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小满,小确幸里满满的幸福(散文)

精品 【云水】小满,小确幸里满满的幸福(散文)


作者:春草葳蕤 进士,11755.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7发表时间:2024-05-19 11:49:55


   天气渐渐热了,该开的花儿差不多也都盛开了,天色露出底色来,淡淡的蓝,夏风吹起,从前青绿的麦子,有些泛黄了。
   不知谁说了句:“小满了,季节真快呀。”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只要一说到小满,我就会不由得想起《红楼梦》里,风韵秀美的秦可卿来,在她临别时,她飘飘忽忽地对正在熟睡的王熙凤,说了这样的话:“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
   当时爷爷奶奶乡下有地的,父母打算包出去,爷爷舍不得,非得要自己种。然而,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种地的事,自然落在父母肩头上。这下好了,父母要去工作,还要抽空去种地。夏收秋种的,农忙时,父母亲就要起早贪黑地在田间劳作。
   那时,我在县城上学,每个周末回家一次。只要一回到家,先不回家,直接去田野里找父亲母亲。其实已经长大了,然而,还是像小时候一样,蹦蹦跳跳地边唱边跑着,去田野里寻找父母亲。
   站在地头,大声喊:“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听见没——”最先答应的肯定是爸爸,满面汗水的父亲看见我什么也不干了,农具一撂就跑到地头来,用衣襟擦一下脸,欢喜地说:“嫚儿,感觉快回来了,就真的回来了,等着哈,瓜棚里的瓜刚刚熟了呢,我去摘去,给俺妮儿吃。”
   母亲说:“就惯吧,俺嫚儿,俺嫚儿的,多大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妮儿才二、三岁大。”
   父亲笑着,依然欢喜地说:“多大,在我眼里也是俺嫚儿,小嫚儿。”
   正说着,耳聋的刘爷爷走了过来说:“小满呢,可不是小满啦咋地,要天气热了。”
   父亲听了笑着说:“真是聋人会打岔,说着说着嫚儿,老爷子听成了小满了。哈哈”
   母亲说:“可不是小满了嘛,小满呀,它一到来,小麦,已经灌浆了,正是将熟未熟,也就是‘小得盈满’时候了。”
   父亲说:“别说哈,小满也很亲切嘞,当初应该再生个姑娘,叫小满,跟咱们嫚儿做个伴儿才好,嫚儿一个还真有些孤单呐。”
  
   二
   我听到父亲母亲说着小满小满的,感觉这节气真不错,好似谁家的姑娘出嫁后,回娘家似的。我一说出来,父亲也笑了,点头说:“就是有那么一点哈,小满这节气人人喜欢,麦子将要熟了,都盼着嘞,粮食到嘴边了呢,谁不高兴?”
   我问父亲:“有大寒就有小寒,有大暑就有小暑,那么有小满,为什么没有大满呢?这是为什么呢?”父亲说是因为冷,热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可以说是相当于两个节气了,人们太冷时正好在猫冬而太热时呢,又刚好避暑,没啥事情可做,就把节气故意分成两个相连的节气了。
   于此,才知道,这和春种、秋收时候农事太过于繁忙,事情比较多不一样的,小满后就是芒种了,芒种一称“忙种”,恰如其分地反映出繁忙的眼下农时。这一收一种,让夏至前的这个节气,名副其实成了农人最忙的播种节气。让节气本身体现出来了各自分明的特点,要是不命名两个大小相连的节气了反而不美呐。而母亲却说是因为有了小满就很好了,小小的满足,不要太张扬。咱们国人一向都是知足的心里,何况咱们一直都是认为事情太过圆满并不好呢。太过于满了,自然就会向不好的方向转变,不是咱们国人的风格嘞。
   坐在地头,吃着父亲摘来的瓜,又脆又甜。母亲赶紧也赶了过来,给我找出带来的水,还有早上带来的单饼和鸡蛋,一个劲要我吃,说那个香呀,就别提了。邻居三婶扛着铁锨楼耙的,打地头路过,急急火火的,说:“蕤儿回来了。你回家去时,把钥匙给我带回家去吧,一会慧要回来呢,我把钥匙忘了放下嘞,我中午不回去了,忙呢。”
   “咋忙成这样,姑娘回来,也不回家做顿好饭吃呐?”母亲文字,接过钥匙,又递给我。
   三婶边走边说着:“小满到了,雨季要到了,屋子该修的早修,蓄水池也该用得着了,蓄满水,也好等着浇地用了。”
   父亲说要先收蒜了,还说农谚有“小满不刨蒜,留在地里烂”。父母亲在聊着小满,几个在田地里忙碌着的村里人,也来地头休息喝水,同样聊起小满节气来。李伯伯说小满要是无雨,那么伏里就无水。夏爷爷就说:“小满这天如果不下雨,那么整个伏天里就会少雨干旱,不但干旱,还会很热嘞。”
   母亲也在说着,就怕小满这一天天气不好呢,要是阴天打雷的话,就会下大雨了,还会呀,下雹子呐。
   “就是,就是,就是那句话,说什么来着?瞧我记性,就在嘴边,想不起来了。”父亲说,“那就是‘小满一声雷,四十五天落’呗,这落什么呐?就是落冰雹了。”
   原来,小满这一天还有这一说呢,小满那天天气不好,若是打雷,那么小满过后,天气就会大变,会出现大雨甚至雷暴、冰雹呀什么的强对流天气呢。
  
