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火】南湖路上(散文 )
一
清晨,柔和的阳光洒在南湖路上,两傍排列成行的梧桐树高大屹立,很有气势;树下的小花,自由自在地开放,路边的小草随风摇曳,像是欢迎春日路上的行人。我又从南湖路出发回赤壁一趟,到达武昌站的时候,看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公交车,不经意间一个22的数字又在我大脑中闪过,于是,也只好顺其自然地在自己记忆的长廊中去搜索……
22路原本是上世纪,从武昌车站始发,往返南湖狮子山的一条公交线路,主要运行南湖路一带,方便华农师生进城。
1987年秋,我去华农学习,也是先到武昌公交车站,再转上22路车。22路从武昌站开行后,一会儿便是繁华的武泰闸蔬菜交易市场,不论何时,车窗外的集市,总可见菜农和市民们忙碌的身影;离开人声鼎沸的市场后,到达长虹桥。
从长虹桥驶离,22路就进入南湖路。南湖路是条西北往东南的道路,它原是武昌通往梁子湖北部的简易公路,解放后经过整修成武梁公路,是华农唯一通往城区的道路。南湖站,当时有一座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军用机场,建国后转为了南湖民航机场;22路公交开行后,便与南湖机场如影随形。从南湖站驶离,22路一直沿着机场院墙边道路行驶;站在22路车厢里,可以看见起落或滑行的飞机。在那个年代,能如此近距离看飞机的感觉还是有些新奇。过机场院墙尾端再往前,22路就在起伏不平的丘陵上穿行,两侧多有菜地,最后到达目的地。
在南湖路上乘车的次数多了,我慢慢也就习惯了22路公交线武昌站的繁华,武泰闸的喧嚣,南湖路上飞机场的新奇以及车窗外的乡村景致。一次假日,与我恋爱中的她相约来校园,后来,我们仍然在南湖路上往返,从市郊去省城,去了离南湖路最近的黄鹤楼上留影,也登上了雄居龟山之巅,当年号称亚洲桅杆的龟山电视塔的观光平台上,俯瞰江城美景。
“你此次去南湖的印象如何?”
“校园很美,只是22路车上,看到梧桐树和飞机场外,感觉到达校园的路途在市郊太边远。”返程中,我问她时,她如是说。
二
转眼离开乘坐南湖路上的22路公交三十多年了,几年前,我因改非来江城随家人生活,正好住南湖的九里,南湖路又在我的脚下。
从武昌站到南湖,不同的是22路公交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公交916、571等,还有一个地铁7号线也已开通运营。坐公交上南湖路,一路上,武昌站由首发变成了停靠站,武泰闸站则是建成了大型封闭式的菜市场,长虹桥站周边景色依旧,至南湖新村站,昔日飞机场不见了,车窗外是高楼大厦与繁华。
后来,感觉沿街散步也是个行走南湖路的一种方式。于是,有时把自己作为一位路人来体验。在南湖路长虹桥站下车前行,那些年代久远,沿街布局的老旧房子在高大的梧桐树的树荫映衬下,有些古韵与旧时光的印记。走过长虹桥市场,南湖路上的树荫显得浓郁,可能是在于有梧桐树做衬托。沿南湖路前行,左侧是武汉市南湖中学校门,过了南湖中学及一些老旧门店,是南湖路的一个左拐弯处,加之路上的梧桐树遮蔽,无论是公交车还是私家车,司机都会自然减慢车速过去。夏天炎热的时候,其他路段上光线暴晒,但在南湖路这里,仍然绿树如茵,不时有凉风吹过,叫人惬意极了。
与惬意的状态相比较,路面一边的老旧楼房更加引人注目。楼房的高度有限,多是两三层,第一层基本上部是被改造后用作商铺。临街楼栋,与常见的现代化小区门面商铺不同,这些老旧商铺低矮的门头和各类商业招牌是特色,风格古朴。
继续向南走,南湖路上东侧先后有与瑞安街口连接,繁华的瑞安街上有7号线瑞安街地铁站,还有中央花园前的美食一条街;过瑞安街口后,沿途的矮旧民房少见了;南湖路西侧出现首座跨巡司河桥梁,连接红旗欣居、公园九里与野芷湖方向,双向四车道的桥梁,连接一条大街,楼铺林立,人流涌动,九里公交场站也在这里;站在跨巡司河桥上,南湖路与其西侧的高层小区之间,一条治理后的巡司河近在眼前。一湾碧水,二条绿道,河边柳树在风中舞蹈。边坡上,草木繁茂,鸟语花香。绿道上,周边居民们于阳光散步、休闲;河面上,水生香菇草、小金钱草等于水中沉醉,花儿静静绽放,野鸭潜游,身穿红色救生衣服的巡湖人员于小舟中缓慢滑行;随绿道行走,可直接连接到活水公园,此公园被居住区环绕,是一处依水临岸的慢生活区;这也是南湖路上的又一道美丽风景。
沿南湖路向前的雅安街口连接线上,有南湖第二小学、南湖宝安花园;过雅安街后不久,是东方莱茵小区,南湖路西侧出现第二座跨巡司河桥红旗桥,连接高楼林立、环境宁静的九里小区,还有华师附小高顿、欣乐思幼儿园等。东侧临街门店都是由六、七层住宅楼的一楼或架空层改建装修而来;过东方莱茵不久,便是建安街口了。继续前行,到达公交红旗村站,巡司河上出现第三座跨河桥,且连接跨越京广线铁路的建安街桥;离红旗村站不远处,是地铁7号线建安街站,乘地铁或571公交可去南湖狮子山。靠近南湖路面西侧的区域已经被建设为高层的红旗欣居、公园九里等社区,映衬出南湖路上的老房子更加古朴。
