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惊魂之后(散文)

精品 【东篱】惊魂之后(散文)


作者:郑德友 童生,827.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1发表时间:2024-04-24 05:34:44


   公园,本是休闲养心之所,而我走进所在城市的地震遗址公园,每每却心情沉重,五内抑郁,心生凄惶。即便如此,它依旧若磁石般吸引我的脚步,怀揣着一颗忐忑之心,去安抚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
   走进园区,最先闯入眼帘的一道场景,足以掀起你内心的波澜:那是原唐山机车车辆厂的一处遗址,如今,被永远定格在了公园的一隅。那残垣断壁和扭曲的铁轨,袒露出极尽痛苦的表情,向人们无言地诉说着曾经过往的惊悚瞬间;简单的线条里,也蕴藏着让这个城市引为骄傲的辉煌——中国第一个火车站,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轨,第一辆蒸汽机车的诞生……而今天,这一切已成为这个城市一段苦难的图腾!
   不远处高高矗立的十三面地震墙,犹如十三座陡峭的悬崖,让二十四万魂灵在这里戛然梦断!墙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如同一双双眼睛与我对视——这目光既熟悉又陌生,我曾在旧城的街头,巷陌,见到过他们的身影。一个个名字本身牵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哀痛,无数的哀痛在这里聚成城市之殇!那些名字中有很多姓氏相同,中间或末尾字雷同的名字,让我想到整个城市中,全部罹难的七千个家庭和数万个被拆解的家庭。
   我沿着墙的A面艰难地挪移着脚步,目光在墙上疾速地逡巡。越过第五道墙,脚步变得沉重起来,心房的呼吸也变得愈加急促。“第一组,五列”,我按图索骥,睁大眼睛搜寻,在“第二行”中,蓦然看见一个名字,一个牢牢铸在我心壁上的名字——那是我的父亲!紧挨在下面,是我二弟的名字!立时,一股热流自腹腔涌出,心弦已被急速拨动!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眼泪似决堤之水,迅即冲毁一道道情感的藩篱,四十年前本已漫漶的记忆胶片,在泪水冲刷下变得异常清晰!那段惊悸又非同寻常的岁月,在眼前完整地再现……
  
   二
   四十七年前那场唐山大地震,我既是亲历者,又是幸存者。那惊心动魄的场景,岂是一语惊魂能蔽之?从肉体到心灵,我都经历了一次极其深刻的洗礼。
   那年我高中毕业不久,国家尚未恢复高考。我面前的路,只剩一条: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彼时,我的脑子里除了书本上的一些知识,社会这个大课堂的内容几乎为零。好在家里有父亲这棵大树,我虽身无长物,却也无虑无忧。父亲为我和二弟也准备好了新房,生活朝着既定的方向缓缓而行。日子清苦,流年顺畅,我的前路却一片迷茫。只好在队上,干点杂活儿,混混日子。偶尔为村部写写画画,家里有父亲照应,我俨然世外闲人。可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角色。我犹如一块铁矿石,被投进了熊熊的火中,被炙烤,被锻造,被脱胎换骨!
   地震发生时,我几乎命悬一线。剧烈地摇晃,把我从梦中唤醒。睁开眼睛,看到天地在共舞!无所不能的造物主,把大地上的一切当成了玩偶,随意的把玩、践踏、揉捏!醒后的几秒钟,一股极恐怖的声响自地心传来,其轰隆隆的响声,振动着耳蜗!我和地上的万物生灵,都被玩弄于股掌之中,肆意地摇撼,颠起,忽而送上山巅,忽而摔入谷底……开始,我不知发生了什么,一种本能促我立即起身,但为时已晚!刹那间,我被坍塌的屋顶重重的扣在了下面!此刻,朦胧的意识,已在大地的筛动中惊醒!房倒屋塌的那一刻,潜意识将一种不祥的信息倏地传递给大脑:此生休矣!
