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 】绿野春潮(散文)

精品 【风恋 】绿野春潮(散文)


作者:文绮 举人,4121.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2发表时间:2024-05-12 07:45:35
摘要:听,那里涛声依旧,繁衍生息无穷尽。看,那里山河如画,采菊东篱下。一曲春歌横笛,一串莺语连绵,一汪翠色欲流,奏响春潮澎湃。


   听,那里涛声依旧,繁衍生息无穷尽。看,那里山河如画,采菊东篱下。一曲春歌横笛,一串莺语连绵,一汪翠色欲流,奏响春潮澎湃。来了,迎着那处风韵犹存,婀娜摇曳的风姿,我缓缓地走近,也走进了。
   我用一颗炽热的心,向往春天的葱茏,我知道一湾春水,允许我用呆滞的眼神,看那莽原的丑陋,我把脚步放慢,置身那片绿茵里真正体会一回土地的温暖。虽然告别家乡数载,但我的心始终没放下对它的眷念。因为那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灵魂的安放地。有草木的簇拥,有日落前惊鸿猎影的浪漫,仅此这些就足够了。
   如今,家乡已全面进入征地途中,那些昔日的凸岭凹畦,那些布满房前村后的田畴,地块,水渠、池塘,菜园子等,都自然形成开阔地。
   开阔地的北侧,与矗立村中央的两座大山紧密相连,东抵日夜湍流不息的严西湖,南依连绵起伏的九峰山,花山,西面就是闻名遐迩的武汉大东湖。它也是家乡历史以来地理位置的基本结构。这样一处有山,有水,有便捷交通的地块,开发商们早就虎视眈眈了。
   作为游子,闲暇之余,应该常回家看看。如今通地铁,交通极方便,坐一趟地铁,比驱车一趟还便捷,这给我提供了更多的回家机会。老伴有时说:“你没事干,放着城市那多景点不去欣赏,偏偏回去看那些杂乱无章的原生态样子。”
  
   二
   不错,提起那里,大约几年的时间,那片开阔地上像一处莫大的野生苗圃园。密密麻麻地长满了各种植物,有乔木,灌木,小草,藤蔓等。它们在阳光雨露下,在春风浩荡里,共生共长,相生相融。同时也不需要打农药,施化肥,完整且舒畅地自由发挥,在日复一日里吸日月之精华,取天地之灵气。它们妙趣横生地浑然一体,将纯天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冬季掉光叶子,萧条得像死过去一样。一到春天,迅猛地长得郁郁葱葱,翠生生,嫩油油地碧草如茵,洋洋洒洒地散发着原生态气息。
   为了感受那种气息,领略迷人的风光,每次路过那里,总要多看一眼,同时,从绿茵深处弥漫的草青味儿,甘甜的花香味儿,不时扑鼻而来,令人神清气爽。遥望那里,宽阔的视野,清晰入目,养眼、养心,又养神。心里常想,这不就是郊游的最好去处么。
   仔细观察,绿茵深处长满平常我们熟悉的洋槐树,苦楝树,桑树,柳树,还有那一片一片白杨树等。树上爬满野蔷薇藤,金银花藤,野黄豆藤,还有人间仙草艾蒿,贴地面长的车前草,还有马齿苋、枸杞、夏枯草、鱼腥草、野苍耳等。说它们是野生的?它就是野生的。这些物种,没有谁去特地播种,栽培,都是自然生长,形成一道既有利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不可多得的景观。
