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浪花】青山掩映下的土楼群(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浪花】青山掩映下的土楼群(散文)


作者:美蓉 秀才,265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83发表时间:2024-05-26 15:52:24

从高空拍摄的图片上看,一个个圆形的土楼,组成的土楼群,像一群炮楼,像火箭发射基地,也像一个个大蘑菇圈儿,更像一顶顶戴帽子的烟囱,又像外星人的基地。那方形土楼,又是另一种情形,像小型城堡,像方方正正的帽子城,不过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戴黑帽子。漆黑漆黑的颜色,不知表明的是陈旧和岁月,还是代表着深沉和威严。
   福建闽南与广东土楼,是客家人的居住村落,土楼是以家族为单位营造建筑的。在类别上主要有圆形和方形土楼,还有不多见的椭圆形、五凤形、斗月形、扇形、交椅形……一般土楼都有三、四层高,最大的土楼有五、六层高,四百多个房间。在福建龙岩永定地区,还有规模宏大的土楼群。
   土楼是客家人文化传承与自然环境结合的产物,承载着客家人的历史、传统和生活。而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客家语言,亦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为华夏历经岁月之瑰宝。客家人是南迁的汉民形成的支系,大多数是由于各朝代的战乱而迁徙。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清代,汉民族有六次大型南迁;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政府的移民政策,还有零星的灾害年景的迁移。使的客家人遍布东南沿省以及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土楼是客家人建造的族居房屋。
   从外部看,高高的土楼,石头墙基,泥土墙体,呈土黄色,顶部有一圈黑色的碎瓦,覆盖房顶和房檐。因为这些房子相比于宽大的院落,是细细窄窄的一圈圈的建筑,紧贴着四周的墙壁,所以房顶的黑瓦,远远看只有窄窄的一圈儿。
   土楼一般都建造在崇山峻岭的山坳里,依山势而建,逐水流而定,四周翠绿的山色映衬着黑色的土楼,景象出奇制胜,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土楼群,就如点缀在群山峻岭中的一枚枚黑色的珍珠,形象奇美,颇为壮观。
   为了防御流寇土匪的打劫,为了应对当地居民的仇视、矛盾,这些外来的移民,出于保护自己的财产、粮食不被抢劫的考量,他们聚族而居。借鉴本地吊脚楼、高层木楼建筑的特色,依托地形地势,就地取材,建造起高大的土楼,成为一个个小型城堡,具有极大的安全性能。
   我对土楼早有耳闻,从搜索出的图片看,它奇特美观,内部景象如何,却不胜明了,很渴望走进土楼之内,游览了解一下内部构造。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我随团不远几千里飞越闽南,来到了漳州市南靖县参观土楼。
   圆形或方形的土楼,夯实高大的沙土粘土外墙,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墙体宽一到两米,只留一座大门,圈起一座巨大的院落,一族或一村集体居住。也有不同族人聚集而筑的楼群,如洪坑村,一条溪流自北而南蜿蜒曲折贯穿全村,两岸地势狭长、平缓,土楼沿溪而建,形态各异、规模不一。洪坑村建成后,错落有致,布局合理,与青山、绿水、村道、小桥、田园完美结合,融为一体。
   楼群中每一座土楼的周边均铺设青石板小道,楼与楼之间以饰有青石板的小道贯通,并分别有一条青石板路通到楼后的总干道,总干道则一直延伸到山腰。
   最大的土楼有五六层高,一百多个开间,各家占据从下到上的多层建筑,独立单元居住。第一层厨房和客厅(以前用来饲养猪鸡羊牛等家畜家禽)隔离出一个厕所,第二层储藏室,第三层以上住人(有卧室、客厅、厨房、绣房),顶层储藏室或隔出客房。每一个家庭,从下到上有内部楼梯串通,关起门就是独立空间,就如今天的单元楼,一个单元就住一家,也许是祖孙几代,或者就是父母子女。
   各家各户,又有每一层的环行走廊相连,互通有无,连通的走廊,使各家方便交往,还有防御外敌之用。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共用的楼梯直通上下,墙壁上有半米见方的孔洞,用于瞭望和射击。大门坚固厚实,为防止敌人的火攻,门旁及门顶有水漏和沙漏,大门紧关,任由敌人进攻也万无一失了。
