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东篱】红色井头村(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东篱】红色井头村(散文)


作者:滴善斋 秀才,238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25发表时间:2024-05-26 07:05:55
摘要:追忆罗石冰烈士。罗石冰烈士,中国共产党员,英勇无畏。他在吉安成立了第一个党组织,为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做出卓越贡献。他领导群众参与“五卅”运动,为革命事业铸就了不朽的丰碑。

【江山·根与魂】【东篱】红色井头村(散文)
   在绵绵细雨的一天,我们踏入了井头红色村。雨水轻柔地滴落在青石板上,发出细微的嘀嗒声,仿佛是大自然在打开这片土地上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厚重的历史伴着雨滴轻轻走来,让人心头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敬仰。
   罗石冰(1896-1931),号子实(又作子石),又名罗石彬。这位英雄的名字,在这片土地上家喻户晓。因为他曾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点燃了村民们追求光明的希望之火。如今,走在井头村的街头巷尾,仿佛还能感受到他那坚定的步伐和炽热的信念。
   我们今天来参观罗石冰故居,是为了更近距离地感受这位革命先驱的过去。走进那间老旧的屋子,罗石冰的生活痕迹依旧清晰可见。屋内陈设简朴,却处处透露着主人的不凡。那张泛黄的南昌省立第一师范毕业证静静地躺在玻璃柜中,仿佛在诉说着主人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岁月在它的表面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但那份荣耀与执着却如同不灭的火焰,永远燃烧逝者的情怀。此时可以想象,在雨声淅沥的夜晚,他独自坐在窗前,望着飘落的雨滴,心中思索着革命的出路和未来。
   站在罗石冰的雕像前,我凝视着这位伟大先驱的面容。他坚毅的目光穿透了岁月的尘埃,直抵人心。那双明亮的眼睛,充满了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仿佛可以跨越时空,与我们对望。我就静静地站在那,也能感受到他心中曾有过的热血,那份对革命的热爱和执着让我深受感动。
   罗石冰故居的保护与智能化展示,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一份期许。它不仅是纪念过去,更是激励当下,启迪未来,让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永不磨灭的革命精神,让罗石冰的名字和他的事迹,如同这故居一样,永远熠熠生辉。
  
   二
   回望罗石冰的一生,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他坚定的信念,他不屈的身躯,辉映成光。
   罗石冰,原本只是井头村一个普通的乡村青年,但他心中燃烧的火焰,却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1923年,他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离开了熟悉的家乡,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求学之路。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心中的火焰燃烧得更为旺盛。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1925年,上海的街头弥漫着紧张而激动的气氛。“五卅”运动的浪潮汹涌而来,罗石冰被派往上海总工会工作。他身先士卒,与工友们并肩作战,勇敢地站在了斗争的最前沿。他不怕牺牲,不畏强权,用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精神。在那一刻,他已经成为了一面旗帜,引领着工友们向着光明前进。
   1926年,罗石冰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回到了吉安。他想要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所以他在这里着手创建了中共吉安小组,积极扩大革命阵地。他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们促膝长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讲述革命的道理。他的话语如同春雨般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在罗石冰的引领下,党组织如同春芽破土,迅速在吉安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他不仅在第七师范播撒革命的种子,更将马列主义的理论带入寻常百姓家。他组织农民夜校、工人学习班,让马列主义的理论在吉安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他的努力让吉安的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影响着无数青年投身革命事业。
   党组织的建立,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旧世界的黑暗。它激发了农民的觉醒,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使吉安成为了大革命时期的重要战场。罗石冰的影响力超越了他的时代,他的精神和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吉安儿女前赴后继,为了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
   1927年,南昌起义的枪声打破了夜的沉寂。罗石冰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他肩负着重要的财务角色,为起义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他的智慧和勇气在起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成为了起义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起义结束后,罗石冰并没有停下脚步。因为革命的道路还很长,需要更多的努力和付出。于是,他远赴莫斯科深造,要将国际共产主义的最新最完整的理念带回了祖国。在那里,他学习到了更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知识,为接下来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回国后,罗石冰去了青岛,担任那里的市委书记。他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无论白天黑夜都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奔波劳碌。他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民情民意,为党制定正确的政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他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赞扬,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然而,命运却对这位伟大的先驱并不公平。1931年,在上海的激战中,罗石冰勇敢地冲在最前线。他面对敌人的炮火毫不畏惧,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信仰和奉献。最终,他壮烈牺牲在了战场上,成为了龙华二十四烈士中的一员。
   罗石冰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部壮丽的革命史诗,让后人永远铭记他的英名和贡献。在井头村,每当人们提起罗石冰的名字都会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怀念之情。他的故事在村民中口耳相传,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追求真理与光明。罗石冰的精神在井头村得以传承,他的事迹被编入历史的教科书,他的名字镌刻在每一个吉安人的心中,成为了一种永恒的信仰和力量。
  