   三
   布谷鸟在田野的上空不断啼叫着:布谷——布谷——麦田里一波波麦浪渐渐泛起淡淡的黄来,好多农作物和野地里的野植物也都在灌浆,籽粒在慢慢成熟起来。
   我听着父母和村人的聊天,口里咬着一粒粒青麦粒,一股股淡淡的麦香在口里舌尖上弥漫开来,清香甜丝丝的麦粒,炸开了麻木的味蕾,不禁说:“好香呢,妈妈,割点麦子晚上煮青麦粥吧。”
   母亲说:“绝对不可以的,没熟下来的麦子,籽粒瘪瘪的,吃个什么劲儿呢,现在小孩子,是不是太能挥霍了呀?小妮子,你就没挨过饿嘞。”
   一说起挨饿,年纪大的夏爷爷不禁有些激动,说起挨饿,他说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刘爷爷此刻反而也不聋了,也说起他父亲挨过饿呢,那滋味可不好受,确实是,不是一辈子忘不掉的,是几辈子也忘不了的。
   李伯伯说:“知道为什么,小满有吃苦菜习俗吗?”我摇摇头。夏爷爷说:“早年时,小满一到,家里的粮食瓮,米缸都见了底了,新小麦还没有收获。也就是一年当中‘青黄不接’的时候,咋办?”
   “去田间找苦菜吃呗,还能咋办?”一脸汗水的秀婶走了过来,边走边接话说。秀婶急着回家去准备午饭,要往地里送呢,今天,她家地里雇人在收蒜呢。急急火火地来了一句,就匆匆地走了。
   以后,我读了刘长卿的诗“时人但只餐中包,莫忘旧时苦菜黄”,才了解到了人们在小满这一天吃苦菜习俗的意义——小满到,人们为了记住从前过的苦日子,少吃没喝的,因此要吃苦菜,回忆从前的苦;再就是小满到了,夏季也到了,人们上火,也要吃苦菜,去去火的。
  
   四
   小满还有许多习俗呢,咱们古时是农业社会,到了夏初,也就意味着农人将更加忙碌了。因此,在小满节气时,流传的民俗,也就更多的与农事相关。什么祭祀车神,那些车神呢,无非是水车车神、油车车神和丝车车神,再有呢,还要祭祀蚕神、抢水活动。据说,即使现在,一些地区还流传这抢水这一习俗呢。
   在江浙一带,每年小满时节一到,人们就会举行“抢水”仪式。“抢水”仪式可热闹了,人们喜气洋洋,一副欢欣鼓舞的样子,大伙儿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一些美食,就等鼓锣响起,那一声号令,众人踏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入田。
   还有更美的祭祀习俗呢,那就是人们在小满这天,要举行祈蚕节,也就是要祭拜蚕神,供奉嫘祖,祈求这一年取得收获。农谚说得好:“好蚕不吃小满叶,小满见新茧。”是在说,小满前后,春蚕已经不吃桑叶,一只只蚕宝宝,开始吐丝结茧。《清嘉录》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在说,这时候,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丝。
   古代,“男耕女织”成为佳话,也因此,蚕桑占有重要地位呢。于是,无论你是谁,不论地位高贵贱,下到贫民百姓,上至君王都会对蚕神有着很高的敬意。古时,人们一直将蚕视为“天物”的,因为蚕难养,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日,由此,这一天,要祈求“天物”的宽恕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
   其实,小满不禁农人们喜欢,会在这一天发起许多祭祀活动和一些风俗呢。
   还记得,父母亲在田间劳作,我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是,只要我在家,就主动往地里送水送饭,忙完后,就坐在树荫里读书写作业,也不舍得离开父母亲,总是时不时抬头看看他们忙碌的身影,心里就好欢喜,好开心呢。
  
