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金文】走进五千年历史的端点——临汾之尧庙(散文)
来到山西临汾,第一眼看到的是这样一句话:“所有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公交车站,火车站,尧都机场,所到之处都能看到这条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它不是广告,也不是商业标语,来临汾的人,能切身感受到老家兄弟姐妹对八方游子敞开的温暖怀抱。
乍一看很温暖,细品味有内涵。山西临汾是五千年历史的端点,是帝尧建都的古城,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人称“最初中国”。
尧去世后,人们为尧建了一座庙,庙号尊为“尧”。为尧建的庙就叫“尧庙”,尧字的繁体字“堯”,头顶三个土,象征尧帝心怀百姓,以土地为本。临汾尧庙珍藏了很多历史文化遗产,这就是中国的根,中华的魂。
今年五一节,闺蜜们建议去尧庙游玩,尧庙位于城南三公里之处。我们一行五人驾车向尧庙出发,半个小时到达尧庙山门。
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中国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
进了尧庙,首先看到的是秀丽的五凤楼。五凤楼始建于唐代乾封年间,至今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楼高十九点三米,三层十二檐,楼底有砖建窑廊三孔,有直通三层角柱十三根,很是雄伟,楼顶直立陶人三十余个,陶狮为中,风吹可上下走动,十分美观。
进入广运殿(尧宫),这里是召集众臣共商国事的地方,也是庙里的主体建筑。宫内矗立着尧帝的塑像,伟岸高大,站在尧帝塑像前,感到一种温暖涌遍全身,给人以智慧与力量。庙内有苍劲古柏,高数十米,直径两米多,十分罕见。其中柏抱槐,槐抱柏,甚是奇妙。
广运殿后面就是寝宫。尧王与鹿仙女居住之所。传说,帝尧定都平阳后,去仙洞沟视察民情,巧遇鹿仙女,一见钟情,顿生爱慕,择日成婚,地点选在鹿仙洞。成婚当夜,对面山峰红光照射,状如蜡烛。此后,民间有了“洞房花烛夜”之说。华夏儿女成婚之居统称为“洞房”。现在,临汾城西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仙洞沟”,就设有尧与鹿仙女成婚的山洞。
我要重点介绍尧庙三个著名的值得瞻仰的景物。1、华夏第一鼓:中华帝尧鼓;2、天下第一门:华门;3、中国最大的华表,临汾大华表。
首先是“中华帝尧鼓”,迄今为止,没有比它大的鼓。这面鼓直径3.11米,高1.2米,鼓的两面均是整张牛皮而著。帝尧给鼓取名“敢谏鼓”,广开言路,开张圣听,纳谏处弊,开创了民主理政之先河,带来“尧天舜日”之盛世。置鼓于尧庙,就是要后人继承帝尧遗志,弘扬帝尧精神,传承文明,恢弘正气。
其次,我们欣赏了“天下第一门”——华门。中华民族的文明之门就是由尧舜开启的,而华门就是为纪念帝尧统一华夏、开启文明之功、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源远而建设的。因此,华门代表和体现的是中国最久远的历史文化,堪称旅游文化上的“天下第一门”。
华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门建筑。而临汾华门三年建成,比凯旋门高0.4米,雄居世界第一,在建筑规模和高度上堪称“天下第一门”。华门是中国第一座门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景观,开辟了中国文化旅游的崭新领域,填补了门文化旅游的空白。
第三个是临汾最有名的大华表,吸引着各地华夏子孙蜂拥而至,到尧庙瞻仰华表雄姿。华表矗立在宽阔的尧庙广场,由汉白玉雕刻而成。华表高二十一米(象征二十一世纪);华表底座为中国立体地图,占地九千六百平方米,象征着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
关于华表有多种解释,“诽谤木”是流传最广的一种。传说尧舜时期为了广开言路,在宫门外树立一根“诽谤木”,让有建议和不同意见的臣民把意见直接写在上面,或敲击华表出声,引起侍卫注意,带领敲鼓的臣民进宫面见君王,陈述建议或异议。(古时“诽谤”是进谏的意思,非贬义词。)。
尧都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古代帝尧为开创民主政治先河设立“诽谤木”。经过历史演进,“诽谤木”逐渐演变为华表,成为国家权威与民族尊严的象征。故宫博物院门前同样矗立着两个华表。
中国文明发源地,我们更期待了解“尧舜禅让”的故事。据记载,帝尧到了晚年,深感精力不济,而部落中的事情越来越多。一天,他把众首领叫到身边,说:“我从16岁担任首领,至今70年了,这70年靠大家的努力,四夷威服,天下太平,如今我年事已高,力不从心,需要推荐一位贤明的后生来接替我的位子,以完成社稷大业。”
尧刚说完,一位叫放齐的首领抢先说,“您功高如日月,德重如天地,百姓视您为父母,舍不得您退位!如您坚持辞退,就让嗣子丹朱接替吧!”尧帝听了放齐此话,勃然大怒。丹朱是尧的儿子,生性暴虐,不务正业。尧说:“我只是和诸位商谈国政,有什么个人功德可谈?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选贤举能讲信修睦,这是先帝的美德,丹朱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他怎能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我又怎能将天下交给自己的不肖之子?”
之后,尧千里跋涉四访贤。一天,尧来到历山脚下,见一个青年人耕地,很为新奇,这人不用牛鞭,只在犁后握柄上挂一簸箕,走一截,敲一下,仿佛击拍奏乐。尧感到奇怪,上前问:耕田为何敲簸箕?年轻人说:“牛耕田已经很累了,我怎能忍心打它?我敲打簸箕,黑牛以为我打黄牛,黄牛以为我打黑牛,都各尽其力。再说,如果用鞭子打牛,挨打的快,不打的慢,力气不匀,地难耕平。”
尧听后高兴地说:我终于找到称心如意的继承人了。这位年轻的耕田人就是舜,不久,尧就把帝位传给了舜,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尧舜禅让”。关于这次禅让,历朝历代颂词甚多,《华夏上古至》上借尧帝之口说出一段颇为发人深省的话:我传位给舜,对天下人有好处,只对丹朱不利;若传给丹朱,一人得利,百姓受害。
这话不深奥,一听就明白。遗憾的是,所以“尧舜禅让”传为佳话,恰恰是在历史上很为罕见。并非不明白,而是黄权高如天,百姓黎民的利益可以牺牲,皇帝的利益一点不能损折。
临汾尧庙珍藏了很多历史文化遗产,一天时间看不完,一篇文章容纳不下。我们深感意难平,情未了……
尧庙景区华灯初上,每个人身上都披上着各种颜色的光彩,飘飘欲仙。整个尧庙景区风光无限,美不胜收。各个建筑物在五颜六色灯饰的装扮映照下,金碧辉煌,美仑美奂,我们一步一回头地向往外走,在山门出口处,驻足向尧宫行注目礼。这座象征权威、文明、历史的庙宇矗立在万国林中,无不展显出尧都平阳曾经的辉煌。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