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家谱(散文)

精品 【金文】家谱(散文)


作者:王金启 布衣,211.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2发表时间:2024-04-04 18:35:28
摘要:关于家族,关于家谱,关于家族文化


   2005年秋天,母亲(当时父亲已经去世)带着我和全家人一起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河南虞城我们的故乡。有一天,村子里最为德高望重的一位已经九十岁的老爷爷来到我家里,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红色绸缎包着的一个包裹,非常郑重地交给我。我打开一看,在红色绸缎里面,又是一层黄色绸缎。在黄色绸缎里面,还有一层厚厚的牛皮纸包裹着。我打开牛皮纸,里面是两本用毛笔字抄写的书。一本是我们王家的族谱,一本是我们王家的家谱。我有些觉得沉重。老爷爷对我说:“我现在年纪大了,说不定哪一天就走了。你要把这两本书好好保存着,放在保险的地方,不要丢失。”我看着老爷爷的眼睛,他的表情里满满的都是信任。我非常感动老爷爷对我的信任。后来我就把我们王家的族谱和家谱都打成了电子版,并且打印了几十本,给村里的德高望重的家长保存着。我认真阅读了我们的家谱,现存的家谱是1978年重修的家谱,记载到了我这一代。我们的王家祠堂在商丘市南部的一个村子里,于文革期间被焚毁。就是我们的族谱和家谱,也是经历了很多很多艰难曲折才保存到了今天。
   翻开家谱,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那一个个陌生而又亲切的名字,是家族的先辈们。他们或许平凡,或许伟大,或者朴实无华,或者光辉灿烂,或者默默无闻,或者精彩无限,或者是名人英雄,或者是平民百姓,但他们都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写下了自己的人生,撰写了自己的命运或者传奇,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无论尘封多久,只要我们打开家谱,我们的列祖列宗,都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每当想起他们,我们的心中都会充满敬仰,感受到他们的伟大与神圣。就像那首歌词所写的那样: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你,没有你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虽然我们不需要时时想起,但我们从来也不会忘记。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是谁给我们开创了历史,是谁给我们建设了家园,是谁给了我们的生命。
   家谱中记录的每一个名字,其实都是一段历史。每一段人生,都是经历过无数酸甜苦辣无数风风雨雨的艰辛传奇。每一种命运,都需要经历无数磨难,战胜无数苦难,渡过无数难关,才能走完自己的人生。在列祖列宗中,他们有的是创业者,他们离开故乡,闯荡天下,开创了家族的新局面;有的是知识分子,他们埋头苦读,追求真理,为家族增添了文化的底蕴;有的是商人,他们凭借智慧,为家族的发展积累财富,奠定发展的基础;有的是农民,甚至世世代代都是农民,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丰收,供养着自己家族,也奉献给这片土地上所有的人们。
   细细品读,在家谱中,既有欢笑,也有泪水。既有欢聚,也有别离;既有新婚的喜悦,也有离别的哀愁;既有添丁的欢喜,也有丧亲的悲痛,既有和平盛世,也有野蛮战争;既有兵荒马乱,也有平静安宁;既有悲欢离合,也有酸甜苦辣;既有自豪自信,也有悲伤悲凉。世世代代的传承,构成了家族的历史;祖祖辈辈的延续,抒写了家族生生不息的历程。家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发展过程,也是所有人类情感的缩影。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家族经历了风风雨雨。有战争的洗礼,有自然灾害的侵袭。但家族如同坚韧的纽带,将家族每一个成员紧紧联系在一起。所有不同的家族联合在一起,汇合成一个民族。家族的命运,也是我们民族的命运;家族的故事,也是民族的故事;家族的历史,也是我们民族的历史。
   据我们王氏家谱记载,我们的家族,是从明朝洪武年间山西洪洞迁移到河南商丘的,我们家族的这一脉络,已经在河南生活了600多年。600多年,也经历过改朝换代,也经历过兵荒马乱,也经历过战争洗礼,也经历过大饥荒大灾难,但是我们家族依然人丁兴旺,无比坚韧,一代传承一代,生生不息。
   家谱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是家族的历史记录,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它告诉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要坚守家族的信念。无论前进的道路多么曲折,我们都必须坚韧不拔,一直向前;无论我们处在任何时代,我们都要坚守慈悲为本,坚守善良和真诚。良好的家风是家族传承的精髓,家族的风骨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最根本原因。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家族的概念似乎渐渐淡化。但家谱依然在那里,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根源,不要忘记我们的祖先,不要忘记我们的家训,不要忘记我们的初心,不要忘记我们内在的文化精神。一个人无论身居何处,地位如何,都必须坚守做人的底线,坚守做人的风骨,坚守善良和真诚,保持自己的爱心。因为有爱,我们的家庭会更加幸福;因为有爱,我们的家族会更加恒久;因为有爱,我们的民族才会兴旺发达;因为有爱,我们的国家才会繁荣富强。
   在岁月的长河中,家谱这部书,既是那么深沉,又是这样厚重;既是那么令人敬仰,又是这样无比神圣。它是家族发展的历史,它是家族兴衰的记录,它是家族重大事件的见证,它是家族人丁兴旺的象征,它寄托着一个家族的希望,它传承着一个家族的传统,它既是一个家族的根,它又是一个家族的魂,它是我国家族文化的源泉,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这部书是如此具有历史价值,以至于在每个人的心头,都有着十分高尚的位置。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能感受到它对你的影响,在你的内心深处,无论你是谁,你都被这部书深深打上了它的烙印。有形的家谱是被记录的文字,无形的家谱是真实的历史。
   如果把家族比作中国,家谱就是中国的长江黄河;如果把家族比作身体,家谱就是身体的血液和脉络;如果把家族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家谱便是这棵树的根、躯干和枝枝叶叶。
   我把我们的家谱珍藏着,放在一个最神圣的位置。我把我们的祖训和家训传递给村里德高望重的家长和孩子,让他们牢牢记在心里。家谱虽然是一部书,但在我心里,它的价值和意义价值连城。
   走进新时代,跨越新征程。让我们一起珍视族谱和家谱,传承家族的优良文化和精神,让这棵参天大树永远枝繁叶茂,屹立不倒;让这条生命的河流永远流淌,源源不断,永远富有青春的活力和动力。

