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流年】童年会发酵:对苦难的理解和抒发(散文)

精品 【流年】童年会发酵:对苦难的理解和抒发(散文) ——读庞余亮《小糊涂》


作者:梅子青 秀才,2255.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8发表时间:2024-03-24 11:42:46

【流年】童年会发酵:对苦难的理解和抒发(散文) 收看庞余亮新作《小糊涂》分享会,记得毕飞宇说过,如果《小糊涂》换一个书名,可以用《半个母亲在痛》。我猜测,这是因为,本书的主角除了“他”之外,着墨最多的是母亲,是“他”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对应《半个父亲在痛》,在庞余亮的童年里,母亲也只是“半个”。贫穷、苦难、艰辛消耗了母亲太多的精力,很多时候她是麻木的,她的爱更像是口枯井,缺乏涌流的可能。与“他”的能干、乖巧、讨好相比,母亲的回应显得敷衍,对不上点,对此,“他”有过失望、伤心,还曾经痛不欲生。
   《小虫子》出版后,陈仓采访庞余亮提了一个问题:在你出版的作品里,你认为哪一部最好?庞余亮回答:下一部——《小糊涂》。他说,《小糊涂》写得更从容,更接近他的文学理想。拜读过《小先生》《小虫子》后,我一直期待《小糊涂》问世。《小糊涂》吸引我,我被作品中“他”的情感打动,被“他”绵密的小心思击中。庞余亮的预言超越了他童年的幽暗,摆脱了他童年的谦卑,“他”站在高处俯拾到的往事,如窖藏多年的老酒,温厚、醇香、绵长。他的预言很快就得到兑现,他一点也不“厚脸皮”。
   《小糊涂》是庞余亮“小先生三部曲”的第三部,也是收官之作。如果说《小先生》以“贤善与性灵”,把爱与美铺展于纸上和操场;《小虫子》以“贤善与性灵”,把爱与美释放于天性和自然;《小糊涂》则以“贤善与性灵”,把爱与美凌架于肉身之上,通过回溯,寻找到了他生命中最本真的源头。弗洛伊德说:“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这句话用于解读庞余亮,既对也不对。因为对饥饿的深刻记忆,庞余亮当过“饕餮”,曾自曝其丑:第一次吃自助餐松了四次裤带。但在精神上,他丝毫没有因为童年时期爱与美的缺失,而减少付出和缺乏发现。
   《小糊涂》由三十三个小故事构成,每个小故事都有一个特别简单的题目,画龙点睛。《第五个泥孩子》五个字,其他二个字、三个字、四个字,字字椎心。开篇《剩下的》短小精悍,从文章中我读出了“他”面对分家时的无奈。“他”是家中第十个孩子,自比为无用的小姆指,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有用的矮柜、小木床、小木凳狗一样样被拖走,剩下了既笨重又无用的黄泥瓮,剩下了睡在空泥瓮里的无用的饿孩子。“他”因睡不着而蜷曲,蜷曲成了失眠的蛋。失眠,对一个孩子而言是不可想象的,既如此,如果不是因为饥饿,就是因为“他”有了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心事。
   “他实在是太容易原谅母亲了”,提纲挈领,我读到了孩子的体恤也可以千回百转。“他”流下的都是“懂事的眼泪”,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糊涂?。“天冷的时候,他必须躲在黄泥瓮里的黄金稻草铺上缩成一团取暖。”但听到母亲给“大裂谷”上膏药滋发出的“嘶嘶嘶”,“‘他’会迅速从热乎乎的黄金稻草铺上跃起来,把黄泥瓮口的薄烧饼捅破,迅速套好衣服,像一只田鸡蹿到母亲的身边。”“他”警觉的耳朵,敏捷如田鸡一般的身手,都因为“他”满腔热爱,不忍母亲受痛。那时,“他”还乳臭未干。这样的孩子,不可能糊涂。
   确实,“小糊涂”也有糊涂的时候,主要表现为他对生命的轻视。这是因为他初尝人世的艰辛,还不具备与其匹敌的心智,却必须像大人一样面对。“他”六岁时就曾经因为犟脾气一次投河,一次喝“农药”,而一举成“名”。父母的言语刺激,使“他”忘记了正值严冬,被大姐打捞上来后,母亲说:“真笨呢,你不是一直不听话吗,为什么就独听了这句话!”母亲的“紧箍咒”令“他”愤愤不平,一句句种进“他”的耳朵,种进“他”的心里。喝农药是又一次冒险,原本“他”只想吓吓大人,见父母没有阻止,“他”硬着头皮喝下的,不是农药,而是父亲治牙疼的明矾水。“比生柿子苦涩不止一万倍”的明矾水,令“他”动弹不得,“他”成了被蜘蛛绑缚的小虫子。这不是自作自受么?这样的“他”,还不糊涂么?
