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走进龙门石窟(散文)

精品 【东篱】走进龙门石窟(散文)


作者:滴善斋 布衣,449.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6发表时间:2024-05-09 08:14:13
摘要: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石刻艺术之瑰宝。位于洛阳城南伊水两岸,始凿于北魏,盛于唐,历经千年沧桑,仍显雄伟壮观。数千尊佛像雕刻精细,神态各异,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匠心。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艺术的殿堂。

【东篱】走进龙门石窟(散文)
   人潮涌动的龙门石窟,像是历史的洪流在现代世界的交汇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他们手中的相机闪烁着对古老文明的敬畏与好奇。在这一瞬间,洛阳的繁华与龙门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龙门石窟是一幅流动的画卷,将过去与现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景区人声鼎沸,但石窟却以其沉稳的姿态接纳着这一切,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静静地等待着每一位来客去倾听,去感受。
   尽管人潮如织,难以寻觅片刻宁静,抬头仰望那些高大的佛像,那份庄重与肃穆便能瞬间平息内心的躁动。每一尊佛像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们的形态各异,表情生动,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佛教的深邃哲理。在人潮的涌动中,这些石窟就是一座座静止的岛屿,让人在喧嚣中找到了片刻的安宁。
   在龙门石窟的每一处角落,都能感受到古人无尽的智慧与辛勤的汗水。那些看似简单的凿刻,实则是对工艺与艺术的极致追求。每一尊佛像,无论大小,都是匠人们用心血雕琢出来的杰作。他们用简陋的工具,在坚硬的岩石上刻画出栩栩如生的神态,那份专注与执着,让人惊叹不已。
   石窟中的佛像,有的端坐,有的站立,有的慈悲为怀,有的威严庄重,无一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他们巧妙地利用光影,使佛像在不同的时刻呈现出不同的韵味,仿佛这些石像都有了生命,与天地共鸣。尤其是那些繁复的经变图,精细到连衣褶的纹理都清晰可见,这是何等的技艺,又是何等的耐心!
   更令人敬佩的是,古人并未止步于形态的模仿,他们试图通过石头传达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每一尊佛像,都是对佛法教义的深刻理解和生动诠释,是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表达。他们的智慧,不仅体现在精湛的技艺上,更体现在对人性与信仰的深刻洞察。
   龙门石窟,是古人智慧与勤劳的见证,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尽管岁月流转,风霜侵蚀,但那些石刻的痕迹,无声地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让每一个驻足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震撼与感动。
  
   二
   龙门石窟,这座千年的艺术宝库,被时间的巨手温柔而又无情地抚摸着。每一尊佛像,都是自然与时间共同的杰作。风吹雨打,日晒霜蚀,这些无形的艺术家用它们独特的方式,在坚硬的岩石上雕刻出岁月的痕迹。石窟的角落,青苔蔓延,绿意盎然,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那些曾经色彩斑斓的壁画,如今已褪去繁华,留下的是淡淡的线条,如同古老的诗篇,意境悠远。
   风吹过,带走了浮尘,却带不走历史的烙印。那些佛像的脸庞,曾经饱满圆润,如今却显得瘦削沧桑,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千年的变迁。雨水侵蚀,让某些佛像的面容模糊不清,但正是这种模糊,让人对过去的辉煌产生了更深的想象。时间,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雕塑家,每一寸的剥落,都是它精心设计的线条,每一处的斑驳,都是它深情的刻画。
   龙门石窟,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自然的牺牲品。然而,正是这种自然与时间的雕刻,赋予了这些石窟更深远的意义。它们不仅仅是石头,更是生命的象征,是永恒的寓言,是人类文明与大自然共舞的舞台。尽管岁月流转,风华不再,但那份由内而外散发的宁静与庄重,却在时间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历久弥新。
   那些曾经庄重端坐,如今却残缺不全的佛像,像是在诉说着一段段被遗忘的故事。有的失去了头部,有的肢体不全,它们的缺失仿佛是历史的伤口,裸露在时光的长河中,让人痛心不已。这些流失的佛像,有的远渡重洋,栖身于异国他乡的博物馆,成为玻璃柜中的珍品,与故乡的山河遥遥相望。它们的离去,不仅仅是物质的损失,更是文化记忆的割裂。
   那些曾经守护着古人心灵的神祗,如今却成了流离失所的游子,这无疑是对文明的一种讽刺。更令人痛心的是,许多佛像的流失并非外敌的掠夺,而是源自内部的贪婪与无知。那些本国的败类,以利益为名,将这些无价的文化遗产化为金钱,留下的是空洞的洞窟和无尽的遗憾。每一块缺失的石头,都是一段无法弥补的历史,每一次无声的叹息,都是对过去辉煌的追忆。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遗憾中,龙门石窟仍然以其残缺的美,震撼着每一个来访者的心灵。那些流失的佛像,如同破碎的镜片,虽然不能复原,却依然映射出历史的光辉。它们的存在,提醒我们珍视文化遗产,尊重历史,保护那些承载着民族记忆的瑰宝。历史的遗憾无法抹去,但我们可以在理解与反思中,让这些遗憾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守护好每一处尚存的文明遗迹,让它们的故事得以延续。
  
