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菊韵】寻龙洗马潭(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菊韵】寻龙洗马潭(散文)


作者:壮溪 童生,77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5发表时间:2024-05-22 17:58:21

【江山·根与魂】【菊韵】寻龙洗马潭(散文) 满个正月,心情是郁闷的——缘自龙年春节,洪江市洗马“雪峰断颈龙舞”劲爆网络,可横亘着冰冷的雪峰山,欲欣赏而不得。市作协的好友谷雨坡得悉后,对我说,我是洗马潭人,龙还在洗马潭,愿陪往寻。
   驾车穿过“雪峰山隧道”,从江口下高速,左拐入320、241国道,一条并不陌生的南北走向平川,奔来眼底。道旁楼房林立,田畴平旷,油菜花灿然春阳里。谷雨坡打开车窗,早春二月的风,带着阳光的和暖与花香的微醺,迅速消解了跑高速的疲惫。“古时候没有塘湾镇、洗马乡之说,行政区划称太平里或太平乡,人们却习惯叫洗马潭。南起下高速处的九甲湾,北到溆浦的黄茅园。因当年诸葛亮引兵到平溪洗战马而得名,所以我们乡党自报家门时,总是说洗马潭咯……”聊起家乡来,谷雨坡侃侃而谈,似乎有些微醺。我频频点头。不过,我还真不知道洗马潭包括塘湾、洗马,一直认为仅一汪碧水而已。“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我想,此行绝不是单为卧龙而来的。
   九时许,赶到洗马乡政府,谷雨坡约就的两位乡贤,已在办公楼边的台阶上等候。退休干部易主任,平头星发,颇显儒雅;古楼坪“易氏支祠”的易祠长,阔脸炯目,豪爽利落。他俩对乡村文化历史兴趣浓厚,尤其对宗族文化研究甚有心得。见面如友,不落客套,直奔主题。易主任说:“我和易祠长从小追龙灯,长大舞龙灯。‘雪峰断颈龙舞’,是我们洪江市一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为它的发展做些有益的事情,争取成功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听不简单,有格局,到底是做过领导的。接着他就“雪峰断颈龙舞”的渊源,讲述一个传说。唐太宗年间,玉帝派渭河龙王和泾河龙王分治所属流域的气候。泾河龙王治理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唐太宗赏他三担瓜子金;而渭河龙王好闲懒政,时涝时旱,民怨四起,被予惩戒。渭河龙王暗生嫉恨,使一孽龙潜入泾河兴妖作怪,久旱赤地千里,时雨山崩堤决。唐太宗大怒,即令魏征捉拿泾河龙王,不由分说,斩其头,断其身十三截,仅龙皮相连。泾河龙王死不瞑目,夜夜托梦太宗叫屈。太宗寝食难安,着令查访,原来如此,即刻剿杀孽龙,治罪渭河龙王,同时昭告天下,为泾河龙王平反昭雪,御令民间年年春时祭祀渭河龙王,不忘他恪尽职守,为民造福的恩德。