   土楼从外观看,土黄色的墙壁坑坑洼洼,破烂沧桑,但整体观感高大雄壮,傲居一方,易守难攻。两扇高大的门板敞开着,从大门洞进入院内,豁然开朗,简直是个小型村落。院内棵棵古树,洒下大片的阴凉,有几人难以合抱的古榕,有开着小黄花的古槐树,扑鼻香味儿惹人醉,有芒果树,荔枝树,花椒树……这些都是导游讲的,或者是百度查询的,因为我不认识,没见过,到了南方,我是那么的没见识。有的院内小河潺潺流水,清澈见底,从高墙下流向村外。想像古时人家鸡鸭猪狗,在院子里逐食追跑,鸡犬相闻,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如今成为了开放景点,没有了村民生活的烟火气息。
   我们有幸参观了几个土楼的内部构造,每一个土楼的院子里都有一口或两口古井。那是建成土楼后,村民共同打造的吃水井,到如今水井还清凉深幽。被村民祭拜过的古井,据说有了灵性,井水永远不升不降,不论多么干旱的天气,井水依然盈满甘甜,永不枯竭。楼内天井的中心位置上,还有十分明显的扩音效果。
   从图片上看以为土楼不大,想像先民们住在里边一定憋屈,施展不开。近观土楼,它的外部显得陈旧土气,可是一旦跨进院落,给你的观感完全不同,你会大吃一惊,原来内部富丽堂皇,明亮崭新。一水的松木建造,榫卯结构,不论柱梁椽檩,门窗隔板,甚至楼梯地板,全是深棕色和浅棕色的松木厚板和光滑润泽的圆柱,颜色典雅高贵,院内清香扑鼻,木质手感光滑。一眼望去,整座土楼明亮有光泽,有一种古朴和安详,是远古先民的优雅和世外桃源的不染尘俗,让人内心一下子沉静安适下来。
   客家人建造的土楼充满了智慧和人文精神。首先它与自然和谐共处,依山傍水,融入自然,不毁林不挖山,安然镶嵌于自然之中,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其次它圈起来的这一片场地,成为族人村民共同的院落,大家朝夕相处,互相守望,有难共赴,团结一心,共守家园。成为一个扩大的通心圆,一个超级的大家庭。
   关闭大门,就是一个安全的城堡,猪羊鸡狗不会走失,小孩子玩耍安全,大人或田间劳作,或出门远行,或打仗执勤,都不用旁骛其他。邻里有难,一呼百应,出手相帮,不成问题。如今天的养老共居,只不过扩大到全方位的共居,不论老人、小孩儿、病人,都可得到共帮共助。
   族人或村民的共居,增进了友谊,促进文明风气的营造,一旦有不敬长辈,打骂欺辱幼童,或邻里矛盾,大家都可共同治理维护。甚至就在族长的眼皮底下,量你也不敢长刺。也不会发生偷盗、抢劫,奸淫、拐卖的事件,大大减少了社会犯罪概率。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有的土楼已经有四百六十年的历史。土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就地取材,建造简易合理。土楼建筑引起今天建筑学家,美学家,民俗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等的共同关注,还迎来许多外国学者的研究和考证。
   先从美学的角度看,土楼特别完美,造型美轮美奂。尤其是圆形土楼,更像一座座浑源的宇宙天地,建造完整和谐,精巧简便,经济而适用。站在院子里或楼上向四面看,它浑圆统一,美观大方,檐角上拱,房顶倾斜,就似大鹏展翅飞翔,美不胜收。
   从建筑力学角度看,它构造简便,轻巧耐用,所有的房间用木料建造,压力减轻。用榫卯固定连接起来,稳定平整,抗震抗洪水防山火,抵抗猛兽等灾害。唯一的缺陷,容易失火。但它的防火设施非常周备,各楼层每隔一段,就有大水瓮,院子里有水井,小河流,大水瓮,沙堆。且全村人互相监督小孩子的失守行为,失火险情大大降低。
   土楼最主要的功用就是防盗,防流寇土匪,一二层不开设窗户,一旦敌人来攻,全村人马上集合,听凭调遣,关闭大门后,强壮兵力可各守据点。通过瞭望口、射击口、楼顶内倾面,就可居高临下,精准打击。敌人却处在明处、低处,很难把枪炮打到楼顶,村民用石头,火箭,火炮,灰土炮等,有效打击敌人,土楼易守难攻,敌人往往落荒而逃。土楼地下还设计了一条地道,通向山外,最不济还可以撤退逃跑。
   散居在闽南及广东各地的客家人,以农耕生产为主,土楼周边的环境是青山绿水。平时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耕耘在周边的土地上,自给自足,远离官府的盘剥。他们的祖先曾经举家聚族逃离战乱,扶老携幼,挟儿带女,裹起家财,长途跋涉。找到了一处易居之地,逐渐定居了下来,建造起土楼,安居乐业。
   客家人建造的土楼,是琼山翠岭中的奇葩,是大自然中的人文点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天人合一的哲学,是先民理想的世外生活的践行,是世界建筑史上,民居生活的独创。它一经发现,就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有幸进入土楼参观游览,了解汉族客家支系的另类生活,探寻中华大家庭的璀璨文化和悠久历史,深感自豪和骄傲!
