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见闻】小镇庙会家乡戏(散文)

精品 【晓荷.见闻】小镇庙会家乡戏(散文)


作者:十月枫叶 布衣,459.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6发表时间:2024-03-29 07:30:58

看惯了京城的高楼大厦,回家再看看家乡的老街古巷,总觉得多了几分让人倍感亲切的厚重与古朴。小镇上的新街、新楼宇、新小区都在外围,而小镇中窄道深巷也是体验民风民俗的好去处。老街的两侧依然如故地错落分散着年代久远的老宅门,那斑驳的古式砖瓦和失去本色的老木门,又构成了一首写满记忆的诗歌。边走边看,边看边在脑海搜索着记忆,那些个老房、老巷、老门脸,就像泛黄毛边纸的书页,残缺不全却尽含素简雅韵,也依然可以让人感到昔日的富丽和神韵。
   街角总也能看见闲聊或下象棋的老人,如今这里生活着的多是老人了!而老街也因他们更显得安祥而宁静,淳朴而亲切。顺着街巷信步往前走,远远就能看见那保存完好的大戏楼了。那戏楼,是当年镇上最热闹的地方,也曾经是我们小镇的标志物。小时候从那里经过,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存在。而如今每次看见它,仿佛又听见了锣鼓喧天,犹如看见了帅字旗下两军挥枪操刀,穿红戴绿的小姐丫环婀娜多姿……古老的戏楼,它勾起了多少人的话题和记忆啊!
   我们家乡的小镇上,每年春天都会有庙会,庙会必不可少的是唱戏,而且必须是家乡戏豫剧和曲剧。所以这戏也就如同是这庙会的灵魂,戏好庙会就成功,赶会的人就多,商家也多,庙会就热闹。小时候听村里老人们讲:以前这庙会都是为到寺庙里烧香磕头,祈福、求雨而办。我们这镇子名叫普会寺,那自然是有寺庙的,然而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后来没有了寺庙,但每年二月二十八的庙会还会如期举办。豫南三月春来暖,正是赶集上店时。这习俗延续至现在,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促进城乡经济贸易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搞活,庙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时间也越拉越长,从最早的三五天到现在的十天半个月。每天从早上八九点到晚上十点,让人们过足戏瘾的同时又能买回各种物美价廉的东西。
   那时最吸引眼球的是那些街边小吃,戏台不远就是一家连着一家的小吃摊位,那年头也不富裕,无非就是饺子、馄饨、热干面、油条、炸糕和烧饼。其实这些吃的并不比妈妈做的好吃,而每个孩子看到了都要着吃,大概要的也就是那个气氛吧。但肚子毕竟有限,吃饱也就会老老实实坐大人身边看戏了。每当看到戏台上的夫人小姐们,穿的花花绿绿的衣服,头上戴的金光闪闪的装饰品,小女儿家家的我就羡慕得不行。心想自己如果能穿上那些衣服,打扮的那么漂漂亮亮的,该多好?
   随着慢慢长大,小时候的记忆有的就渐渐淡忘了。记得那年上初中时,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又曾一度勾起过儿时的记忆。忽而才懂得,小镇的大戏楼它其实是个承载着家乡的人们,梦想与记忆的符号,是一个伟大的存在。那些从小耳濡目染的乡音乡戏,到后来都会是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抚慰,总能治愈独在异乡的悠悠乡愁。
   印象中姥姥爱看戏,每年镇上有庙会时,妈妈就拉着架子车把她老人家接来。我和弟弟妹妹就一起坐上车子看戏,妈妈每次把我们安排在靠边的地方,以免挡住别人看。就像鲁迅先生文章里边写的,太小时大多数都看不懂就听人在台上咿咿呀呀的唱,没有觉得现场的锣鼓多么聒噪,而是让人的神经异常兴奋。姥姥会边看边给我们讲,然而我还是只想看小花妞儿,出来个长胡子的老头就嫌烦,一个劲儿地说咋还不进去呀。时间一长就坐不住了,环顾四周,看到的全是人头晃动,要不嫌太晒了,要不就迷迷糊糊想打瞌睡。
   每逢这时候,整日辛苦劳作的老少爷们儿也会暂时放下手中的农活,给自己放天假去赶一天会,买些农具,看看戏。这个时间学校也会放几天假,让老师和孩子们都放松一下,而且这个庙会好像有了一群一群孩子的加入,才显得更有气氛。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农民都富起来了,庙会也办的越来越热烈,隆重。至少得有两三台地方戏坐镇,嫌戏楼太小太旧不上档次了,继而用钢管和木板,以及红红绿绿的大幕布搭戏台。这戏台还真是高大上,这样就可以吸引来大部分的农村中老年人,甚至众多的大姑娘小媳妇。
   这时的街上,每天还会有很多来来回回的花车缓缓开过,不停的吆喝、唱歌宣传。还总要有两三台歌舞和杂技,用以吸引小青年和孩子们,另外还有很多商家,举办抽奖活动。最实惠的就是街道两侧一大堆一大堆的低档衣服,所以会让好多妇女们都像淘宝贝一样,争先恐后地扒拉着、撕扯着购买。大老爷们关心的是农具家什,铁铣、木铣、扬叉、条帚,这时候卖树苗和红薯苗、瓜苗的也都会纷纷出动了。总而言之一家老老少少,在这个庙会上,都会找到自己心仪的东西。
   每年回家两次,陪着爸妈一起看电视。家里的液晶大彩电,网络全覆盖,收台上百,但爸妈只锁定两个台,一是河南台,二是戏曲频道。我曾经给他们买过两个唱戏机,并购买了68G的两个卡,而他们反复看的还是那些耳朵听出老茧却依然百听不厌的地方戏。《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寇准背靴》《四郎探母》《下陈州》《刘庸下南京》等等这些豫剧和曲剧,他们自己都已经能唱全场的戏。和二老一起津津有味地看着,忽然又像小时候一样,羡慕起了金枝玉叶们的服装和头饰,就跟爸妈说起了小时候的梦想,二老都笑着说我永远就是长不大的孩子。可不!我永远怀有一颗童心,在父母面前永远就是幸福的小孩儿,喜欢耐心地听父母说话,让父母感受儿女膝下承欢的快乐。
   前几年,为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家乡戏曲艺术,村委也搭建起了乡村大舞台,每天都有人去那里大大方方地演唱。有些人已经学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是有板有眼,举手投足朝气灵动,看起来赏心悦目,一点都不亚于专业演员。弟妹在晚饭后饶有兴性趣的学习了基本功,什么云手转身,什么望月指法,以及云步、搓步、弓步等动作,回家给我们认真表演。爸爸这时候也坐在弟弟专门为他准备的“太师椅”上,来一段儿《有为王我金殿上观看仔细》,逗得全家人笑声阵阵。
   从小至今的印象中,在我们老家,在众多的乡亲们当中,如果谁不会唱两句家乡戏,那绝对说不过去。因为这些戏曲已陪伴我们从孩提时代到年老体弱,已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也丰富着一代一代群众的精神生活,并不断促进着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向前发展。
   如今家乡戏依旧在家乡流行盛广,而且还在不断创新。唱戏也成了人们庆祝的方式,谁家有了喜事,如果条件允许,就会请个戏班子唱上三五天。农闲时,或晚饭后,也有喜欢唱戏的年轻人锻炼气场,组织送戏到家,和老年人共联欢。借助年轻人的爱心,满足了父母辈的爱好,本质上讲是孝道,是美德,也更是一种朴素的乡土情怀。那或铿锵有力,或浑厚圆润,或温婉清丽的唱腔,听后绕梁三日不绝,回味意味深长之远。
   中原大地是中华大地的中心,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和流传地,对忠孝仁义的崇拜是刻于骨子,融进血液,已流淌在并贯穿在我们的人生里。我们都喜欢家乡戏,从小到大都未曾改变过。多少年来,无论何时何地,每当听到家乡戏,我总能第一时间听出来唱的哪出戏,并对听戏的人也倍感亲切,思绪也总不由回到小时候,坐在庙会戏台下看戏的年月。
   戏里是震撼人心的侠义忠诚,戏外有效仿忠义两全。文化永远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甚至具有刺破长空的威力,生生不息,渊源流长。近年来网上有人说:京剧唱的是王权富贵,黄梅戏唱的是儿女情长,而豫剧唱的是忠孝仁义。仔细想想好像也是,在我知道的这些剧目里面,讲的无一不是为了家国恩情而舍身取义,无一不是为了国泰民安而视死如归。我们从小在这些戏里得到了启蒙,分辨着善恶美丑,学会了忠与孝、仁与义。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把人生道理和伦理道德融入这些质朴的戏中,历史伟人的侠胆忠义也会永远被人们铭记与传唱。而这实际上也是在敬拜,继承和发扬,这是民族的根,也是中华的魂。
  

