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山河】皮影根源追溯(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山河】皮影根源追溯(散文)


作者:悍雨啸风 举人,4164.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4发表时间:2024-03-14 14:51:41

为巴结讨欢汉武帝,方士李少翁依照李夫人的画像用帛布裁成其人像,在帛布人像的不同部位上涂上不同的色彩,又在裁成的帛布人像造型的手与脚处安装上可拨动的竹签及线绳。于入夜时,围上方帷,点燃灯烛,将帛布人像投影出来,远远看去,竟如李夫人真人,汉武帝看后大喜过望。
   汉武帝和方士李少翁怎么都没想到,彼时的帛布灯烛影子却被流传下来,成为中国传统皮影艺术的雏形,应是皮影制作的最早根源。只是,当时制作的帛布人像要比现在制作的皮影人像要大很多,也粗糙得多。
   由汉时初起的中国皮影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没有过暂短停息,在历代的宫廷到民间一直盛兴不衰,被一代接一代相传,一直延续到现代。特别是在清代时,皮影艺术的表演达到了鼎盛,并被传输到波斯、阿拉伯诸国,以及暹罗、缅甸、马来群岛和亚欧各国,几乎替代了这些国家的文化艺术。当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皮影艺术传到英国和德国之后,更是在欧洲的文化市场上轰动一时,被这些国家的官员和民众自上而下热捧,至今仍有很大影响力。
   自那个时期起,惟妙惟肖的中国皮影艺术就走向了世界并融入进世界文化,极大地影响和震撼了世界文化。因为是由人在幕后来操纵表演,并配有人声和乐器,犹如一台影子舞蹈,故被称为皮影戏。
   在中国各地区,特别是处于乡下和城市交接的城镇,每逢新年佳节和正月十五,都会有皮影戏前来助兴。就连各地的庆获丰收之际,又或是婚庆嫁娶等场面,也都少不了皮影戏的登场。如果,这些活动中少了皮影戏的表演,就会让民众乏味许多。
   皮影的制作在全国各地比较普遍,尤以河北和陕西为甚,但基本上都大同小异,只是在造型和风格上各有不同而已。皮影的制作方法听起来简单,可实际制作起来就比较费时费力了,不仅需要精细,更需要耐心,制作的过程考验的是智慧,体现的是手艺,容不得半点懈怠。
   做皮影,合适的制作工具是很重要的。我看过作坊里的人做皮影,是做出来专门买给小孩子耍玩的那种。他们使用的工具基本上就是剪刀,锥子,还有刻刀和蜡板等,剩下的就是测量用的尺子、缝制用的针线和毛刷什么的。长大后问过专业人士有关具体的皮影制作工具,他告诉我,所用的工具不外乎这些,先进一点的就是用机器来做了。
   民间比较通用的皮影制作方法,是先把家畜如驴等的皮经严格处理后,依照设想和构图精心地雕裁出高约一尺左右的人物或其它物型的形象,用染料在上面着色,再抹上一层油脂类的东西。最后,在上面粘好操纵杆和与各关节处的连接线,皮影的原型制作便告完成。
   皮影表演,不同于真人戏剧表演,不需要多大的舞台,只要一个围帐,然后悬挂一块能透影的幕布,用灯光将制作好的皮影照射到幕上。此时,幕布上就会映显出在人操作下的生动而又逼真的皮影人影像和动作。再加上操作人的语言和音乐节奏的伴奏,更加彰显出了民族特色和民风格调。
   记得小时候,每当家乡当地有大型的年节或民间的重要活动时,皮影戏团就会被特别邀请前来进行捧场,一连数天做精彩表演。得知皮影戏团在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要来镇里表演的消息后,我便催母亲早早地做好晚饭,然后狼吞虎咽地仓促吃完,一抹嘴,迫不及待地约上三两位小伙伴,早早地就团坐在了皮影戏棚边的最佳位置上。
   当晚表演的节目是武松打虎和哪吒闹海。锣鼓声一响,首先跑出来的是一只形象逼真的老虎,紧接着持哨棒的武松就走了出来,一来一往的,武松三棒就将老虎打倒在地。后来,从大人们的所讲中得知,武松打虎这出皮影戏是最难表演的剧目,老虎的皮影和武松的皮影需要不断地进行重合,而且必须让观众看起来有真实感。如果操作者稍有闪失,两个皮影就会胶合在一起。即便没有胶合在一起,武松和老虎到底是谁在打谁就无法分出来了。而且,武松和老虎两个皮影和必须完全跟上乐器的节奏,否则,老虎还没打死呢,音乐就已经结束了。
   当然,这些对于年纪尚小的我没什么感觉,只是全神贯注和数着武松怎么打死的老虎又到底打了几拳。特别对皮影老虎能张开那么大的嘴颇感惊奇,而皮影老虎被打死后还能四脚朝天地抽筋,更让我兴奋无比,拼命地鼓掌。接着表演的剧目是哪吒闹海,那个场景特别热闹,让我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皮影戏中出现许多鱼兵虾将,它们一会飞天入海,一会隐身不见其影,再一会又变了模样。哪吒的喷烟吐火更是令我直咂舌,不知道这是从那里喷射出来的。这种出神入化的场面,在真人表演的戏里根本就看不到。
   我和所有观众一样,目不转睛地看着皮影子在幕布上的变幻,整个身心都随着情节而波动,被紧紧地吸引在了皮影的表现里面,直到幕布上的灯光熄灭还舍不得离开。