   三
   卢舍那的微笑,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这是一个流传千年的传说。在龙门石窟的万千佛像之中,她的存在如同星辰璀璨,独树一帜。人们常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谜一样的存在,而卢舍那的微笑,却比谜更深邃,比谜更动人。它不仅蕴含着女性的柔美与威严,更有一种超凡的智慧和包容。即使在佛像的残缺中,这微笑依然完整,它不依赖于外在的形式,而是源自内在的光芒,那是对生命、对宇宙、对一切存在的深深理解和接纳。
   四米高的身躯,耳朵近两米宽,卢舍那佛的体型宏大,却因那份恬淡的微笑而显得亲切。她的脸庞经过风雨的洗礼,岁月的侵蚀,却依然保持着那份独特的魅力。那微笑,不张扬,不炫耀,只是静静地挂在嘴角,像是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又仿佛在给予世人无声的慰藉。
   有人说,卢舍那佛的微笑中蕴含着武则天的影子,那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她的魄力与智慧,或许正是这微笑背后的灵感。而卢舍那的名字,意为“光明普照”,与武则天的“上明下空”有着奇妙的共鸣,仿佛预示着这位女皇的统治,如同佛光般照亮了当时的世界。
   而卢舍那大佛,这尊坐落在龙门石窟的巨像,仿佛是她灵魂的映射,静静地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辉煌与复杂。据传,武则天在位时,为了彰显自己的威仪和对佛教的虔诚,下令建造了卢舍那大佛,将其塑造得既庄重又柔和,既威严又慈祥,恰似她自身的双重性格——既是权力的象征,又是智慧的化身。
   尽管手脚已随风化而消失,卢舍那的微笑却依然清晰可见。那是超越物质的存在,是精神的象征,是永恒的象征。她的微笑,如同一道穿越时空的桥梁,连接着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那份超越尘世的宁静与力量。
   卢舍那大佛,既是武则天的自我塑像,也是她对世界的理解和理想。她的微笑,如同“光明普照”,照亮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也照亮了后人对她的理解和评价。在这微笑背后,是武则天的雄心壮志,是她对权力的独特见解,也是她对女性地位的有力提升。无论历史如何评判,卢舍那的微笑都在无声地述说着武则天与龙门石窟之间那份独特而深远的联系。
   卢舍那的微笑,宛如一道穿越千年的光,照亮了历史的幽深角落。尽管手脚已随风华逝去,那微笑却如初,不染尘埃,不改其色。它不因岁月的侵蚀而黯淡,不因世事的变迁而动摇,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永恒的秘密。这微笑,既深邃又神秘,让人在瞬间感到宁静,仿佛能洗净心灵的疲惫和纷扰。
   在龙门石窟的每一寸风霜里,卢舍那的微笑都是最独特的印记。它无声地讲述着历史的故事,传递着信仰的力量,唤醒着人们对美的共鸣。这微笑,超越了时空,成为了龙门石窟中最动人的诗篇,也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光亮。
  