   五
   记得那时,坐在田野里,正读书呢,听到远远的林间传来杜鹃的啼叫声,一声高一声低的,不禁就会想起元代•元淮的一首《小满》:“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诗句将小满时节写得恰到好处。
   小满时节,天气渐渐炎热,子规鸟的叫声越加令人感觉到温度上升,气闷。然而,当看见,满树的黄梅泛着黄澄澄的一片,那一抹黄梅影子倒映在绿水里。再想想丰收在即,邻居家的蚕开始吐丝,麦子呢,就要收割了,那心情,美呀。
   于是,一句句诗词浮现出来:“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鲜鲜亮亮的一树金,清洌洌的酒香四溢,被一小船儿载了来,早已把个人儿熏醉。那么,吃上几颗枇杷果儿吧:“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若果换下不够,那就在夜晚,树下去听听夜莺歌唱吧:“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其实,什么也比不过那诗句结尾的一句“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不得不佩服,一位位诗人,一句句诗词,早已将小满描摹出一幅幅生动,又是多么有情趣的画卷来呢。
   小满,或许正是因为从小就在田间地头听人们经常说起小满节气的事情,因此,对小满有着满怀的欢喜呢。
   又到小满,仿佛间,听到麦子在灌浆,听见只有父母才唤着的名儿,也听到乡亲们在聊着农事,看见忙碌的父母田野里忙碌的身影……不禁,满心里升起幸福与快乐。小满,喜欢这小满里的小确幸,小满足,等待中的却是麦收,一年之中最快乐的收获。小满,就那么小小的一点点满,绝对不要太满,太过,恰恰好,刚刚好,才是真的好。
   而回忆里呢,满满的是快乐,幸福。
  

共 38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小满的精彩散文。小满,是一个节气,每年公历5月20日--5月22日之间,当太阳达到黄经60°时,开始为小满节气。作者由自己的名字“嫚儿”,又被耳聋的刘爷爷听成了“小满”,还说天快热了,延伸到“小满”的节气。作者的母亲说,到了小满,小麦开始灌浆饱满,这里的“满“指小满的饱满程度,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作者的父亲又说,小满叫起来很亲切,当初应该再生个姑娘,就熬小满,跟嫚儿做个伴。在作者眼里,小满这个节气真不错,好似谁家的姑娘出嫁后回娘家似的。小满过后是芒种,又称“忙种”,一收一种,是农人最繁忙的节气。在母亲眼中,小满,就是小小的满足,知足常乐。在三婶眼中,小满到了,雨季就要到了。“满”指雨水充盈,江河湖泊水量增多。父亲说,小满要先收蒜,农谚有“小满不刨蒜,留在地里烂”。在夏爷爷看来,小满这天如果不下雨,整个伏天里就会干旱少雨,还会很热。还有,小满要是打雷,过后天气就会大变,会下大雨甚至雷暴、冰雹什么的强对流天气。布谷鸟也在不断啼叫,预示着农作物慢慢成熟。听着大人们讲着过去的事情,感受着如今的幸福生活。小满,还有许多习俗,各地方的习俗都有所不同。小满节气延续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小满,让人回忆满满,预示着丰收,预示着快乐。文章情感饱满,构思独特,情景交融,富有感染力。感谢葳蕤老师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19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5-19 11:52:29
  作者用清新的笔墨,描绘出小满这个节气的来历,含义、寓意和象征,让人耳目一新。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5-19 11:53:57
  文章情感细腻,构思独特,过渡自然,情景交融,联想丰富,富有感染力。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4-05-19 22:15:44
   感谢梦在何处老师编审,辛苦老师了。葳蕤问好老师,祝福老师编写愉快,生活开心!
春草葳蕤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5-20 16:44:05
  春草老师文章应时应景,让人感同身受。今日小满,天气炎热,杏子渐渐成熟,麦子正在灌浆,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文章描写了小满时节的田间景象和南北方习俗,清新脱俗,画面唯美,寓意深刻,笔触优美动人,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小满,小确幸,让人知足常乐。好文章拜读学习,感谢春草老师的分享,感谢支持,祝老师小满快乐,开心每一天。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05-20 16:45:35
  文章构思巧妙,让人眼前一亮,让人久久回味。恭贺春草葳蕤老师佳作获得精品!再次欣赏学习了。问好。
淡淡的云彩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