   他方说完,我会心一笑,不待我言,易祠长忙道:“这绝不是《西游记》里小说家胡编乱造的那段公案。”我诚恳地说:“古代圣贤、英雄,往往都是以神话传说流传的,这是一种文化现象。”易祠长颔首说:“不少人问我,为什么断颈龙舞只有洗马塘湾传承至今呢?这和我们易氏家族有关。据考证,南宋后期迁入洗马潭的易姓祖先,来自泾河流域。易氏先民不忘泾河龙王功德,模仿被误斩泾河龙王形象,用竹篾扎龙头、龙身,取名‘断颈龙’,从此开启了‘断颈龙舞’;把‘断颈龙’泥塑于宗祠屋脊,象征至高无上;还专修祭祀‘断颈龙’的‘接龙亭’风雨桥。”谷雨坡补充说:“元明时期,萧氏周氏等先民相继迁入,汉苗瑶族和谐融合,形成了丰富的洗马潭乡村文化;‘雪峰断颈龙舞’,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创新发展,已成为影响五溪大地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文化。”不觉发现站着聊了半个多小时,都笑将起来。我问:“传承人能找到吗?”他们一合计,易主任说:“传承人易图义不在家,去岩背后见刘荣师傅。”
   岩背后村,在乡政府对面山岭中。村路阔平,坡漫桃花。沿溪上爬,隘如窄门,入则豁然开朗,恍若宝瓶型的天地,囤着个千百人的村庄。过一明清古宅院,易主任说:“这是清嘉庆年进士易良俶的故居。曾在清咸安宫教授皇太子,做过两任知州,官声清廉,著述颇丰;告老还乡,在龙潭设馆教书,受聘黔阳龙标书院讲学,是清后期文学家、教育家。”望其靠山如椅,前山龙蟠,溪绕半环,视野开阔,真是好个所在。在溪边木廊,偶遇刘荣儿媳,知其在隘口溪边挖畲。
   古杉树下欣逢刘荣,盘道茅间依次而坐。他也是传承人之一。起始少言寡语,说起“雪峰断颈龙舞”,无一丝拘谨。他童年爱龙灯,夜夜疯跟跑,梦想快长大舞龙灯,做龙灯。十二岁,拜岩背后“头把刀”周篾匠为师(绝活是做“雪峰断颈龙舞”龙灯),苦练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等基本功。十六岁单条料,可破一青三黄皮篾;一刀能出十几根丝篾,细柔如发;自做的箩筛簸箕等已属中品货色,他都送给了岩背后的孤寡老人和困难户。师傅爱其如子。随后便教他做“雪峰断颈龙”龙灯。
   “同门师兄弟五人,年龄我最小,技术不是最好,师傅选我做传人,做梦想不到。”七十六岁老人的脸上,不啻开着昔日那个少年脸上一般的花。其实,周师傅看中他的憨厚和勤苦。师傅严格训练他裁绵纸、油调明矾、画图案,教授舞龙灯的身形步伐、独唱技巧等。正当他可担传承责任时,“雪峰断颈龙”成了“封建余孽”,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见天日,但这朵民间文化奇葩几近凋落,后继乏人。现在跟他学的只有两人,年龄都超过五十。好在政府非常重视,传承发展的工作,任重道远。什么时候,他手里多了一枝枯萎的芭茅花,脸色凝重,暂停不语。
   “雪峰断颈龙由‘万岁牌’、‘宝珠’、‘龙头’和十三节龙身组成。‘万岁牌’象征皇上,开路拜访百姓;‘宝珠’象征魏征,官员领队,随从皇上看望百姓;‘龙头’和‘龙身’是被误斩的泾河龙王,象征龙王献身,保国泰民安。我最敬仰他那献身保国泰民安的精神!”刘荣师傅神情肃穆地解释着,流露出满心的崇拜。
   “断颈龙”不能买,只能由舞龙人自己扎,彰显虔诚,因为它是洗马潭人心中真正的龙神。刘荣师傅说:“扎‘断颈龙’很讲究。首先要选三年以上的竹子,开的条子,破成一青三黄的匀薄篾片;用青黄篾编织十三个圆筒篓子(长约七十五公分,直径约四十一公分)做龙身,每个篓子内装三个或四个烛座;扎龙头,先用小竹条搭个龙头型的框架,再编织竹篾;龙头龙身用绵纸裱紧致,口含热油调明矾汁喷,晾干后用毛笔画图案。最后做龙衣。过去用整匹白布铺连十三个篓子,各篓子间距一米七,便成了龙身。现在有的在白布上画龙鳞,也有用彩色布料做龙衣的。”我问:“明矾汁,为什么不用小喷壶喷呢?”他答道:“喷不开,容易堆积,不透明,影响美观。”
