长安街春风骀荡,行人闲步,春风给我留下了影子,所以我至今还可以握住那缕春风,春风还扑进我的怀,有衣角撩起为证。时代的春风。我一个农家的孩子,被教育部选为骨干教师,进京进修,这在我所在的城市,我是唯一一个。我多么想把这张照片呈给父母看看,选一个澄明的月夜,落座在老屋的炕头,摆好那张炕桌,擦拭几遍,不能让父母一睹儿子的眼光失望,我会捕捉父母此时的眼神,看他们眸子里流出的是什么,惊讶,羡慕,自豪?他们的眼睛一定模糊,泪水会充盈着眼圈,我不想为他们拭去泪花,他们一生也没有如此幸福过。
   我的父母,曾为生活奔波,走了很远,到过朝鲜谋生,但那时的北京,是他们不敢想去的地方,一个儿子,能够延续父母的脚步,走到最应该去往的地方,可能是最大的愿望。
   我懂得,父母根本不会跟我比较他们曾经的照片,因为黑暗里的光是弱弱的,看不到他们的精彩背景。我希望他们不断地絮叨着,问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一定会告诉他们,那桥叫金水桥,那门就是天安门,那楼是城楼,曾经站过伟人,那飞檐斗角,是祖国腾飞的翅膀。我是诗意的,父母肯定沉醉。我会告诉父母,14亿人,我是多么幸运的一个,你们的儿子是多么幸福的一个。
   如果父母还活着的话,这样的时光不会被剪掉一角,我要准备怎样的叙事草稿啊。
  
   二
   我奔往地坛,绕地坛三匝,完全是因为史铁生的那篇散文《我与地坛》,我不能挡住地坛,我把地坛当作一个历史人物,站在他的一侧与之合影。
   我喜欢地坛额头的“祈年殿”的鎏金大字。多么光鲜,等于是一种对天地的表态,宣言,我喜欢默默地对视,心中默念着我的愿望。祈,一种虔诚的态度,就像佛徒面对“大雄宝殿”,我不一定跪拜,但一定会在心底膜拜,当然这多半是因为史铁生的那篇文章,他是自转着轮椅来朝拜的,他说是来玩,我不信。他也在这里留下一张照片,但不是地坛前,他“坐在轮椅上,背后是一棵老柏树,再远处就是那座古祭坛”,后来他去寻那个地方,老柏树“已经死了,而且在它身上缠绕着一条碗口粗的藤萝”。他说,幸亏自己收藏了那时,就像邮票,可以用于寄信,也可以收藏,这些,都无法变成他的语言,一旦变成可以叙述的东西,就失去了意义。
   他说,上帝的苦心安排是对的。不能行走的生命,也要承认上帝的安排,一股苦涩的口感,并非阅读而来,地坛古园里,弥漫着一种沧桑而孤寂的氛围。
   我对地坛的理解,因为史铁生便多了一份沉重的意蕴,祈天祈地祈年祈人间少一点苦难吧。所以,我站在地坛前,默默地以意念将古园按照史铁生的描述,做了碎片回忆,我不敢目视他笔下的剥蚀了的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的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的一段段高墙和散落了的玉砌雕栏,祭坛四周愈见苍幽的老柏树,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
   我始终不能忘记那年一个学生(小儿麻痹症),一瘸一拐地走进我的办公室,要求一个公道,为什么考高中的表格不能填写“健康”两个字,我说,可能是课间跑操,你……
   我明白,这个省略号后面的东西很残酷。
   皇帝祈年,祈祷风调雨顺,先农保耕,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社稷长存。
   我也祈年,但愿像史铁生一样的人,也在祈年殿前得到福佑。我不相信上帝,我相信地坛。那张照片,我已经缩小到一个点,完全是给地坛留影,这是我告诉朋友摄影取景的原则。
   我特别怀念那篇文章给我的感觉。史铁生说,有人在园中优雅地穿过,母亲在园中呼着寻儿的温声,几篇落叶飘然于他的轮椅……都令他无比开心,脾气再坏,只要轮椅载着他在古园里,一切都安静下来。
   十年后的史铁生,终于也沉寂在地坛古园里,永远地安静了。
   我把所有对地坛的怀念,都寄存在那张没有一个字的照片中,对于专业摄影家来说,这张照片是要作废的,而对于我,则可以叩开我的心扉,是写满我的怜悯之情的一页经文。
   多少年了,我又觉得那时的照相取景,是粗糙的,这些年再没有去过,那时,也应该留下一个背影才对,轻轻地退着离开地坛,离开史铁生笔下的那些苍幽的风景,给一个总是在此祭奠自己生命的人一个告别。珍贵的记忆,有价值的镜头,是不容易捕捉的,能够存于个人的相册的少之又少,只能随时光沉淀,我幸运的是还可以重温那段光景的滋味。
   照片,是光与影的瞬间定格存在,但我理解的“光”,并非完全是光线光圈,而是一种时光深处的东西,我不能把四百年的地坛历史放进光圈,但我可以洗出照片上的某些时光影像,这也是我在北京爱上照相的理由。
  
   三
   我也想到了北京的痛苦,就像谁无端地朝着祥子拉的人力车猛踢一脚。北京痛苦的伤疤,放在了圆明园,放在了卢沟桥。如果说外寇妒忌中华名园,那“卢沟晓月”惹了谁的眼?