   然而在一切归于沉寂之后,我动了一下,感觉意识还在。但伴着周身的重压和已经呛满口鼻的尘埃,我的呼吸开始急促,像被人勒住了脖子。气息在渐渐收紧……我使出仅存的气力,喊出一声“救命”,便开始陷入了混沌……
   直到今天,忆起当年那一幕,内心仍在悸动,也有一丝蹊跷:总觉得冥冥中自有神助,不然何以解释房顶塌下的两根水泥檩,一根紧挨着我的双脚,另一个紧擦着头皮?又何以解释迅疾跑出的母亲、大姐和小妹,在惶恐间,就听到了来自废墟下面我的微弱求救声?一切看似匪夷所思,但一切却都很明了:天要留我,命不该绝。
   上天留下我的性命,也给我留下了满目疮痍和一道道难题。房倒屋塌,二弟罹难,父亲被击中头部,危在旦夕。母亲柔弱,没有主见,在家中,一切惟夫命是从。看来,上天是把我硬是推上一个陌生的舞台。
   父亲还一息尚存。我知道,目前最要紧的是设法挽救他的生命。只要父亲这棵大树不倒,这个家,能保无虞。我不敢想象,失去父亲这个家会怎样,路还能否走下去……挽救父亲刻不容缓!接过上天赋予的角色,我毅然挑起家里的大梁,随之开始了行动。我找来了一辆排子车(两轮的人拉货车),同刚赶过来的堂弟一起,拉着父亲,踏上了去医院之路。
   事实,自然证明了我当时这一决定的草率和无知。从那时起,在人生的大舞台上真正拥有了自己能决断的角色后,我就有过无数次幼稚,草率的决定。结果大多像堂吉诃德那样,在现实的大风车面前被撞的体无完肤。那次拉着父亲去医院的过程,费尽千辛万苦,但显然是一次无用功。穿过遍地废墟和尸体的西村,在已经龟裂、死寂的公路上,走了三四里,闻听着不绝于耳的哀嚎,疲惫不堪的我方才醒悟——这个城市已经被全毁了!哪里还有医院?再看看车上的父亲,已然没有了气息。我趴在父亲的身上,绝望地痛哭失声!
   此时,我的心灵仿佛又经历一次“房倒屋塌”!父亲的去世,让我几近崩溃……大树倾倒,家园被毁,我将何去何从,路在何方?
  
   三
   面对昔日炊烟袅袅,欢笑喧腾,如今已被夷为废墟,一片沉寂的村庄,我的心已经没有了知觉。全村有一百多人永远沉睡在废墟之下。没有了一间完好的房屋。面对亘古难遇的村殇人亡,我的心只有默默滴血,内心已被上天揉搓的近乎麻木,连悲痛都不见了踪影。此情此景,还有什么情绪可支配起此时的心境?
   动物与生俱来的求生本能,把人也拉到了生存的链条中。惊魂之后才发现,生存成了一个天大的难题。村里的水井已经干涸,家家的余粮大多被埋在了废墟里。绝望,笼罩在人们心头……母亲从废墟被砸坏的饭橱里扒出了两块盖满土沫的玉米饼子,掸掸土,吹吹尘,又从院里拔了几棵青葱,让我们姐仨充饥。而她自己,又去废墟扒拉翻找着东西。家里粮缸米罐被砸得粉碎,仅存的一点高粱米和玉米面,也搅到了泥土中。没有水,我和乡亲们一起,去村东水塘里取水。
   我的一颗被灾难和悲伤交替揉搓的心,已经心灰意泠。今天还没有过去,明天怎么办?我愁肠百结。
   下午,邻居三嫂过来,拿过来几个煮熟的土豆儿,这是他在一块开荒的地上种的。地震发生后,家里没了余粮,她才想起。马上去地里刨了些回来,给自己留了点,剩下的分给了乡邻。看到了这些土豆,我这颗冰冷的心开始有了温度。
   让我的心更觉温暖的,是南院的二伯,他用一颗热心,使我看到惊魂后的一缕阳光,便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当吃喝这些最基本的需求稍有了着落,我的心里踏实了许多。但还有一个迫切的问题摆在面前——住,怎么安排?房倒屋塌,天气阴雨霏霏,眼看已到了晚上。看着眼前的一片瓦砾,那本是清堂瓦亮,崭新屋舍,一夜间竟成一堆废土,心境不由得阵阵忧伤。可是眼前的现实是全家若无住处,就只能天当被,地当床了……伤心沮丧,于事无补,燃眉之急,无法回避。正当万般无奈之下,二伯帮我解开愁肠。说实话,二伯出现在我面前,是我没有料到的。
   二伯是我的一个远房本家,他在一家机械厂上班。在我的印象里和乡亲们口中,他应该算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除了上班,家里的事不管大小,一概不管。二伯家孩子多,日常生活都是性情泼辣的二妈在打理。二伯平生两大嗜好:说书,唱皮影。别说,他说书很有吸引力。每到蝉声四起的夏季,捱近傍晚,他家门前,准时如约聚齐一大圈人。他们侧耳静候着说书人清亮的声音和勾人的故事。虽然讲的大多为《七侠五义》类的武侠小说,但那些人物和情节却有着魔术般的磁力。我没想到像二伯这样文弱的男人,也会有侠客般的古道热肠。