   “他”不仅是小糊涂,还是老害,是笨孩子,是小犟牛、斑点狗、田鸡,是瘪稻谷、老麻袋、稗草、哑棉、歪脖子树……“他”以这样的称呼否定自己,以低进尘埃的方式保护仅有的自尊,却也以超拔的心理,跨越了童年,展示了与年龄极不相称的作为。“他”放大了与爱混杂在一起的阴影和痛疼,在本该享受童年、童趣、童真时候,把分担家庭重负减轻父母压力,博取父母开心的责任扛在了稚嫩的肩上。为了帮爸妈干活,“他”成了神秘人,“很多时候,他都是满脸汗水,紧抿着嘴巴,钻在甘蔗地里,一边忍受着被甘庶叶们抽拉的疼痛,一边剥着甘蔗的老叶子。”“他”太小,不能完全判断自己做的事,在大人眼里是对还是错,更不可能掌控父母的喜怒,总是诚惶诚恐。“疼的衣服也会变老的。”这是只有坚定某种信念,才可能有的坚持。
   《小糊涂》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件很多,第一件就是“黄泥瓮”。这个原本因生活艰辛不得已的寄居地,因为沤化了委屈,遮闭了怯弱,疗愈了伤痛而别具价值。在很多地方,黄泥瓮还凸显了发现的意义。“他”发现“全家唯一不漏的,就是他的黄泥瓮上方。”“他”由此推断:“父亲其实是喜欢他的呢。”对孩子而言,没有什么比被父母爱更幸福的事,有了幸福的感受,“他”颖悟的触角四通八达,不只是以想象填补了缺失,更以灵慧膨化了良善。“他”就是“发棵”的秧苗,在贫瘠却不是荒漠的土地中,汲取仅有的养分,长成了“失眠的天才”。
   稗草,一样具有象征意义。有关稗草的意象,在《稻眼睛》里不断呈现,它是“笨孩子”心目中的小偷,是真假孙悟空里的六耳猕猴,是耀武扬威被太阳晒出原形的坏蛋。“稗草”丰富了“他”的认知,最终即便稗草伪装得再好,也逃不出“他”的火眼金睛。“他”不仅从外形上区分出稻子和稗草,还掌握了稻子和稗草的脾性。稗草的脾性,也是“笨孩子”的脾性。“稻子性格随和,就像家里不缺爱的孩子。”“倔脾气的稗子在风中昂着脖子挑衅:怎么样,你能拿我怎么样?“他”认定自己是稗草的同类,连头发也长成了稗草的样子。那焐不服的一小撮“稗子头发”,就像“他”心里潜滋暗长的对自己的失望和谴责,怎么也压不下去。
   有时候,母子之间还是有默契的。譬如说到稻秧中间部位,有一条绿眉毛,母子俩禁不住笑了起来,因为他们都想起了“那个把头伸进灶堂吹火而把眉毛烧掉的笨孩子。”在“稻眼睛”的注视下,“笨孩子”的狼狈一一现形,因贪食野蜂蜜,被蜇得只剩两条缝的眼晴,还是看到了母亲眼里的笑。“他”情愿如此,因为母亲全是汗珠的苦脸,笑的时候太少了,“他”滑稽的样子,就是送给母亲的礼物。
   这样的孩子,在貌似无动于衷的母亲心里,也是有份量的。有一回母亲在田里拔稗草,听到有人喊:“不好了,小三子掉河里了。”“可母亲一下就认定是自家的小三子。于是,母亲拔腿就跑,也不管踩歪了几棵秧苗。”“防洪堤上的向日葵、南瓜藤和绵延的盐巴草都挡不住母亲的长跑。”母亲狂奔的样子,确实是被“惊魂”才有的,但这怪不了“他”,而完全是传话人的责任。母亲不讲理,不仅问“他”要赔偿,还“前面一巴掌,后面一下后脑勺。都很疼。使两个‘冤枉’加起来是一个‘大冤枉’。”为了熬过赔偿期,“他”小心翼翼,家里的活抢着做。“为了防止母亲被蚊子咬,他还做了艾绳。”这不像一个孩子对母亲,更像一个母亲对孩子,倒置的关系体现孩子绵密的心思,会让无数的孩子和大人汗颜。在又一次被母亲冤柱后,“他”虽然觉得像是被蚂蚁咬了一口,但最终自我开解:“被蚂蚁又咬了一小口,可这算什么事呢。”
   《小糊涂》记述了许多童年苦难,最揪心的是《禁闭》,“那个下午太漫长了。”“固执的孩子的背后总是有一个更加固执的母亲。”“外面一个人也没有。阳光如泼下的热油漆,浓烈,滚烫,想躲也躲不掉。”“两只脚轮流烫,的确要比两只脚一起烫好受些。”“这个固执的孩子的脚越来越没有力气了,他‘游’不动了。”“他只有抬头,只有仰头,否则他无法呼吸了。大太阳好像也在等待这个固执的孩子仰头,准备好的一大盆‘阳光油漆’全部泼到了他的脸上。”“止不住的血,就像这个漫长的下午,怎么也不会结束。”“这个固执的孩子怀着没有变白的担忧,闻到了双手上全是铁锈味的秘密清凉。”这样的文字不忍卒读,年幼的孩子要有怎样强大的内心,才能咀嚼消化如此椎心的痛?并且不抱怨、不反抗、不沉沦,还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小糊涂》承袭了庞余亮散文既天真又沧桑,既轻松又沉重,既浅显又深刻的传统,他以第三人称写作,确定了回望的角度,不黏腻,获得了自我回旋的空间,同时使阅读者可以在这个空间里与写作者同频共振。《小先生》三部曲,以小见大,以诗性的语言拓展出无穷的空间,在阅读的时候,我有过忍俊不禁,有过拍案叫绝,但更多时候我读到的,是经由庞余亮童年发酵,对于苦难的理解和抒发,对于成长的思考。“世界有多沧桑,童年就有多天真”,还应再加上一句,“未来就有多美好”。