共 30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许多人和事都在不停的发生变化。作者家乡的小镇的街道、人物,小镇上的风景、气息也在发生改变。只是仍然有些保存完好的老房子存在,有许多老人衬托着时光的依然,还有一直存在的大戏楼。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每个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戏曲种类。无论是哪种戏曲,带给人们的都是教益与欢乐,传递的是忠义仁爱孝心等淳厚的道德价值。这些戏曲的演唱多在庙会上进行,聚集着人群,打发着时光,接受着文化的熏陶。如今庙会一直存在,戏曲也以多元的方式深入人心。作者父母对戏曲非常喜爱,全家人总能在听唱表演中找到许多欢乐。母亲陪着姥姥看戏的情节令人印象深刻,而村民们更是把对戏曲的喜爱发挥得淋漓尽致,随时随地都可来上几句。在表演的过程中享受着戏曲带给人们的快乐。作者在文中对豫剧在其家乡的广为传播及人民的喜爱程度有着绘声绘色的描写,文化是一种传承,戏曲更是文化活着的生命。力荐共赏精彩散文佳作,感谢老师大力支持,创作愉快!【晓荷编辑:萧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330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萧垦        2024-03-29 07:32:54
  戏里人生,人生如戏,戏里戏外都是精彩。感谢十月枫叶老师美文分享,问好,点赞!
2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03-30 13:28:04
  谢谢萧老师辛苦编辑【敬茶】
3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03-30 13:30:23
  我回老家了,所以没时间看手机,可能会有一些错别字!
4 楼        文友:何叶        2024-03-30 19:51:09
  恭喜精品!姐真棒!
何叶
5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4-03-30 22:05:21
  恭喜十月老师精品连连!真佩服你这位大才女!????????
6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4-03-30 22:05:29
  恭喜十月老师精品连连!真佩服你这位大才女!????????
7 楼        文友:萧垦        2024-03-31 08:24:32
  祝贺老师佳作加精,继续加油!
8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3-31 14:22:43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9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4-04-13 20:59:34
  我们的根,永远孕育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中。这是民族之魂,也是这篇文章的魂。
回复9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04-25 08:09:14
  谢谢老师,有空会回访,拜渎学习您大作。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