   (原创首发)

共 34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前几日刚看一消息:客家人是纯正中原汉族,客家话是纯正古汉语。今天就读到老师这篇美文,这也是巧合之缘吧。能成为世界遗产,充分证明福建土楼的与众不同,历史承载,和文化内涵。老师通过亲临观察,深入了解,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出土楼的独有风貌,特殊气质,或圆或方都透着古朴粗犷,置身于内,又顿感典雅安祥。写景之余,对土楼的文化意义提升很多,历史悠久与自然和谐,中华渊源的传承和文明,在还里流传永恒。欣赏美文,笔法细腻娴熟,引经据典真实,情感流露自然,弘扬华夏厚重。值得一游的客家奇迹,值得一读的精品美文。【浪花诗语编辑·望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526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望雪        2024-05-26 15:54:07
  时间匆忙,编按未尽之处见谅,感谢赐稿佳作,遥祝创作快乐!浪花诗语,精彩有你!
悠然、坦然、超然、了然、顺其自然。
2 楼        文友:美蓉        2024-05-26 16:38:13
  谢谢雪社百忙之中这么快速就编辑出来了。编按写的特别精美深刻,对客家文化了解甚少,只是匆忙之间游览了客家土楼,才做了一次快餐补课,认识难免肤浅鄙陋。但土楼内部确实美,给人震撼的观感,觉得我们的先民,他们确实优秀,他们对待生活那么认真,崇尚美学,追求自然和谐,创造了那么多精美绝伦的世界奇迹。我们这些后人丢失的东西太多了,真是惭愧万分。土楼从外部看也高大威武,防御性能极强,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有时间了一定要去看看,祝雪社开心每一日,生活节节高。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3 楼        文友:墨香婉约        2024-05-26 21:08:51
  祝贺美蓉老师获精,欣赏优秀作品!向老师学习,祝老师精品连连!夏安快乐!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良贤品自高。
回复3 楼        文友:美蓉        2024-05-26 21:38:49
  谢谢婉约妹妹,因为我亲自游来览了土楼,所以就有的可写。看来没有真实体会,真是难以下笔呀。祝妹妹夏日开心快乐!
4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24-05-26 21:09:50
  恭喜美蓉社长获得精品。
回复4 楼        文友:美蓉        2024-05-26 21:41:05
  谢谢大人老师留言,我看到了那些美好的东西,所以就能写出来了。我一定要到大草原看看,我就会深情地赞美草原了。祝您每天快乐!
5 楼        文友:尹献君        2024-05-26 21:18:16
  祝贺美蓉老师佳作得精。棒棒哒。
6 楼        文友:美蓉        2024-05-26 21:42:36
  谢谢尹老师夸奖,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祝老师写作快乐!身体健康!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7 楼        文友:贝拉迪迪        2024-05-27 09:16:06
  福建的土楼群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仍屹立不倒,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家族聚居文化,见证了无数代人的出生、成长和老去,每一块石板,每一根梁柱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有幸跟随美社的笔触,对土楼群有了一个详尽的了解,也激发了一探究竟的浓厚兴趣。祝美社笔健文丰,精品不断!敬茶问好!
往事不回头,余生不将就!
8 楼        文友:美蓉        2024-05-27 10:33:11
  谢谢贝拉妹妹留言点评。走进大山深处,认识那里奇特的建筑土楼,是一种视觉冲击,土楼内部确实给人震撼,建筑精致,结构巧妙,美观大方,经久耐用,功用齐全而舒适温馨,真是奇特的民居。值得观赏游览。祝妹妹夏日舒适,开心快乐!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