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东篱】瘦西湖,不再消瘦(散文)
一
听到一则新闻,说杭州西湖正在清塘作业,为不打扰游客,每晚向荷塘洒石灰水,以驱赶附近鱼儿。否则,鱼儿会吃掉藕芽,甚至会导致藕腐烂,荷花茎发不出来,没有了“接天莲叶无穷碧”,就更别奢望“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人们呵护西湖之情,可见一斑。“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杭州西湖,居于榜首,名闻天下。但只有扬州西湖,风姿迥异,抢先占得一个地理上的“瘦”字,一个形象逼真的“瘦”字。
大家公认,一般说杭州西湖,说西湖就可以了,彼此心领神会,说西湖,如没特别指明,理所当然指的是杭州西湖。当说到扬州的瘦西湖,会不会和杭州西湖有联系,听者都会有这样一个闪念,“若把西湖比西子”,瘦西湖就是她的妹妹吧。其实不然,毫无关系,只是与西湖相比,湖面窈窕,碧如锦带,故曰“瘦西湖”。当然,若有人说有蹭西湖热度的嫌疑,瘦西湖也不争辩,它不是东施,它有自己的美,一生气就不好看了。有清代钱塘诗人汪沆诗为证:“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叫着叫着,瘦西湖好像越来越瘦。
见到朋友,如果不知道开口说什么,就先说句“你瘦了”。对方听到,百分之百笑逐颜开。一个“瘦”字,饱含着多少问候、心疼、挂牵、忧虑。我见到瘦西湖,一遍遍打量着它,却不忍再说这句话,最终,什么都说不出口。
二
我是2019年“五一”去的瘦西湖。那天,风清气爽,游人如蚁。
西门一进去,就是二十四桥景区。我觉得这座二十四桥有点腼腆,立在湖中,含羞带涩,这更让人相信,曾有二十四位美人在此吹箫。单孔拱桥,两侧各有24根栏柱,24级台阶,优雅如玉带,迷离似霓虹。再仔细看,桥梁与水中倒影,犹如一女子翕张的上唇下唇,桥洞与倒影成椭圆,若娇滴滴嘟起的小嘴儿。
二十四桥,倒底是什么寓意?全世界都在猜谜,这小嘴儿,就是不讲,只是吹出缕缕香风,拂人面颊。
再前往五亭桥景区。厚重结实的“工”字型桥基,两侧桥阶呈现一个拱起的“人”字,只是人字的字头以五亭的穹顶耸起。如此看来,200多年前这句话就已经有了底稿:“咱们工人有力量。”桥上五亭短廊相挽,若少女亭亭玉立。亭秀基雄,英雄同守美人关,但留下十五个桥洞,任历朝历代的明月穿梭。立于五亭桥上,南望蓝天之下的白塔,东看湖光辉映的小金山钓鱼台,北迎百花峥嵘的万花园,心旷神怡。难怪清人刘大观言:“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
五亭也称莲花亭,像不像,靠想象。读成“莲寿亭”的大有人在,耳畔不时地响起这样的声音。也好,借此希望这五亭万世屹立,花开永续。
回沪的那天早上,我们去了一家汤包店,客满为患。总算在别人的围观下吃到了心心念念的灌汤包,汤汁汩汩流泻,吮一口,唇齿留香。扬州的汤包,汤汁多而鲜美,别具特色,可以用吸管吸汤汁,连“吃”带“喝”,是因为瘦西湖的好水吧,常常叫我回味。朋友说,瘦西湖瘦,灌汤包不瘦,瘦的是用的瘦肉,把美食和风景联系起来,吃得更有滋味和内涵。
不料,2020年至2022年,新冠病毒肆虐,和全国许多景点一样,园区经营不正常。时而限流限量,时而闭园。更多的时候,几乎是处于空园状态,冷冷清清。游船空着,没水“吃”,桥洞空着,不见它吐纳一只只游船,但见流水送流水。瘦西湖本来就瘦,竟因此变得有些憔悴。
“为伊消得人憔悴”,瘦西湖,你在思念那些曾经纷至沓来的游人了吧。一晃五年过去,我也时常思念,在歌曲《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优美旋律中,我一遍遍游走,“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三
回想当年,转完瘦西湖后,叫了出租,直奔东门遗址。到东关街上兜兜,就赶紧出来了,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我知道自己,怎么走也走不出历史。就是太瘦,我也无法走到她的精髓里,瘦西湖啊,丰盈的内涵,一点儿也不瘦。
