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韵】预防胜于哀悼(随笔)

编辑推荐 【文韵】预防胜于哀悼(随笔) ——河南大学大礼堂悲剧后的文化思考


作者:远方的呼唤 布衣,26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4发表时间:2024-05-10 07:48:04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五月三日凌晨二十二分在河大读书的儿子给我的微信上发了两张照片,又发了六个字“大礼堂烧着了”。我当时在豫西西峡山区老家,直到五月三日早晨六时二十四分我才注意到消息,当时我回复:“才看到”、“火扑灭了吧”。我此时对河大大礼堂没有太多的了解,通过儿子发的大礼堂燃烧的图片,看得出这是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发生这样的事故,我心里觉得很惋惜……不仅仅是因为儿子就在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大学读书。
   随着事件网络的曝光和舆论的发酵,我对河南大学大礼堂了解的愈来愈多。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这是河南大学最原始的名字,也是最值得纪念的开端。它诞生在清代贡院旧址,见证了河大百年的风风雨雨。
   河南大学大礼堂建造于1931年至1934年间,花费21万银元,当年项目占全省教育经费的百分之八十。大礼堂占地3932平方米,南北长73.75米,东西宽53.75米,高24.4米,总建筑面积4687平方米,内部可同时容纳3000多人,其规模之宏大,在当时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在火灾发生前仍在使用。
   一眼百年,河南大学的美,在厚重的历史底蕴。大礼堂,是河南大学最具象征性的建筑,宫殿式的建筑与南门遥遥相望,青砖红瓦,飞檐斗阁,气势恢宏。她与百年河大一起,见证着中原教育的历史沧桑。
   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建成于1934年12月28日的中西合璧宫殿式建筑,至今仍是学校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历经90年风雨,更已经成为了河南大学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意义重大。在某种程度上说,包含河南大学明伦校区礼堂在内的古建筑已经成为了一代代河大人的精神图腾。
   事故发生后,河南大学在“情况通报”中致歉称,“我们无比痛心、自责,向全体师生、校友以及关心学校的社会各界表示深深歉意”。
   5月3日凌晨2时36分,大礼堂火灾发生不久,河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卢克平更在微信朋友圈悲痛发声:今夜痛哭,用泪水扑灭火焰。今夜无眠,心再也无处安放。今夜校殇,猗欤吾校永无疆!
   河南大学大礼堂具有独特的科学、艺术及历史价值,是近代"中西合璧"式高校建筑中的典范。她是近代中西合璧式高校建筑典范。在"中西合璧"建筑中,河南大学大礼堂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创造了全国最大的大跨度空间。大礼堂选用了27米豪式英国进口钢屋架,八柱一梁支撑钢屋架和楼板重量,水泥加固地基,经历过5次5级以上地震,始终坚固如初。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事故,不仅是这所百年高校的校殇,大礼堂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意外焚毁,令人痛心、惋惜!一场意外的火灾,烧毁的不仅仅是河南大学大礼堂,烧毁的是几代人的精神寄托和信仰力量,她带来的外来和潜在的损失无法估量!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真的是深深惋惜。
   有人说,河大礼堂被火烧后可以复建,但复建只是恢复了形状,以前的钢木结构屋架还是比较难恢复。而且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复建后的历史价值肯定会大打折扣。
   说起来,我与河大也颇有缘。我是英语专科毕业的,2002年冬又报考了英语本科,报考的院校就是河南大学。2005年夏季,我与南阳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本科学员一起到河南大学进行听力测试。虽然行程匆匆,没有在河大过多的停留,但河大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河南大学的建筑庄严肃穆、古色古香,“博文”、“博雅”……每一栋建筑的名字都别具一格,学术氛围浓厚。触景生情,我为自己此生没能进入一所像样的大学读书而深深遗憾。我当时暗下决心:等拿到本科文凭后,一定要继续深造,圆自己的大学梦。经过自己的挑灯夜战,不懈努力,三年后终于如愿以偿,考入山西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此前,我们没有踏入过本科校园,从个人成长的轨迹上讲,河南大学对我的激励和影响是深远的。
   虽然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河大学子,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作为有一个儿子在河大读书的父亲,我的心在颤抖、在滴血,满腹的惋惜之余还是惋惜。看到儿子在微信圈里发的往昔在他在河大礼堂里和河大礼堂前参加活动的图片、以及无奈的寥寥数语,我体会到儿子对河大大礼堂的留恋和不舍,但这些在无情的火灾面前是多么微不足道和无能为力。痛苦和悲伤挽救不了大礼堂被毁的残酷事实,俗话说:人死不能复生,大礼堂即使重建,也恢复不了它厚重的历史底色和神韵,这惨痛的事实,怎不令人扼腕叹息和伤心?
   我们往往在事故发生后追责问责、重大的、影响大的事件和事故挂牌督办,尽快查清真相,给公众一个交代。追责问责是必须的,不能让不法分子逍遥法外,将其绳之以法,平息民众之愤,但失去的不能再生,造成的损失无法挽回,我们事后的努力在现实面前显得多么苍白。
   2024年的“五一”,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五一。梅大高速塌方惨案、河南大学大礼堂被火焚毁等发生在五一假期的事件,无不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神经。灾难发生后,相关部门做出了许多应对措施,力争把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灾难已成事实,我们如何努力也挽救不了,究竟灾难发生的原因何在,一切都在调查中,官方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我们也不能主观臆测。悲剧毕竟是发生了,痛定思痛,我们应该警醒。
   近几年来,火灾引发的悲剧一再上演,河南商丘武馆失火事件,去年南阳市方城县私立学校宿舍失火造成的伤亡学生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消防安全早已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事故发生后,各级高度重视,启动了追责、问责程序,从严从快解决了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悲剧和灾难发生了,已成不堪回首的伤痛。但伤痛过后,灾难和事故是否引起了重视,人们是否从中警醒?
   俗语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对于灾难和事故来说,一旦发生,损失无法挽回。
   河南大学大礼堂,这座历史的见证者,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却未能在和平的盛世中得以保全,而是在修缮之际遭遇不测。她的失落,不仅仅是物质建筑的损毁,更是一次对文化的深重打击。她的命运,让我们深感痛惜,也让我们反思如何在和平时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排难于变切、防患于未然”,这不仅是应对灾难的智慧,更是对文化创伤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我们应该在灾难发生之前,就敬畏历史、敬畏文化,以慎重的态度去呵护和传承。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古人的教诲在此刻显得尤为珍贵。与其在祸患引发后痛惜不已,我们更应该在此之前,就做好预防和准备,把一切不测消灭在萌芽状态,抑或降低到最小限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铭记这次文化创伤,从中汲取教训,以更加敬畏和珍惜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原创首发)