   刘师傅说:“舞龙灯,是为了祭祀祈福和娱乐的。”“断颈龙舞”灯会,原本正月十一晚上出灯的,现在外出打工人多,初三初四就开始了,让他们带上“断颈龙”的庇护,远走他乡。出灯时先到总祠(支祠或庙宇也可)祭祀祖宗,出祠,鸣锣放铳,走村串户。以前正月十五举行“残灯”仪式,现在时间不定。表演结束,取下龙衣,把龙头和龙身烧掉,以示对泾河老龙的哀悼。
   “我们洗马潭,村村有龙灯。出灯后,每户必进,要不主家有意见的。不过,龙灯队根据主家申请先后下帖子,接到帖子的主家,才有资格迎龙灯。对上年娶亲嫁女、进新宅、添儿女的主家,龙灯主持人要讲贺喜好话,叫‘贺龙灯’;主家则要放炮敬酒‘接龙灯’,欢迎龙灯进中堂。”刘师傅了解我不欣赏过“雪峰断颈龙舞”,他的腰疾,似乎不痛了,不时手舞身转。他意识到一人难成舞,即邀他们三人(都舞过龙灯)配合。我担心路窄,他们都说,没问题。于是,在百年老杉下的盘道上,开启一场特别的“雪峰断颈龙舞”,只为我一个看客。
   蓦然间,夜色降临,我身处一栋两层四排扇二十八柱落脚加上下四方走廊的新木楼前。古柏古杉两侧护,楼上楼下华灯辉。花炮立坪边,主待矮墙前。三连铳响锣鼓声,一路灯煌舞龙人。这时,礼花炮上窜空中炸,果酒粑满桌堂屋香。龙灯队进入坪内,后面跟着蚌壳灯和乐队,看热闹的村民不断涌进。龙灯舞主持人引龙灯进入中堂屋,一声“喔呵”,整个楼前一片“喔呵呵”。主持人拱手抱拳贺道:
   太平盛世国运昌
   舞起龙灯喜洋洋
   今晚老龙进贵府
   特来恭贺新华堂
   舞龙人齐声喊:“好咯!”看热闹的也喊:“好咯!”主家高兴,殷勤献糖果,敬烟酒,呈礼性红包。主持人声音洪亮:
   华堂华堂,落成一个好屋场
   龙脉来得远又深,好像狮子和麒麟
   观左边,高万丈,可上九天捉月亮
   观右边,亮堂堂,好像蛟龙奔海洋
   美丽又大方
   观神龛,整洁又流芳
   一幅金对挂两旁,一字一句是文章
   教育真有方
   老板住着好华堂,人财两旺
   “好咯!”熠熠的龙灯,围着八仙桌,一升一降转三圈,依次出中堂。禾堂坪里闹嚷嚷,“舞起来!舞起来!”龙灯队绕场一周,至坪中央。“好咯!”“喔——呵呵!”
   突然,锣鼓铿锵,唢呐嘹亮,鞭炮齐鸣。龙头和龙珠,先对舞起来。龙珠火红,飘忽闪躲;龙头煜亮,追抢执着。龙头探地欲潜,龙身翻滚如赤圈,光影流转;龙头向天若飞,龙身紧缩似连山,颇为壮观。随着此起彼伏的“喔呵呵”声,蚌壳灯出场了。玉蚌仙子眼似流波,开合蚌壳,挑逗渔郎,夹头夹屁股;背篓渔郎半推半就,左手火把,右手火药,一甩噗噗噗,火焰腾空……
   “蒋老师!蒋老师!”谷雨坡拍我肩膀。如梦初醒。太阳光已覆盖老杉下的阴凉处,四人额头沁汗,愣怔地看我。我指着坎上百年老杉说:“我不怕树精的魔力,却被你们迷着了!”我叙说着恍惚见闻,刘荣师傅有些不好意思:“场地所限,我们不好施展;再一个我读书不多,演示讲解不到位……明年春节,你要来看我做的龙灯舞哟!”我爽然应约,握住他粗糙而灵巧的手说:“这是一双孵化龙的手哇,我可要握紧。龙年沾点龙的灵气,必有祥瑞哟!”
