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火】海丝寻梦(散文)

精品 【柳岸·火】海丝寻梦(散文)


作者:梦海晴空 进士,8375.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5发表时间:2024-05-11 09:30:43

离开泉州已有多年,但有关泉州的点点滴滴记忆,却活生生地烙在我的梦里,经年未曾改变。特别是那一首悠扬绵长的《蓝蓝泉州湾》,更是经常在我的梦乡回荡。
   “蓝蓝泉州湾,青青戴云山,海上丝路从这里铺向世界……”每当听到这首亲切友好的歌曲,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浮现二十多年前,我们泉州师范的几百个学生站在侨乡体育馆的舞台中央,在优美的伴舞下,倾情演唱这首歌的热闹场面。
   泉州,这座古老的光明之城,留给我太多美好的回忆。尽管只在泉州学习生活了三年,但期间所耳闻目睹的泉州,令我足以铭记一生。
   泉州,这座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城市,人文与历史并茂,那些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赋予这座城市太多太多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
   事隔多年,我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去追寻泉州这座城市梦一般的过去。
   伴着久违的阳光,沐着清爽的春风,踏着江滨公园那淡淡的油菜花香,我们来到了余光中笔下的洛阳桥。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诗人充满惆怅的诗句,流露出的乡愁令人感慨。读着这样伤感的诗句,我不知不觉地痴了。
   小时候就看过李如麟主演的歌仔戏《洛阳桥》,此剧主要以洛阳桥为背景,介绍文曲星下凡转世的蔡襄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收伏龟蛇两怪,成功修建洛阳桥造福百姓的故事。当时年纪虽小,却也深知要在风浪滔天的江中修建此桥有多么不易。因此,脑海里对“洛阳桥”三个字印象特别深刻。
   长大后,曾经多次经过洛阳桥,都没能停下来看看这座传说中的桥。这个遗憾直到现在才得到弥补。
   我从蔡公石像开始亲近。看着这座惟妙惟肖的石像,我满怀敬仰。时光驾着翻滚的车轮,不停地后退,退到北宋年间。透过风平浪静的江面,我仿佛看到了蔡襄如何镇定自若地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步地想出建桥的最佳方案,直到成功修建好这座“海内第一桥”。
   沿着“海丝之路”漫步,我的目光不停地掠过江面那些密密麻麻的红树林:这些忠诚的卫士,无怨无悔地站在洛阳江,坚守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保佑着我们的家园,多么值得敬佩!
   踏着历史,我一路前行。月光菩萨塔、镇风塔、碑林……这些见证历史变迁的建筑,不为时间所摧残,久经风雨,依然坚固,看着它们,我的思绪又飞远了。
   当我看到那一块块船形的桥墩时,我惊讶了;当我看到那一块块长长的石头桥面时,我惊讶了;当我看到那一块块泛白的石碑时,我惊讶了。洛阳桥呀,洛阳桥,你究竟承载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过去?海上丝路是否从你身边经过?
   好奇的目光不敢漏下任何一个可以告诉我答案的角落。从碑记上可以得知:洛阳桥原名叫“万安桥”,由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工程。修建这座桥历经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才修建成功。这座桥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以“筏形基础”和“种蛎固基法”而闻名于世。从这座桥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及造桥技术的高超。
   依依不舍地走出洛阳桥,我们到附近的街上吃午饭。街上饭店并不多,只看到一家吴氏面线糊。想起泉州的面线糊,我的口水差点流下来了。
   进了店,点了三碗面线糊,我们一家吃得可香了。大肠、醋肉作配料的面线糊,再加上又香又脆的油条,这午餐吃得可带劲!吴家店铺只有一个老板,年纪一大把,从一头白头可以看出。可从他伶俐的身手及上好的厨艺,又可以看出他的身体很硬朗。
   离开洛阳桥后,我们又去了海丝艺术公园。亚艺节期间,我们也曾慕名而来,那时眼中的艺术公园是那么新鲜、那么热闹、那么神奇。
   “风之子”“草房子”“红房子”等标志性建筑让我们留连忘返。拥挤的人流把海丝公园围得水泄不通。到处可见争奇斗妍的鲜花,还有绿茵茵的草地,高大挺拔的翠树,造型独特的路灯等等。
   再次见到的海丝公园略显安静。没有大量的人群,偶见三三两两的游客结伴而来。踏着悠闲的脚步,我们拾级而上,一处又一处地走马观花。
   在大型铜像群雕面前,我们驻足的时间比较长。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场景画,向我们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盛况。各国商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千里迢迢,远道而来,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也带去了我们中国的特色手工艺。
   木偶戏、布袋戏、赏花灯、吃茶、听曲、唱戏……一些记忆中最熟悉的,却又已经远走的画面,在海丝公园清晰地再现了出来。
   倘若想得温旧时美梦的朋友,不妨前往海丝公园去游览一番。这个新开发的亚洲主题公园一定能够满足你的愿望,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离开海丝公园后,我们又去了弘一法师的故居——净峰寺。净峰寺在惠安的净峰镇,建于公元861年唐朝咸通年间。净峰寺海拔并不高,只有97.5米,由观音殿、李仙祠、文昌祠、三宝殿等建筑组成。据说弘一法师曾在这里研究佛学,因此,我们顺道过来参观。
   净峰寺是惠安县数座唐建寺庙中,唯一没有被废没的千年古刹。这可能跟这里曾经住过弘一法师有关系。从不断上山的香客来看,这里的香火还是很旺盛的。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能看到虔诚膜拜的村民。
   透过袅袅上升的青烟,我似乎看到了弘一法师漫步在山间思索人生禅理,又仿佛看到他坐在厢房里执笔沉思……
   “蓝蓝泉州湾,青青戴云山,灿烂文明辉耀在古老东方……”下山时,我的耳边又一次响起了这熟悉而豪迈的歌声。
   泉州,我的故乡,我爱你!我爱你那蓝蓝的海上丝绸之路,我爱你那青青的清源山脉,我更爱你那“走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伟大中国梦!
  

共 22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海丝寻梦》是一篇描写有关泉州的点点滴滴的游记散文。作者以游览步伐为线索,贯穿全文,在多个富有特色景点的描写中,作者详略描写结合,有的寥寥几笔带过,有的却不吝笔墨,浓墨重彩,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着重描写了洛阳桥、海丝公园、净峰寺等多个富有代表性的建筑风貌,文笔凝练,感情饱满,尤其是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海内第一桥”——“洛阳桥”(原名万安桥)的历史:由此联想到余光中特意描写“洛阳桥”的诗和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万安桥”的典故,这是全文的着重点和闪光点,亦是彰显“海丝之路”辉煌历史的见证,由此增添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值得一提的是,散文以悠扬绵长的歌曲《蓝蓝泉州湾》贯穿文章始末,前后照应,呼应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又具有代入感,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颇具意义!推荐阅读!【编辑:纪昀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518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05-11 09:39:20
  《海丝寻梦》在多个富有特色景点的描写中,详略描写结合,大多景点寥寥数语,一笔带过,但作者却着重突出了“洛阳桥”和净峰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值得推荐阅读!向作者致敬!
以语开悟智慧,以文砥砺人生。
2 楼        文友:老百        2024-05-11 11:41:14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