   谷雨来临,那一树一树的洋槐,还没来得及长满树叶,就迫不及待地开出一树奶白色的槐花,有的略带微微的嫩黄。它们一串串地挂满树梢,自上而下晶莹剔透,娇艳欲滴,又银珠玉影地暗香浮动,氤氲着和煦的春光,把那片绿色,烘托得完美无瑕。是它的天生丽质,惊艳了时光。它的美,神籁自韵,堪比翡翠的纯,似比白玉的雅。当微雨飘落时,如琼浆玉液含而不露,当微风划过时,缤纷缱绻,盈盈清澈,白净如珠。霞融花间时,神光交替,柔滑润泽,疏而不离,静而不躁。一袭冰清玉骨,一身绝代芳华,一世英姿绰约,一季素净绮丽,一如花神仙气飘飘,释甘露而不腻,可食可观。它是桃花、杏花、樱花落幕后的后起之秀。苏轼说:“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槐花从古至今,不改俏丽容颜,一如万年之珍宝,备受民间青睐和赞誉。它是五彩斑斓中的独树一帜。令人叹为观止。
   芳草丛里,花开花谢,旖旎延绵。与槐花结伴而行的一树一树苦楝花,细细碎碎,紫容浓淡相宜。神若幽兰,静如处子,不怒,不争,不悲,不喜,气定神闲。花开不张扬,气度如松,风度如柳,蓬松如菊,型如烟花燃放,如伞状蓬荜生辉,妖而不艳,婷婷娉娉,清丽脱俗。远远地望去,紫如浓黛。在绿茵的衬托下,如芊蕙中的一朵奇葩。看似平凡,其实不然,一树紫色,一树芳华,令人赏心悦目。
   苦楝,“生来命舛立尘埃,待到成材又恐裁。果实黄黄枝上挂,心里苦锁有谁开。”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传说“苦楝”的谐音是“苦恋”。说是有一对恋人在这棵树下,海誓山盟结下终身,哪晓得命运捉弄人,过不多久,这对恋人无疾而终。后来,人们就把它取名为“苦楝树”。近代,为了满足观赏者的心理,如果是校园栽了苦楝树,旁边就种一排相思树作陪衬,或是街头种了苦楝树,就种几棵合欢树作陪伴。这一科学的构想,既美化了环境,又突出了故事的内涵。
   绿茵里这些苦楝树,一棵棵都是郁郁苍苍,水润奢华,潇潇洒洒。看不出一点忧愁,而是向阳而生,迎风招展,时代赋予了它们的风采,富裕改变了它们的命运,以后不再因为贫穷,早早地锯掉为生活所利用,而是与合欢并肩而立,共谱传奇。
   《西都赋》里这样说:“茂树荫蔚,芳草甘木,郊野之富。”不错,虽然都是一带野生物,着实丰富了土地的活性。夹杂在绿茵丛中的野蔷薇,东一兜,西一蓬地挤挤挨挨挂在树枝上,或者孤芳独放。当我一眼看到它时,心里无比地惊奇。“哦!终于在家乡又看到了。”是啊,好多年来,一直看到的是人工培植的蔷薇,有道路两旁的,有高墙内外的,一蓬蓬的盛开,成为季节的新宠。那些蔷薇朵大,肥厚,色泽鲜艳,谁看了都会赞叹不已,在脑际里似乎忽略了野蔷薇的存在。猛然间这下燃起我对它满满的回忆。
   记得以前,一到蔷薇花开时,田埂上,山坡上,地头边,到处开满的蔷薇花,在广袤的绿野丛中,勃发兴起,迎甘露而不骄奢,妖而不媚,妍而不俗,淳朴无华。那时春季的家乡,活脱脱的像一幅幅国画,水墨画。可那时乡亲们只知道为改变贫穷而奋斗,没有谁有心思去欣赏大地之美。如今这块土地重开这蔟花,我认为:它不是倒退,是留恋,留恋这片能够让它生根发芽的土地。
   蔷薇花非常诱人,每到那时,孩子的我们自觉不自觉地一起到田埂上,到山上去采摘。其实蔷薇藤长满了刺,为了摘花,一双小手没少被刺锥过,尽管那样也不放弃,一定要采摘一束回家插在瓶子里,或者挂在墙上,供家人一起欣赏,为陈旧的老屋增添一把鲜活的气息。