   必须和“卢沟晓月”合个影。在京研修,前几天刚刚听了北大文学教授钱理群先生关于现代文学的讲座,让我们读读王统照。我急切地读了他的《卢沟晓月》,他说,“万古长存的‘晓月’也必定对你惨笑,对你冷觑,不是昔日的温柔,幽丽……”因为这座桥承载着近代的耻辱和英勇,我无法用一种表情来摄影留念,只能选一处桥栏,表示我在抚摸昨日的痛。
   那日,阳光璀璨,似乎太阳并不记得曾经,根本也未让晓月跟我打个照面。我不敢在镌刻着“宛平城”的桥头留影,弹痕依旧在,伤疤还清晰。我不敢一一检视这座桥上的弹痕炮印,更不敢抚摸那些姿容祥和的石狮子,生怕狮子一声吼,因为它们曾经在炮火里颤栗,不能再有丝毫的动静去打扰。
   我从桥的一端往另一端步去,痛苦已经不属于我这一代人,但沉重却是挂在脚步上的铅坨。
   我不知那些匍匐在桥面的石头从何采来,已经变得凸凹不平,坑坑洼洼,石头上带着隐约的粉色,仿佛是永定河的水翻上来,一波一波地在桥上推进,荡漾,将我的思绪推向很远……
   据历史可知,这座桥始建于北宋,经过金元时期乃成。曾列京城八大胜景之一,这是初入京城的孔道,旅人无不在桥感喟,官旅商贾,以晨出京渡。归者有夕照,出者见晓月,喜忧欣戚,此桥承载无数。我站在桥上,未见下弦钩月,却闻到一股硝烟,曾经的7月7日,那弯晓月怎不溢血,岂是挹几瓢永定河水可以冲淡的!
   我端坐于桥面光滑的石板,面不敢带一丝笑意,只想做一个沧桑风景的信徒,表达出我对这座桥承受的苦难的哀悼。我所席地的石板,他日晓月也来照,晓月会懂得一个悲怆的人的感情,说什么“秦时明月汉时关”,多么遥远的时空变幻,我们早已觉得没有了沧海桑田的轮序荒蛮,有的只是一个短距离的时间节点,而此时,日寇的嘈杂铁蹄,破晨宁静的炮声,仿佛就在眼前。照片洗出,我在背面题上了“卢沟一石,晓月无影”。
   我想抱石闻血腥,我想面贴顽石听冲锋。
   从卢沟桥转身,我去往两处寺庙观光。我是觉得,唯有这个时代,我可以在谋生学习之外去获得一些禅意。
   在潭柘寺,我与“宝锅”合影。在灵光寺面前留影。
   据说,宝锅“漏沙不漏米”,我想揽胜京城米脂般的风景。我想只借“灵光”两个字,踏景观物,灵感突现。
   这一年,我特别喜欢照相,只因在京城。他日,我再进京,我会按照这些照片留下的时光影像,去重温走过照过相的地方。有人说,旅游,去过的地方不能再去,会兴味索然。我觉得未必,我三次走进昆山周庄水乡的怀抱,依然还有再去的冲动。
   往事,旧照,就像一坛老酒,解封了不打紧,每一次品都是不一样的口感,或辣口,或苦涩,或甘醇,我喜欢品出我所认识的北京的时光层次。
   时光崭新,我却老了。我还是喜欢这种新老的对比,想站在天安门前,留下一个老者的再爱。想在地坛前双手相合,再拜祈年。想起个大早,踏上卢沟桥,争看那“卢沟晓月”,补上我的这个遗憾。
   但愿北京日新月异,让我不识旧面目,但留一个旅人的旧情怀。
   让我再一次喜欢上照相吧,留下一些精彩时光的影像。记忆,需要影像佐证,影像需要记忆添加细节。喜欢照片了,我可以从中找到曾经的我。我更相信,那些被照片记录并定格的感情,是可以持久保存的。
   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很高大,我的那些照片上的背景很丰富,目视照片,就像回到了2000年的北京,折回到一段历史中。
   就像看看我的百日照,不仅仅是证明了老,还让我捕捉并拥有了漫长时光的暖。在北京的日子,照片留住了我的思念。
  
   2024年3月12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7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第一节写在天安门照相,场景描写细腻灵动,令人读罢有着如沐春风,如浴阳光的舒适之感。看似写照相,实则写满了对父母的怀念,写满了对当今时代的赞美。第二节写在地坛留影。作者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去写地坛风景,而是写了史铁生,也联想到了作者自己的一位患小儿麻痹症的学生。