共 35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庞余亮三部曲之一《小先生》是一片自由自在的“纸操场”,在这片“纸操场”上,青春少年的小先生完成了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长大了,小先生也在自我成长。文笔准确、简洁,清新。《小虫子》是童年在困顿的生活里小乐趣,也是童年里天然的,最好的玩具。“小虫子”其实也就是小孩子,是这世界上最普通不过的生命体了。一个人要长大,就要学会寂寞中的自我补偿。文字一如既往地细腻,是散文,是童话,是诗歌,是童年的百味生活,谁的童年会没有小虫子呢!我的童年回忆里也有一对蝴蝶的翅膀,左边的叫童心,右边的是生活。童年是条河,有轻松和快乐,也有烦恼和失落,当然更多的是得到的呵护和疼爱。然而这些,都是成长路上的必修课程,让人不忍,却必须面对。文字细腻感人,生动贴切。好的作品就是能触动心灵的。《小糊涂》是“小先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是一部新奇的饥饿之书,庞余亮生动描写和刻画那个穷家的“第十个孩子”的苦乐童年,记忆里母亲是恨铁不成钢那种期望的眼神。“惯养忤逆儿,棒打出孝子”。把母亲的惩罚称为“憋气棒”的感动。无疑这是一部深情的母爱之作。我也深信母子俩的心是有灵犀的,是相通的。因为我小时候,每当我遇到危险害怕的时候,总是母亲第一时间赶到我身边保护我。文章尽显苦难天真与沧桑,读来令泪水与笑声齐飞,极具汉语温润之美。读作者《童年会发酵:对苦难理解和抒发》里的每一章节都会让回忆闪现,每一个字符都仿佛是童年的唤醒器,它们吹响了童年的号角,共情力很强。而“共情”就像是细流,带着包容与理解,缓缓融入读者的内心,于无声中搭起心意相通的桥梁。让我们的思绪在童年的记忆里奔跑。【编辑:素心若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327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4-03-24 11:56:18
  记忆中很多场景、很多亲人邻里、很多甜蜜的或者苦涩的往事,不断地浮现在眼前,让我感动、心颤。感人的故事,温暖的亲情,美好的童年,时代不同童年的快乐是相似的。人在不停的成长,但是只有在回想起小时候的成长经历的时候心里才会发现的那些简单纯净的美好吧。子青姐姐这篇散文写的很有带入感,特别小糊涂里提到母亲教诲与无私的呵护感动到流泪。语言朴实,字里行间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意境。具备及其强烈的人文关怀。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1 楼        文友:梅子青        2024-03-25 06:08:34
  素心的解读比我更到位。喜欢庞余亮作品中表达的情感:真实坦诚,还喜欢他的文字,简单却喻意深刻。谢谢美评,写不出东西来,就多读点书。
2 楼        文友:江山编辑部        2024-03-24 15:51:15
  该作品不符合此次【江山•根与魂】主题征文要求,改为非征文体裁。
江山编辑部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3-28 07:32:32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