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我以写作为乐(散文)
题记:写作不会有风花雪月,也不会对酒当歌,我们每日忙忙碌碌在为柴米油盐而奋斗的同时,也要追求点精神生活,我的余业生活就是以写作为乐!
一
这个春节过得不是那么痛快,春节前煞费苦心的一篇稿子被毙,心情稍显郁闷,走亲访友拜会挚爱,匆匆过。其余时间大部分都是在高铁上、地铁里和北京的各大景点上穿梭。但都不足以疏解我沉痛的心情,后半夜的高铁车厢里,四际无声,顿感寂寞,随手打开手机看抖音,想让手机里嘈杂的声音充满双耳,让自己不那么孤单。
关掉手机,借着床头微弱的灯光拿出一本《中国文学佳作选》,认真品赏这本选刊里精选的实力派作家的佳作。里面刊登的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壶沉年的老酒,让人品过之后,醉在其中,回味无穷。这些名家们的作品都用极具个性的角度,极其沉稳的姿态,极其优美的文字,向读者传达了人性中最珍贵的真、善、美。每一篇都独具特色,每一篇都光茫四射。
静静的列车里,我心无旁鹜地徜徉在书香里,喧嚣浮躁的心灵,渐渐得以平复……
欣赏完美女作家文珍的《灯》,突然想起“天上星、地上灯”。说人死,也常说灯灭这句话。灯本有心。灯芯偶尔会被化了的蜡油汪住烧不起来,要人用针挑出再剪一下才能继续。古人恐怕也是长夜漫漫对灯无聊的时间太多,才会编出《灯草和尚》这样的故事,又荒唐,又艳异,还有一点来自魑魅魍魉世界的邪趣狂喜。其实每个人都有机会把自己变成一盏灯。凡总一生,便是将一点微光从一双手,传递到万千只手的过程。倘若能各尽其力,各司其职,沿途便可以替无数陌生人照亮,至少也能看清自己脚下的路。
二
夜已深,高铁上听不到像其它火车样在铁轨上发出的“咣当咣当”的声音,入耳的是有几个男旅客痛快淋漓的鼾声。既然难以入睡,就再去文字的海洋里遨游一番。
“说起疼和痛,人人皆有无法质疑的发言权,谁没有体验过呢,并且任何人的体验都可能是完全个性化的,不管别人何等设身处地地去想,也不会感到同样的疼痛。是的,所谓人世间的疼痛就这样分成我们自己的疼痛,和我们如何对待别人的疼痛。”
刘汀老师的《疼痛有时》在感觉上、心理上、逻辑上给读者以思考,世间的疼痛,有成千上万种,人人都会疼会痛,无可逃避。
既然不可避,就不如坦荡地面对了,这话说起来犹励志鸡汤,可细细究生的底牌,却也是唯一的出路而已。身体遭受之疼,内心承受之痛,反衬着那些欢乐和安稳,让它们具有了存在的意义。否则,如果一切完美无瑕、无忧无虑,人也未必就感到满足。人有一种物性,物性就是感性,惰性深埋,必须有悲伤疼痛来提醒,才会知道并且珍惜美之美,才会做出那些自己所难以设想的事情。
人生大抵如此,高潮低谷,起起伏伏,身疼心痛,没有谁躲得过去,欣赏完刘汀的美文,我突然特别想修改我的那篇被毙的稿子。
我虽是步入了知天命队伍的人,但在文学创作上还是属于地地道道的青青涩涩的业余爱好者,业余坚持写作的人,除了变现赚点小钱之外,其实还有更加有意义、值得追求的选择。
我常和朋友们开玩笑说,我坚持涂抹几个文字是为了三防:一防寂寞空虚(我不打牌,也不钓鱼);二防老年痴呆;三防思维能力下降。
常常写作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因为写作是一种表达,是一种心灵的独白,是一种倾诉;一个人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必须对事情进行深入的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在反复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锻炼大脑的能力。坚持写作的人,一般来说思维还是比较敏捷的。
三
最近我通过文字,在一些文学交流群里结识了不少文友,有的说文字能给他带来一些共鸣、一些温暖;有的说,看到我劳作之余还能坚持笔耕,也让他(她)重新开始拾起懈怠了好久的笔。
其实业余码字人是有很多伤楚和无奈,坚持了,出了精品别人夸你成功,倒下了就是不务正业的一个人,半途而废就成了人家茶余饭后的一个笑料。我是做工程项目的,白天忙碌于工地,晚上还要加班做好工地上的日常统计,常常夜深人静才拿起笔努力地爬几行格子,家人们说天天这么忙、这么累,不要写了,我是不愿放弃的,写作对我而言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就是有这个文学情怀。
每当自己的作品如能呈现给读者时,心情是无比激动,心中万分期待有更多的读者喜欢,期待着更多读者为之点赞和批评指导。然而,这一切都不是那么容易、那么简单。在我的创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有时候为了碎银三两,为了一些俗事,灵感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候,因水平有限无法把自己的内心想法表达得更加清楚明白而徒增烦恼;有时候,甚至更多怀疑自己的创作才华,是否已近江郎才尽?这就需要持续学习、读书、修行、多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最是书香能至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们终日忙碌在红尘深处,流连于大千世界。在人事纠缠中营役碰撞,需要的不仅仅是钱,更需要一些精神食粮、一些爱、一些暖。
因而,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夜深人静的时候,万籁俱寂,只有月光在窗外静静地洒下,宛如一曲静谧的夜曲,家人们都已进入梦乡,我端坐在寂静的书桌前,聆听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如同孤独的舞者,在文字的海洋中翩翩起舞。
每当醉心于文字里,仿佛置身于激流之中,心情澎湃如春天般温暖,灵感如泉涌般不息。满纸弥漫着幸福和喜悦,感染自己也希望能温暖读者,作为一个业余写作者,我深深地知道,创作的喜悦和读者的认可带来的成就感是很温暖人心的。
很多人以为文学创作就是风花雪月,就是对酒当歌,诸不知这是大咖大仙的豪情,似乎与大多数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愁的文学创作者无关,我们安静点,就站在窗前看春景,看柳絮飘落的洒脱,欣赏那份洁白的纷扬、流转,再在劳作之余写一两句如泉水般清清亮亮的句子,如有朋友欣赏仿佛就浸上了春光,让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不需把酒临风,其内心也喜喜洋洋。
文学创作就是离不开真实的生活,而我们业余码字人就生活经历而言,是比较丰富的,这也是我们业余码字人的宝贵财富,它就像是北风呼啸的冬天,不畏磨砺的我,实在是不舍得荒废,不仅不舍得荒废冰与雪,还要纵情投身其中,为雪写诗、为秋吟唱、为夏写文章、为春不惆怅。
让他人低头,不是厉害,让自己快乐,才是本事。我的业余生活是以写作为乐,那就以写作为灯,在黑夜里前行,看朗朗星空,更能为他人点灯,照亮别人也光耀自己。
我以写作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