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偏方(小说)

精品 【流年】偏方(小说)


作者:秀针河 秀才,2345.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3发表时间:2024-04-01 09:24:52

【流年】偏方(小说)
   在我们常各庄,刺儿爷是个爱说爱笑的老光棍。
   有多爱说笑话?首先“刺儿爷”的这个名号就是他给自己起的。“刺儿爷”并不是“刺儿头”的意思,我们那里把总是挨人数落称为“挨呲”,呲加上儿化音就和“刺儿”同音。他从小就经常“挨呲儿”,就给自己命名为“呲儿头”,年岁大了,大家都叫他“刺儿爷”。
   刺儿爷什么场合都说笑话,比如说“抬杠”。抬杠是农村老头儿们的一种娱乐方式。夏天的大树荫下,冬天向阳背风的墙根,都是老头儿们抬杠的好去处。冬天,大家挤在墙根,把手揣在棉袄袖里,嘴上叼着旱烟袋,找个话题抬起来。
   这天抬杠的题目是冬天如何让屋子里暖和。这位说烧热炕暖和,那位说点炉子暖和,还有一位子女住在城里,他说农村的什么办法也不如城里的暖气片暖和。抬到最后不分胜负,这时候刺儿爷发话了:“我说出一种办法比你们说的都暖和。”
   大家忙问:“你有什么高明办法?”
   刺儿爷说:“把房子点着了最暖和。”
   大家哈哈一笑,这杠没法抬下去了。
   给麦田浇水的时候,渠埝总是开口子跑水。大家说用沙质土搭渠埝根本搭不住。刺儿爷又发话了:“不是沙质土搭不住渠埝,是你的渠埝搭得太薄了。”
   “那您说要搭多厚的渠埝才能不跑水?”
   “你把渠埝从这里搭到北京,保准不跑水。”
   得,您还有话说吗?
   大家在一起议论,猪肉涨价了,牛肉涨价了,羊肉涨价更厉害,往后吃不起肉了。刺儿爷说了:“要想吃肉,我有办法。”
   大家忙问有什么办法,刺儿爷说:“换牙。”
   大家问怎么换牙?
   刺儿爷说:“吃不上肉,是你没长吃肉的牙。你把牙换成狗牙,就能吃上肉。不过换上狗牙有时候还要吃屎,最好是换上狼牙,换成狼牙就能天天吃肉了。”
   刺儿爷喜欢开玩笑,大家也喜欢逗他,开什么玩笑都可以肆无忌惮。年轻人问他,这样大的年纪,为什么说不上媳妇打光棍儿?刺儿爷说是因为自己长得太漂亮了。人家问他长得有多漂亮,他说狗头国当年招驸马,他是第一人选。
   刺儿爷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笑声一片。
   别看他嘴上能说,干活却是稀松二五眼。当年生产队的时候,他和大伙一块锄地,一会功夫,他就被远远落在后边。刺儿爷有办法,他开始唱小调:“怀胎三月三,奴家嘴发干,叫哥哥买冰糖,你多买上三两三……”前面锄地的年轻人听见刺儿爷开唱,马上放慢速度,等着听他的小曲。
   生产队长一看,刺儿爷整个是个捣乱分子,只好不分派他和大家一块干活,找些一个人的活儿让他干。干什么呢?去打麦场看粮食吧。满场都是晾晒的麦子,附近农户养的鸡全跑过来吃麦子,看场人的任务就是轰赶这些吃麦子的鸡。生产队长中午回来,发现晾晒的麦子里是整群的鸡,刺儿爷却躺在大树荫下睡觉。
   “让你看麦场你却睡大觉,看让鸡糟蹋了多少麦子?”队长大发雷霆。
   “您别着急,等它们吃饱了就不糟蹋了。”
   也别怪乎刺儿爷不负责任,当年的生产队,有几个社员“爱社如家”?大家都想着把生产队的东西偷偷往家里拿,拿不走的,管它呢,又能有我多少?
  
