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崩断的琴弦(小说)
一溜栏杆将便道和小区隔开。蔷薇花攀援在栏杆上,蓬蓬勃勃地开着。一只小花猫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躺卧在蔷薇花下,享受着暮春温暖的阳光。可怜的小东西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场无妄之灾马上就要降临到它的身上。
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传来。小花猫警觉地把眼睛睁开一条缝,回头一看,原来是个背书包的小男孩。小花猫放心了,它笃定小孩子天性纯良,六畜无害,于是就没有跑开,又闭上眼睛躺下来,继续享受阳光的爱抚。
小男孩走到小花猫身边。他抬起一只脚轻轻地放在了它的肚皮上。小花猫没有害怕,反而伸出两只前爪抱住那只脚,经常有小孩和它这样玩耍。可是这次它错了,它刚抱住那只脚,那只脚却突然发力猛踩下去。小花猫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它想逃走,可是已经无法动弹。小男孩一边用脚轻踢小猫,一边嬉笑着欣赏它痛苦挣扎的样子。可怜的小猫咪一声接一声凄惨地呻吟着,小男孩却无动于衷。踢了小猫几下之后,小男孩对这种玩虐失去兴趣,抬起右脚狠狠地踹向小花猫的脑袋……
“哎哎,你是谁家孩子?小小年纪这么残忍?好好的一只小猫,你为啥要踩死它?”小男孩刚要离开,后面响起一个斥责的声音。他回头一看,是个老太太。她正用责备的目光盯着他。小男孩冲她啐了一口唾沫,说:“老东西,你管我呢!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骂完,他想跑。
“哎,你这小孩怎么骂人呢!”老太太气不过,上前两步拽住小男孩的胳膊,小男孩使劲挣脱。
正在这时,一个骑电动车的中年女人停在他们身旁。小男孩马上跑到女人身边,带着哭腔说:“妈妈,妈妈,她打我!”原来,这中年女人是小男孩的妈妈,她是送儿子上学的。
“我可没打他。你是他妈妈吧?这孩子可得好好教育一下了。你看,好好的小猫就这样让他给踩死了。”老太太指着死去的小猫说。
中年女人看了看小猫的尸体,面露不悦,说道:“我家儿子才十岁,他懂什么死的活的?再说了,一只小野猫,打死就打死了,它肯定是挠我儿子,我儿子才打它的。真挠着了,我们还要扎狂犬疫苗呢。韩冬,快上车,要迟到了。”韩冬跨上车,母子二人扬长而去。
韩冬从小就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喜欢搞各种恶作剧。在学校里,他偷同学的自动铅笔,偷了以后自己也不用,扔到下水道里面;上课的时候,不是揪女生头发,就是在别的人凳子上放图钉,要么就是用小刀把课桌划得乱七八糟。老师批评他,他就骂老师;放学路上,他还经常霸凌同学,不止一次在僻静处截住老实孩子要钱,如果不给,就是一顿拳脚……为这些事,老师和家长没少往家里找。隔三差五,韩冬家的门就被人敲响,家长领着被打或者被抢钱的孩子上门讨说法来了。一时间,孩子哭,大人吵,闹得沸反盈天。
面对“千夫所指”,韩冬妈妈的心理素质十分强大。她认为他们都是小题大做:自家孩子确实比别人家的孩子调皮一些,但小孩子嘛,尤其是男孩,能不调皮捣蛋么?抢你小孩钱了?抢多少?我还给你!打你家小孩了?你家儿子还打我家儿子了呢!孩子们在一块打打闹闹的那不是常有的事么?
