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火】羊楼洞古镇印记(散文)

精品 【柳岸·火】羊楼洞古镇印记(散文)


作者:因为有你 秀才,1212.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1发表时间:2024-05-24 14:15:05
摘要:这里就是中国青砖茶的故乡,也是历史上万里古茶道的源头……

古镇是历史的遗存,是岁月的沉淀,是人文的传承,也是当地人的生活舞台。但对于人们来说,往往更关注的是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在我的印象中,赤壁市羊楼洞古镇,就是一处融合了地域风俗、风情和风味的老地方。
   2019年10月28日,中国青砖茶博物馆在赤壁市区西南26公里处湘鄂赣边陲的羊楼洞古镇上开馆。这里就是中国青砖茶的故乡,也是历史上万里古茶道的源头。
   我有很多年没去羊楼洞古镇了,但古镇的一些印记仍然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从赤壁市城区沿107国道向南出发,一路上,经过万亩茶园,到达赵李桥镇,然后左拐进入一条蜿蜒曲折、沿港而行的赵崇公路,不多久,羊楼洞古镇就在眼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城北区工作时,曾因赴崇阳县公务而第一次路过了羊楼洞古镇,后来,又在古镇参加过几次有关会议,再后来,因农发项目的缘故,便频繁来往古镇了,当年的项目区,就是与羊楼洞明清石板街相连的行政村。
   羊楼洞古镇所处位置三面环山,以古街为中心呈辐射状绵延数十里的是碧绿的茶园。
   走进依山傍水的羊楼洞,可见小桥流水,古镇人家。一条宽广整洁的街道上,当年有扇筷厂等企业,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财政所、派出所、交通管理站等镇直单位以及镇政府等机构,还有许多服务门店、特色餐馆、旅行与娱乐场所,镇区不大,但也算繁华。距主街不远的镇区,便是羊楼洞明清古街了。漫步在石板铺就的小巷,抬头可见松峰山碧绿的容颜。低头是青砖灰瓦,茶韵幽香,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
   这里享有“砖茶之乡”的美誉。在明清时期,这里因茶而兴,商贾云集,青石板街上留下了独轮车深槽印记。繁盛时期,这里茶叶加工作坊、茶庄、钱庄100余家,人口4万余。
   其实,起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的羊楼洞茶,早在唐宋时期,就加入了边疆贸易,用茶换马。1949年以后,国家用羊楼洞的青砖茶维持边疆稳定;采取扶持政策,每年定点定量向边疆游牧民族输送,因此,羊楼洞的青砖茶被他们称为“生命之茶”。最近的一次,2020年因新冠疫情爆发,蒙古国一次向我国赠送了3万只羊。中国是礼仪之邦,用3万片定制青砖茶作为国礼进行了回赠。
   在这条并不宽阔的古街上,有“邮政局、厘金局、基督堂”等旧址,每一处古迹都让我们感受到古镇的古韵与历史的烙印。
   走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也能感觉到一份古朴与宁静;那些经过岁月沉淀的茶馆、茶铺,依然保持着一种传统的经营理念,一些店铺仍卖地方砖茶。其茶文化,见证了古镇的繁荣与辉煌,也寄托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品尝一杯备受游牧民族推崇的青砖茶,会助消化、解油腻,喝完身心舒畅或有别样的感觉。
   煮茶迎夏,岁月生香;我想起了古镇上的一位老领导,原市农牧业局雷局长,他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好领导,在职期间,单位风清气正,当年他的一辆绿色吉普车,被司机擦得油光放亮,也常行驶在小城与古镇的道路上。有一次,我因事去他在古镇的家时碰上吃午饭,餐桌上的盘鳝是我第一次吃到的美味,至于餐后地方茶饮也就是惯例了。如今已年近八旬的他,热爱家乡、退居古镇,乐享天伦。还有一位曾与我在市同小区同单元楼下居住过几年的邻居老邱,也是古镇上的人;他的父母有段时间也住在我们楼栋同单元的一楼,是平时一日三餐喝点粮食酒过百岁的老夫妻。老邱前些年退休后也回到了古镇,自己投资,把老家的房子建成了一处“洞天福地”休闲山庄,并将自己从天南海北采购到的建筑类珍品收藏其中,供游人欣赏;目前,老邱的洞天福地也是来古镇游人的打卡地,他也乐在其中。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千年青砖茶继续飘香海内外,传承着千年的茶文化,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不仅仅是一条古街,古镇及古街旁边还有成片成片,曾经过农业开发土地治理后的农田,春天油菜花开,夏日禾苖正旺,秋天稻穗金黄。
   记得当年的农业开发项目实施后,古镇所在地村组干群十分支持;还有市委分管的盛常委,也曾亲临古镇农发项目现场检查督导。当地村民对土地治理后的“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深感满意。朴实的当地部分村民在我们离开之际,诚邀我们到他们的家中做客;在用地方茶热情接待的同时,并提出要更盛情款待,虽然被我们婉转推辞,但也让人深受感动。
   后来,市分管领导盛常委在其先后任市长、市委书记期间,抢抓古镇的发展机遇,让万亩茶园焕发生机,羊楼洞青砖茶进一步走向海外,古镇的发展也步入快车道。
   二层楼的中国青砖茶博物馆,是一座公建私藏的博物馆,馆内丰富的陈列和展出,能让游人对青砖茶、万里茶道的发展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2001年,因乡镇合并,这个因茶而兴的古镇被并了赵李桥镇;古镇建制虽然不在了,但古镇的名字却被永镌刻在一条万里古茶道的源头上。
   羊楼洞明清古街200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19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评为“湖北旅游街”;2010年12月,羊楼洞被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22年被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拟确定为湖北省首批非遗特色村镇、街区。
   古镇以明清石板街为载体,不仅古风旧貌依存,而且古镇面貌换新;景区精致,茶韵幽香,纵然时光过往,心糸古镇难忘。
   其实,我不计较旧事记得清晰与否,也不在意文字内容如何,我只是用心写着心中的所忆,让自己对羊楼洞古镇的印象再深刻一些,也就值得了。

