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云水】闲谈元好问《雁丘词》(随笔外三篇)

精品 【云水】闲谈元好问《雁丘词》(随笔外三篇)


作者:子觉阁 布衣,109.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9发表时间:2024-03-31 19:34:28

◎闲谈元好问《雁丘词》
   《雁丘词》原创于元好问十六岁应试途中,闻两只大雁一只射亡,另一只也殉葬而亡,后人埋葬双雁名曰“雁丘”。
   《雁丘词》最早原词为开篇上阕“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以后词句是作者用平生经历多次修改而成今《雁丘词》。
   剖解《雁丘词》,就好像打开一张金末元初历史画卷。从作者开篇为情懵懵懂懂而感叹,后又为世间战乱而悲催,经过反复修改,创作出说情不是情复杂心理变故。
   《雁丘词》上阕围绕一个情字展开作者思绪,作者十六时写“问世间情为何物”是对世间探索,后十几年重写“问世间情是何物”是对世间无奈。两种对世间认知反差是作者由初心到思绪一种转换。所以后人读《雁丘词》时很少读后面词阕,这也是《雁丘词》流传千秋万古原因所在。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这两句中天南地北,老翅几回,一个飞客,一个寒暑。人生匆匆,不知多少寒暑有“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这是作者对《雁丘词》修改后再次感慨万分。“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君应有语语在何为!渺看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呢?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汾水一带旧路依稀可见,当年鼓乐繁华景象早已荡然无存。荒烟瓦砾,曾经破秦平楚之地,今也不过如此。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谛风雨。”武帝已死,招魂也无济于事。山神因之暗自悲啼,而死者不会再归来。
   “天也妒,未信与,莺几燕子俱黄土。”双雁生死相许感动上天嫉妒,殉情大雁也决不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化为尘土。作者为大雁忠诚而感叹,感叹“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元好问,金末元初文学家。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故后人称元遗山。并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雁丘词也是元好问一生好问所在,利用《雁丘词》一个“情”字讲述不同时期情字所在。愚人感叹之际,拙笔闲谈了元好问《雁丘词》。
  
   ◎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陆游的一生自负于远大抱负而坎坷,游学好识、仕途无门成就他悲而壮、愤诗歌体裁。无论他骑着毛驴完成了《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还是五十岁时写下的《金错刀行》,都遗憾的留下“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的感慨。
   陆游的诗稿里有关爱情题材的诗并不多见,《钗头凤》可以说是千古绝唱。唐婉与陆游的爱情是一场悲剧,唐婉十八岁嫁给陆游,陆游正值二十一岁,宋高宗绍兴十四年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婚后相敬如宾感情亲密,然而,因唐婉婚后两年未孕,造成这段爱情悲剧的始因。婚后三年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从此两人音讯全无。
   陆游与唐婉离婚后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伉俪情深就这样被拆散了。七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仕途失意,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闲游沈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与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陆游顿感仕途困惑,感情失意油然而生,在沈园墙上写下这首千古绝唱《钗头凤》。
   此词牌《钗头凤》命名取决于陆游当年赠送唐婉订婚之物凤钗,以此物做命题来诉说这段短暂的婚姻。词中红酥手暗指唐婉,黄縢酒绍兴一带酒名,满城春色宫墙柳指沈园的春色。东风恶很多学者认为泛指陆游母亲,我到不苟同此观点,东风恶无非是在说婚变,也是为欢情薄做铺垫。一怀愁绪陆游此句写得有些牵强,因为陆游与唐婉离婚后再娶王氏,新欢不久育儿生子,所以还谈什么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呢!错错错,错在哪里,错在两人婚外不应该旧情复发。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这三句已经佐证了为婚外情悲剧埋下的伏笔。桃花落,应指唐婉婚后再嫁的一种感伤,同时也为下句情感做铺垫。闲池阁是两人恋爱经常来到的地方,在这里曾山盟虽在,而如今已锦书难托,莫莫莫。既然不想应该放手,才有这场爱情美好的结局。
   唐琬生于1128年,逝世于1156年,字蕙仙,名婉,浙江绍兴人,是郑州通判唐闳的独生女儿。唐琬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十八岁与陆游订亲,二十一岁与陆游离婚,陆游与唐婉离婚主要因素是唐婉不能生育。事实上唐婉再婚也未育子女,所以婚后常遭陆游母亲的责骂。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下这首词牌后,唐婉内心矛盾不已,在久思忧伤成疾之后,同年秋唐婉不幸病逝,享年二十八岁。
   唐婉在病逝前发生了什么,读唐婉这首《钗头凤》一目了然。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的词牌开篇三句已充分地表达出此时的心情,晓风乾,泪痕残是谁造成的?陆游!一次邂逅,一场婚外情,能不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吗!人成各,人已经各自成家了,今非昨,今天和昨天不一样了,因爱而产生的抑郁何等的艰难。忧郁成疾的病魂常似秋千索,当来荡去,时好时坏。但是放不下的情感就像城墙上的角声寒,又像纵横交错的夜阑珊,面对着丈夫害怕人寻问,最后只能选择咽泪妆欢。来隐瞒这段婚外情带来的苦果。文中最后瞒瞒瞒,是唐婉为了情字最后的呐喊,然后结束了正值青春芳华。
   陆游六十七岁重游沈园时,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来感怀故景。“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禅龛一炷香。”继续为他千古绝唱而自豪。
   陆游七十五岁时再度重游沈园,写下最后的爱情怀旧诗《沈园》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
   陆游晚年在沈园附近定居,经常入园登亭怀旧。或许是对唐婉一份迟来的愧疚,或许是为这段情感不专一的一段告白。就像陆游在写沈园二首里的“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唐婉走了,忧郁而悲结束了此生,而陆游呢?继续为他的千古绝唱而自豪。
  