   二伯和他的两个儿子,拉来了木杆,加上村里发放的席子、油毡等物品,仅用两个小时,一个长约八九米,宽约三米的抗震棚,就在了我家院前搭建完毕。这是大地震后第一批抗震棚,虽然构造简单,功能单一,却起了大作用!它永久地储在了我的记忆里。夜晚,我们和二伯两家住在了一个棚中,倍觉温暖。那些内心的痛楚被抛在了一边。看着棚外的星星眨着晶莹的眼睛,听着草丛中未知名的虫们在欢快地鸣叫,我的心房涌起阵阵热流……
  
   四
   很快,来自集体和国家的援手,伸向灾区的千家万户。那个夜晚,村集体给各户发放了蜡烛,让光明驱走惊悸和不安;翌日,队上的救济粮也发下来了,生活有了着落;不久,飞机空投的食品——压缩饼干又送到我们手中,衣物及其他救灾物品也相继抵达……
   最温暖人心的,是几天后解放军的到来!他们带来阳光,驱走阴霾,给这方几近荒芜之地带来了生机!至此,我内心的那团阴影,开始消散;身心的伤痛,也开始慢慢复原……
   从儿时起,在父亲这位老革命军人的身上,让我对人民军队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父亲在解放战争中的经历,像一粒种子,播在了我幼小的心田。曾一心向往军队这所学校,只因体检未过,便与军人擦肩而过,也成为我今生一大憾事。多少次,远远地追随他们的身影,一颗敬慕之心无以言表!没想到一场大灾,却把他们拉到我的近前,也让我真正了解到他们身上那颗金子般的心。
   大约灾后的第五天,驰援的解放军到了村里,马不停蹄的奔赴各户,进行抗震救灾、恢复生活的工作。我家派来了三位军人,一位班长,两名战士。他们赶到后,立即着手建造简易房。
   说起唐山震后的简易房,可是特定时期的特殊建筑。其基本结构是几根柱角,托起梁,檩,盖上苇帘,顶部压上油毡,摆上砖头。构造简单,经济实用。一年后我去了工厂,恰逢热火朝天的复产,其简易厂房也是这种结构。登上屋顶,油毡上压满砖头,宛如一张张对弈的棋盘。震后的简易房在这方土地上,存留了很多年。随着新城市的建设,才慢慢销声匿迹,退出历史舞台。我家的简易房住了四年之久,直到今天,对它的形态样貌、一砖一瓦都记忆犹新。它注满了几位军人的心血和汗水。
   以前多在训练场上或拉练的队伍里,看到他们飒爽的英姿,现在近距离的接触,才觉得他们的平易随和,跟普通人没有两样。班长姓黄,粗手大脚,俨然像个农民。厚厚的嘴唇,朴实的外表,话语不多。两个战士却是心直口快,谈吐自如。但他们的作风是一致的:雷厉风行,不怕苦累。
   他们首先开始了简易房的选址,备料。经过查看,地方选在自家院内的一块平地上,材料就地取材。利用废墟中的旧砖石。看来黄班长对建筑还是蛮在行,他让一位战士供料,他和另一名战士挂线,垒砌,真像个专业的瓦工。后来通过交谈得知,他参军前果然在村里做过建筑,难怪!在他手中,那逐渐加高的墙体是那么平直,规整。
   仅用四天,我家的简易房便拔地而起。在这几天里,黄班长和他的战士争分夺秒,连续苦干,让我真正见识了军人的风采。看着他们个个汗水浸透了衣衫,又在脸上泫然落下……我曾几次劝他们休息,可是黄班长总是拒绝。他抹一把脸上的汗水,说:我们别处还有任务,这里要抓紧。我也只好配合他们,和泥搬砖,收集旧料。
   建好的简易房长约六米,宽约四米,里外两间。外间是一处锅灶,里间是卧室。窗户是由废墟中挖出的旧窗户组合而成。上面钉上塑料布,亮堂又保暖!比起抗震棚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我和母亲、大姐、小妹住进的那晚,我竟兴奋得辗转难眠……
   经历了这场灾难,我既看到了大自然骇人的一面,也见识了一颗颗闪光的心灵!我们最可爱的人,用他们一双双大爱之手,筑起的坚固屏障,是任何自然力量都无法摧毁的!我的一颗已是悲凉,绝望的心,在大灾的熔炉里经过了涅磐,又重获新生!