共 21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细腻的笔墨,叙述了“我”对羊楼洞古镇印象。在笔者的叙述中,我们得知:羊楼洞古镇是中国青砖茶的故乡,也是历史上万里古茶道的源头。这里三面环山,依山傍水,镇中民宅古香古色,有许多地方企事业单位,小镇很繁华,这里享有“砖茶之乡”的美誉。产茶的历史悠久,美名远扬,走出了国门。走在镇子的街道上,能够感受到古镇的古朴与宁静,也被这里浓浓的茶文化所感染,品尝一杯青砖茶,喝完身心气爽;这里住有退居在家的畜牧局老局长,也有和我在市里同一个小区居住的老邻居,他们悠闲地安居在此,安详地安度晚年;这里的居民热情好客,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名街、名村等诸多殊荣,如今的古镇,不仅古风旧貌依存,而且古镇面貌换新颜,浏览于此,令人感慨万千……散文通过“我”对一个古镇的深刻印象,反映出古镇的风土人情,古镇风貌,读之使人心随文动,留恋不已,产生向往!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60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4-05-24 14:15:40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4-05-24 14:16:53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因为有你        2024-05-24 14:29:15
  深谢老师指导,遥祝夏日快乐!
因为有你,娱乐自己!
4 楼        文友:老百        2024-05-24 20:22:48
  本来这篇文章可以参加江山【根与魂】征文的,鉴于作者前二篇都调过去并获得了精品,这篇还是留在柳岸参加社团的【火】征文吧。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4 楼        文友:因为有你        2024-05-24 21:00:57
  谢谢领导安排,遥祝夏日安好!
5 楼        文友:因为有你        2024-05-24 20:58:50
  深谢领导支持,遥祝夏日快乐!好
因为有你,娱乐自己!
6 楼        文友:老百        2024-05-25 16:09:12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7 楼        文友:秋天的芬芳        2024-05-27 22:06:55
  心随笔动,跟着老师悠然自得游走了羊楼洞古镇,领略千年风光,细品茶韵幽香,感受美美哒,陶醉!谢谢!
8 楼        文友:因为有你        2024-05-28 20:13:13
  深谢文友美评鼓励,遥祝夏日浪漫惬意!
因为有你,娱乐自己!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