   ◎闲谈孟郊与《游子吟》
   谈起孟郊的游子吟可谓家喻户晓的传世佳作,但是,我在每一次品读这篇传世佳作时,心中充满疑惑。疑惑之一:孟郊这首游子吟是用的什么诗词体裁,因为游子吟仅有六句,既不是词牌,又不是古体律诗,仅限于古体诗或古风。疑惑之二:游子吟前四句是以游子离家前形成的布景,来描述慈母或家人临行前的牵挂,故将此诗流传于世。但是,此诗后两句释解可有多种选择,至此,拙笔妄言闲谈一下孟郊与游子吟。
   读诗先读史,这也是我这人一种陋习。孟郊,字东野,(751~814)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早年科举屡试不第,游历南北,因祖籍平昌,故有“平昌孟东野”之称。孟郊生性孤僻秉直,一生穷困潦倒。厌世嫉俗,情绪低落,言语苦涩,与贾岛诗人并称为“郊寒岛瘦”,又有“诗囚”之称。
   孟郊一生窘困潦倒,四十六岁考入进士,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但由于孟郊心高自傲,不满足县尉一职,常懈怠公务,颓废于郊外闲情逸致,吟诗作对,于是,县令禀报州府,州府另派他人,县令就只给他半俸。孟郊的这首游子吟是他五十岁时的作品,孟郊五十岁那一年,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此时的孟郊仕途失意,饱尝了世间沧桑,终于满足母亲追求仕途的愿望,同时,也顿感怀才不遇之苦。
   游子吟这首诗从题材到立意都可称为“别出心裁”,诗的开篇先引用慈母手中线做开场白,并没有开篇点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开场两句一个诉说母亲对儿子的期待,期待儿子有朝一日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一个是对儿子的嘱托。手中线、身上衣,对于孟郊来说都是重负!据史料上记载,贞观十二年公元796年,孟郊四十六岁时,奉母之命第三次来应试,才考中进士,随即东归,告慰母亲,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这也是孟郊在创作游子吟的前因,于是,写出这首流传后世的佳作游子吟。
   游子吟三四句释解可以说多层次含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临行、意恐,这两句同样夹带着家人的期望,忧恐求学无望,难以衣锦还乡。故用了密密缝、迟迟归叠词句,来加重语气,说明游子在外求学,因求学长久,未能及时归还,最终衣冠不整难以归乡。这两句诗可以用在母亲叮咛,妻子嘱托,故释解可以说多层次含义。在古代的时候,读书人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故一些求学者背井离乡,踏上求学之路,所谓的游子,我个人认为是一些求学离乡的人,并非泛指所有离乡的人。
   游子吟的结尾两句与前四句有拼凑之嫌!前四句例举两个典范,一是慈母的厚望,二是家人的期望。但是,结尾两句单独使用也可称佳句,和前四句组合在一起显得比较牵强。因此,有可能作者在诗歌起调立意上开场过于大气,致使结尾无法衔接。虽说三、四句上进行降调处理,但是,还是因为开场立意过大,所以结尾显得不协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两句阳光明媚,积极向上。但也不乏隐隐到出作者心中的俗怨。谁言你给我的寸草之心,我也能像春天阳光一样报答你。在换个层面去释解,谁言你给我寸草之心,但我也还你三春阳光。在结尾诗句中“寸草”我个人认为也可指孟郊当时仕途不理想,以寸草来比喻自己卑微的仕途。
   在这首游子吟诗中,只是读出庶民的心愿。整首诗韵脚相互独立,两句一体,整首诗组合故有独特性。今再次品读游子吟,斗胆执笔闲谈孟郊与《游子吟》。
  