   二
   刺儿爷也谈过“恋爱”。
   村里有个老寡妇,外号“麻娘们儿”。麻娘们儿的丈夫度荒年代饿死了,有一个女儿嫁到外村,家里只剩下她自己过日子。麻娘们儿的长相真够“漂亮”:矮矮的个子有些驼背,罗圈腿,两只半大的“解放脚”,最有特色的是满脸大麻子。
   村里有些好事的年轻人对刺儿爷说,他和麻娘们儿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让他去追求麻娘们儿。有一天刺儿爷在街上遇到麻娘们儿,面对面仔细相看。
   “你总是看我干什么?”
   “我看你长得和一个人有点像。”
   “我长得像谁?”
   “你有点像狗头国的公主。”
   麻娘们儿一听高兴了:“公主有我长得漂亮吗?”
   “的确还差点。咱们俩搞爱吧。”
   “滚,臭流氓,你再胡说八道我报告警察把你抓起来!”
   刺儿爷不怕被抓,开始他的“恋爱”模式——追。
   别看麻娘们儿其貌不扬,却是个下雨泼街——假积极的角色,满嘴的大话空话假话。“斗私批修”的时候,她发言:“我要斗私批修!以前我把屎拉在自家的茅坑里,为的是给自家的菜园子施肥。从今以后,我斗私批修,把屎拉到生产队的地里,给生产队的庄稼施肥。”
   有一天,麻娘们儿进了厕所刚蹲下,刺儿爷却跟了进来。
   “臭流氓,你跟着我来厕所想干什么?”
   “我看你是不是把屎拉在生产队的地里。”
   麻娘们儿没办法,只好提起裤子去地里解手。到了地里刺儿爷还是远远地看着她,等她提起裤子,刺儿爷还要过去验证一下,是不是把屎真正拉在地里。
   这样的追求后果可想而知,麻娘们儿接着守寡,刺儿爷继续打他的光棍。
  
   三
   人都有生老病死的一天。尽管刺儿爷生性乐观,也抵挡不住大自然的规律。七十多岁的他有一天病倒在炕上。
   刺儿爷有三个弟弟,都在城里安家落户。听说刺儿爷病倒了,几个弟弟把子女们召集到一块:“你们爷爷奶奶死的早,都是你们大爹(当地对伯父的称呼)把我们兄弟几个拉扯成人,害得他连个老婆也没讨上。现在他病了,你们马上回去,该送医院送医院,好好伺候你们大爹。”
   二弟家的麦芽儿,三弟家的豆苗儿,四弟家的棒子(玉米)秸都不得不回到老家来伺候刺儿爷。
   侄子们的名字都是刺儿爷给起的。当初弟弟们说,让大爹给孩子们起名字好养活。麦芽儿和棒子秸都是男孩儿,豆苗儿是女孩儿。
   几个人在父亲的要求下不得不来,来了以后也没想把刺儿爷送往医院,让他自己躺在炕上,盼着他及早归天。
   这天麦芽儿走在村里的街道上,有人遇见他,向他打听刺儿爷的病情。
   “这个老家伙,还真禁得住折腾,躺在炕上就是不咽气。急死我了,急得我牙疼。”他捂着腮帮子说。
   “牙疼最好办了。你们家刺儿爷手里有专治牙疼的偏方,包治保好。”那个人调侃般地说道。
   “什么偏方?”
   “刺儿爷的偏方秘不示人,要想治牙疼只有去问他自己。”
   麦芽儿听完忽然灵机一动,急急忙忙跑回家里。他来到刺儿爷的炕前“大爹,这几天您的病不见好,把我急坏了,您看我的牙床都急肿了,牙疼得厉害。听说您有治牙疼的偏方,赶快告诉我吧。”
   躺在炕上的刺儿爷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又闭上了眼睛。
   “大爹有什么偏方?”豆苗儿赶紧凑过来问。
   “你别问,你是女孩子,大爹有偏方也不会告诉你。”
   豆苗儿不死心,麦芽儿不说她就去村里打听。出门之后正好遇见麻娘们儿。
   “这位奶奶,听说我大爹手里有专治牙疼的偏方,您知道吗?”
   麻娘们儿看了她一眼,煞有介事地说:“没错,他手里真有治牙疼的偏方,一治一好。”
   “您知道偏方都有什么药吗?”
   “那个臭流氓,用什么药他谁也不告诉。有一次我牙疼,他非要和我亲个嘴才给治。还别说,我让他亲了一下,他马上把我的牙疼给治好了,真是个臭流氓!”
  
