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老家的年味(组诗)
◎他们回来了
回来了,他们回来了
他们几兄弟,带着他们的娘亲
请拥堵让路,请冻雨稍歇
回来了
他们回来了,自从他们的父亲
离世后,他们就没有回来过。
像一群思念旧巢的鸟
而今他们回来了
他们回来了,他们为了过年而
回来了。为了那些久违的
亲戚,乡邻,祖宗,老相识
他们回来了
刷刷刷,嚓嚓嚓
他们开始了打扫,洗刷,做饭
他们把身心又安置在了老屋
老屋精神为之一振
水缸里重新注满了水
烟囱里重新冒出了烟
沉默了很久的电视,重新说话了
沉睡了很久的电灯,又一次睁开了眼
他们回来了,那些久违了的鸟儿们
也回到他们门前的树梢上
来看望旧友了。我家的老花狗
也去到他们家的院子里
去看望邻居了
而我除了意外,惊喜
还有怅惘!为这春节短暂的团聚
为那年后的分离和
将重归村子里的静谧
◎接祖宗回家过年
崎岖山路上,蠕动着
一个头戴帽子身穿棉袄的身影
他的手里还有
祭祀祖宗的虔诚的纸钱和贡品
那是去接祖宗回家过年的
我的大哥。他的身影
像极了我的父亲。是他接过了父亲的
衣钵,继续履行千年也不能改变的
责任
祖宗们各自去了山居长住
而老屋有他们的根
过年了,老屋里不能没有他们
寒风的锋刃,路上和坟墓周围的荆棘
有些尖锐,割疼了他的脸
刺痛了他的手指
手中沉甸甸的大哥
累了不能歇着的大哥
祖宗是他的亲人,他要
一一邀请他们,甚至扶着他们
回家
一只鸟开始了歌唱
几只鸟开始了共鸣
它们似乎在赞扬大哥
似乎很羡慕我的祖宗有这样的后人
接祖宗回家过年的大哥
接过父亲衣钵的大哥
心里装着父亲的、父亲的父亲
父亲的父亲的父亲
心中一样的亲情
◎陪母亲祭灶
母亲常说,每个家庭的厨房里
都住着一个神——
是灶神,且是女性,名叫
灶神婆婆
母亲又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灶神都要用法力帮她生火,做饭
似乎没有她的帮助
我们一日三餐就吃不成
母亲还说,只有除夕夜
灶神才会离开我们,千辛万苦
上天庭,请求玉帝赐予我们
五谷丰登粮油丰盈。所以
尽管母亲对厨事已力不从心
但除夕夜仍要在灶台边烧化纸钱
毕恭毕敬迎送灶神
以表达对她的感恩……
可是我,从来
没见过那位善良的灶神婆婆
只见过曾经在厨房里忙了又忙的母亲
这个除夕夜,当我又看到
身体瘦弱的她
颤颤巍巍,虔诚地迎送灶神
我就想,我家的灶神婆婆不是别人
正是一辈子为我们操劳操心的
老母亲
◎代父亲祭粮仓
一把纸钱烧给粮仓
感谢上天,年年为我们
送来甘霖和阳光
感谢仓神保佑五谷丰登
粮油不遭腐烂永远芳香
更要感谢父亲和像父亲的
天下所有农民,你们都是
我心中的神——
是你们的汗水才换来了
国家强盛民族兴旺
◎正月初一的汤圆
从前是父母早起做汤圆煮汤圆
记得父亲劝过我
它们是又大又圆的元宝
多吃点,一年到头财运好
记得母亲也劝过我
它们是又甜又软的糖包
多吃点,圆圆满满生活似蜜糖
而今父母年迈力不从心
轮到我做汤圆煮汤圆
我也劝他们和孩子们:
吃吧!多吃点——
这又纯又红的一颗颗爱心
一定要世世代代
传承
◎老家的年味
老家的年味一点也不奇怪
是我喜欢的熏肉和
蔬菜糖果瓜子的芳香味
老家的年味一点也不沉闷
是洋溢在空中的炊烟,硝烟和
祭祀祖先燃烧的纸钱烟味
老家的年味一点也不陌生
是团年宴上的菜香味,酒味
和久违了的亲人身上的汗味,气味
以及他们眼里笑容里话语里的酸甜味
◎读族谱
一棵万年青
长在书页里
盘根错节,枝繁叶茂
翻开那厚厚的书页
我努力寻找自己的根系
寻找自己站立的那个枝头
寻找和我一样的
那一片叶
厚厚的书页
厚厚的土壤
透过它,我的眼前
出现了
一片又一片
巨大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