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绿野】对联知识宝典(随笔)

编辑推荐 【绿野】对联知识宝典(随笔) ————刘启云老师联律通则知识培训音频释译


作者:文思若静 秀才,104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2发表时间:2024-05-03 10:35:26

课题:联律通则通识培训
  
   主讲/刘启云
   录音整理/舒文静
  
   舒文静序语:
  
   2023年12月12日下午眉县文化馆
   举办楹联知识讲座:由诗词功底雄厚的原眉县楹联学会会长刘启云老师,为大家传授怎样写楹联的常识——,大家也殷切希望老师把在这方面知识多讲几次,能让眉县诗词楹联队伍强大起来。
   刘启云老师忠诚教育事业,直至一八年从教育局退休。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学有专精,硕果累累,尤其对诗词楹联造诣深厚,在这方面刘老师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理论见地。在此,我衷心感谢文化馆领导给大家提供这个机不可失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刘老师不辞辛苦,为大家精心筹备了这场楹联知识的“饕餮盛宴”!谢谢领导,谢谢老师,祝愿大家学习认真,阅读愉快!
  
   刘老师录音如下: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以及爱好楹联知识的文朋诗友大家好!
   2008年文化馆安排我曾经讲过一次对联,也是根据实例学习联律通则,这一次我讲的,也就是对零八年当中讲的进行了梳理。当时的感觉讲后反响还不错。所以我就觉得这一次,咱们根据联律通则重新发布这个实际情况,再次学习新的联律通则。但是,这既不敢叫讲座,更不是辅导培训之类,宋辉老师说问我要这个题目叫个啥,我想,只能叫联律通则的学习,我充其量算是领学。所以有些地方能讲到,有些地方估计可能还讲不到。
   一、《联律通则》制定的背景及几次修改
  
   刚才这个会前和张永麟老师就谈到有些古联好像不合联律.这种情况有没有?的确有,而且还不少,你比如说咱们都比较熟悉的孙中山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假如要用现在的联律来衡量,它是不合律的。那么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对联这种形式,从它诞生以后,至明清时期发展的最盛,当时对于联律呢,应该是属于约定俗成,没有一个硬性的规定,所以常常出现一些不符合联律要求的东西(条条框框),也是很常见的,而且名人对联里头不符合联律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在这个联律通则前面的第一段序里头,把这个也都说的很清楚,中国楹联学会组织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说明。2007年以前是没有统一硬性的规定.零七年的6月1日颁布了一个试行稿,试行了一年以后,2008年的10月1日颁布了一个修订稿。颁布这个修订稿,零八年颁布以后到现在,就是咱们2003年12月起,中国楹联学会又组织了一次修订。这一版于今年的元月一日起开始正式试行。这是联律通则颁布前后的基本情况。
  
   二、关于对联(楹联)定义、起源及其它
  
   对联,是两行对仗且意联的文字所组成的独立文体,其基本特征是“对仗”,即“词语对偶”与“声调对立”。俗称对子,是一种以对偶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的文学形式,因为通常是贴在门楹两边,所以又叫楹联。
   在这次的联律通则里头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就是这次联律通则里头,除开序言里头,提到中国楹联学会用了楹联以外,其他的好像没有。
   那么,楹联和对联的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呢?对联,联律通则给它定义,所谓对联就是两行对仗,且意联的文字所组成的独立文体,它的基本特征是对仗.对仗就是词语的对偶和声调儿的对立,简单地说就是“声对意联”,就是词语和声调儿上下联对立,但是意义又统一相联系。
   我对于楹联的理解,楹联是指制成品,对联书写出来张贴或悬挂到门楹的两边这叫楹联。那么咱这个学会名称为啥叫楹联学会?就是说,它不仅仅包括编撰对联的人,也应该包括书写对联的人,包括刻牌制匾的人,应该属于综合艺术范畴。所以楹联的范围就包括不仅仅是对联的创作,也包括对联的书写,甚至包括这个刻牌制匾的那些幕后艺术家们。所以咱这个各级学会都叫做楹联学会,例如中国楹联学会,就设置有书法工作部等部门。
   说到这里,我想顺便再说一说,对联这个东西是咱们汉语言文学所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这是其他语言文字所做不到的,基于此,这应该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最大的亮点。
   咱们的文字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汉字的魅力。每一个独立的汉字,它都是一个音形意的复合体。出现一个汉字,我们能读出它的读音,能理解它的意思,也能记住它的形体,这是其他语言所无法比拟的一个优势。十几年前,我读过一则消息,说韩国经济危机,有学者就总结了,韩国经济之所以发生经济危机,主要是因为韩国人把汉字抛弃了。这个观点科学不科学、是不是事实则另当别论,但是,可以从侧面印证了汉语言文字的伟大和神奇。另一个例子:据说在联合国,每个提案,所有版本出来以后,要用各种文字印出文本供各国代表来观看,那么中国代表不用翻,直接去取最薄的那一本儿就是。为啥?咱这文字最简洁嘛!
   五四运动前后,曾经流行的一种说法,汉语将来都要走向拼音化的道路.但是这多少年来走来走去看,汉语走拼音化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是国际上有些学者提出,今后世界文字有可能要统一到汉语体系上来,因为汉语言文字优势太强大了。
   对联是汉语言文学所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三、对联发展演化探源
  