   谢别刘荣师傅,易祠长对我说:“都说来洗马潭,不去趟古楼坪,枉此一游。”我看着谷雨坡,他说:“是的,值得。”
   我按照他们指示的路径行十几分钟,便到古楼坪,先后拜谒“黔阳易氏宗祠”及“易氏支祠”等祠宇。在各祠前,易祠长指着宗祠屋脊,果然卧着断颈龙,其不言意我自喻。“黔阳易氏宗祠”,处洗马中学院内,教学楼传来莘莘学子的朗朗书声。在宏大的“黔阳易氏宗祠”内,最吸引我的是议事厅前的两株丹桂,左雌右雄,三百余年,枝繁叶茂,昭示易氏家族的瓜瓞绵绵。他们作为后人无不荣耀,向我解读一方方功勋匾额。易祠长历数祖勋后,兴奋地对我说:“洗马潭人世代崇尚‘以人为本、以学为荣’‘忠孝传家’的理念,以易氏家族为例,宋至清朝进士及第者三人,秀才举人不可胜数;朝廷为官很多,有礼部尚书、云贵总督等显官,更有忠于国家、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易孔昭。洗马潭后辈不忘祖训,崇文重教,据不完全统计,仅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后,通过高考走出洗马潭的四千余人,历届博士五十余人,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我可以自豪地说,洗马潭是全市妥妥的教育文化大乡!”听罢他们的追叙,其祖风敦笃雍睦,继继绳绳,不得不由衷崇仰。
   走出宗祠,伫立在洗马中学门口。他们颇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把个洗马潭古楼坪的山水灵气,说得神奇分明。东西两边的山脉,果然如苍龙绵延几十里,包围着富庶的洗马潭平川;内圈的象形山、狮形山、鹅形山、鼓形山和旗山,拱卫着古楼坪盆地;资江左源之一的平溪河,出自其里,自北向东南蜿蜒几十里,滋养洗马潭人几千年。他们也很了解洗马潭的历史和今天。谷雨坡说,洗马潭真可谓虎踞龙盘,钟灵毓秀——遥想一千八百年前诸葛亮南征,十万大军便屯于此,建鼓楼、点将台,操演兵马,兵强马壮;其智如泉涌,恩威并施,所愿皆成。八十九年前的十一月,红军第六军团的先遣营,在这里打土豪,宣传红军精神,易理煌、萧才瑞等十几名洗马潭子弟,毅然参加红军,北上抗日。七十九年前,抗日最后一战主战场,就在洗马潭东、南面的雪峰山区,于此民族存亡之际,热血青年易大仕组建洗马潭抗日游击大队,与日寇血战,六百多群众奋勇支前……而今洗马潭人与时俱进,求变而不求迁,一些洗马潭学子,以其学成反哺故乡发展;更多的洗马潭人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像火销湖广的“易稼坊”红薯干、走出国门的薯业“粉中王”、“创力体育”等一批企业,引领乡党投资兴业、劳动致富,共同建设新时代的洗马潭。
   洗马潭,仰俯皆是胜景,古今多有人杰。此时此刻,我以为这山川灵气,或许是受“卧龙先生”点染的,当然也有泾河老龙的激发,更有湖湘文化、红色思想的熏陶,积淀形成了洗马潭人特有的精神气质。
   吃罢晚餐,将返黔城。谷雨坡问:此行见龙么?我道:洗马潭,山龙舞,水龙吟,人皆龙也。
  
  
  
  
  

共 48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篇幅长,内容丰。既有洗马潭的风景,又有洗马潭的风俗,更有洗马潭的人文典故、红色故事,正如作者在文章中所说:“洗马潭,仰俯皆是胜景,古今多有人杰。此时此刻,我以为这山川灵气,或许是受“卧龙先生”点染的,当然也有泾河老龙的激发,更有湖湘文化、红色思想的熏陶,积淀形成了洗马潭人特有的精神气质。”文章结尾一句点名题旨——我道:洗马潭,山龙舞,水龙吟,人皆龙也。写洗马潭的种种,实际上在于寄情于景,借事明理。洗马潭寻龙,实际上是要感受在新时代人们勃发向上的斗志以及龙腾虎跃的精神风貌——而今洗马潭人与时俱进,求变而不求迁,一些洗马潭学子,以其学成反哺故乡发展;更多的洗马潭人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像火销湖广的“易稼坊”红薯干、走出国门的薯业“粉中王”、“创力体育”等一批企业,引领乡党投资兴业、劳动致富,共同建设新时代的洗马潭。作者洗马潭寻龙,寻到的是干事创业,令人由衷赞叹!佳作共欣赏。【责编:陶建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23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陶建军        2024-05-22 18:00:03
  新时代,就有新风貌新气象。洗马潭是一个有着深厚红色底蕴的地方,在新时代,继往开来,不懈奋斗。为洗马潭人点赞!
回复1 楼        文友:壮溪        2024-05-30 22:20:18
  谢谢陶建军老师,编按精彩!辛苦您哪!敬茶!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4-05-23 16:42:32
  精美散文!学习!文笔精彩!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2 楼        文友:壮溪        2024-05-30 22:22:18
  黄副社长每每鼓励,谢谢!相互学习!
3 楼        文友:叶雨        2024-05-30 20:02:05
  壮壮这次寻龙是收获颇丰啊,不然咋能写出这么厚重的一篇具有时代感历史感的厚重散文来呢,真实不虚此行呢,最后一句点题,让人觉得回味无穷。佳作,点赞!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3 楼        文友:壮溪        2024-05-30 22:26:33
  想不到叶社来捧场,一如既往的鼓励!谢谢啦!夏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