   2024年5月9日首发于江山文学
  

共 28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五一小长假虽然游人如织,但作者却能在龙门石窟感受到不同于洛阳繁华的静谧,这是龙门石窟以历史的厚重和佛教的肃穆带给作者的第一感觉。编者也去过龙门石窟,也有作者一样的感觉,我想这是历史和文化的伟大之处。一篇好的游记,不仅仅停留在第一层面视觉上,而是深入挖掘所思所感所想到的意识层面的东西。这一点,滴善斋老师值得我们学习。作者从龙门石窟的艺术价值入手,写到了古人的工匠精神、精湛技艺以及对光影的科学运用和对艺术的独到见解,读来赞叹之余心生敬意。文化瑰宝之所以传世,除艺术价值之外,更在于历史的加持。对待历史,作者充满着悲悯情怀,既有历史的达观,也有历史的叹息,震撼人心,发人深省。宏观是博大的,微观是纤细的传神的,作者将历史的镜头聚焦在卢舍那大佛身上,通过大佛的身姿、仪态、微笑,从多个角度解读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形象,加深了我们对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的认识。滴善斋老师的游记,构思巧妙,文字传神,文化气息浓厚,读来意味隽永,推荐共赏!【东篱编辑:佳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09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佳华        2024-05-09 08:15:41
  路上很辛苦,但心是快乐的,这是一名行者的体会。滴善斋老师经常在路上,用充满灵性的笔,给我们描述一幅又一幅动人的画卷,既是视觉盛宴,又是精神大餐。跟着游记去旅游,这是滴善斋老师送给我们东篱人的一项福利,不用花钱,精彩多多。拜读学习,期待老师佳作频出!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09 08:30:33
  谢谢佳华老师的精心编按和润色,辛苦你了!由于五一人山人海,不能看的更仔细!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5-09 09:28:25
  作者对卢舍那的解读,非常精彩。对于写佛,写佛像,我历来觉得难度很大,看了滴善斋老师的文章,非常佩服那种深入求意,大胆推求的写法,不俗且言之有理。道释佛,这是文明文化,多少代人的孜孜以求,才有大观,所以,面对宗教文化,我们更多的是崇敬和尊重。这篇文章,作者的态度放在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位置,很有分寸。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09 12:09:40
  谢谢怀才老师给予我的拙文这么高的评价,由于人山人海,不能完美写出每一尊佛像的故事,祝怀才老师生活愉快!
4 楼        文友:南沙潮        2024-05-09 09:33:32
  写出了龙门石窟的前世今生。作者反映的,是一本活的历史,厚重、深沉。龙门石窟的衰败,既有岁月的侵蚀,更有人为的破坏,特别是在文革。2019年4月,我在这里作小诗一首:叹龙门石窟——满目荒芜鬼见愁,几尊菩萨似哀求。同僚俱被今人害,泪洒长空恨未休。感之慨之。本文结构严谨,语言通畅。谈古论今,纵横千里。思想性与文学性并重,显示了作者的不凡功力。欣赏!
回复4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09 12:10:10
  谢谢南沙潮老师的美评,祝你生活愉快!
5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4-05-09 11:13:38
  好文章,写龙门石窟,五一前我也去了,这里的石窟都被别人盗了许多,然而看不清楚是哪个朝代的文化遗产。我觉得还没有甘肃那个石窟壮观。但滴老师写什么都精彩,赞以后向你学习,遥握创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09 12:10:45
  谢谢蓝色老师的精彩评论,祝你生活愉快!
6 楼        文友:风轩        2024-05-09 11:38:12
  龙门石窟距我不太远,却还没去过,但在老师文里已感受到了沧桑和精彩。拜读好文,点赞学习。
风轩
回复6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09 12:12:19
  谢谢风轩老师的欣赏和美评!祝你生活愉快!
7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5-09 14:18:39
  龙门石窟我去过,确实令人震撼。想写点什么,一直没动笔。卢舍那确实象武则天,但老师的解读使我茅塞顿开。观点新颖,文采灼灼,好文,拜读学习,祝生活工作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7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09 16:55:41
  谢谢韩格老师的鼓励和精彩评论,我五一去了现场,人山人海,无法近距离观察每尊佛像,只能远远看到卢舍那大佛面带微笑,我就从这个细节入手写,要不真写不出东西。祝你生活美满幸福!
8 楼        文友:枫桦        2024-05-09 14:44:20
  卢舍那大佛的身姿与美感,是震撼的美,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美。老师的解读是非常清透的,也是非常睿智的,让整篇文章上升到一个高点上!一篇游记的美感就在于此!解读历史,正视历史,是一个写作者的责任!拜读好文!
回复8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10 22:26:27
  谢谢枫桦老师的美评,祝你生活愉快!
9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5-09 15:24:49
  老师五一五天乐,河南的龙门石窟也是在历史书上见过,未能现场感受它的雄伟壮观,滴善斋老师带我们身临其境,感受雄伟壮丽,聚焦卢舍那的笑,写出乐独特的美。拜读学习乐,问好老师,夏祺,创作快乐!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9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10 22:27:57
  谢谢欣然美女老师的精彩评论,人山人海,根本没办法近距离欣赏,只能远处看,我发现卢舍那佛像是面带微笑,就从这里入手写,写的不够好!祝你生活愉快!
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5-09 15:34:53
  善斋老师神速,刚回来就写好了几篇文章,佩服!石窟与佛像的文对于我来讲是最不好写的,可在善老师的笔下,却充满了生命力,让读者如临其境,更重要的是让读者感知了历史,有了一份担当。好文,湘莉拜读学习点赞!遥握问候,谨祝精彩纷呈!
回复10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09 16:58:09
  谢谢湘莉老师百忙之中抽空给拙文评论。现场人山人海,真的无法认真欣赏,只能找一些细节下手写,祝你生活愉快!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