见她是这样的态度,找上门的家长又气愤又无奈。和家长一同来的老师也苦口婆心地劝她:“韩冬妈妈,孩子要趁小管教,让他从小就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就像树苗一样,侧枝多了就要剪掉,等长大了就不好管啦。”
为了增强说服力,老师还搬出了法国的卢梭。卢梭在《爱弥儿》中曾经说过:“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拔不掉它们了。”当然,老师把卢梭这段文字翻译成了大白话说给韩冬妈妈听。
韩冬妈妈显然连卢梭是谁都不知道。她不以为然,说:“这人啊,小时候和长大后的表现是反的。小时候表现好的,长大了未必好;小时候表现不好的,长大后就会好。树大自然直,孩子还小,长大以后就懂事了。”听了她这番雷人的话,老师和家长都面面相觑,一时噎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有了护犊子的妈妈,韩冬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就说虐杀小动物的事吧,他虐杀小动物也不是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就虐杀过爸爸给他买的宠物兔、仓鼠、小鸡小鹅等,他似乎体会不到这些小动物的可爱,玩着玩着,不是把它们掐死就是把它们摔死。对于儿子慢慢显露出的性格残忍的一面,韩冬妈妈却视若无睹,从不斥责和阻拦。在她的放纵之下,韩冬就像一辆没装刹车的汽车,在通往悬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望着远去的电动车,老太太目瞪口呆。过了片刻,她才反应过来,冲着韩冬妈妈的背影跳着脚咒道:“你就这样惯孩子吧,迟早惯出一个小恶魔来!等着吧,有你后悔的那天!”
没想到,老太太一语成谶,三年后,果真出了大事。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韩冬的青春期到了。就像拔节的庄稼那样,他的身高噌噌地往上蹿。上初中的时候,他的个子就蹿到了一米七五,上唇也拱出了毛茸茸的胡须。若不是那张仍嫌稚气的脸,根本就看不出他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韩冬并未像妈妈期望的那样“长大后就会好”,而是毛病越添越多。撒谎、骂人、抽烟、打架、霸凌……很快,青春期的荷尔蒙也像火一样在韩冬的身体里燃烧起来。正常的孩子在荷尔蒙的驱动下会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对异性的身体感到好奇,在异性面前表现出紧张和羞怯。但韩冬却表现出女性异乎寻常的兴趣,而且行为大胆。
刚上初中的一天,韩冬刚进家,他家的门又被敲响了。韩冬妈妈打开门。门口站着一男一女。他们大约二十多岁,看样子是一对夫妻。两人都是一脸怒容。门一开,那女的就冲着韩冬妈妈喊道:“你能管管你儿子吗?太不像话了。”
“怎么了?”
“前两天我回家,你儿子就跟踪我,一直跟踪到楼道里。我要开门的时候发现他竟然就站在我身后,吓我一跳。我就大声质问他要干什么,他这才跑出楼道。结果今天我在小区里走路,感觉后面有人摸了我的屁股,我回头一看,又是他!我很生气,就质问他为什么摸我。他说,阿姨,你长得真好看。这不是调戏妇女吗?这不是耍流氓吗!”年轻女子向韩冬妈妈诉说着。由于气愤,满脸通红。
“你怎么说话这么难听!他才十三岁,知道什么是调戏,什么是耍流氓,他还是个孩子呢。”思想具有强大的惯性,即使发生了这样恶劣的事情,韩冬妈妈照样选择护犊子。
