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韵】点一盏灯,等你回家(散文)
或许你正在为工作奔波,或许你正在为生活而忙碌,或许你还在加班的路上。但总有那么一扇门,有那么一盏灯,等着你回来,那是多么幸福的事。
近段时间,工作特别忙,忙到披星戴月才能回家。上周二,同事们早就回去了,可我为了第二天的迎检,还在学校加班,手头还在整理那些必检的材料。
我就像是一位跑道上的选手,全力以赴地向终点冲刺,这段赛道很长。直到接近晚上八点,才总算完成了手中的任务,那一刻,仿佛冲过了终点线,但身心却异常疲惫。
我直起腰杆,感受到背部传来的微微酸痛,那是长时间保持坐姿的印记。我急切地走出办公室,静静的校园到处黑漆漆的,只能听到校园围墙外偶尔车辆来往的声音。
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肚子早已唱起了空城计。一路小跑着回到家,我打开门的瞬间,客厅里传来小宝甜美的声音:“妈妈回来了。”妈妈看到我说了一声:“宝宝的耳朵好灵,一下就听出是你回来了。”
“饿了吧,快吃饭了!”妈妈催促着。
我快步走向餐桌,发现桌子上三副碗筷都是干净的。于是,怀疑地问了句:“你们没有吃吗?”
“还没呢,我们等你。”妈妈温柔地答着。
“不是告诉你们,我今天要加班到好晚才回家,你们先吃,不用等我的。”我有点激动又有点生气地对妈妈说。
“你妈说要等你一起吃。”爸爸合上书本,插了一句。
“宝宝已经吃过了,我们喂饱她了。我们不饿,等你回来一起吃。”妈妈快速地回答。
透过妈妈的话,我似乎看到他们望眼欲穿的样子,眼里竟涌出了泪花,心头却热乎乎的。
吃饭的时候,思绪却飞到读初三的那段日子。
那年冬天,村里的电站送不出电,外面的高压线又没有架通,晚上照明只有点煤油灯。
每天,从学校上完晚自习,我回家的心情总是急切的。每当我推开门时,客厅都有一盏煤油灯静静地燃烧着。奶奶总是担心,我回家看到黑漆漆的屋子害怕,所以特意留了一盏灯等我回来。
冬天的风似锋利的剑,隔着几层衣服都能刺入你的骨髓。每当冻得通红的手打开门的瞬间,就能看到客厅餐桌上点燃的煤油灯。有时,奶奶坐在旁边,戴着老花镜静静地缝补衣服;有时,妈妈还在灯下织着暖心的毛衣。但是,不管我回来多晚,那盏煤油灯始终跳跃着情感的火焰。
那样的环境,那样的夜晚,正是那盏小油灯,令我的身子倍感温暖。
这世界总会有一扇门期待我打开,然后走进去,迎接一盏灯的注视,那光一点点散开,像太阳,总温暖着和我一样回家的人。
我脑海中又浮现出上次在泉江河畔的点滴记忆。周末的晚上,饭后我带着小宝去公园散步,小宝蹦蹦跳跳地往河边走。我只好顺了她的心思,牵着她去河边散步。
泉江河畔,夜色如墨,高楼大厦却如璀璨的星辰般点缀其中,鳞次栉比。那些从窗户透出的灯光,在夜色中显得尤为明亮,那光亮仿佛带着期待坠落人间。
我瞬间在脑海中闪过这样一个问题:城市的夜晚,有谁为你点一盏灯等你回家?
夜幕降临,多少人在默默期盼着家人的身影。我的想象中,那些等待的人群里,有年幼的孩子趴在窗前,眼巴巴地望着街道,盼望爸爸或妈妈回家的脚步;有年事已高的老人,坐在摇椅上,手中握一份旧报纸,目光却穿透窗户,期盼着子女的归来;有妻子还在餐桌旁忙碌着,准备一桌热菜,心中默念丈夫归来的时间;也有丈夫倚在门口,眼神洞穿漆黑的夜晚,寻找着妻子归来的倩影。
万家灯火,每一盏灯下都承载着深深的期盼和思念。那些灯火,仿佛是家人为晚归者点燃的心灯,它们在夜空中闪烁,成为最亮的光源,照亮晚归者回家的路。
即使夜深人静,仍有零零星星的灯光在坚守。点亮一盏灯,等着归来人。灯下的人,也许是默默的,耐心的,虔诚的,也许是焦急的,烦燥的,不安的,抑或是幸福的,甜蜜的……
晚归的人,看到家里为他点亮的灯,也许会有内疚,也许会有感动,或许瞬间心头暖融融,或许瞬间鼻子酸酸的……
但是,晚归的人,总能感觉到家里的灯是永远为自己亮着。
有人这样说:“世间所有的繁华都不及等你回家的那盏灯”。家是温暖的港湾,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家是我们生活的动力,拼搏的源泉。家,就是那个让我们欲休不止、欲罢不能的地方。
家里的那盏灯永远为我们亮着,时刻等待着我们的归来。
台湾作家三毛说过:"家,就是有人点一盏灯在等你。"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在那万家灯火中,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有一扇窗属于你,有一盏灯为你亮着,那么应该值得为之庆幸,因为有家人在等你,有人为你照亮回家的路。
早点回家,别让点灯的人等得太久。
家,就是无论你多晚归来,有人已为你照亮回家的路。
拥有一盏为自己而亮的灯,是多么幸福的事。
家在,心灯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