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相会三峡(小说)
一
史郎驾舟进入巫峡。
听江水低吟,杜鹃声声;观峰峦叠翠,祥云朵朵,不禁想起了《高唐赋》和它的作者,心中叨念:宋玉,你在哪?
前方江面升起一团浓雾。浓雾散去,是个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的白衣书生。他脚踏浪花,笑容可掬,长揖道:“史先生,在下早已恭候!昨夜梦见鲲鹏东飞,知史先生将临。”
史郎赶紧回礼:“多谢多谢,宋兄可好?一别二千三百年,想煞吾也,请,请!”
宋玉挨着他坐下,笑道:“虽久未谋面,但史先生之《巫山云雨》,余常拜读,见文如见人,以解思念之苦。”
“笔下浅薄,兄多赐教,”史郎诚恳地说,“与《高唐赋》比,我是大巫见小巫了。”
“过谦过谦。史先生之文,雄健磅礴,如上九天揽月,如下五洋捉鳖。融汇古今,笔法老道。沧桑变故俱为画,喷涌而来皆是诗。似这江水,奔腾不止,撼人心魄,余爱不释手啊。”
宋玉凝思片刻:“余最为推崇先生之‘活’,字里行间灵气充溢,言人所不能言,发人所不能发,高也!”
史郎连连拱手:“惭愧惭愧!兄之赋,乃惊世之作,历久弥新,堪称文学史上之标杆。襄王与神女相爱之描述,若凡若仙,若隐若现,引人入胜,极美极浪漫,深得屈夫子之真传,妙哉!不仅丰富了楚文化之内涵,更为大好河山增光添彩……”
二
正谈得热络,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上方传来:“谁在背后议论本王?”
二人一愣,抬头看,是浓眉大眼、身材魁伟的楚顷襄王,着朝服,耸立于云端,徐徐下降,王冠上的流苏在风中轻轻摇曳。
见二人神情紧张,襄王手抚长髯,微笑着:“尔等写本王、议本王,本王岂可置之不理?”
宋玉慌忙匍匐,三跪九叩首:“微臣拜见大王!”
诚惶诚恐,极为谦恭。
史郎松了口气,不卑不亢地起身作揖:“史郎这厢有礼了。”
襄王坐定,大笑:“哈哈,无畏无惧,史公果然不同凡响。文如其人也,笔锋刺苍穹,心刚词不软,本王赞赏尔之风骨,旷世才华!尔于《巫山云雨》中对神女落墨甚多,是否叫她露个面?”
“好、好,求之不得,”史郎频频点头。
襄王朝远处招招手:“来吧!”
顺势望去,云绕雾遮的神女峰渐渐清晰,呈现出的是眉目含情、如花似玉的神女。她莞尔一笑,腾空而起,裙裾飘飘,冉冉前来。
“臣妾拜见大王!”
神女登舟,叩首。
“爱卿平身,这位就是史公,”襄王笑指史郎,“他可为爱卿大书特书,本王跟着沾光呢。”
神女转向史郎,行礼:“史公万福!”
“同好同好!”史郎边回礼边想,天生尤物,绝无仅有。怪不得襄王在国家遭受重创之后,不求振兴,竟跑到荒野里寻欢作乐,真是爱美人不爱江山!
所谓的国家遭受重创,是指不久前,秦将白起一举攻陷楚国首都郢都,楚怀王客死他乡。连年战火不断,国力耗尽,山河破碎,悲愤交加的屈原怀抱大石自沉汩罗江。
襄王不明他的心理,呵呵一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史公生于当代,新观念矣,尚能再提巫山云雨之往事,引以为佳话,实属难得!”
神女娇声道:“大王,人家史公写的是贯穿于壮美山河里的人文典故,激发爱国情怀,用今天的话就是正能量,哪像……”
她瞥了一眼宋玉,不再说下去。宋玉的脸倏地红了,连连拱手:“在下枉读诗书,缺乏抱负,只会写写鸡鸣狗盗、风花雪月,惭愧惭愧,怎敢和史先生比肩。史先生大笔一挥,便将神女心系天下,谋黎民福祉,助大禹治水之事迹与美德生动地定格于历史长廊,供后世缅怀,佩服、佩服!”
襄王暗笑:这个宋玉真会说话,听着舒服,既恭维了史先生,又拍了神女的马屁,也含有寡人慧眼识珠的意味,一石三鸟,实在高明。朝中大臣鄙视宋玉,说他是妒贤嫉能、陷害忠良的奸佞之徒,我看未必。他善于揣摩寡人的心思,每每进献佳作,教宫人歌舞,令人不胜愉悦,岂是屈原之类的刺头可比,应当加官进爵,示范众臣。
欣赏宋玉的还有史郎,不过仅限于才华。
史郎挽住宋玉:“快别这么说,羞煞吾也!”
襄王摆摆手:“罢了、罢了,尔等勿要谦逊。天色已晚,饥肠辘辘,进餐吧。”
三
众人放眼四顾,但见红日西沉,暮色染峰,渐行渐近的巫山县城已是万家灯火,方才觉得饿了。神女微笑:“瞧我的吧。”
长袖轻轻一甩,有老妪捧着食盒,出现在舟艏。
“春草见过各位。这是我做的,巫山土特产,请品尝。”
老妪弯腰致意,斜睨史郎:“还有你心心念念的熏肉,香气四溢,从《巫山云雨》的字里行间蹦出来了,多吃点。”
众人大笑。
史郎好生奇怪:“春草,你怎么来了?”
