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明春浮梁买茶去(散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此时初冬来临,重读白居易的《琵琶行》,不禁又多了几分感慨。冬季围炉,正是煮茶赋诗的好日子。但没有好茶,难以品出人生的味道,又怎会吟出好诗呢?不如乘着肖金光老师《守望春天里的那缕“浮梁茶”香》的气息,我们一块明春浮梁买茶去!
浮梁,的确是一个好地方,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它是江西省景德镇市的一个美丽小城,有着2000多年的茶文化历史。浮梁县非常注重挖掘茶文化的底蕴,他们以文化引领推进茶叶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在这里,一杯浮梁的春茶,不仅清香可口,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品茶之间,人们仿佛能感受到浮梁山水的灵韵,体验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浮梁制茶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浮梁就成为南方茶叶的集散地。据《新唐书·食物志》记载:“浮梁每岁产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万贯”(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朝廷茶叶税的八分之三,为全国之首)。当时的浮梁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创造了“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辉煌,成为古代中国的一大名茶。难怪老白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流传至今。宋代,浮梁饶池仙芝茶,属茶中佳品,奉为贡茶。近代,“浮红”功夫茶更是蜚声中外。“天祥”功夫茶,荣获“1915年国际巴拿马万国和平博览会”金奖。“浮瑶仙芝”绿茶,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荣获最高殊荣“文化名茶”奖。1994年6月1日,在北京“1994 年 中国国际饮品及技术展览会”上,浮梁县“瑶里崖玉”茶荣获金奖。进入新时代,浮梁县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茶叶百强县,以及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积极践行“三茶统筹”理念,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融合”文章,持续擦亮“浮梁茶”的金字招牌,让浮梁茶再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春天来临之时,这里的景色就像一幅生动的画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尤其是浮梁的春天,在微风的吹拂下,一望无际的茶树,宛如绿色的海洋,波浪般荡漾在山间。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这些新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翠绿的光泽,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而最让人感动的,是浮梁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珍视。他们用心呵护每一片茶叶,用心去品味每一个春天。他们的热情和真诚,让这个春天更加的美好和生动。茶农们在茶园中辛勤地忙碌,采摘着最新鲜的茶叶。这些茶叶,经过双手精心制作,会成为一杯杯香浓的茶水。每一杯茶水,都融入了春天的气息,也融入了浮梁人的辛勤和热情。他们的双手如翠鸟在茶叶上跳跃着,仿佛在弹奏着一曲春天的乐章,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熟练和专注,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用心去呵护每一片茶叶,才能让它的品质达到最佳。
浮梁的春天,不仅有满园的茶香,还有鸟语花香。山间的鸟儿欢快地歌唱,仿佛在欢迎春天的到来。那些各种各样的花朵,也在此时盛开,为这个春天增添了更多的色彩。漫步在浮梁的街头巷尾,你可以感受到这个春天带来的美好和喜悦。
这里有一个名为鹅湖镇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景区——高岭·中国村。这个景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浮梁的大地上。它以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引领着茶叶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了“茶园变公园”,为游客们呈现出一幅幅醉人的茶园风景画。
一走进高岭·中国村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唐茶市”景点。在这里,一场沉浸式的唐风表演让人流连忘返。演员们身着华丽的唐装,演绎着大唐时期茶叶开市和茶客斗茶的盛景。伴随着古韵十足的音乐,人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大唐,感受着茶叶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而在景区的另一角落,“茶圣”陆羽的故事被演绎得惟妙惟肖。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实景表演相结合的方式,重现了陆羽撰写《茶经》的历史场景。观众们不仅可以亲身体验到陆羽的茶道精神,还可以了解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品茶赏景,浮梁的春天还有许多别具一格的活动。他们以“瓷源茶乡 生态浮梁”为定位,还着力打造了新佳茶园,昌南雨针,广明茶厂等茶产业研学基地,让游客亲身参与到茶叶的种植、管护、采摘、制作等过程中,了解到浮梁的茶叶如何从一片嫩叶,经过精心的采摘、制作,最终成为闻名遐迩的名茶。在采茶季节,美丽的史子园茶海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人们纷纷用镜头定格这里迷人的绿、醉人的景——
翠色浮梁入画来,茶香飘逸惬心怀。
轻击瓷碗声如梦,细品清音意欲猜。
今夜琶琶留客醉,满城环佩为谁裁。
行文至此情难尽,酒醒诗成月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