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流年】游西汉南越国(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流年】游西汉南越国(散文)


作者:五十玫瑰 举人,556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7发表时间:2024-05-16 23:04:44

南国的冬,温暖如春,飘洒的雨,滋润了大地,也使空气愈加的湿润了,让人倍感舒适。
   西汉南越王博物院,坐落在广州繁华的解放北路,越秀公园对面的象岗山上。褐色的建筑,线条流畅,是依山而建的,经典气派,又不失厚重,玻璃上的圆形馆徽,石阶下的石狮子,都让时光穿越到了遥远的西汉。门前车来人往,嘈杂声不绝于耳,博物院却在雨中静默着。
   西汉二字,让我眼前一亮。两千多年前,这里还是蛮荒之地,竟然与西汉有关,与长安有关,让我这个长安人极感兴趣。我迫不及待地拾级而上,匆匆走进了西汉南越王博物院。
   在一楼展厅了解到,秦始皇二十八年,大将任嚣与赵佗,带领五十万大兵南下,翻山越岭去攻打广东百越。用五年时间,他们平定了岭南,任嚣任南海郡尉,赵佗任龙川县令。此时是秦二世统治,苛政,民不聊生,陈胜吴广揭竿起义,中原时局大乱,大秦国摇摇欲坠。任嚣看破了时政,在病亡前,让赵佗接任南海郡尉,断绝与中原来往,先割据一方,安身保命。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秦朝灭亡了,西汉随之建立。朝代的更迭,使赵佗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是继续为秦朝效力,还是归顺于西汉。而赵佗的选择。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先兼并桂林郡和象郡,扩大地盘,割据岭南,在珠江北岸到越秀山圈了一块地,从南到北两公里的地方,建立了南越国,定都番禺,自称南越武王。赵佗谁也不效忠,谁也不归顺,谁的脸都不看,自己玩自己的,在自己独立王国里玩,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南越国再小,也是一个国,又远离长安,让汉高祖刘邦不放心。所以,在公元前196年,刘邦派大夫陆贾来劝服赵佗。陆贾对赵佗说,南越国这么小,还是个孤立的,你还不如归顺大汉,在南越国继续做王,还有朝廷保护,这样多好。赵佗不愧为睿智之人,劝服与上门主动归顺,意义是截然不同的,再说了,不同意归顺,与大汉朝抗争,必将是国破人亡。他深知,胳膊永远拧不过大腿。于是乎,赵佗愉快地答应了,成为了西汉第一个南越王,从此,南越国就为了西汉的藩属国,解除了刘邦的心腹之患。
   从展厅出来,我随着人流,向玻璃顶下的越王墓走去。这个墓是赵佗之孙赵眜的,是南越国的第二代国王,在位十五年。据说赵佗高寿,活了一百多岁,这就不奇怪,他为何传位给孙子,因为儿子早已不在人世了。赵佗一生波澜壮阔,汉高祖驾崩后,吕后禁止朝廷与南越的经济往来,还派兵去攻打南越。赵佗一气之下,开始称帝,即南越武帝,以此来对抗吕后。吕后驾崩,汉孝文帝又派陆贾去劝说赵佗,赵佗去掉帝号,回归大汉称臣。赵佗统治岭南七十余载,带去了中原文化,使用了汉字,与南越人相处融洽,使岭南的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至于赵佗死后葬于何处,至今是个谜。
   我走到陵墓上方,扶栏向下俯瞰,下面犹如一张俯视图,墓室排列整齐有序,有文字标注。南面一个斜坡墓道直通墓室,走过石门,进入到墓室。墓室共有七间房屋,有前室、东耳室、西耳室、主棺室、东侧室、西侧室以及后藏室,与皇宫一样,也是前朝后寝。赵眛的棺木放置于后室的正中,他身着丝缕玉衣,身边放有十把铁剑、“文帝行玺”等九枚印鉴,还出土了许多精美的玉器、青铜器等,共一千多件文物,还有十五具殉葬者的残骸。
   汉朝的皇帝、王公大臣,生活极其豪华奢侈,吃穿用度都十分讲究,享尽了荣华富贵。活着这样享受也就罢了,他们死后,还要把这种生活带进坟墓里,陪葬金银财宝,陪葬妃子,陪葬家丁拥人,墓室就像一个缩小的地下王国,实在太过分。在历史上,汉朝皇家陵墓频频被盗,也是这个原因,都是珠宝惹的祸。而西汉南越王墓却保存完好,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掘。
   时光回到一九八三年,那是改革开放初期,房地产开发商在象岗山上大兴土木,准备建公寓,在挖地基时,挖出了许多大石板。工人们好奇,就从石板缝隙往下看,下面黑乎乎的,像房子似的。西汉南越王赵眛的陵墓,就这样面世了,他在地下躺了两千多年,终于见到了天日。可是,陵墓怎么会在山下面呢?