“是史郎你的文章呼唤我。我夫、我儿为国捐躯,你不惜笔墨褒扬我,我能不来吗?”春草很感激。
“哦,是何由头?”襄王睁大眼睛。
宋玉抢先作答:“史先生在《巫山云雨》中叙述,春草于新婚第二天,把丈夫送到抗美援朝前线。丈夫英勇牺牲了,可她年年月月在送别丈夫的那棵大树下痴痴地等候。儿子长大后,她又把儿子送上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场,儿子也壮烈牺牲了,她仍不懈地等候在那棵送别儿子的大树下。最终,春草等瞎了双眼,等白了头。”
“识大体顾大局,实在难得,”襄王手抚长髯,叹道,“乡野妇人尚且如此,国何愁不强!”
史郎微微颔首,心里说:“夜空划过小流星,昏君也有清醒时,可惜一瞬间。世事无常,兴废更替,皆是人治之祸!”
想到这里,仿佛听得刀剑撞击,鬼哭狼嚎,血腥味直冲脑门。他浑身一颤,望去:西边乌云翻滚,千军万马掩杀而来。血肉横飞中,楚军兵败如山倒,秦军又克一城。秦将白起剑指东方:“速速前进,灭掉楚国!”
“杀……”声震长空。
他打了个哆嗦,惊醒,暗自叹息:楚国危在旦夕,襄王你不思重整旗鼓,抵御强敌,反而沉迷酒色,一错再错,非得等待秦国的虎狼之师把你生擒活捉?
他忧心忡忡,低吟: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他要进谏,不可,萍水相逢,一介书生,独断专行的襄王会听你的吗?弄不好,白白搭进自家性命。
宋玉笑问:“史先生作诗?”
“没没没,”史郎撒谎,“好事连连,高兴过头,灵魂出窍了。”
“噢,原来如此。”
襄王捋捋长髯:“高兴就好、高兴就好,说明史公心有本王,应予褒奖。本王欲将掌上明珠许配于你,封你为谏议大夫,另加良田三百亩,美女二十名,如何?”
“这……”史郎愕然,直直地望着襄王。他万万没有料到,浪迹天涯的布衣会被一国之君看上,简直中了天字第一号大奖。他思忖,贵为附马,光宗耀祖,固然是好,却意味着失去自由自在、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何去何从?他一时没了主意。
“发什么呆,天上掉馅饼了,还不赶快谢恩。”神女笑着按下他的头。
他要拒绝,神女劝道:“你非池中之物,若逢明主,必成大事。难道你忘了姜太公在渭水边垂钓,遇见文王,得以克商立周的故事吗?”
春草在边上一个劲地撺掇:“对对对,谢恩、谢恩,赶快谢恩。糠箩跳到米箩里,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以后熏肉有的是!”
言之有理。史郎对自己说:我做了乘龙快婿,入朝为官,岂不有了报效国家、一展宏图的机会了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此乃老天开眼,祖坟冒青烟了,合该发达。他不再犹豫,按照宋玉的样子,三跪九叩首:
“谢主隆恩,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侍奉大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这就对了。”襄王哈哈大笑。
“恭喜大王,得一罕见之才,楚国复兴有望,”神女十分欣慰。
她看重史郎,不仅是学识,还在于他的正直与淳朴。这些,是宋玉之流,不,是整个朝堂上所没有的,官场需要像他这样的人。
她瞧瞧帮她说话的春草,心存感激。尤其是春草送夫送子上战场的壮举,深深打动了她。她怜悯而敬重春草:“好女子,深明大义,上苍岂可亏待你。”
说着,长袖一甩,如同变戏法,老妪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多谢神女,多谢史郎!”春草不住地鞠躬。
众人热烈鼓掌:“妙妙妙、妙妙妙!”
“好好好,本王要在小舟作通宵饮,庆贺史公大作修得正果,庆贺史公归于麾下!”襄王击掌大笑。
宋玉竖起大拇指:“史先生,牛、牛、牛!”
他嘴上这么说,却掩饰不住怅然若失的表情。他后悔,好意迎接的史先生,竟爬到了自己的头上。我宋玉多年来费尽心机讨好襄王,目的在于娶公主为妻,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眼看火候将到,被这小子捷足先登,而且不费吹灰之力,致使功败垂成,元气大伤,实在是可恶可恨。此仇不报非君子,总有一天,我非废了他不可。
酒过数巡,众人微醉。襄王搁下酒杯:“各位爱卿,值此良辰美景,大家一起朗诵史公之《夜泊巫山》,以志今日之聚也。”
“大王英明!”众人应道,齐声朗诵,“头枕江涛浪叩扃,推窗夜雾笼巫峰。星儿三两朦胧闪,疑是巫神睡眼忪。”
史郎仰望星空,心潮澎湃,不由振臂高呼:巫峡之行,不负惊见!
说明:这个小说,是根据史荣东先生《千古风流大江水》之《巫山云雨》演绎。
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