  
   五
   走出地震遗址公园,思绪仍像一条无形的丝线在飘荡,延伸。四十七年过去了,大地上那道道裂开的巨缝早已弥合,可在内心深处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当世界暗下来的那一刻,我所挚爱的祖国和无数善良的人们,如一束束光亮,照亮了我眼前的路,驱散心头的阴霾,引领我走向光明的未来。生逢这个时代,幸甚!
   但历史是不容忘记的。
   唐山抗震纪念碑已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引无数人去打量那段历史。它处在市区繁华地段,像一个航标,俯视着车水马龙,浩荡人流匆匆而过。碑上镌刻的一幅幅唐山抗震救灾的场景,栩栩如生。看到这些,我每每都会有穿越之感:一个城市的过往和今天都在这里生动呈现!我不禁对那些支撑起这座航标的人们心生敬意!
  
   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9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上世纪1976年7月28日 ,唐山7.8级大地震,二十多万人死于这次天灾。今天,当作者走进地震遗址公园,看到原唐山机车车辆厂的一处遗址,看到地震墙上刻着父亲和二弟的名字,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地震发生时,作者几乎命悬一线,一番地动山摇之后,作者用尽力气,喊出一声“救命”,就失去知觉。好在两根水泥檩子的支撑,救下了作者。二弟遇难,父亲一息尚存,作者便找来一辆排子车,将父亲送往医院。急中有时生愚,全市都被毁掉,哪里还有医院?父亲去世,这是家中房屋真正的坍塌。昔日炊烟袅袅,如今满目疮痍,惊魂之后,生存成为最大问题,村里井水干涸,只好去村东水塘取水,母亲从废墟中找出点玉米饼子等让作者和姐姐们充饥,明天怎么继续,愁肠百结。邻居三嫂送来煮熟的土豆,远房本家二伯和两个儿子,拉来木杆加上村里发放的席子、油毡,在作者家院前搭起临时抗震棚。夜晚,作者和二伯两家住在一个棚中,痛楚暂放一边,暖流涌遍周身。很快,集体和国家伸出援手,最暖心的是,几天后解放军来了,有了解放军,心里踏实许多。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黄班长和两名战士,汗流浃背,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几天里就为作者家建起一座简易房屋。子弟兵是最可爱的人,用一双双大爱之手,筑起的坚固屏障,是任何自然力量都无法摧毁的!转眼四十七年过去,走过阴霾,走到今天,幸甚。不忘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作者用沉重的文笔,回顾了唐山大地震那永生难忘得惊魂一刻,有疼痛和悲伤,有泪水和欢笑,有怀念,有感激,一篇描写地震之后心路历程的深情之作。力荐阅之。【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424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4-24 05:35:40
  人生总有不能承受之痛,庆幸的是,老师终于走了过来。地震,虽然夺取了亲人的生命,但也要老师看到了国家和军队的力量,看到了世间尚存的大爱。我们这个民族,没有什么能压垮!老师文风深沉,字里行间,无不弥漫着苦难中奋起的力量。感谢老师对东篱的厚爱,顺祝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4-24 10:55:37
  深谢韩老师为拙文而做的精编和美评!该文本是为社团征文准备的稿子,却因身体原因,尤其是眼疾的发作而搁置。心里又放不下,只好跟随身体好坏的节奏,断断续续写了很长时间,才得以完成,现在眼睛不能正常工作,看一会儿就模糊。恕不能交谈太多。惟祝老师健康如意,精彩不断!