   当年,南越王赵眛驾崩,王室也为把他葬在哪儿发过愁。番禺城那么小,不可能葬在城里,城外路途遥远,祭奠不方便,也怕陵墓被盗。王室选来选去,最终选中了越秀山西南边的象岗山,这座小山岗四十米高,挺适合做墓地的。
   于是,王室下令找来工匠和劳力,又是挖,又是拉,又是扛的,硬把象岗山向下深挖了二十米,然后开始凿洞,在凿好的洞上搭上石板,在石板下建了一百平方的墓室,用去石板五百多块。墓室建好了,把赵眛棺椁放进去,把殉葬品放进去,把殉葬者也放进去。然后,用石板封闭墓室,再把象岗山复原。地下宫殿就这么埋在了山岗下,一埋就是两千多年,如果不是建公寓,也许,赵眛将永远沉睡在小山岗里,沉睡了一年又一年,日复一日地目睹着番禺城的沧桑巨变。
   陵墓被发掘,出土了琳琅满目的珠宝,还有玉玺、丝缕玉衣等价值连城的殉葬品,再现了汉朝初期将王诸侯们的奢侈生活,考古专家们兴奋不已。这可是迄今为止,岭南发掘规模最大,文物最多,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墓,实属罕见。为研究西汉文化、南越文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素材。
   看到这里,我不由心生感慨,南越与西汉,竟然是这种瓜葛,而且是在两千二百多年前,在远离长安一千六百多公里的广州,让人不可思议。想想也正常,亦如我,从长安一路颠簸过来,来探望广州的老朋友、老同学一样,可我是坐火车来的。两千多年前,古人不是骑马,就是靠两条腿走,不知要走多久,才能走到南越。广州的冬天像春天般温暖,姹紫嫣红,时而雨潇潇,没有寒冬的萧瑟与寒冷。想必,这也是当年赵佗及他的子孙们,乐不思秦,在此繁衍生息,爱上这方土地的原因吧。
   我正随人流向前走,儿子来电话说,他们在二楼展厅,正在参观丝缕玉衣,那可是镇馆之宝,让我们不要错过了。我和妹妹向二楼走去,在二楼展厅里拐来拐去,也没有找到丝缕玉衣,就打电话问儿子。儿子说,你们按照引导图走。展厅里人太多了,摩肩接踵的,你不走,有人推着你走,你想走快点,前面有人挡着,哪能看到引导图?挤过人群,去询问工作人员,被告知就在这一层,拐过去就到。这个拐过去,让我走了二十多分钟,终于找了丝缕玉衣。
   灯光幽暗,玻璃展柜里有个人平躺着,被红色盔甲包裹得严严实实,木乃伊似的,吓我一跳。我定定神,慢慢走近去看,盔甲是用红丝线穿缀玉片制成的,这就是丝缕玉衣。从战国时期开始,达官显贵逝去,就流行穿玉衣。玉是不朽之物,能防止尸体腐烂。到了汉朝,更是流行起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三个等级的玉衣,逝者身份不同,所穿的玉衣等级也不同。西汉南越王赵眛,穿的不金缕玉衣,不是银缕玉衣,也不是铜缕玉衣,而是丝缕玉衣,因为他是诸侯,不是皇帝,虽然在南越国里称王称霸,却还是汉朝的使臣,不敢在朝廷面前张狂。
   金银铜都不会腐烂,而丝线就在所难免了。所以出土时,赵眛所穿的丝缕玉衣,丝线早已腐烂,只剩下了散落的青玉片,一共2291块。考古专家用麻布衬里,用窄丝条交叉粘贴玉片,再用红丝线连缀,而鞋套,头套,手套则用丝线连缀,整整用了三年,还原了这件丝缕玉衣。可见当年,制作这件玉衣时,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与时间。这件丝缕玉衣,不是最高贵的,却是年代最久远,汉墓中出土的唯一一件丝缕玉衣,极其珍贵,是价值连城的。
   一同出土的玉器,制作精美,种类多,数量也是空前绝后。在众多的玉器中,龙凤玉佩脱颖而出,它不但是镇馆之宝,还是馆徽。圆形的玉佩,由内环与外环组成,内环镂空雕刻着一条龙,外环镂空雕刻着一只凤。凤站在龙的前爪上,龙尾与凤冠相连,龙后爪与凤尾相接,凤含情脉脉地回望着龙。
   龙与凤相互依恋,相依相随,阴与阳的和谐,代表着吉祥,代表着喜庆,寓意着美好,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雕龙画凤的玉佩,是中国灿烂文化的象征,诠释了龙凤呈祥这个成语。龙凤呈祥源于《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龙凤图案,寓意是那样的美好,却代表的是尊贵,龙凤呈祥的饰品,也只配王公贵族享有,平头百姓是无权、也无钱享有的。龙凤玉佩,就代表了西汉南越王的尊贵地位,体现了西汉文化的精髓与审美,也反映出南越国制作玉器的高超技术,作为馆徽,具有代表性,是再合适不过的。
