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看点】《蓝河誌》龙潭山传说(故事)

编辑推荐 【看点】《蓝河誌》龙潭山传说(故事) ——龙潭山传说


作者:千五 白丁,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发表时间:2024-05-19 16:36:54
摘要:藍河堡四方寓处,纯梗相半,文事疏阔,为农是业。西一里有龙潭山,危峰突起,形似列障,山石峻峭藤萝垂绿,微风吹舞披拂可爱。相传这条山岗是一块风水宝地, 有着一段历史悠久,鲜为人知的传说。

【看点】《蓝河誌》龙潭山传说(故事) 在古籍《蓝河誌》一书中有文载:相传,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西府县驻地黄土故城,黄土故城在旬阳县东一百二十里,《县志》谓:“……元时,金花小姐征蛮王,建城于东营,亦名曰黄土城,不知何据?”黄土城境西南域有一堡,堡内有河流水清澈犹如天蓝丝绸人称蓝河。因蓝河源出商津南黄村,西南流入旬阳界汇入汉水流经堡域,故堡名蓝河堡,堡内山奇峻秀丽色迷人,崖石黛黑,峭壁翼立。然蓝河频发毒水,鳞介多死,不知何故。
   堡境内设有驿站,《县志》谓:天马驿站,盛唐时期蓝河堡设驿站,距京都长安路途遥远,古传有天马下凡相助运送公书,故名。后因郧阳抚治原杰避真龙天子名讳之嫌,易名骡马驿。驻地周边设有客栈店铺,来往商客络绎不绝骡马结对熙熙攘攘,又名骡马铺亦或蓝河铺。
   蓝河堡四方寓处,纯梗相半,文事疏阔,为农是业。西一里有龙潭山,危峰突起,形似列障,山石峻峭藤萝垂绿,微风吹舞披拂可爱。相传这条山岗是一块风水宝地,而位于山岗最前端的龙潭山嘴正好处于这块宝地的“龙头”之处。
   因蓝河频发苦水,时涝久旱周边堡民稼穑艰难,而当地的呼堡官却横征暴敛昏庸无能,采取重徭厚役的敛财政策,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时常和万架山上闫家寨的流匪沆瀣一气,欺压百姓,民众苦不堪言却敢怒不敢言。一日,川蜀籍风水先生禾呈先生带着徒弟沿汉中渡江而下到旬河府,从旬河过江云游路过蓝河堡,见此处山川甲秀隐约有灵气,便停留时日在驿站驻歇。禾呈先生在堡街走访,有数堡民拦街哭诉蓝河毒水频发,种时旱竭收时久涝颗粒疏收。官吏昏庸暴敛徭赋严苛,众人度日如水深火热。请求禾呈先生施法搭救,众人言辞恳切涕零如雨,禾呈先生恻隐之心油然而起,于是不忍离去便和徒弟决意留下一探究竟。
   禾呈先生带着徒弟从龙潭山嘴登顶,待他登上山顶极目远眺位于山脚远处的蓝河堡和天马驿站,蓝河堡内龙蹯虎踞是一块汇聚天地精华山川秀美的灵气之地,能够带来吉祥平安和繁荣发展。再掐指一算龙潭山竟然是条龙脉,不过是条尚未成型的黑龙,此黑龙脾性顽劣暴戾,故致蓝河水量不稳频发毒水。禾呈先生拿出师傅传下的《山河经》仔细详勘,不得了!因龙潭山是天河黑恶龙转世,以后的蓝河堡将要连续不断出高官显贵,不过都是横征暴敛的昏官,就算是驻派的长官,也会因为黑龙的谲诈多端歹意作祟而变得残暴不仁。如果不及时想办法进行阻挡根治,老百姓势必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禾呈先生顾不得游山玩水,直奔堡衙面见堡官,去往堡衙的路上想出妙计。并将他在龙潭山嘴的所见所闻向堡官禀报,此地不久后将会出比他级别更高的大官,官威磅礴无人能及。堡官大怒,一山岂能容二虎?当即问风水先生是否有“补救”的办法,千万不能让这条“真龙”修成正果,以免影响到子孙后代继承自己的官位“大统”,自己世代乌纱不保。禾呈先生早已经成竹在胸,如此这般地向堡官说出自己的想法,堡官听了大喜。当即下令,着令先生亲自带人去处理此事。
   禾呈先生带着一干人马来到龙潭山,找到一户农家住下之后,第二天天没亮就带着人马上山,来到龙潭山嘴,在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的时候,禾呈先生命令手下开挖——这里是整条山岗最窄的地方,被称作“颈”,禾呈先生的意思就是要将这条龙的颈(龙脉)挖断,让蓝河的水从龙嘴前流过改向从此处贯通,让这条龙行走不能、升天不得。
   到天黑的时候,挖了丈许山石下去,可是诡异的是,虽然挖掘时没有问题,然而经过一夜休整,第二天挖好的深沟总会自动被土石填满,接连几天都是如此。禾呈先生经过实地踏查和推算后,命令军士们昼夜不停地施工,并且在吃饭收工之前,把挖沟的工具都插在沟里,并且派人守在旁边。第二天发现挖好的沟终于没有被土石填满,而且沟底还出现一层如血液般的河水。
   月余,总算将这条山岗拦腰挖断,血色河水淌净。自此河水清澈四时不绝。就在禾呈先生暗自高兴自己为当地百姓清除孽障做了一件好事准备启程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虽然将龙潭山龙脉挖断,但这沟正在山脊之上,很难存水,如果不能存水,就达不到用水来腐烂“龙颈”的效果,如果继续挖下去,费时费工不说,还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而且按照他的推算,最佳时辰已经过去了,除非再等一个甲子。到那个时候,风水轮流转以后也不会出什么大官,只怕早已经天下大乱改朝换代了。