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4-24 06:20:28
  几分钟的唐山大地震给老师留下的伤痛是永恒的,好在老师慢慢从惊魂动魄中渐渐走了出来,逝者已矣,生者继续。国家和人民子弟兵是坚强的后盾。震后的场景,温暖的画面,文章里似乎看到了解放军帮着救援帮着重建家园的场景。很感人的文章,充满正能量。问候老师祝老师健康每一天!
回复2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4-24 10:59:31
  红花老师好!感谢关注美评!身体有恙,恕不能多交流。一切尽在我的祝福中:老师诸事顺遂,万事如意!
3 楼        文友:风轩        2024-04-24 07:33:10
  天呐,看过唐山大地震电影,极具震撼,可想当时是何等的残酷,所幸,不幸中之万幸,老师安然无恙。亲人不幸,唯有怀念,并在怀念中努力活好当下。感人肺腑的文字,问好祝福。
风轩
回复3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4-24 11:02:44
  风轩老师好!感谢关注美评!身体有恙,恕不能多交流。一切尽在祝福中:老师笔健文丰,精彩纷呈!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4-24 08:48:29
  这是作者第一次完整地全过程地写唐山大地震的文章,走进地震公园,看到一幕当年的惨状,岂是感慨,一阵惊惧,带来曾经的画面。我在2002年去唐山,参观了地震博物馆,看到了那挂停止在凌晨时刻的钟表,看到了当时河北工业大学倒塌的楼房,有人介绍说,将作为永久的痛保存下来,记住地震的那一刻。这篇文章,写出了地震后人们求生的过程,更写出子弟兵奔赴灾区抢救人民的事迹,能够和地震抗衡的,只有青春和热血。这篇文章在郑老师带病写的,苦痛叠加,真为郑老师担心。遥握,问安。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4-24 11:08:27
  社长好!激动人心的点评,暖人心肺!因自己身体原因,耽误了很多社团的工作,深表歉意!如果有恢复的那一天,定当尽力而为!祝福东篱蒸蒸日上,永保佳绩!祝老师身体康健,雄风永在!
5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4-24 09:57:07
  唐山地震那年,我五岁,当时听大人讲述如何恐怖实在没有别的印象了。没有想到郑老师是亲历者,而且是幸存者。有些往事不堪回首,就像您的题目一下。回忆令人惊惧。拍成电影也是恐怖片。我们从您的文章感受到了当时心里历程,和国家政府送来的温暖。老师,多注意身体!本真问候祝福!
回复5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4-24 11:11:52
  本真老师好!感谢关注美评!身体有恙,恕不能多语。一切都在祝福中:谨祝老师文丰笔健,精彩纷呈!
6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4-24 18:41:17
  作者亲历唐山大地震的经历,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生转变。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情感丰富的叙述,将读者带入了那场灾难的现场,感受到了作者的恐惧和无助。同时,作者也展现出了在逆境中的坚韧和顽强,让人深受感动。这场地震不仅改变了作者的命运,更让他认识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文章结尾的蹊跷之处,也让人不禁感叹生命中的种种巧合和神秘。这篇文章不仅是对唐山大地震的一次深刻回忆,更是对生命和人性的一次深刻思考。祝郑老师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6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4-24 21:21:52
  深谢善斋老师的诠释和美评。因身体原因不能多交流。请见谅!祝老师文丰笔健。精彩纷呈!
7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4-24 22:31:25
  老师那里可能比我们这里严重得多,我们村子好像死了两人,我当年18个月,不记事。但大人告诉我,家里一放桌子,我就开始晃嘴里说“地震了,往当街跑”。回忆是痛苦的,老师多保重身体,可以不用回复!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