   三
   如今的井头村,这片曾经孕育了罗石冰这一革命英雄的土地,在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沉默地诉说着过往历史遗迹的村庄,而是成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历史课堂,引领着乡村振兴的滚滚浪潮。村民们积极参与红色旅游产业,不仅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更在传承中深深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红色基因,珍惜,爱护,传承,成为井头村人的共同价值观。井头村,这片红色的热土,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为村庄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漫步在井头村的街头巷尾,这里的每一处都充满了红色文化的气息。村民们热情地向我介绍着罗石冰烈士的事迹,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英雄的敬仰和怀念。我深深地被这种氛围感染,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这段历史的一部分,一个继承者。罗石冰的影响,如同那永不消逝的红色记忆,激励着人们在新时代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井头村的红色教育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集红色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红色景区。游客们在游览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还能深入了解井头村的历史和文化。
   井头村的红色教育资源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参观讲解,更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罗石冰烈士故居经过精心修缮,成为了一座集历史与科技于一体的纪念馆。VR语音导览带领访客穿越时空,亲历那段峥嵘岁月;导游解说则以生动的语言,讲述着罗石冰烈士的生平事迹,让每一位来访者都能深刻体会到他的崇高精神。
   红色,是中国的最鲜艳的色彩,在每个地方,都有红色的印记,这种印记,标明了中国的颜色。
  
   四
   除了红色教育,井头村还积极发展合作社经济,带领村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我了解到,自脱贫攻坚战以来,井头村成立了多个合作社,将村民们组织起来共同经营农业产业。这些合作社不仅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还通过技能培训帮助村民们提升了综合素质。现在,井头村的村民们已经全面参与到合作社的经营活动中来,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合作社的带领下,井头村的农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们种植了各种特色农产品,通过加工和销售实现了增收致富。同时,井头村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红色文化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些项目的开展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经济收益,还推动了井头村的经济转型升级。
   他们敬重这抹红色,所有的产业都打上了红色的印记。我想,红色,已经成为井头村人的灵魂,所以他们的产业并非凭空而来,带着底色,所以才蓬勃旺盛。
   在井头村的现在与未来篇章中,红色文化和合作社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红色文化为井头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而合作社经济则为井头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源泉。在两者的共同推动下井头村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站在井头村的村口,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和近处错落有致的房屋,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敬意。这里不仅是一个革命老区,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力量,也见证了乡村振兴的辉煌成就。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井头村将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走进井头村,游览美丽的风景,观察人们的生活,乐见那些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抹红色里站着的是一个红色人物——罗石冰。尽管井头村没有给这位英雄雕塑一尊像,但他在村民中一直屹立了近百年。
  
