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春秋】生活在岁月中变迁(随笔)

编辑推荐 【春秋】生活在岁月中变迁(随笔)


作者:河杨 举人,4311.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5发表时间:2024-05-08 19:15:53


   社会在与时俱进,人们的生活也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是全方位的,显著的变化有:
  
   1、火的应用:火在生活中的作用与水相当,是每日不能或缺的。共和国建立初期及之前,都是火刀、火石、火媒子生火。用具是:将草纸搓成像筷子粗的纸卷,叫做“火媒子”,火刀是铁匠制作的、像指头大小的铁片,火石是在山上找来的,如鸡蛋一半大小的褐黑色石头,做火媒子用的纸,是泾县草纸厂制作的“草纸”。
  
   取火时,将火媒子附在火石上,用火刀敲击火石,闪出的火星,很容易将火媒子燃着。在用火时,吸烟者用暗火即可以;需要明火时,用嘴吹火燃媒子,使暗火成为明火。一根火媒子用不了多久,因此,普通人家常常搓出许多火媒子,用筒子装着,以备平时所需。
   火刀打火,是有讲究的。经常使用的人,一两刀就可以生火;初次使用者,很难打出火来。因此,有的人家免得打火麻烦,在灶门口用碎燃料,如稻壳。锯沫屑等煨着火,顺便将茶壶放在火堆里面,让茶壶里的水保持不冷。烧锅时,将火媒子在煨着的火上燃着,就可以点着柴禾了。若不然,则要到临近的地方取火(借火)。
  
   当时吸烟的人不少,都是用竹竿烟袋抽黄烟。他们都制作一个布袋子,比掌心大不了多少,里面装上火刀、火石、用一根小竹筒装着纸媒子,用烟别(烟盒子)装上黄烟,随身带着。黄烟是商家制作好的烟丝,抽烟的人将黄烟丝按在烟袋的烟锅上,用打火的媒子点燃了吸。一般老烟民,打火很内行,只是一两下,就可以用上火媒子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现了火柴,被叫做“洋火”,如今我们这里还是这么叫;到了八十年代,出现了打火机,但很少,到了两千年后,打火机普及,连“洋火”也退出了用场。
  
   2、吃水和用水,这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在自来水普及前,我们这里吃水都是在水塘里挑回来,放在水缸里吃与用。一般人家都有水缸,大的装三担水,小的装一两担。进入公元两千年后,由于化肥、农药广泛应用,每逢大雨,田间水流进水塘,将水源污染得不能食用,人们为了寻找清洁水源,很是费了些事。大约2015年,我们这里用上了自来水,免除了挑水和寻找清洁水源的事。
  
   3、照明,即晚上用灯。在电源没有接来的时期,都是“油灯”照明。早期的照明用的是菜油灯。需要制作灯盏,即制作一个小架子,将一个像醋碟大小的铁碗放在架子上,则是灯盏了。点灯时,在铁碗里放上菜油,再放进“灯草”,将灯草的一头露出油面铁锅外,点燃后就能照明了。有时候没有“灯草”,就用棉花拈出细条代替。这样的灯盏不适合任意移动,一般是挂在墙壁上,灯下没有光亮,因此有“灯盏不知脚下亮”的说法。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煤油普及,称作“洋油”,便有了“洋油玻璃罩子灯”。罩子灯方便移动,也明亮、清洁得多。有了煤油后,社会上出现了“汽油灯”,汽油灯是大型照明灯,是大型场所用的灯,其亮度已经与电灯差不多。样的情况,一直到电源接通后,才普及了电灯照明。
  
   4、做衣服和补衣服。共和国建立前,衣服全部是手工制作的,当时有专门制作衣服的匠人,叫裁缝或者“针匠”,他们给人做衣服,是“量身制衣”,用针线一针一线缝制,速度当然很慢,代价也比较高。因此普遍农家都是自己裁剪,自己制作,当然也是一针一线的缝制。这些都是妇女的事,她们除了制作新衣外,还要经常缝补破衣,制作鞋子,叫做“女工”。
  
   当时衣服都是棉布制作的,容易破损,因此缝补破衣是经常的事。这样的情况,令妇女对女工很讲究,终年都很繁忙。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毛线普及,年轻女人大多数会“织毛线衣”。缝纫机出现后,市面上出现了缝纫店,家庭制作衣服的少了;开放后,化纤布料普及,服装厂机械化生产效率很高,人们几乎不再自己制作衣服,现在连穿补丁衣服的也很少见了。
  
   5、传统雨具,即人们下雨天外出穿戴的衣帽。我们这里主要是“蓑衣”笠帽。穿上蓑衣,戴上笠帽,下雨天可以在野外劳动。蓑衣是茅草制作的,制作方法是,在盛夏时期寻找适当的茅草,割回来晒干,制作时在“蓑衣床”上用麻绳将茅草一根一根扣起来,使之成为“衣服”。制作好的蓑衣,穿在身上暖和。笠帽是匠人制作的,我们这里都是买来使用。
  