字里行间流泻着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第三节写与“卢沟晓月”合影。作者没有落入俗套一味写景,而是巧妙地复苏了一段沉痛的历史,虽时间过去久远,令人读罢,依旧情难消,意不平。本文构思巧妙,精深朴厚,营造了感伤动人、思想深邃的散文意境,令人读罢,在思想情感上受到强烈的震撼。文章看似写特别喜欢照相,实则写对北京,对时代,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泻着作者对北京,对祖国的祝福,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高远的境界。文章文气贯通,大气脱俗,洋溢着厚实的文化底蕴,见识独到而深刻,可以说朴实中见超常,自然中见真美。文章精致不可临摹,值得反复品读!【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312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3-12 06:12:10
  手法巧妙,不落俗套,这是怀才老师写文一贯风格,此文也不例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读来咀嚼回味!好文,力荐品读。遥握问候老师,谨祝一切都好!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2 07:52:11
  谢谢湘莉老师的精彩编辑,辛苦了。虽不是帅锅,但那年特别喜欢照相,原因我交待了,主要是在北京,很兴奋,很幸福,一生难得,对于我是这样。两个很大的影集,至今保存。照相不少,捡出最有意义的,凑一篇吧。说不上是什么精巧的构思,信笔叙述,表达我所理解的北京。遥握,问候春祺,期待湘莉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3-12 07:27:34
  老师幸运,我连个百日照都没有,现在,最早的一张照片是镇上八年级毕业拍的单寸照,用于报高中。老师文章写了三张照片,天安门、地坛、卢沟桥,选材极具典型性,平静的叙述中,表达爱国之情,表达对史铁生的怀念之情。奇妙的构思,三张照片,拼出一段难忘的时光。从文中知道了老师获得教育部骨干教师的殊荣,了不起,大赞!拜读学习老师佳作,祝身体健康,写作大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2 07:58:27
  谢谢韩老师的美评,在这里与你文字交流,仿佛对坐,真好,谢谢。我也不知还有一个百日照,是足够幸运的了,所以我珍惜,一直看着,从百日到差不多古稀了,这样的跨度,可能不容易得到啊,我那时上高中没有照相,是高中毕业时,7个要好的男同学在一起照了一张,也很珍贵。在北京的照片不少,逛了不少地方,费了不少胶卷,但值得,起码我可以随时翻看那时的留影,回顾那段美好。时光易逝,但好在有照相留住影像,让我们回忆,生活的美好是多方面的,只要在乎生活,就能够从生活里提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时过境迁啊,那年全国培养一万名中学骨干教师,我忝列其中,也算是荣幸吧,其实比我优秀的太多,我只是幸运吧。遥握,问候春祺,期待韩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3-12 10:13:52
  那年,喜欢照相的原因,因为在北京学习,要与天安门合影要与卢沟桥同框,要记住过去,不忘历史,享受现在的美好幸福,读老师的文,感受精彩。祝老师天天开心!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2 10:16:04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留墨。一段岁月把,拿过来再回味,找不到资料,就搬出了照片,一看就想到了曾经,有感慨,选几张回忆既往吧。穷人的孩子能在北京待上半年,足够幸运,想写出我的感念吧。遥握,期待佳作,问候春祺,谨祝编创快乐!