   四
   豆苗儿是医药代表,负责往各大医院推销药品。她听说过,有的民间偏方、验方很有医用价值,有些偏方卖给制药厂,经过验证,能卖上几百万。
   她听说了偏方的事,马上跑回刺儿爷跟前:“大爹,您把治牙疼的偏方赶快告诉我吧。”
   麦芽儿是个小干部,机关里的小科员,多年来找不到升迁的门路。他考虑,如果把偏方献出去,说不定能让领导重看一眼,提升个副科级不成问题。
   “大爹,您不能太自私了,把偏方贡献给国家,也算您对国家建设做出的一点贡献。”
   “你别假装积极,现在谁还讲无私奉献?偏方是我们常家的祖传财产,理应由常家人继承,哪能随便献出去!”
   “常家财产继承也轮不到你,家产都是男人们继承,哪有女孩子的份。”
   “现在男女平等,继承家产也一样,亏你还是干部,满脑袋大男子主义。”
   两个人争执起来。
   棒子秸是个在校大学生,学的是中医制药专业,对医药方面的事同样门儿清。他没有参与麦芽儿和豆苗儿的争执,而是回到城里,问起自己的父亲,家里是否有祖传治疗牙疼的秘方。他父亲说:“我们小时候都是你大爹拉扯着长大,生病了没钱买药,你大爹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些草药,喝下去也把病治好了。是不是祖传秘方我也不太清楚,他手里有些偏方倒是有可能。”
   听了父亲的话,棒子秸心里有底了。
   回去的时候,他买了大包的补品、营养品。来到刺儿爷的炕头前,他把这些好吃的东西依次喂给刺儿爷,绝口不提偏方的事。
   一个年轻学生的心机岂能瞒得了麦芽儿和豆苗儿,他们也回到城里,去给刺儿爷买好吃的。
   趁着两个人都不在,棒子秸这才对刺儿爷说出真心话:“大爹,您把偏方告诉我,等我读博的时候写篇论文发表出来,到那时会扬名世界,为咱们常家耀祖光宗。”
   刺儿爷依然是摇头不说话,急得棒子秸抓耳挠腮。
  
   五
   麦芽儿和豆苗儿回来时带回很多好东西。
   “大爹,这是海参,最好的补品,人家说海参就是海中人参。”
   “海中人参算什么,这是真正的人参,深山老林里生长百年的老人参,比黄金还贵。大爹,您尝一口人参汤。”
   “大爹,您尝尝,这是熊掌。现在食用野生动物违法,我豁出去犯法,也要让大爹享受一下。”
   “大爹,这是……”
   “大爹,这是……”
   刺儿爷啃了一辈子窝头咸菜,临死前却吃上了山珍海味,把一辈子没吃过的好东西都尝遍了。
   三人一个为了升官,一个为了发财,一个为了扬名,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无奈任凭你给他吃了多少好东西,刺儿爷就是不开尊口。
   眼看着刺儿爷有出气没进气,很快就要撒手归天,麦芽儿、豆苗儿、棒子秸三人急得团团转。
   “大爹,您不把治牙疼的偏方传给我们,带进棺材,祖宗也不会原谅您,到了那边,祖宗们也会‘呲儿’您。”
   这时候,刺儿爷睁开了眼,有气无力地说:“我、我的、治牙疼偏方、不、不、不好使。”
   “不好使也要告诉我们。”
   “告、告诉你、你们也、也不要去、去外面使用。”
   “我们一定保密不外传。”
   “那、那就告诉、你、你们吧。”
   三个人赶紧支棱起耳朵仔细听。
   “牙、牙疼,割耳朵。”
   “割耳朵能治牙疼吗?”
   “割、割了耳朵,你、你只顾、耳朵疼,就顾、顾不上牙疼了。”

共 40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主人公刺儿爷是个开了一辈子玩笑的老光棍,临终前,几个侄子、侄女想尽办法讨要他“治牙疼”的“偏方”。演绎出一篇搞笑的故事。虽说故事搞笑,然笑过之后,却能让人陷入对人性的思考,刺儿爷乐观搞笑但也禁不住岁月的洗涤,七十多岁的他终于病倒在炕上,要人照顾了。可他单身一个,养老成了问题。原来他的父母死得早,他不得不把几个弟弟拉扯成人,情况的特殊,以至于他连个老婆也没讨上。他的几个弟弟安排自己的子女轮流来照顾自己的大哥哥刺儿爷。故事就这样进入了重头戏。小说语言风趣幽默,颇有趣味性,次要人物的安排甚为精巧,较好地服务主要人物。值得一读的小说。倾情荐阅。【编辑:山地73182882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405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4-04-01 09:27:30
  属于情感小说,但也有些传奇。刺儿爷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得好。
   谢谢赐稿流年,遥握,问安!
2 楼        文友:秀针河        2024-04-01 13:03:25
  感谢山地731828829老师的编辑和点评。刺儿爷原型是我们老家的一个真实人物,爱说爱笑一辈子,至今留下很多他的“名言”,比如“灵人(聪明人)先知道,傻人后知道,早晚都知道”等等。至于治牙疼的偏方,村里调侃牙疼的人还会说:“用刺儿爷的偏方,一治一好”。很多没有文化的农村老年人,说起玩笑话机智幽默,也是一种没有文字的传承吧。再次感谢老师,遥祝春安,握手!
3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4-04-03 19:55:39
  小说主题鲜明,线索清晰,语言朴实且风趣,主人公描写细腻。既具传奇色彩,更具现实教育寓意。
   问好老师。遥祝安康!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回复3 楼        文友:秀针河        2024-04-03 21:02:51
  谢谢疏影横窗老师的点评,一个小笑话而已。祝老师春季安好,生活如春风般温暖怡人。握手!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4-07 13:38:3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