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春】贩卖文字的人(散文)

精品 【齐鲁·春】贩卖文字的人(散文)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1879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8发表时间:2024-05-17 09:10:55

我喜欢一样东西,那就是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一本书,不是潦草的一目十行,而是反复咀嚼,认真分析。作者写作的意图,宗旨,想表达的是什么,为什么如此落笔。如果换位思考,我是作者,作者是我,我该怎样进行角色置换,空间,背景,情节的拿捏,分寸感,深度,等等。读书和写作异曲同工,不过是看客与内行的关系。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还是那句话,一个人,一本书,喜欢久了,自然而然生发感情,情深处,花无语。
   有时候,对你倾心的人事物,无需长篇赘述,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彼此都能意会。通常,我把写作的人,比喻为裁缝。在八九十年代的乡村街头,出现一家一家裁缝铺,铺子不一定大,却格外显眼。裁缝们基本是青春靓丽的女孩,也有三俩男生。高高大大,身材纤细。你进不进铺子,大老远就会被那块招牌吸引,某某裁缝铺,直呼大名。不必吆喝,生意像一条小溪,汩汩流来,又默默离去。裁缝和写作的人,就是一对孪生姐妹。
   一块布料,的确良,斜纹布、丝绸、呢子、帆布、粗布等等,一名上等的裁缝,一块普通的布料,经过他手里的剪子,弯弯绕绕,九曲十八弯,行云流水,天马行空,一番操作下来。一件褂子,或者裤子的样板,脱颖而出。剩下的边角料,也派上用场。做一副套袖子,手套,或者袜子。缝衣机上的遮布,收音机上的遮盖物,小孩子的兜肚,小背心,小裤衩。取材广泛,做得衣物也五花八门。穿在身上大方得体,大气,做工考究,让人穿着舒服,看着满意。
   写小说散文诗歌也如出一辙,一篇好小说,开篇就吸睛,令人一睹为快,停不下来,根本停不下来。我那年在房地产公司做文员,有一天,我下班,路经一家书摊,实际上是一间活动板房。早晨六点左右,从一个地方推过来,占在固定的位置,开始一天的生意。杂志,书籍挂在一条绳子上,用夹子夹住,书刊报纸不多,读者也是稀稀拉拉,但不影响书摊的正常运作。我等红绿灯时,一抬头瞥见了那个书摊,过了人行道。我信步来到书摊前,第一眼就看到《小说月报》,摘下来,翻看目录,对,是苏童的《白雪猪头》。我就那么站着,一口气将这篇小说读完,意犹未尽。小说写得那叫一个好,烟火气息浓厚,把一个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描写得淋漓酣畅。有那么一瞬,我就像三伏天吃到一根小豆冰棍,一个字,爽!你看,好的小说,抑或散文,能一下子令读者记住作者,记住他的文学价值,才能。
   我在那时候,认识中国还有一位叫苏童的作家,并在几年间,读了苏童的大部分作品,人的创作也分高峰期,低谷期。不讨论作家的其它,单看作品给人带来什么阅读享受,收获到什么,就可以了。这里就联系到文字裁缝,如何组建一篇文字。我时常在某一个黄昏,或者月朗风清的晚上,在书桌前,借着一片白月光,思考一些问题。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一个字就是一个故事。它的诞生,它的蜕变,它从甲骨文时代,走到今天。经历了什么?历史有记载,一个文字一个文字,你让它错落有致,井井有条,规规矩矩坐在稿纸上,写作的人,将军似的,精于指挥。文字的千军万马,在一张纸上,驰骋疆场,打下江山。好裁缝,和好厨子一样,烹饪出的食物,让人味蕾打开,眼界打开,格局打开,意义就上升到一个层次。我是边读边写,一天的时间,工作再忙,总有闲下来的时候。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会挤得出来。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处理,文学,读书以及生活,工作的方式。我呢?一般是如此操作。前半生,我是属于村庄的。在那片大地上,没有网络,没有电脑。我上山,下田。揣一支笔,一个本子。干活累了,擦擦汗,坐在堤坝,一棵树底,就着人间几两风,一束灿烂的阳光,写字,单调的日常,一柄锄头,一把镰刀,一只大海碗,一捧米,三个人,便是一天又一天的组合与反复。读书,写字,成了我的云端,星辰,大海。我请文字,从遥远的甲骨文时期走来,穿过千山万水,桥梁,森林,雪山,草地,平原。在我的一纸流年中尘埃落定,我下棋似的,一个棋子一个棋子,通过仔细斟酌,思考,楚河汉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安置好文字们,觉得不行,打乱,重新行兵布阵,有一刻,我发觉,自己是穆桂英,可以指挥将士们,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又有一个念头,我化身木兰,替父兄充军,做着男人做得事儿,大义凛然,无惧无畏。文字在我手里,像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一把扇子,另类异能,一搧,火光四起,一搧四野又恢复安静。文字的裁缝,在更多时候,比厨子和做衣服的裁缝,要高级的多。各有千秋,各尽功用罢了。
   文学最初,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去考虑读者感受,没太多顾虑,就是一个写。写了也不修改,有点狂妄,认为我行,我比作家还作家,跃跃欲试,投稿。投出去几十篇,一百篇,收到的全是退稿信。我遭遇了文学写作者同样的打击,消极后退,不思进取,不反省自己。自以为是,我写的不好吗?我差哪?哼,编辑们是不是看客下菜碟?是不是暗箱操作,是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一连串的疑问句,后来,收到编辑回复,人家编辑很客气,很温暖,在指出我文章的不足之处外,还不忘鼓励我,多读书,多写,多深入生活,多一份细腻的观察与思考。比如,一朵云,在天上飘着,那么,在文学的世界,你可以将一朵云请进你的心里,你的诗歌中,你的日常。一旦,你的眼界打开,视野辽阔了。看云就不是云,看山也不是山。我回信时,反问了一句,编辑老师,看云不是云是什么?大地上的一洼韭菜?还是饭桌上的几个白花花馒头。看山不是山,能不能认为山是一匹骏马,山是一只柜子,箱子,或者红彤彤的棺材?我是死猪不怕开水,退稿吗?发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我畏惧什么?编辑在城市的一间办公室,品着铁观音茶,看着树上的一对画眉鸟,环境好的很,哪在乎我一个业余写作者的情绪?你想啊,编辑会再给我回复吗?肯定没有,收到编辑回复已经不错了,要什么自行车?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第一篇散文处女作,起点可以的,发在《中国青年》报上,那年我十八岁,读高一。短篇小说《桃花灼灼》更令人欣喜。《海燕》杂志,在国内期刊中也是口碑很好的,主编李皓加了推荐按语,小说头题呢。附上我的照片,简直是风光无限。你不可否认,这是长期的读书,练笔,得到的结果。
   婚后,七年断崖式的读书,写作,差点让我放弃自己这个爱好。有时,你不得不说,婚姻是一座坟墓,和爱情无关,有爱情的婚姻,也许,你的爱好,你的梦想会很好的发挥出来,我们的婚姻不是,不能说,不可说的苦楚。七年后,我卷土重来,网络盛兴,我学会上网,QQ空间记录生活琐碎,长篇小说连载,接触到许许多多全国各地文学挚友。在文学迎来一片春光时,我的生命也发生质的变化。遇见对的人,收获对方的支持,鼓励,上文学院读书,学习,他一直隔离时空陪伴。精神上的高原,一生也忘不了。渐渐的又有了微信。他则悄然无声离开我的视线,仿佛一颗流星,陨落后,再无交集。我知道,他过得并不好,弟弟因病去世,他替弟弟抚养一双儿女,供他们上了大学。素未谋面,萍水相逢,他对我的好,左右我一辈子。
   读书,我以前读书面窄,只读国内作家的书,后期,莫泊桑,春上村树,契科夫、海明威等国外名家,我也深刻阅读,做笔记,写读后心得体会。哲学,易经,史书,心理学,还有一些作家的畅销书,我也读。我藏书不多,一书橱吧,碎片化阅读普及大江南北,打开手机,百度搜索,哪位作家的作品,立马出现。只是手机阅读费眼,看书久了,眼球生疼。纸质书阅读就不同了,坐在窗前的书桌上,埋头读一会儿书,墨香氤氲,幸福弥漫。
   此生,爱上写作读书,也不失为人间幸事。你,愿意与我同行吗?
  