4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3-12 12:00:16
  看过文章,就能想到老师的照片有多美!山河美!人更美!感天地豪气,看老师旧照。像身处历史的回廊里,听时代交响!感佩美文,汗颜留墨!我的文学功底跟您比差远了。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2 12:05:42
  谢谢本真老师的精彩留墨。怎么可以那样说呢,我们的相遇,本来就是一段弥足珍贵的经过。那时尚年轻一点,算个人的风华正茂,能够在北京待一段时间,我都记得幸福幸运。所以,翻开老照片,有了想写一下的冲动。本真老师的文笔朴实厚重,特别是善于讲故事,让我很佩服。遥握,期待本真老师佳作,问候春暖。谨祝编创快乐。
5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3-12 12:25:01
  我记得第一次去天安门广场时、心情特别激动,所以我能理解怀才老师在天安门广场照相的心情,是喜悦,是激动,还有一份自豪,父母如果看到怀才老师在天安门前的照片,他们一定也是自豪的,为儿子的出色而自豪,他们也会感到很幸福,儿子替他们完成了未了的心愿。怀才老师在地坛的照片,让怀才老师想起了史铁生那篇《我与地坛》,那篇文真让人动容,我曾去过地坛,那时候还在上大学,还没有读过史铁生这篇文章,没有怀才老师这么深刻的体悟,更没有怀才老师渊博的学识,如果现在去地坛,我的心情可能也会变得沉重了,怀才老师心地善良,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卢沟桥我没去过,要是去的话,我的心情估计也会和怀才老师一样,是痛的。照片真的很珍贵,能将时光定格成永恒。我想,怀才老师那一年照的相,一定是意气风发、英俊潇洒、玉树临风、气宇轩昂的,也是幸福而自豪的。怀才老师这篇文章写的很有深度、也很精彩!拜读学习,大赞特赞!问好怀才老师,遥祝幸福快乐!吉祥如意!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2 15:09:39
  谢谢如菊老师的美评。一个普通人,能够在天安门广场留影,我觉得已经足够幸运的,多数人一辈子没有去过。所以我想到父母如果看到我在那留影,一定是抑制不住激动,为我自豪,可惜这样的假设,徒增悲戚。我特别敬重史铁生,所以去地坛,有一半的理由是因他。他残疾,在北京作协,有了组织,才有了生命春天,他的大部分时间留在了地坛,留给我们的,现在只有缅怀了。卢沟桥,我从西向东走,心情很沉重,桥面的石头,是旅人踏平的,但弹坑也分布其间,心情马上凝重起来。每个人都有青春年华,一晃就过去了,来不及回味,那就只能回首去看,也是一种慰藉吧。遥握,期待如菊老师 的佳作,问候春祺,谨祝编创快乐!
6 楼        文友:简柔        2024-03-12 15:54:41
  北京,曾匆匆一游,地坛,卢沟桥没有去过,去了天安门,故宫,长城,颐和园,在天安门也曾留下照片,心情愉悦。怀才老师的三张照片,三种心情,有欣悦,有怀念,有沉郁,皆因景物之故,这是风景的力量,也是因为一颗丰富而柔软的心所致。为怀才老师获得全国骨干教师鼓掌,无比敬佩。看照片,追忆美好时光,老了的是年龄,年轻的是奋发的精神,是不懈的斗志。拜读怀才老师深情美文,祝春暖花开。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2 16:09:41
  谢谢简柔老师的美评。怀才很羡慕简柔老师,一生闯荡江湖,走的地方很多,见识广泛。在北京一定要去丰台的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还可以只在卢沟桥的东头,那里有一个城门,书“宛平城”,弹痕累累,目睹流泪。照了不少照片,选了三张,觉得照片蕴含的时光内容很丰富,值得我回味。昔日取得一点成绩,也是学生成全了我。一直当作温暖,并非是什么荣誉。照片旧了,但没有老,老的是我,记忆,如果总是回到从前,不就年轻了?哈哈,歪理邪说啊。见谅。遥握,问候春祺,期待简柔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7 楼        文友:岚亮        2024-03-12 16:08:54
  仔细想想,我是个对照相不感兴趣的人,过去是,现在还是。记得当年得过一次奖,奖品是一台照相机,但几乎就没用过,现在不知丢到哪里去了。北京去过三次,游过不少地方,但一张照片也没留下,现在忆起真是后悔。其实,照片是一种宝贵的记忆。今天看到大哥在天安门前的留影,真羡慕啊,那么傻拔,那么潇洒。从此以后,我也要爱上照相了,不为别的,只为留住履迹,留下永远的思念。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2 16:37:11