“你现在住南湖,对南湖路的感觉又如何?”我曾问妻子。
“都说南湖路变化大,飞机场上建起了一座花园城市,之前的南湖路,从建安街红旗村站再向前,已经没有从前的印迹了。”妻子说实话。
三
南湖路上的这些风景,无论如何,有这些梧桐树和老房子,他们点缀在南湖路上,总觉得它们才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前年春节期间,我与家人去南湖保安花园,也就是与我们所住地对面的南湖路东侧亲戚家拜年时,在其住宅小区社区办公楼前,发现当年张学良题字的“候机楼”那栋三层建筑。
“原南湖机场的航站楼,现在变成了宝安社区办公楼了。”妻子一脸惊讶。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的建成运行,南湖机场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成为一代人的记忆。机场搬迁后,留出大片区域。后来建设成了如今的南湖花园。”我也是从长期在武昌工作生活的南哥那里了解,才知道。
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中,南湖变化最大的是,从原飞机场的废墟上建设崛起一座城。南湖路上的梧桐树依然高大挺拔,道路在绿荫遮蔽下向前的影子越来越小,南湖路在城市中前移,往日荒野相随的景象荡然无存。
近年来,出入南湖路,也就习惯了在南湖路与周边环境下的行走。于是,我从南湖路去南湖大道,去南湖环抱狮子山的校园,喜欢去南湖路连接线建安街上逛百港城的迪卡侬商品,骑行去洪山区图书馆阅览,或去书城路上的图书室,在南湖幸福湾公园溜达一圈,在活水公园体会诗意,上南湖花溪公园呼吸清新空气,有时也逛南湖路连接口瑞安街,约上老同学,去吃碗地地道道付记鲜味鳝鱼面,再来一份严氏烧卖,闲时从所在小区的公交场站,乘坐公交从南湖路上岀发,去看看大南湖的飞速发展,感受江城副中心大南湖的半城碧水与一城繁华!
我喜欢南湖路,也喜欢在伴随巡司河的绿道上漫步的感觉。一条曾经平淡甚至荒凉的南湖路在发展,在延伸在变化,一条曾经平淡的道路变成了烟火人间、热闹繁华的大南湖,一座曾经边远偏僻的校园,而今已发展变成了市中心。现实画面中,南湖路就是曾经的南湖机场坐标原点上崛起的城市,它也是大南湖发展的一个缩影!
四
我在家乡几天后,便从赤壁又踏上了南湖路上的返程。我所乘坐的K436到达了武昌站,虽然不再有从前的22路公交,但乘坐其它线路或地铁上南湖路更方便。之前春后邂逅寒流,倒春寒里的春日,没有阻挡冰雪融化的脚步,南湖路上的梧桐树依然坚挺,安然无恙!特别是经过了园艺人的巧手裁剪,人间四月,又是老树新枝,新绿迎春!
南湖路是一条普通的路,它已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南湖路又是一条特别的路,之前,南湖路上我只是学生,而今的我是行者,我从踏上南湖路,至今已走过37个春秋,而且我将继续走下去。
南湖路,亦如人生之路,道路在人脚下,也在向外拓展,周边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中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宽,不变的是南湖路上的行走总是向前。
美好的风景总在南湖路上,特别是骑行的路上,或是独自前行,别人都视而不见而我却记在心里。
春日里,南湖路上新的一天又将开启。平常我习惯了漫生活,在九里的家中,早起晨练后,从27楼的阳台上俯瞰户外,南湖路又伴随着东方冉冉升起的红日,而迎接其周而复始的车流与行人。连接南湖路上跨京广线铁路的建安街,也开始了它的繁忙,巡司河有如一条蓝色的丝带从高楼大厦中静静飘过,红瓦平房的军营里,不见了昔日起床号但绿树成荫,远处的京广铁路上,不时有火车驰奔,远处的轻轨于城中穿行;楼下华师附属保利南湖小学及幼儿园的全景操场,传来了鸟儿们欢快的叫声。白天在阳台上可远眺南湖路上的脉动,亦或听到校园与幼儿园里学生与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或走上南湖路,与其亲密接触,饭后在南湖路傍巡司河的绿道上漫步,呼吸新鲜空气。
夜幕降临,南湖路华灯初上,连接建安街的跨巡司河桥上也灯光通明,小吃商家们早早就在行人路过的一侧摆好了各自的摊位龙门阵,正宗陕西肉荚膜、荷叶炒饭、蒸包煎饺、手抓饼、海鲜、烧烤、快炒意面等快餐特色美食琳琅满目,令路人目不暇接。南湖路上的路灯与桥上灯光相映,桥上来往行人如织,一场轰烈烈的夜市又将开场了,人来人往的路桥夜市,一道靓丽风景又给春日里的南湖路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愿南湖路明天更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