   下面想说一说,关于对联的发展演化以及诞生的大体的时代。
   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目前公认的说法是诞生于五代时期。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首先在门楹的桃符上刻上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后,这种做法形成时尚,被推广开来。这大概就是学术界公认的对联的起源时代。
   我个人认为,它是脱胎于格律诗。是格律诗创作过程的副产品,渐渐演变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大家所熟知的贾岛“推敲”的故事,其实就是在琢磨一副对联: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对联以对偶为主要特征。对偶这种修辞手法,是汉语言文学独有的特点,也是汉语言独有的魅力所在,是我们汉民族引以为傲的艺术形式。这一艺术形式被我们历代的文人运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各个时代都有各个时代的典型形式。
  
   对偶句出现得很早,诗经当中就有很多对偶句。到了汉魏六朝,骈俪文更是把对偶这种修辞手法用到了极致。
   古体诗中有一种排律,除了首句以外,其余全部要求对仗。(《红楼梦》七十六回中黛玉和史湘云联诗四十四句,后来妙玉又补充了二十六句,共七十句诗,实际就是三十四幅对联。)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到了唐代,人们又创造了近体诗,即现在所称的格律诗。(格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最基本的就是颈联颔联要对仗,平仄有讲究。)
   宋代词盛行,词虽然是长短句,但格律也同律诗一样要求很严,不同的词牌,在不同的位置也同样要求对仗;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元曲和宋词大体相当;
   明清时代,对联几乎就成了文学的主流形式,私塾的启蒙课程是对对子,文人雅士互相交流打趣是对对子,甚至科举考试也要考对子,于是对联十分盛行,诞生了许多楹联名家,如以禁烟而名垂青史的林则徐就是个对联高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四、如何贴对联
  
   关于对联的张贴,目前争议比较大,尤其是现在的网络上。
   网络上有人说,看横额顺序,误导了好多人。
   对联,由于是竖行文字,竖行文字应该遵循传统的由右到左书写的原则,即站在门的对面,以右为上。如果与门同方向,就是左为上。
   为什么呢?这是传统礼仪文化所决定的。
   传统礼仪文化规定是左为上(同方向),我们有个成语叫“虚左以待”,意思就是把左手边的座位空出来,等待尊贵的客人来坐。这种礼仪如今还在应用。如果你留意中央开会领导人的座次安排,他一定还是遵循这个传统:C位的是首长,首长左边是二号领导,右边是三号领导,以此排序。过去农村宴会坐席也是一样,上席两个位置,其中左边是最尊贵的位置。不懂这一点,往往要闹笑话。
   文字书写也遵循了这个传统。比如写信,给皇帝写奏章,必须把抬头写在最右边最顶端,以示尊敬。
   一会左一会右,到底左为上还是右为上?我去年曾经发过一期抖音,解释过,左为上右为上其实是一回事。就要看你的方向是哪个方向。同向是左为上,反向是右为上。以门为例,进门的方向是右为上,右边贴上联,左边贴下联;反之,出门的方向左为上。
  
   五、对联的格律及基本要求
  
   对联属于格律文学范畴,因此,对联就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对联的基本格律要求有六点,或称“六相”、“六要素”:第一条字句对等。一副对联,由上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的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上下联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偶种类。
   第三条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结构,彼此互相对应,或符合传统习惯。
   第四条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句读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按音节节奏,即二字为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独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声调对立。本句中相邻节奏点上的字,平仄交替;上下联句所对应节奏点上的字,平仄相反。多分句联中,各分句句脚的平仄有规律地交替。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语意关联。上下联句表达同一主题。
  