   ◎趣谈孟浩然的《春晓》
   春晓这首诗可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之作。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
   此诗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写的特别有意境。作者在一个明媚的春天,做着梦,吟着诗,在遐想处处啼鸟在鸣叫,自己睡得都不知天亮了。此句延伸第二层诗意,就是暗喻着自己的仕途像春晓一样,虽说盼到了春天,但不知仕途之梦什么时候天亮。此句的“晓”字用得巧妙自然,拂晓不知晓。既然天亮都不知晓,怎么能感知外面的啼鸟鸣叫呢!古人就是奇人方士,睡着觉还能作诗。
   诗中第二句更雷人,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隐居鹿门山,无颜以对家乡父老乡亲。处处闻啼鸟也是作者仕途失意后的自我安慰罢了,作者以啼鸟的鸣叫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空虚、虚伪,用到处都是鸟鸣声来强颜欢笑,装扮自己的假释心情。
   诗中第三句才是作者的本意,夜来风雨声,恰恰说明了作者投门仕途失败的一段真实写境。作者自认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带着书生一身的清高自傲来到长安。可是万万没想到投奔仕途失意,最后连个进士都没有考中,所以才有此句这番感慨。感慨之余,作者把自己比喻成春天里绽美的鲜花,经过这番风雨的摧残,花落多少呢!风雨,在此句中也可暗喻一种势力,因为读诗先读史,此时正是作者隐居鹿门山的感叹。
   诗中第四句直白的述说自己的感受,还不时地加几个陪衬的目标。花落知多少,知多少,只有作者最清楚。因为作者早已把自己看做完美盛开的花朵,完全可以胜任仕途官吏。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因为作者没有到长安拿到进士学位,不可能进入唐朝中央政权机构,但作者还不甘心自己的挫败,最终在长安城一事无成的返回。古人有一癖好,先隐居,再涉世,这样可称自己为世外高人。其实这种做法不过是闭门造车、掩耳盗铃罢了!
   春晓这首家喻户晓的唐诗,被我这粗人胡乱趣谈,有污众君子的眼目,实为歉意!但是,由于愚人才疏学浅,仅能释解肤浅喻意,难登大雅之堂,故在这里斗胆趣谈孟浩然的春晓,仅自娱自乐罢了!读之莫见笑,可耻言与我。
  

共 46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组富有新意的随笔。作者喜欢古诗词,能够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挖掘诗词背后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雁丘词》有原版,还有修改版。“两种对世间认知反差是作者由初心到思绪一种转换。”心境不同,感怀不同。陆游的《钗头凤》,可以说是间接杀死唐婉的一把利器,而陆游好似没有愧疚,竟然还为他的多情自豪不已。孟郊的《游子吟》,作者通过深入阅读,提出自己的看法:结尾两句单调使用是佳句,和前四句组合在一起显得比较牵强。作者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辨性强,让人敬佩。孟浩然的《春晓》,作者对诗句一一解读,发现破绽,指出诗人也很在乎功名,隐居山林,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本组随笔,观点鲜明,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好文章拜读学习,感谢老师带来的佳作,祝老师春安笔丰,生活愉快!【编辑:陶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409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陶桃        2024-03-31 19:58:05
  谢谢子觉阁老师带来的精彩随笔,让人耳目一新。祝老师创作出更多的佳作分享,陶桃敬茶!
2 楼        文友:陶桃        2024-03-31 19:59:48
  本组随笔,观点鲜明,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祝子觉阁老师春安笔丰,生活愉快!
3 楼        文友:乡笛        2024-03-31 21:15:56
  文章主题突出,条理分明,有理有据,说服力强。好文章,耐人寻味。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4-01 07:58:04
  这是一组思辨性强,很有见底的随笔。作者精通古诗词,深入研读,能够挖掘诗词背后的前因后果,有理有据,分析到位,提出自己的见解,精神可嘉,让人敬服。好文章让人深受启发,感谢老师支持,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4-10 17:33:06
  恭贺子觉阁老师佳作喜摘亮闪闪的红豆一枚!再次欣赏学习了,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