共 27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笔写在河南大学大礼堂被焚事故之后。内容流畅、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作者通过对灾难事件的回顾和思考,提出了对未来如何预防和应对类似灾难的见解,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指导意义。同时,文章也展示了作者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思考,呼吁人们更加珍惜和传承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作者引用了“排难于变切、防患于未然”和“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古语,强调了预防和准备的重要性。这些古语不仅为文章增添了文化底蕴,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这是一篇情感真挚、历史厚重、个人情感与经历丰富、反思与呼吁深刻的佳作。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事件的惋惜之情,还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呼吁。随笔佳作,推荐共赏!【文韵编辑:绿叶红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4-05-10 07:49:27
  整篇文字语言流畅、结构清晰,从得知消息、了解历史、个人情感到反思呼吁,层层递进,逻辑严密。这种清晰的结构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欣赏佳作!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4-05-10 07:51:06
  作品有一定的警示意义,感谢赐稿!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3 楼        文友:流泪的飞鱼        2024-05-10 10:14:18
  很有警示意义的文字,防患于未然,定期排查工作不可疏忽。
   多难兴邦,祝福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好!
岁月从来不斟酌谁得到更多,笑看人生最洒脱。
4 楼        文友:笔名木子青        2024-05-10 11:48:44
  文字语言流畅,结构因理顺情架构,感情真挚,肺腑之言,警示之作,河大之殇,华夏之泣。
5 楼        文友:江山编辑部        2024-05-10 11:52:44
  该作品不符合此次【江山•根与魂】主题征文要求,改为非征文体裁。
江山编辑部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