   2024年5月26日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
  

共 35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罗石冰原来是井头村的一个普通的青年,可他却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去上海的求学之路。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坚定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向了革命的道路。他带着信念回到了家乡吉安,与家乡人民讲述革命的道理,影响着无数青年挺身革命事业。在南昌起义中,罗石冰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起义结束后,为了革命事业,远赴莫斯科学习,回国后担任要职,可在上海一场激战中壮烈牺牲。如今的井头村,被打造成红色村庄,成了红色教育基地。井头村除了红色教育,还积极发展合作社经济,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本文看似写景,实际写人叙事,作者抓住井头村的“红色”特征,将历史人物罗石冰复苏在读者眼前。可见,作者很好地掌握了人物的“生平简介”“相关事迹”。作者不仅仅写历史人物,也写人民在传承的基础上的改革与创新,歌颂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作者在写作时语言清新,句式灵动摇曳,将文化之趣、自然之趣融合在一起。更可贵的是作者在写景时不是孤立去写景,而是时时注意表现自我的体验感悟,收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好文,推荐品读,感受精彩!【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26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5-26 09:09:12
  文章写得好,作者抓住“红古绿”进行描绘,既有古色底蕴,又有红色文化,更有现代文明。好文!感谢赐稿东篱,辛苦了!遥握问候,谨祝夏祺,编创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26 09:40:11
  谢谢湘莉的精心编按和润色,辛苦你了,有空我带你去了解一下,你会写的更好!祝你工作愉快!
2 楼        文友:枫桦        2024-05-26 09:40:42
  红色文化的弘扬,是非常有必要的。井头村所做的一切,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我们东北,可以说是“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却没有井头村做得好!想想都觉得是个遗憾!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26 10:13:52
  谢谢枫桦老师的精彩评论,祝你生活愉快!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5-26 10:05:46
  看了老师的文章,才知道吉安的井头村有罗石冰这样的优秀青年。如此说来,吉安的确是个红色圣地,值得深入挖掘书写。老师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内容丰厚的佳作,拜读学习,祝工作生活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26 10:15:02
  谢谢韩格老师的美评,吉安是一个红色旅游城市,欢迎韩格老师来吉安参观!祝你生活愉快!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5-26 11:10:13
  一个有英雄的村落,就不仅仅是一个村落了,它就是红色的标注,井头村因为有了罗石冰,村子的名气,村子的产业,有了发展。滴善斋老师的文章,推出了最厚重的红色,值得我们敬佩。文章以红色贯穿,以英雄人物的历史价值为表现重点,写出了人物的跨时代意义。怀才抱器拜读,谨祝编创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26 12:34:47
  谢谢怀才老师的高度评价,吉安是红色资源丰富的城市,很多红色资源有待去了解!祝你身体健康!
5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5-26 13:48:13
  今天我们的红色历史,是有无数个罗石冰们用热血浇灌出来的。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弘扬他们的业绩,就是不忘初心,奋力前行,为老师的文章点赞!
回复5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26 14:23:00
  谢谢郑老师的精彩评论,说的非常好,今天井头村的好日子是罗石冰用生命换来的。祝你生活愉快!
6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4-05-26 17:10:49
  写得好,红文文化历史,红色井头村,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红色记忆。古老的村庄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红军的足迹依然在石板路上清晰可见。村中青瓦白墙,古朴宁静,仿佛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遥握帅锅写作愉快!
回复6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26 18:34:34
  谢谢蓝色老师的精彩评论,祝你生活愉快!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5-26 20:08:09
  罗石冰,这位英雄人物不单单在井头村家喻户晓,他的英勇事迹在全国耶是非常有名。井头村也因为有着红色的革命基因,人们更是奋发图强,发展经济,共同致富。老师的文写的很鼓舞人心,正能满满。美文佳作,点赞学习,祝老师夏日吉祥!
回复7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26 20:34:42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精彩评论和解读,罗石冰确实在全国有影响,祝你生活愉快!
8 楼        文友:文卉        2024-05-26 22:56:35
  海军老师佳作连连,祝贺祝贺!老师文采过人,此文字字珠玑!井头村民风淳朴,老师深入了解,弘扬红色历史,深挖古色内韵,宣传现代文明!向您学习,顺颂夏祺!
回复8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5-27 11:40:29
  谢谢文卉老师对我的拙文精彩点评,祝你生活愉快!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