   历史上我们这里没有车行道路,运输物资都是肩挑。因此挑担子是人们日常事务,为了减轻肩膀的摩擦,还在“蓑衣床”上制作“拉肩”,即用耐磨的野草制作“肩膀垫子”。
  
   6、鞋子,即人们平时穿在脚上的鞋。种类很多,布鞋有单鞋、棉鞋;下雨天穿的有钉鞋、靴子;平时劳动穿的有草鞋,湖鞋等等。种类虽多,但都是手工制作的。
  
   布鞋和钉鞋,都是自己家制作。工序是,先做出“鞋样子”,即要制作多大的、什么类型的鞋子,而后,制作鞋底、鞋框,绱起来后,就成为鞋子了。为了制作鞋子,必须事先制作硬绑,即将家里旧衣服拆下的破布整理出来,用面糊在大板上一块块地粘贴,晒干后,就是做鞋子的“绑”了。做鞋底时将这些绑填在鞋底上,再用破布填成所需要厚度的鞋底,而后用麻线沿着鞋底一针一针穿扎起来,每一针都必须拉牢拉紧,叫做“纳鞋底”,我们这里叫“吃鞋底”。一只鞋底,专门进行,至少需要一两天功夫。纳出来的鞋底,像木板坚硬。然后将做好的鞋框绱到鞋底上,还得用楦头“造型”,才是成品鞋子。
  
   钉鞋的的样子像是棉鞋,做法与布鞋一样,但做好后需要用桐油浸泡出来,使之不至于漏水。靴子是皮匠用牛皮制作的,样子与布钉鞋类似。钉鞋与皮靴的底部都有圆铁钉,走下雨的泥路很稳。
  
   做鞋子所需要的功夫是很大的,有“千针万线”的说法,因此,妇女们成年都有鞋底可纳。即使很悠闲的样子,与人一边聊天,还都是一边在纳鞋底。
  
   草鞋是劳动时穿的鞋。具体是用稻草在“草鞋耙子”上制作的。一个熟练的人,一天可以制作十多双。草鞋其实主要是鞋底,上面是几个耳绊,用绳子穿起来穿着。穿草鞋很方便,穿上它也很舒服。但草鞋不经穿,一双草鞋,繁重劳动一天一换,平常也只能穿两三天。
  
   湖鞋也是稻草制作的,大约是洞庭湖那里传过来的,制作比草鞋讲究得多。制作好的湖鞋,样子像布鞋,有底也有框,穿着舒服,除劳动穿着外,有些人甚至当生活中的布鞋穿。
  
   此外,下雨天只在周边行走,还有木屐和“高脚”。木屐是一块如鞋底似的木板,底部前后钉上小横木,使之高于地面一寸许,鞋面上钉上绊带,拴在脚上,走路可以不湿脚。高脚是两根棍子,下部离地约一尺处打眼,安装上踩脚的小板,人站在脚板上,两手拿着棍子,可以一步一步地走路。只要道路不下陷,有些人甚至可以穿着高脚走很远的路。用高脚初次走路,需要有一个练习的过程。
  
   7、关于棉裤。从前人们冬天都穿“长棉袍”,一般不穿棉裤。但偶然有人穿“包腿”,就是两条套在腿上的棉裤“裤管”。由于长棉袍的原因,不穿棉裤,其实也不很冷。
  
   8、袜子。从前人们大多数不穿袜子,即使有袜子,也是自己家用棉布制作的。共和国建立后出现了“洋袜子”,但很薄,也不耐磨。买来的新洋袜子,必须剪开用棉布做袜子的底,这样才可以穿得久一点。因此有“洋袜子不上底,富家穿不起”的说法。
  
   9、在电源没有普及时,人们吃饭都是大灶烧煮,普通人家都有专门的灶屋,柴禾是必备的生活物资。人们吃过饭后,锅里都有锅巴,因此,锅巴是人们最熟悉的食品。有了电源后,电饭煲普及,自己家的锅巴,居然成为回忆中的物资了。由于这是大众喜爱的食品,社会上出现了专门制作锅巴的工厂,现在人们所吃的锅巴,多是在市场上购买的。
  
   10、生活中改善最大的,是信息。本来人们为了一个信息,要传达到必须知道的人,只有去“送信”,或者寄信。送信,有时路途遥远,也必须要去送。无论是送信或者是寄信,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如今,网络、电话普及,传达信息,已经成为 “不是事情的事情” 了。特别是手机的普及,真正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
  
   人们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变化很大,大体上是进步的。如今,传统的生活有的已经是传说了;还记得的,也正在远去。记录这些内容,可以让我们“温故知新”。
  
   2024年5月6日星期一
  

共 31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和生活中的事物都发生了变化。本文简明扼要的进行了论述。具有史料价值。推荐欣赏。【编辑:北极主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河杨        2024-05-08 20:24:18
  谢谢北极老师编辑本文。希望读者朋友也谈谈生活变化方面的内容。谢谢北极老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