   出土的一千多件文物,无论质地、做工、样式都是上乘之物,都是精品。而丝缕玉衣,龙凤玉佩更是精品中的精品,让人叹为观止,不由感慨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为他们感到骄傲与自豪。
   拾级而下,我走出了博物院,走到了繁华的大街上。这个灯红酒绿,高楼林立的国际大都市,在西汉时,就是南越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繁荣是必然的。如此,广州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及当下的繁荣昌盛,可以说在西汉就奠定了基础,与西汉南越国有关,更与南越王赵佗有关。当然,也与西汉的长安有关。
   西汉的长安,如今的西安,那是我的故乡。
  

共 35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院”游记。笔者从来到博物馆门前写起,在博物馆依次参观并写下自己的随想。秦始皇二十八年,派大将任嚣与赵佗去攻打广东百越,平定岭南之后,任嚣任南海郡尉,赵佗任龙川县令。时逢秦二世统治中原天下大乱,任嚣看破了时政,病亡前让赵佗接任南海郡尉,断绝与中原来往,割据一方安身保命。后秦朝灭亡西汉建立,赵佗开始没有归顺汉朝,而是扩大地盘建立了南越国,定都番禺,自称南越武王。汉高祖刘邦封王是有原则的:“非刘不王”,帮他打天下时封的异姓王是出于迫不得已,被封的几个异性王最后几乎都没有好下场。南越国被封王是个例外。路途遥远的广东当年还是化外之地,然而南越国再小,也是一个国,睡塌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刘邦派大夫陆贾前去劝服赵佗。赵佗是睿智之人,他听从劝说,归顺西汉,南越国成了西汉的藩属国,他被封为西汉第一个南越王。吕后当权时曾派兵攻打南越,赵佗一气之下称帝,后来文帝继位又派陆贾说服赵佗,去帝号继续称王。赵佗高寿,活了一百多岁,传位给孙子赵眛。一九八三年建设居住小区时发掘了赵眛的陵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西汉南越王博物院”。赵眛的陵墓出土了很多珍贵文物,最有名的是“丝缕玉衣”。“玉衣”有金缕玉衣、银缕玉衣,赵眛身穿丝缕玉衣,表明他是诸侯不是皇帝,没敢“僭越”。出土文物中还有很多玉佩,龙凤玉佩最为精美,不但是镇馆之宝,还是馆徽。龙与凤相互依恋,代表着吉祥,代表着阴阳和谐,是中国灿烂文化的象征。南越国的建立,让起源于中原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南粤这块土地上落地生根,把当年的蛮荒之地规纳入祖国的大家庭,今天的广东,更成了改革开放的前沿,这也是赵佗留给后世的功绩吧。此篇游记观古论今,历史知识丰富,文字舒畅优美,是一篇难得的游记散文,流年倾情推荐阅读【编辑:秀针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17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秀针河        2024-05-16 23:28:32
  老师的文字总是那么流畅优美,不愧是三秦之地的才女。看完您的这篇游记,忽然想起一个很早以前的笑话:一位考生参加考试,试卷上写道:“汉文帝三字仿佛故识,但不知系汉高祖几代贤孙,至于南越王赵它,则素味平生……”。考官批道:“汉高文帝爸,赵佗不是它,今年考不中,明年再来吧。”广州我去过多次,然而都是来去匆匆,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岭南文化,像老师这样优哉游哉,真是羡慕至极。祝老师春季安好,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4-05-27 19:27:57
  感谢老师的编辑,优美的编者按,为文章增色不少。迟来的回复,见谅!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5-17 22:20:4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4-05-27 19:28:50
  感谢雪,感谢流年,问好,祝福流年强盛!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