  谢谢岚亮老师带着腰伤来为小文点评,辛苦了。我是个不敢照相的人,照相,一般都是躲着,但那年例外,好在是自我保留,对形象的认可,就不管了。我曾经买过一部红梅牌照相机,是常州出的,这是刚刚毕业参加工作,从同事手中买的,但玩起来觉得相机质量不行,就放下了。北京的记忆,通过照片来回顾,别有滋味的。我在天安门那留影,太傻,傻拔,的意思也是吧,我喜欢这个词。潇洒,根本谈不上,是岚亮老师的赠送,心领了。现在手机拍照很方便,留下一些,老了看看,也不错,不过不要感叹时光远去,应该是牵住时光的脚步。遥握,好好疗养,祝早日康复!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03-12 16:50:57
  此文,写了作者在2000年在北京拍照的情形,在北京不同的景区,拍照的背景不同,姿态不同,心情不同,感悟不同。特别感佩作者被评为全国骨干教师,这份殊荣含金量很高,可以想象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之多,做出的成绩是多么出色。写在地坛留影,想到史铁生,想到他的不易,那份悲悯和敬意油然而生。写与“卢沟晓月”留影,那段历史便如电影画面一幕幕袭来,使得作者内心变得无比沉重,悲怆,那些历史故事,凝固成泣血的泪,让人无比感怀,倍感压抑,但又鼓舞斗志,大步向前。一张张照片,代表着对旧时光的不能忘怀,对北京的思念,对往事的追溯与回味,对亲人的怀想,对生活的热爱,对时光的珍惜。质朴的文字背后,充盈着丰沛的情感,笔力浑厚,非常感人,耐人寻味!感佩才情,问候怀才老师,春祺安泰!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2 16:58:40
  谢谢罗老师拨冗给怀才小文美评。照相是留住时光的一个办法,幸亏那时有留影,老了还可以看看,真的不错。始终觉得,穷小子在北京还可以住半年,还可以留影,很满足。那段往事是学生成全了我,所以才有机会去深造,见识一下北京。在北京留下的照片不少,我选三张吧,可能有些沉重,但代表了我那时的重要心境吧。现在拍照很方便,有手机随时留影,重量也很好,所以我感觉时代给我们的很多了。写北京,不好写。我只能以一个小人物写我的心情观感吧。遥握,问候春祺,罗老师辛苦了,谨祝编创快乐!
9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3-12 20:06:41
  三张照片记录了美好光影,难忘的时光,厚重的历史,追思的情怀。写法新颖独特,触碰心灵,优秀的怀才老师。还是初中的时候去北京爬了长城,在烈士纪念碑前留影,那时候不知道,不然一定要去地坛看看的,老师文中的描述补充了我的空白,拜读学习了。欣然问好怀才老师,敬茶!春暖花开,日日安好!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2 20:27:50
  谢谢欣然老师的美评。多少年过去了,翻出那时的照片,突然觉得我对北京的理解深入了。尽管我走过的地方,可能很少,但选三张来表达一下我对北京的认识吧。我爱北京,因为她伟大,历史厚重,北京的风景,北京的人,带着历史的痕迹,成为一种文化。小文很浅,磨目了。遥握,问候春祺,期待欣然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10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4-03-12 20:16:58
  三张照片,三个情境,三种情怀,各有侧重,避免了雷同重复,构思非常巧妙,以小见大,突现不同时代特点和情感。众多照片中选此三张,可见老师的选材构思能力超凡,特别有代表性,且时间地点情境感情各异,构成一篇丰富丰满丰厚的美文。淡墨拜读学习,深受启发。遥握,问好!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3-12 20:30:43
  谢谢淡墨老师的美评鼓励。那年我照相疯狂了,留下了可能有120张照片,写文章时,翻检出来,对这三张照片看了又看,生出一些感慨,于是就以三张照片为线,写下我的感慨吧。时光留下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我觉得这三张照片,等我的影响很大。于是记。遥握,期待淡墨老师的佳作,问候春祺,谨祝编创快乐!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