   野蔷薇花,色呈纷红,粉白色,朵儿不大,花瓣薄薄的,透亮,一般都是五片。它的生长非常顽强,特别长在田埂上,地头边的,因为有刺,妨碍走路,没少被砍过,到秋季还会烧掉。一到春天,它仍然长出一兜兜藤蔓,花开一季。就如白居易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时此刻,向着那片野生物,心中无限的憧憬,只要有土地的地方,就会有生命。或植物的,或人类的。如今再看到它,仿佛重现光明般地生长于世,它的顽强与执着,无疑令人赞叹。
   那些为数不太多的挂在树枝上的金银花藤,也默默地花开了。它的花型呈细细的一根根,花尖张开一点点小口,吐出二、三根卷缩的须须,可爱极了。我爱抚地摸摸,花蕊柔柔的,很养手。这样一种柔弱的花卉,在这个季节毫不吝啬地大方地乘着时光的眷顾,将自己弱小的生命,释放出偌大的能量。因为它的花开,展示着一个生命的存在与到来。还为人们带来极大的恩惠。它的性能:“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凉血止痢,杀虫”等。它也是家乡土生土长的不可多得一味重要药材。过去和现在,乡亲们没少采摘备用。我把它视为家乡土地上的瑰宝,永远受青睐。
   艾蒿,人间仙草。它的生长特性是一丛丛地长。就我路过它时,伴着一丛野蒿,野草,夹杂在里面,个儿高挑,长势非常出众,叶片二面呈灰绿色、不成规则的爪型。也有低矮肥状的一丛丛地长。现在的它还是嫩质的,到长老一点,就自然吐纳芬芳入心入肺。它的芬芳有别于其它芳草的清香味儿,它是独特,是典型的药香与芳香的结合体。也是人体非常需要的珍贵物品。《本草纲目》记载:“艾叶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有回阳、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回阳草。”艾叶被李时珍称为:“神草。”如今,发达的科学,把它制成艾枕,艾灸,利用之广泛,成效之显著,令人不可小觑。
   在过去贫穷年代,父母没少用它驱蚊蝇。尽管烟雾袅袅,但又芳香迷人。艾叶,民间之瑰宝。
   车前草、野黄豆藤、马齿苋、枸杞,夏枯草、鱼腥草、野苍耳它们分别都有各自的特长,而它们又是无任何公害的绿色物种。如果利用,都是地道的中药材。试想:它们在水泥地上能长得出来吗?在污染的土地上能生存吗?只有在干净而又肥沃的土壤里才能长出这样珍贵的物种来。家乡,富饶的家乡,它永远代表着一方水土持续发展的无穷魅力。
  
   三
   绿野深处,总会收藏着活的生命体,那就是鸟类。鸟类历来倍受大自然的青睐。那些草木是它们的避风港,也是它们的归属地。它们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只要不受侵害,能安身立命就行。
   林荫深处,鸾咽鹤唳。鸟儿们通常隐藏在树枝、树叶间,日日夜夜与绿叶相伴,与春风起舞,与阳光喜戏。小巧玲珑的体态,灵活好动。只要一听到动静,或者远远看到有人走来,就立马成群地哗然,只听得:“哗”地一声,迅猛地从这里飞向那里,又一起落向它们认为安全的地方。
   另有栖居在草木深处的一对对白鹤,更是叹为观止。远远地看着它们起飞,或是半空盘旋,或是延绵滑翔,或者凌空展翅,有的向着远方,有的绕开阔地一圈一圈地飞翔。那双舞动的翅膀,苍劲有力,如呼风唤雨般穿越时空,俯瞰大地上的万种风情。说来也怪。开始看到我的时候,总是惊愕地远飞,后来次数多了,它们干脆就在我的头顶飞来飞去,并且“啾,啾”地发出短促又浓厚的叫声。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浪漫?