共 30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作者对读书与写作的论述,核心强调了“读”和“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可是,如何去“读”如何去“写”,不是有捷径可走,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但是小编觉得有一个共性就是,无论是读还是写,都是建立在“勤”上的。多读多写,总能让很多作者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获得受益。这篇文章,作者分享的文学阅读经历与创作经历,以及那些宝贵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是能给很多创作者指点迷津甚至是少走弯路的,值得分享点赞。在一系列的叙述过程中,从字里行间,让小编真切感受到作者对文学的虔诚喜爱,对阅读创作的执着追求,阅读写作对于作者而言不是追名逐利,而是作者生活的需求,融入成了生命里的一部分。一篇精美的文章,值得编辑推荐阅读。【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17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4-05-17 09:17:59
  因为与红叶姐有微信,在凌晨之际,红叶姐就会在朋友圈分享不少的佳作美文了,可见,晨读是红叶姐长期的坚持。早晨创作也是红叶姐的习惯,几乎每一个凌晨,经常四点多五点多,有时晚点六点多七点多半点多,红叶姐就会Q我,简单两个字“投了”,哇塞呀,多高的写作产量,每天凌晨写出一篇文章,给力给力!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成敏        2024-05-17 16:45:12
  又是一篇佳作暖文,红叶姐真是多产高产的作家,向您学习!阅读学习了,问好遥握!
3 楼        文友:向往自由        2024-05-18 11:27:45
  内心真实感受,让人共鸣,点赞佳作,祝文友创作愉快!文祺!
周卫平,笔名:向往自由,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全国各地已入会48家,作品入选诗词期刊杂志、入选百度搜索。
4 楼        文友:万重山        2024-05-28 17:58:01
  作品叙述了作者对坚持读书写作的感悟。思想性和哲理性强。
   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