“你这是怎么说话呢!十三岁,一米七多的个子,比我还高半头呢,从哪方面看还像个孩子?我又不认识他,摸我干什么!再说,即使幼儿园的孩子也知道敏感的地方不能摸,他十三了,什么事不懂?”女子见韩冬妈妈护短,气得浑身哆嗦。
带着妻子过来讨说法,原本指望让家里大人管教一下孩子,没想到对方还振振有词。丈夫一下子怒火中烧,大声嚷道:“你舍不得管教你儿子,我替你管教,小小年纪就做这样的事,长大了还了得!”说罢,冲进屋里要打韩冬。
做了这样的丑事,让人家找到家里来,一般孩子会觉得无地自容。可是韩冬却毫无羞惭之心,见女人丈夫冲进来,他跑进厨房抓起一把菜刀抵抗。韩冬妈妈眼见事情要失控,这才一边喝斥他放下刀,一边拉住那男的替儿子赔礼道歉,答应一定好好管教儿子。几人吵闹了一会儿。最后,丈夫手指韩冬恨恨地吓唬他:“告诉你,小子,这次先放过你,如果下次再犯,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据说,每个婴儿生下来的时候,心里都有一把竖琴,以便他能接受别人的感情,然后随着成长,自己也会拨动琴弦,和人交流。只是,如果做了坏事,琴弦就会崩断。撒谎时,断一根;骂人时,断一根;虐杀小动物时,断一根;霸凌别人时,断一根;然后抢劫、强奸、杀人……
韩冬的那把竖琴的琴弦正在一根根崩断。
这场调戏跟踪调戏风波过后不久,韩冬班里转来一名叫周筱童的女同学。她个子高挑,鸭蛋脸,梳着马尾辫,戴一只白色发卡,浑身上下收拾得清清爽爽,是那种看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女孩。女孩身体已经发育,胸大腰细,隐隐地透出S形的曲线。她迈进教室的一刹那就像磁石一样吸引了韩冬,他的眼光时不时地会在女孩的胸脯和臀部扫来扫去。
周筱童喜欢看书。有一天,她问同桌借一本叫《告白》的书,同桌的女孩说她没有这本书。时刻留意她身体的韩冬正好从她旁边路过,听到了她们的对话,他心中忽然升腾起一个想法。
他装作无意中听到她们的对话,凑上来对周筱童说:“什么书?《告白》?我家正好有这本书,我可以借给你,放学后你去我家拿吧。”
周筱童信以为真,感激对韩冬说:“谢谢,放学后我就跟你去拿。”
韩冬故意大大咧咧地说:“谢什么啊,都是同学,行了,放学后我叫上你。”
下午放学后,周筱童跟着韩冬去拿书。
天色晚了,周筱童还没有回家。往常像这个时间,周筱童早就回家了。妈妈感到不安,她到学校来找,校园里早已空无一人。她赶紧跟老师打电话,老师听说周筱童还没回家,就在班级群里发了一个寻找周筱童的消息。很快,周筱童的同桌就回复了:“周筱童去韩冬家拿书了。”周筱童妈妈赶紧找到韩冬家。
周筱童妈妈敲开韩冬家门的时候,韩冬正躺在床上打游戏。韩冬妈妈已经下班,是她给周筱童妈妈开的门。
“韩冬,你见我家童童了吗?”
“哦,阿姨,周筱童来我家借书,我把书给她后她就走了。怎么,现在还没回家?”
“没有啊,没有回家。唉,这孩子跑哪里去了。”周筱童妈妈急得要哭了。
“要不,我帮你一起找找吧。”韩冬说。
他给同学打了一圈电话,别人都说没有见过周筱童。
到了半夜,周筱童仍然音信皆无。亲戚朋友都聚到周筱童家里帮着寻找,焦急的周筱童妈妈眼泪汪汪地给周筱童爸爸打了电话,告诉他女儿不见了,让他赶紧从外地回来。爸爸一听,心知不妙,让妻子赶紧报警。
警察很快来了。他们询问了周筱童失踪前的情绪状态,又向她的老师同学问了一些问题,检查了微信的聊天记录,确定最后接触周筱童的只有韩冬。他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周筱童遇害,那么韩冬就是最大嫌疑人。于是,他们从检察院申请到搜查令,到韩冬家搜查。很快,他们在韩冬家的地板上检测出细微的血迹。他们开始扩大搜索范围。工夫不长,在韩冬家窗台下面,人们发现一个鼓囊囊的黑色塑料袋。打开一看,里面赫然装着一具裤子被褪到膝盖的女孩尸体。这个女孩正是失踪的周筱童!