   上了中学以后,再看皮影表演时,开始关注皮影动感情节以外的细节起来,比如,皮影人各个动作是如何相互协调的,再就是看到时而投影到幕布上的一根根牵绳后,心里开始琢磨,这么多的牵绳是怎么挑动皮影表演的,得几只手才行呢。有时,还会质疑皮影为什么只是一个侧面,而没有正面。许多想象和不理解留就在了心底,总想着怎么能解开这个谜,少了五彩缤纷的画面欣赏之心。
   终于有一次,我走进了皮影表演的后台,真实地看到皮影的操作过程,这当然是靠得是在乡上做办事员的一位亲戚的面子。那次进后台,才知道了手指皮影这一专业术语。
   皮影戏操作后台里很小,坐不下几个人,只能站着看他们如何操作。
   先是锣鼓手们奏场,而后,只见一位操作者用一只手握着脖签,另一只手掌控着两根手签,将皮影人贴近幕布,开始表演。操作者用掌握手签的手指扭动两根手签,皮影人的两只手臂就开始前后摆动,当然是不能左右摆动了。将皮影人前后移动,必须要平稳,这样,皮影人行走的动作就出来了。这里面,有许多皮影人要回转身的动作,操作起来就要求协调和速度了。回身动作的操作时,三根操纵杆必须同步进行,快速来一个左右大翻转,就完成了。我们在幕面上是看不到皮影人转身是怎么操纵的。
   当皮影人停立不动时,手臂的操作也同时停止摆动。一台戏中,人物比较多,需要一个人同时操作两个皮影人,并根据剧情和配乐节奏有序而动,一点都不能乱。
   听他们说,有人还能操作六七个皮影人进行表演呢。
   在后台这么一看,我都有想来学习皮影表演操控这一技艺了。
   走出家门参加工作前,都不知道我究竟看过多少次皮影戏了,只感觉看过很多。小时候,如果哪一次皮影戏来演出我没能看到,都会好几天和母亲闹乱子,如果是母亲不让我去看,我还会拒绝一两顿的吃饭。
   皮影戏,成为了我青少年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说,皮影戏给我的童少和青年成长带来了一定快乐,特别是接收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现在想来,那些年看皮影戏,是那样的亲切,和看真人唱戏没什么区别,甚至比真人表演还要吸引人。只是,那种特别的感觉现在看来颇显遥远了一些。
   对于皮影这一文化艺术瑰宝的赞叹之余,心里总有些许遗憾。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皮影戏几乎被搁置边缘,现时代的许多青年人都不知道还有皮影艺术的存在。好在,近期有很多有关皮影的艺术品都摆在了比较显眼的柜台上,时不时地还能听到某个地区在表演皮影戏,
   相信,中国皮影艺术这一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一定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共 28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皮影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在我国影响力非常大。皮影的根源究竟源自何时,这是本文的主题。作者通过汉武帝时的帛布人像在帷帐的投影认为这就是皮影的雏形,并深入浅出的将皮影得发展过程加以细化,中国传统皮影艺术文化还走极乐世界。作者还想些介绍了皮影的制作和所使用的工具。作者同小时候看皮影戏,进一步说明了皮影艺术的特征和文化传统的意义。由于各种原因,皮影艺术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作者相信这个传统文化一定会得到发扬光和传承。本文对皮影艺术的描写非常深透,很有可读性,极力推荐。【编辑:极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317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悍雨啸风        2024-03-14 14:53:51
  社长最近身体不适,依然关注江山,向社长学习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2 楼        文友:悍雨啸风        2024-03-14 14:54:22
  感谢社长的一贯支持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3 楼        文友:爱莫问天        2024-03-15 14:43:37
  认真拜读,向您学习,抽空我也得写一篇,积极响应江山征文!
爱在秋水淋漓的日子
4 楼        文友:爱莫问天        2024-03-18 09:36:21
  首站获精,遥祝征文比赛获大奖!
爱在秋水淋漓的日子
回复4 楼        文友:悍雨啸风        2024-03-18 10:00:02
  等你的佳作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