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南开,这些年藏在心中的梦(散文)
说起梦想,谁都会有,可那些藏在心中的梦想,不说出来,便自然无人能知了。
最开始听说南开,还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起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的时候。故事情节现在已经不记得了,脑海中只留得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话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他不仅说了,还做到了,从抗战到新中国成立,他年复一年地忙碌着,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志当存高远”,读书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又为什么读书呢?是懵懂少年的求知需要?是知识命运的无声较量?是苦口婆心的父母话语?越是读书,便越发地迷茫起来,不是妥协便是让步。
老实说,我其实算是庸人一个,既没有周总理那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也没有儒家那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更没有子美先生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之心……自打记事起,便总听父母在耳边唠叨要好好读书,只有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才不会让乡邻们看不起。爷爷去世得早,家里田地不多,种的庄稼都不够家里人吃的,为了养家糊口,爸妈只好租种远处人家贫瘠的土地,受尽了不少邻居的奚落。听爸妈说,上学前教我写字我完全写不会,邻居便嘲笑说:你家这老二连个数字一都快写得躺在地上了,一看就不是读书的料,将来啊,估计初中都上不了!
爸妈也没和我说起当时他们的感受,可随着年龄增长,便越能感同身受。好在后来我还算争气,从学前班到小学,再到初中、高中毕业,我一直都名列前茅,也算是给爸妈撑起了面子。甚至大学毕业时,我还是我们那第一个一本大学毕业的毕业生,更是让他们高兴了好一阵子。但是其中酸楚,只有我们才知道。
快上高中时,由于家里经济困难,哥哥便不想爸妈那么辛苦,刚上高一的他便自己不读书了,任凭他们怎么劝他也不再去读。我还记得他辍学回去的那天晚上,爸爸一句话没说,妈妈晚饭也没吃,一个人跑到屋外的石头上坐着、抽泣着……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话语去安慰她,也不知道这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只记得她看见了我,哽咽着说:老二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啊,不然人家会更看不起我们的。也或是从那时开始,我读书也更加用心起来,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我呢?就当做是为家庭之崛起而读书吧!我也想去他的母校上学,也想受他的思想熏陶,也想承他的宏伟志向。
梦想虽美好,现实却残酷。随着文理的分班,严重偏科的我满分一百一十分的物理仅能考个位数。我越发恐惧起来,我这水平能干点什么,就这水平还想考南开大学那不是痴人说梦吗?后来,学校考虑到我们班物理太差,便给我们调配了学校最好的物理老师之一。我只记得听是听懂了,只是一做题就不会了,成绩一直没提升,还被叫了家长。
好在老师们对我印象都很不错,也没有故意刁难我,只是告诉我妈别给我太大压力,也说可能是我营养不够,毕竟当时我只有一米五五的身高,体重也只有八十多斤。妈妈听了老师的,啥也没说,自己顶着压力将我的生活费从四百块钱涨到了一千。我买了些牛奶,也按时吃饭,其他科的成绩都在稳步提升着,唯独物理,最多只能考个三十多……于是,我基本放弃了物理,把大多数经历都投到了其他科目上,转眼高三就要毕业了,看着一次次模拟考试的总分数,想去南开大学更是希望渺茫。当时,和他们聊起梦想中的大学,我便只好退而求其次得说了个山东大学,因为当时有个学长去了那,也挺崇拜他的,毕竟山东大学也是国内重点大学了,虽然说较南开大学档次可能低了一些。
后来才知道,读书目标定的越高,虽然不一定实现,但是你奋斗可能就实现比他稍微低一点的,我改了目标,最后连自己的目标都没考上,去了个辽宁的不太知名的学校。
我本以为我对南开大学的情意到此就会画上句号了。但最近,集团公司下发了一个培训通知,项目上说让我去,好巧不巧,集团公司在天津,南开大学也是。要不就借此机会去南开大学看看吧,我这样想着,并将去南开大学参观的想法告知了随行的同事。他说,到时候再看吧。
去了天津,旅途的疲惫让我们放弃了第一天外出的想法,便想着培训完后再去吧。在培训休息期间我便查询起其地理位置,看看离自己有多远。一搜才发现南开大学有好几个校区,最近的距离也有近二十公里。集团公司所在位置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加上担心去了能不能让进,也不知道哪个校区才是周总理当年读书的那个,便又放弃了。
或许这只是我自己找的借口吧,毕竟周总理他老人家的母校,以我现在这种社会人的身份去,属实不太妥当。也或是自卑心作祟,我也不太敢去,总会冒出一种碌碌无为后生何必玷污高等学府的想法。不过话说回来,再好的学校也会有学业难成的学子,或许我也不想破坏南开大学在我心中的那份分量,那种让人只能仰望的学府,留在心中便好,不见,它便一直是心目中的那样。
几经周折,这份情感便总是堵在心中,不吐不快。便寻思着自己写篇小文,纪念一下这份曾记藏在心中的梦想。随着时光的流逝,也让它就这般过去吧。我虽没有周总理那般的伟大志向,但也能勉强做好自己、照顾好家庭,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或许,也算是周总理志向的一丝诠释了吧!
别了南开,毕竟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人生,只要努力过,就没有遗憾,无怨无悔了。
作者在考大学的路上,已经很拼搏,很努力了。向拼搏努力的作者致敬!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