   禾呈先生只好另想办法,他拿出罗盘,仔细分析,发现山嘴下的山坳处,这个地方正好是“龙腋”,而且这个地方里“心脏”最近,如果在这里围一堰塘蓄水,效果也许会更好,于是第二天,他带领手下又开始在这里修堰塘,不成想,白天做好的堰堤,到了晚上却不翼而飞,如此反复多次,他百思不解。一日夜间,龙虎山张天师给禾呈先生托梦说“不怕千人挖万人挑,就怕铜钉钉断腰”。程先生听后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张天师出界巡游被禾呈先生的善举感动,显化托梦来指点禾呈先生。于是禾呈先生在蓝河堡请了一个铜匠,打了一颗三尺长的铜钉,钉在堰堤正中基座之下,果然,堰堤再也没有消失过。据说在禾呈先生做好堰塘的当天夜里电闪雷鸣乌云遮天,之后连续下了七天七夜的大雨,蓝河水也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洪峰泛滥,第八天天刚放亮空大雨便遽然停止,天空出现了斑斓的七彩祥云。众人发现七天的时间禾呈先生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近十来岁,人们说这是因为禾呈先生布阵施法损伤了元气。
   这口堰塘做好之后,风水先生发现龙息尚存,也就是说这口堰塘还没有彻底斩断龙脉,甚至这条“龙”有重生的迹象,禾呈先生左思右想不得其故。
   有一天夜里,他经过蓝河桥的时候,发现离蓝河桥约十丈远的地方有一块硕大的圆石,这块圆石在河水中忽隐忽现。风水先生再次登高观察,发现这块圆石并不是一块简单的石头,而是龙的眼珠。发现这一秘密之后,禾呈先生一推算,虽然这条恶龙已经被布置的阵诀折磨的气息奄奄,形成不了气候,但龙气尚存,如果继续和恶龙斗下去,以自己的修行道行也会两败俱伤性命堪忧。再等一个甲子后,改朝换代,此地也不会再出坑害百姓的贪官污吏。禾呈先生和徒弟说留下龙珠也好,因为龙珠里的龙气散逸而出,会庇佑此地的百姓丰衣足食,富贾学子将会以数千万计,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于是禾呈先生查勘《山河经》,再奉请张天师神灵附身,在龙潭山嘴做了三天三夜的法事,留下了天师偈语永世压制住了龙脉。从此以后蓝河附近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世事更迭,蓝河水一个甲子会复发一次百年不遇的洪水,以后蓝河堡的风水只发富贾不利官贵,除非有人能破解风水先生的阵法和偈语。
   禾呈先生因为不忍百姓熬受疾苦留下了些许龙气用来造福百姓,却因识破龙脉泄露了天机,自己被恶龙报复反噬而双目失明,未能返籍川蜀。后在蓝潭铺定居,世代以堪舆为业,因张天师显化降身门客四时不绝名赫楚陕两省。后来堡内百姓知晓了禾呈先生不惜以自身性命来解救众生的善举,为了感谢禾呈先生的功德,在龙潭山嘴禾呈先生做法设坛处建了龙潭庙,庙里树有一碑,碑文正中刻“龙潭飞瀑”四个苍劲大字,碑石后面记载了禾呈先生斩断龙潭山龙头,留下龙气造福百姓的事迹经过。
   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清末民初兵连祸结龙潭庙毁于战乱,碑石陨失无踪迹可寻,这个传说被乾隆年间以蓝河籍入陕的余姓贡生抄录於文集里流传了下来。这名余姓贡生所著多数皆已失传,在残留下来的文集里,有其晚年回蓝河堡时写下的诗文,在诗文里描述了有关蓝河堡以及龙滚堰潭的美景,其文如下:
   “……常祚不才,幼时习文,以才行贡入太学,读书关州。耻谒贵要,落落无所遇,遂归,从父讲学,益恬淡。读易经尔慕商周秦汉,诵雅集尔羡伊尹班扬。以辞赋言青云鸿志,作诗文觅良友知音。今成数言写蓝河青山碧水,以寄离情奉桑梓乡亲。余有诗云:
   古道驿村草木青,天马传书照昔今。
   万山红崖居鳌头,龙滚堰潭飞瀑鸣。
   踏迹文客拾花咏,怀乡老翁对月斟。
   遗垣石垒今犹在,蓝水古桥又复春。”

共 32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蓝河不仅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也是一条通商古道。作为一个通商古道,自然有着一些稀奇古怪的传说,这个《龙潭山的传说》便是其中之一。作者从民间注会的《蓝河志》中发现了这一传说,并记录整理出来,推荐与广大文友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4-05-19 16:39:18
  实际上这个故事并不够传奇,只能算是一个传说而已。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