共 24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根据哲学,得出这个结论: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在煌煌的历史巨著中,有帝王将相,有英雄豪杰,有才子佳人,而下里巴人、泥腿子却不多见,甚至没有。由此可见,传世历史书籍是不完整的,它像断臂维纳斯一样,是缺胳膊的。那么,它的那一条不见的胳膊在哪里?答案是在民间一一它就是族谱及家谱。一部族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一部家谱就是一个家庭的历史。即所谓的正史及野史,与一部家族史及家庭史相比,并不显得高贵,它们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历史,三千年文化,中华民族三千年文化理所当然包括各个家族族谱及各个家庭家谱。正是清明时节,我们缅怀先人的历史丰功伟绩之时,也要注重族谱及家谱的编写,从这个意思来说,作者这一篇文章也算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它告诉我们:人不能忘本,忘记自己的根。 原创首发。 【金文编辑:梅发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407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04-04 19:13:03
  王老师的散文,文笔优美,语言朴实,把一部家谱写的有声有色,值得我们学习。梅老师的精准评论,更是锦上添花,让我们读后回味无穷,陷入深深思索之中。两位老师辛苦了!
回复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4-04 19:43:33
  感谢我特别尊敬的梅发平老师,编者按写的非常到位,文字精炼,而且思想深刻,并且概括力强。特别致敬,特别祝福!祝福老师病体早日痊愈,为老师祈祷!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4-04 19:44:23
  致敬梅发平老师,祝福梅发平老师。老师品德高尚,情深意长,特别感谢老师
3 楼        文友:若水如歌        2024-04-04 20:25:22
  王老师散文极具生活化,文笔流畅、内容厚重细腻!值得推荐学习!
4 楼        文友:安然小静        2024-04-04 22:29:53
  好文章是我们精神的食粮,学习分享,从中汲取营养,让人受到好的启发!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