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小河暮春,微雨诗意(散文诗)
微雨中,撑着雨伞,独行。独行,是孤独,更是诗意盎然的孤独。
隔窗望去,天空灰蒙蒙,微微细雨,如蚕丝,似有若无,将天地之间,织成朦胧诗。微雨浇淋大地,朦胧诗里,浸润易安词意:暮春时节“暖雨”“斜风细雨”“门前风景雨来佳”。
捧读木心《琼美卡随想录》,读到“江南是绿石阶也绿总像刚下过雨”。我刚刚去过的姑苏城,特别是乌镇——木心的家乡,确实如此。却又想到,暮春时节,微雨中,我家门前的小河,也是绿意盎然。
按捺不住,撑起雨伞,到小河边,悠悠“寻好处”。
果然是好。
微雨中,小河,格外空灵。
河面上,细雨滴落,轻轻点击出初心圆,然后,一圈圈涟漪,向外漫延。做圆心运动的水滴涟漪,犹如少男少女的初恋,一刹那,电击心弦,然后,逐渐浓郁,无限泛滥。
晏几道笔下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芳春过后的伤逝,是愁人独立的反衬。我独行河边时刻,落花看不见了,却看见了几对燕子,贴着河面,轻轻飞翔,虽说搅乱了雨丝的宁静,却也给小河带来了灵动生机。
不仅仅是飞燕,还有野鸭。红色尖喙,黑身子。三四对,纵情嬉戏。其中两只,耸起身子,扑棱翅膀,互相冲撞,撞得河水,飞珠溅玉。它们是顽童,以打闹取乐?它们是情敌,以搏击在雌鸭面前争宠?
取乐也罢,争宠也罢,那是它们的事儿。我从它们的撞击里,看到的是,空灵世界里,少年派的鲜活生命力。我孤独的苍老,在他们的冲撞感召下,也仿佛刹那返回少年时,扑棱棱,展开翅膀,在河面上轻盈飞掠,掠起一串串珠玉。
小河微雨中,两岸亦空灵。
树上的鸟儿,在微雨中,噤了声,垂柳随风摇摆的轻吟,草丛下虫子的低鸣,却放大了分贝,由耳膜直达心底。
不仅仅是空灵,还有连绵起伏的翠绿。岸柳、榆树、杨树、槐树、梧桐、海棠、女贞、松树、柏树、樱花树、皂荚树、丁香树、桂花树等所有乔木,还有冬青、小叶黄杨等灌木丛,不管是春来发新枝,还是四季常青,抑或是繁华落尽新叶盛,都被微雨濡洗,濡洗得像涂了翠色,打了明蜡,青翠而明亮,润泽而晶莹。
地上的青草,亦如是。就连石板小径旁一片片野生蓟麦,也在微雨之中,随风摇曳翠绿,起伏微波,温馨流淌。全然没有姜夔笔下“过春风十里,尽蓟麦青青”的“黍离之悲”。
翠绿之外,也有红与黄。
紫叶李树,披挂满树紫红的叶子,在微雨中,夹道成穹,欢迎我的走近,欢送我的行远。紫薇树,被削剪了的老枝,刚刚长出新叶,最顶端的叶芽,红红的,嫩嫩的,团团簇簇,蓬勃在绿叶之上,与夏季里的鲜花盛开相比,自有新生勃发的气韵。夹道石楠球,万绿丛中新叶红,红得鲜嫩娇媚,靓丽打眼。金边黄杨灌木丛,在翠绿之上,新生一派金黄,鲜艳辉煌。一派翠绿温煦中,点缀如许红和黄,如有圣手,在我的苍老中,点燃了热情和快乐,涂抹了温暖和希望。
蓦然瞥见,对岸,一红衣女子,撑着花伞,脚步轻盈,疾速行走。红色的身影,倒映在河水里,恍若一树红花,在清澈透明的镜子里,快速移动。
丁香花期早过,她也不是戴望舒《雨巷》中那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既无“哀怨”,也不“彷徨”。一身红衣,晕染着激情。花雨伞,支撑着浪漫。轻盈便捷的脚步,彰显蓬勃活力。她给我带来的,是激情浪漫生命力充沛的视觉感受。
返回家门,微雨已停。
院门里外之花,不管是月季,还是蔷薇;不管是大花朵,还是细碎花丛;不管是红的、粉的,还是黄的、白的,抑或是红黄复色融合的;一概羞赧低垂,让我想起杜甫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不过,这里不是锦官城,只是鲁西南小县城西郊一条小河边一处普通民宅。但是,暮春时节,微雨初停,它们依然繁复盛开,湿润而明艳,娇羞而饱满,怎能不,让我的心里,也繁花似锦?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