走出不远,竟遇到马可波罗。意外发现有一座马可波罗纪念馆。既然遇见,就一定要进去看看了。纪念馆不大,五个单元,介绍相对简洁,十多分钟就看完了。
现在有学者怀疑,马可•波罗到底在扬州做过三年总督没有,没有答案,尚有待分晓。但扬州人民愿意接纳这位意大利亲亲,从心里认为他曾管理过扬州,做过扬州的老市长。我查了一些资料,都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争执,吐沫星子漫天飞,各执己见,莫衷一是。
依愚见,即使有人推测,他只在扬州做过一个小官盐吏,或者连盐吏也不是,他只是路过扬州或在附近活动过,但不能排除,他到过瘦西湖。我查到过,历史上很多名人政要都到过瘦西湖,但不见马可•波罗的名字。失望之余我满怀希望,马先生如有过扬州经历,他一定来瘦西湖参观过,一定为瘦西湖的治理发表过高见呢。也许,这些,只有瘦西湖记着,曾经有一位来自欧洲二十来岁的大胡子年轻人,骑着马,绕着瘦西湖走了一圈又一圈,久久不肯离去。
出了纪念馆的门,不远处,就是马可•波罗塑像,他目视前方,依然骑着那匹心爱的马,马蹄轻轻,怕惊醒扬州的好梦。
马可•波罗笔下的扬州,历史上的扬州,尤其唐朝后期,扬州甚至超过洛阳和长安,成为中国最为繁荣的城市,之后一千多年,扬州一直保持着这顶桂冠。江北城市,江南文化,扬州城市特点鲜明。瘦西湖,目睹了古城扬州的一路繁花和繁华。
但随着盐商的撤离,沪宁铁路和津浦铁路开通,京杭运河带给扬州的区位优势不复存在,扬州因此有些沉寂。虽然扬州只是和古代的超级繁华以及现代的北上广深、苏杭相比差距不小,全国GDP排名仍在前五十名之内,但不可否认的是,城市发展确实遭遇瓶颈。及至改革开放年代的前些年,一座李白为免费代言人的旅游城市,旅游业似乎也一蹶不振了。闻名遐迩的瘦西湖,给人的印象变成满湖摇曳的芦苇荡,年年愁白了头。“船迟又遇打头风”,三年疫情叠加,雪上加霜,仿佛瘦西湖越发消瘦。
四
其实,瘦西湖没有颓废,它是在思考,扬州怎样才能重振古城雄风?
先从振兴旅游经济开始。政府部门努力改变工作作风,将单纯的门票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将资源优势转化成文化优势。开发创新旅游景点,完善提高服务质量。
我查看了扬州网,得知刚过去的清明节小长假,瘦西湖入选同程网清明小长假国内十大热门景区,湖上游船如织,直到长假最后一天,瘦西湖熙春台、二十四桥、五亭桥等景点游人还摩肩接踵。三天接待游客28万人次,同比超过100%,较2019年同期增长40%以上。瘦西湖,湖水拍岸,人声鼎沸。日前,在万花园举办的万花盛会正在进行中,为期一个月的展期,景区内二十余万株花卉争奇斗艳。花绽笑脸,笑脸如花,瘦西湖,不再消瘦。
拜托马可•波罗牵线,这些年来,扬州和意大利中国商会的合作不断,多个领域达成共识,形成成果。今年又在米兰成功举办“意起扬帆,共创未来”扬州城市产业(米兰)推介会,签署了《扬州市人民政府与意大利中国商会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中意(扬州)产业园项目尽早落地,实现产业合作与共赢。看了下扬州2023年统计年鉴,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在逐年递增,可喜可贺。那么,让我们像关注二十四桥那样期待扬州的“24年”吧。
扬州,像它的市花琼花那样,国内名气大,可还不为世人皆知,但春光明媚季节,琼花已悄然开放,放射出奇异的光彩。我相信,未来的扬州定会扬名寰宇的,它不需要去“圈粉”,绵绵不绝的瘦西湖水连接着大运河乃至长江,波浪滔滔,流量滚滚。
瘦西湖,是扬州的一面镜子,折射着它的过去,映照着它的现在和未来。瘦西湖和扬州,相依相偎,彼此滋养。扬州会变得越来越强大,瘦西湖也会丰腴起来,丰腴才是大美,大美的,终将是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