   我悸动的心,陪伴它们一呼一吸。我何尝不爱家乡,又何尝能忘掉那一点一滴。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眼前的一切,让我遐思万倾,我的到访,我的漫游,无疑是一次寻访大自然的真谛,虽然那里只是大自然的缩影,但也代表大自然的林林总总。
   它们的群舞与啼鸣,共谱无限温柔的感情,像潮水,拍打着金色的港湾。如果没到实地察看,或站在远远的地方观望,永远也体会不到这样的曼妙。它像现实版的《山野幽居》,一遍一遍地在耳旁奏响。
   来到一处小溪边,三月的时光刚刚回暖,蛙声开始鼓噪起来。它的鼓噪很有节奏,“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停一下,再继续叫,这蛙声。划破了旷野的宁静,唤醒了沉睡的土地,这是最熟悉不过的大自然声音,百听不厌。回想少年时,蛙声正是我们捕捉的方向,如今成为畅想曲。这蛙声,也是昔日春耕生产的伴奏曲,把社员们抢种抢收的热潮推向一浪高过一浪。
   站在溪边,不想惊扰它的兴致,只想一遍遍听取,这是在城市根本无法听到的声音,在这里免费听取。多好的大自然,用生命唤醒朦胧的光阴,把无限的美妙奉献给人类。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古至今,聆听蛙声,在动听声中呼唤着春耕的到来。
   展望那片绿野,虽然没有姹紫嫣红的斑斓,一片绿茵,实实在在地突出了大地的颜色,只有大自然的美才能直抵人心。在欣赏城市景观的时候,虽然精美,在有限的视线背景下,或是高墙,或是围栏,还伴有嗡嗡的嘈杂声,但总会给人带来一些不曾尽兴的感觉。在那里一眼望去的是茫茫深绿,好景风雕琢,残缺雨补足。还有什么能与大自然媲美?一个绿字,令人心旷神怡,让家乡活色生香。在那里,群鸟们的互动,蛙声的高亢,绿树们的争先恐后,伴有几种花卉的点缀,足以荡起一波一波的春潮。那里是群鸟栖息的港湾,是白鹤立足的堤岸,是各种植物生长的温床,是家乡古老历史的最后一页。以后改天换地了,很难再看到那样认为“杂乱无章”的原始景观。
   我一次次的到访,无疑是对那片土地的热爱。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只有土地不曾辜负生命的希望。每次回去,总要环绕其中走走停停,心里希望它快点投入建设,以免浪费土地资源,但又舍不得失去原貌。因为那些原貌,在游子心中根深蒂固,同时也留下不可替代的感情。我也曾想,后来人所看到那里会是人来车往,高楼林立的繁华城市,或许他们会在寻宗问祖时,为那个搬不走的大山和严西湖感叹几句:“家乡多美。”他们怎么也不会想象到家乡原来是这个样子。
   秋雨先生说:“中国文化收藏在山重水复,茫茫苍苍的大地上。”土地是最完美的收藏家,是产生丰富文化的摇篮,是大众赖以生存的源泉,是祖辈们一代一代传递给当今人的宝贵遗产。它是勤劳人手中的序章,是创造者麾下的开元。
   春潮还会走过夏季,秋季,栖息在冬季,静待来年春天的到来。
  

共 49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不管走多远,一颗心总是在牵挂着故土。文章里虽然没有给予家乡更多的词汇描写,但是,从地理位置看,还真就是个非常不错的地方,正如文绮大姐说的是开发商们的首选。文章的第二段落是对老家过去生活点滴回忆,也确实能让人怀念,一段时光的记忆已经深深地扎在一代人的心里。文字中结合了过去的传说,使得苦楝树多了一段传奇。而从野蒿到艾草,野菜到中药材,老家真是个好地方。第三段就是在这样美丽的大自然环境中,一切生灵的栖息和繁衍,文章引用了古人诗词来形容这里的纷繁景象。而现在那块土地即将消失,所以,要常回去看看,留下那些珍贵的回忆和对家山故土的情怀寄托。春,一年一度,在作者心里始终涌动着家乡的春潮。力荐共赏。【编辑:刘春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13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春庆        2024-05-12 07:47:53
  问好文绮老师,大姐辛苦,为社团奉献。遥祝夏安。
回复1 楼        文友:文绮        2024-05-12 20:15:00
  问好刘老师,为编辑拙作那么早,辛苦了。为您奉上一杯香茗。编按细致全面。感谢了。