   六、举例谈谈如何遵守联律
  
   1、字句对等。一般大家都理解,也都能做到。但文革时期却不是这样。林彪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就被全国各地当作楹联广泛使用。那是一个一切规矩都被踩在脚下的时代,我们千万不能引以为例。还有一个字数不等的名联:袁世凯称帝时期,有人做对联:中华民国万岁,袁世凯千秋。寓意是“袁总统对不起中华民国”,这是有意为之。
   大海航行靠舵手,
   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华民国万岁,
   袁世凯千秋。
  
   2、词性一致。原则上按现代汉语语法学体系的词性分类属对。据历史上诗联家创作、鉴赏实际,允许异类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①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②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③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④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联绵、反义与联绵、副词与连介词、连介词与助词、联绵字等常见形式;⑤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乎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下面举一个病联为例:
   盛世春来早
   河山添锦绣
   这是公路段癸巳年的春联。
   河山是联合式词组,盛世是偏正式词组;春是名词,添是动词;来是动词,早是形容词,锦绣是连绵词。所有词、词组都无法对应。
  
   3、结构对应。其实上一个例句也有结构对应问题。
   祥云献瑞福禄双喜
   紫气盈门阖家康宁
   是中国人寿保险癸巳年送出的春联。
   “祥云”和“紫气”是对仗的,但“献瑞”与“盈门”结构不对应;
   “福禄”与“阖家”,“双喜”与“康宁”,结构均不对应,词性也不对仗。
   再举一例:
   欢聚一堂迎新年
   欢声笑语贺新春
   这是眉县邮政局癸巳年送出的春联。重了“欢”、“新”两个字,且上下联都是平声收尾。但最大的问题是“欢聚一堂”与“欢声笑语”结构不同,无法形成对仗。
   4、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句读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按音节节奏,即二字为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独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A、二字一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
   B、出现单字独占一节;
   C、也可按语意节奏,即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红河谷、平阳湖,社会主义,共产党等均可看作一个整体,只看最后一字的平仄。
  
   喜聚宝地千年旺
   龙腾盛世太平洋
   这是癸巳年春节期间太平洋保险赠送的对联。“千年”是数量词,“千年旺”是一个偏正词组,而太平洋则是一个固定词组,是名词。尽管“洋”也可以当做“洋气”理解,但连起来却无法让人按照“洋气”解释。“太平”是一种状态,怎么洋气呢?
  

共 796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楹联的种类繁多,包括春联、门联、堂室联、书斋联、婚联、寿联、新居联、馈赠联等,简明扼要,一目了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者根据刘启云老师讲义的音频课件,精心整理,用文字样本的形式,全方位呈现了楹联概念的起源、历史演变、创作技巧、联律通则等等各个范畴。语言朴实无华,逻辑缜密严谨,例证博古通今,理论深入浅出。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格律诗创作过程的副产品,渐渐演变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对联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群众性、社会性、艺术性非常强烈,具有其它文学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功用。刘启云老师答疑解惑,传经送宝;舒文静老师一丝不苟,悉心整理。编辑文本的过程中,编者豁然开朗,受益良多,在此一并致谢二位老师。编辑不妥之处,海涵见谅为盼,鼎力推荐,广大诗词爱好者悉心阅读。【编辑林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思若静        2024-05-03 11:06:36
  舒文静,女,笔名文思若静。高小文化,生于一九五三年,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人。自幼爱好文学,九十年代自学以创作诗歌为主,兼写散文、杂文漫谈,民间故事,小小说等。作品曾在国内外各大刊物、网上平台发表几百篇首,获过无数次奖。宝鸡市作协会员,市诗词协会会员,市楹联协会会员!眉县作协会员,楹联协会会员,老年协会会员,太白作协会员!海南研究会员!西安诗词协会会员。《秦川》杂志签约作家。江山文学,《绿野荒踪》编辑。自己的追求理念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2 楼        文友:文思若静        2024-05-03 11:44:52
  谢谢林科老师辛苦编辑和诚意点评支持鼓励!再次感谢刘老师关于楹联知识课程的精彩演讲!刘老师辛苦了!林科老师辛苦了!致二位老师春安!身心愉快!万事顺心如意!捧茶上敬!谢谢!谢谢!
3 楼        文友:文思若静        2024-05-03 12:02:24
  各位老师读者好!谢谢大家的热情支持和关注鼓励。因本文有点长,请大家看完后,到文后点个下一页再次欣赏。谢谢大家!
4 楼        文友:文思若静        2024-05-03 12:08:43
  谢谢林科老师辛苦编辑,谢谢刘老师楹联知识的精彩演讲!祝福二位老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