妈妈看到女儿的尸体,登时昏厥在地。
一起寻找的亲戚们瞬间明白了,大声咒骂着冲向屋里,他们要把韩冬撕成碎片!及至到了屋里才发现韩冬已经趁乱逃跑了。周筱童的亲戚在屋里一通乱砸。刑警们赶紧拦住他们,劝告他们要控制情绪,不要感情用事,要按办案程序一步一步来。
刑警果然不是吃素的,韩冬没跑多远便被他们抓到带回了派出所。在派出所里面,韩冬很快交待了他作案的细节。
原来,周筱童跟着韩冬来到他家里,韩冬妈妈还没有下班,家里没人。周筱童一进门,韩冬“咔嗒”一声就把门反锁了。周筱童奇怪地问他:“韩冬,你锁门做什么?”此时的韩冬精虫上脑,早已心痒难耐,上前一把抱住周筱童,气喘吁吁地说:“筱童,我喜欢你!”说着,嘴巴贴到筱童脸上乱啃起来。筱童一边挣扎躲闪一边骂:“韩冬,你这个流氓,快放开我!”韩冬不但不放,反而越抱越紧。仗着自己个高力气大,把周筱童压到床上开始撕扯她的裤子,欲行不轨。周筱童拼命反抗,大声呼救。挣扎中,她的裤子被褪到膝盖以下。情急之中,她照韩冬的胳膊咬了一口。
“啊!”韩冬吃痛大叫,随即恼羞成怒,握拳狠狠地照周筱童的头上打去。拳头雨点一样落到周筱童的头上,可怜的小女孩哪里是他的对手,很快便昏死过去。经过这一番打斗,韩冬兴致全无,望着躺在床上的周筱童,怒从心头起,恶从胆边生。他把周筱童拖到地上,拎起靠在墙角的擀面杖照她头上打去,一下,两下……杀死周筱童后,韩冬找来一只黑色塑料袋,把周筱童的尸体放进去,扎紧袋口,从窗户扔了下去。然后又用水把擀面杖上的血迹洗干净,把地面上的血擦掉……一切都收拾停当,妈妈正好下班回到家中,他便躺在床上像没事人一样玩起了游戏。周筱童妈妈找过来的时候,韩冬妈妈还不知道自己儿子杀了人。
至此,韩冬心中的琴弦已悉数崩断。
证据确凿,韩冬被刑事拘留。周筱童妈妈由于悲伤过度,住进了医院。几天后,周筱童的爸爸回来了。他在殡仪馆看了女儿的遗体后一滴眼泪也没掉,咬着牙一言不发。他既没有去公安局,也没有去法院找法官催他们办案。他为了照顾妻子,整日奔波在家和医院之间。只是从此不会笑了,也不说话了,大家都觉得他是悲伤过度得了抑郁症。
几个月之后,韩冬被送到专门学校进行为期三年的矫正教育。法院给出的理由是,他不满十四周岁,根据现行法律,不需承担任何刑事责任。但监护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最后法院判决韩冬妈妈赔偿周筱童家三十万元。
听到儿子不用负刑事责任,韩冬妈妈暗自庆幸,提着的一颗心放到了肚子里。至于赔钱嘛,有钱就赔一点,没钱就不赔,没钱他们还能把她杀了不成?
三年很快过去了,今天是儿子回家的日子。韩冬妈妈为迎接儿子归来,中午特意做了一桌子韩冬爱吃的菜。可是等到下午一点也没见儿子的踪影,她心里升起一种不详的预感。又等了一会儿,她终于坐不住了,出门沿着到学校的街道一路寻去……她边找边喊着儿子的名字。终于在离学校不远的一片小树林里,她发现一个人趴卧在离路边不远的地方。她的心开始擂鼓一样“咚咚”地狂跳。她跑过去把那人翻过来,果然是自己的儿子!只是身体早已冰凉!她喉咙里爆出一声悲鸣,随即扑到儿子身上嚎啕大哭起来……
后来,她到公安局报了案,合情合理地怀疑是周筱童爸爸杀了他儿子,但经公安局调查,周筱童爸爸有不在场的证据。查来查去,案子最终还是没有破。查来查去,案子最终没有破,可是,每当社会上又出现未成年人犯罪的时候,人们还是会想起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