2 楼        文友:东辰        2024-05-12 08:10:32
  母亲节之迹,此篇翠文正是献与故乡一一母亲好礼物。文美如诗,整篇诗赋相嵌,美仑美奂,如丹青似锦卷,好文如春风夏雨又若秋之红枫寒之梅也。欣赏大赏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文绮        2024-05-12 20:17:25
  问好东辰君,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前来我的空间给于真诚的鼓励。为您奉上一杯名酒,干三杯啦。
3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4-05-13 17:05:15
  文绮大姐是个细心的人,又是一个勤奋的人,同时还是一个极重情感的人。每每独到她的文字,都会备受感染,被冷却的血液会被文中的激情温热、点燃。真羡慕作者能随时回家乡看看走走,甚至静静地欣赏那一块热土,那一片风景。文章文字生动灵韵,画面感情,读着有身临其境之感。文笔老练,技法娴熟,表现力丰富而深情,富含感情的文字,极易打动读者心灵,引发共鸣。佳作拜读学习!感谢文绮大姐辛苦创作赐稿风恋碧潭!问候祝福大姐夏安吉祥,创作丰硕!
碧潭飘雪
回复3 楼        文友:文绮        2024-05-14 23:28:15
  多谢社长在百忙中。为拙作给于赐教点评,并给于热情的鼓励。社长的鼓励,是我创作的热动力。其实社长也非常辛苦。社团这么多人作者。每篇都要审核,纠正,以防失误,这麽多年,也亏得社长的一直的坚持,让作者们有家可归,有劲可使。这是才是真正的高尚与可贵。社长夏祺笔丰。
4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4-05-13 17:05:39
  佳作已申报精品。
碧潭飘雪
回复4 楼        文友:文绮        2024-05-14 23:29:11
  多谢社长,敬茶。
5 楼        文友:东辰        2024-05-14 16:22:12
  恭贺文姐美文获精。敬文姐姐三杯再三杯。
回复5 楼        文友:文绮        2024-05-14 23:30:11
  多谢东辰君的祝贺,其实东妹的文笔才是不菲,向东妹学习。
6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4-05-15 21:13:33
  恭喜祝贺文绮社长散文佳作获得精品!也祝贺社团!感谢江山领导和评委关照支持!期待文绮社长更多佳作呈现!
碧潭飘雪
回复6 楼        文友:文绮        2024-05-16 20:11:43
  谢谢社长,一定努力。
7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4-05-15 21:30:33
  哎呀!现在眼力不好了,留个言居然那么多错别字!今天才看到。现纠正:独到,应为“读到”;画面感情,应为“强”。特此更正!给文绮大姐和各位读者带来阅读障碍,深表遗憾!实在抱歉!
碧潭飘雪
回复7 楼        文友:文绮        2024-05-16 20:10:56
  没事,飘雪社长。安好啊!
8 楼        文友:向往自由        2024-05-16 09:05:17
  《绿野春潮》一文语言优美,笔法娴熟,巧用古韵,点缀文采,作者构思新颖,描绘生动,文采斐然,把绿野春潮描绘得有声有色,为你赞荐这片好文,遥祝文友创作愉快,文祺!
周卫平,笔名:向往自由,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全国各地已入会49家,作品入选诗词期刊杂志、入选百度搜索。
回复8 楼        文友:文绮        2024-05-16 20:13:54
  多谢多谢老师前来我的空间,给于热情的鼓励。还望老师多多赐教。为老师敬上一杯香茗。
9 楼        文友:山雨潇潇        2024-05-20 17:02:05
  春天最美的气息,往往来自故乡最熟悉的亲切。
回复9 楼        文友:文绮        2024-05-22 21:35:18
  多谢山雨老师的经典留言,谢谢。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